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34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印刷机中存储将被供给到印版表面的墨水的墨斗装置装置。
背景技术
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2-15352所示,传统的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具有包括可转动地被支撑的墨斗辊的墨斗,布置在接近墨斗辊的位置处的底板,以及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布置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墨坝。墨坝被移动并且沿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被调节,并且在其末端面与墨斗辊的外表面对准后被固定。
在传统的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中,当沿墨斗辊的轴向总长度大于沿输墨辊(ink ducting roller)的轴向的总长度时,不与墨水导管辊接触的非接触部分出现在墨斗辊的两端部份上。非接触部分上的墨水不被传递到输墨辊,而是作为过多的墨水保持在墨斗辊上。当过多的墨水滴落在印刷产品上时,出现印刷问题。
由于墨坝的前端必须形成与墨斗辊外表面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弧,因此墨坝的加工需要较高的精度。尽管较小,但是在墨坝的前端和墨斗辊外表面之间也往往形成间隙。当墨斗辊转动较长一段时间时,墨坝的前端磨损,在墨坝的前端和墨斗辊外表面之间逐渐形成间隙。由此,通过间隙泄漏墨水,也引起印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其中能够防止过多的墨水引起的印刷问题或防止墨水泄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被可转动支撑的墨斗辊;布置在其远端部分接近所述墨斗辊的位置的底板;墨斗,所述墨斗具有沿大体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布置并且沿所述墨斗辊的轴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墨坝,所述墨坝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邻靠所述墨斗辊外表面和所述底板的弹性件;以及用于朝向所述墨斗辊外表面和所述底板推动所述弹性件的推动装置;以及刮擦件,所述刮擦件布置在沿所述墨斗辊的转动方向所述墨斗辊对着下游辊的相对位置的更下游并且用于将附着到所述墨斗辊上的墨返回到所述墨斗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地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箭头线II-II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箭头线III-III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箭头线IV-IV的剖视图;以及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
图1至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如图1中所示,墨斗装置1具有墨斗5,墨斗5包括由一对彼此相对的框架(图中未示出)通过预定的间隙可转动并且轴向支撑的墨斗辊2,其一端接近墨斗辊2外表面的底板3,以及大体垂直于底板3布置并且沿墨斗辊2的轴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墨坝4。
如图3中所示,墨斗主体7的末端侧可枢轴转动地通过转轴由一对框架支撑,并且墨斗主体7在与墨斗辊2一起形成墨斗5的操作位置和从操作位置向下退回并且底板3变得大体水平的退回位置之间移动。
在墨斗主体7上,支撑在底板3的末端部分的大量的墨斗键8沿墨斗辊2的轴向彼此平行布置。墨斗键8包括沿墨斗辊2的轴向布置在两端侧并且固定到墨斗主体7的一对固定键,以及布置在一对固定键之间并且沿接近和离开墨斗辊2外表面的方向可调节的大量可移动键。除了墨斗键8的末端部分之外,墨斗键8被由一个薄钢板形成的底板3覆盖并且通过嵌入它们中的磁体(图中未示出)的吸引力与底板3紧紧接触。
如图1中所示,一对支撑板9固定到一对固定键,以便他们垂直于底板3竖直伸出并且彼此相对。支撑板9的前端面形成弓形表面以与墨斗辊2的两端部上的外表面紧紧接触。
如图4中所示,每一个墨坝4包括具有L形截面并且紧靠墨斗辊2外表面和底板3的弹性件10,朝向墨斗辊2外表面推动弹性件10的第一推动件11,以及朝向底板3的表面推动弹性件10的第二推动件12。弹性件10由诸如聚氯乙烯(PVC)的耐化学品弹性材料制成。
第二推动件12由平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当从侧面观看时呈三角形形状。第二推动件12具有沿厚度方向(墨斗辊2的轴向)延伸的四个通孔12a。每一个通孔12a的直径大于相应的螺栓21(下面将进行描述)中的一个的直径。第二推动件12在其接近墨斗辊2的侧面中具有两个凹部12b。用作推动装置的导向销13分别从凹部12b的底部竖直竖立。导向销13的末端从凹部12b伸出。
如图1中所示,两个固定块15分别用螺栓16固定到水平连接到一对支撑板9的上端的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一对第一侧板17用螺栓18固定到一对支撑板14的固定块15,并且它们彼此相对并且垂直于底板3。
第二侧板20每一个都通过将通过通孔12a伸出的四个螺栓21拧紧到对应的第一侧板17的螺纹孔中连接到各个第一侧板17,从而第二推动件12分别夹紧在第二侧板20和第一侧板17之间。此时,每一个第二推动件12支撑在相应的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0之间,以便沿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可以移动对应于每一个螺栓21和相对应的通孔12a之间的间隙的距离。
如图5中所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较薄且细长的大体长方体的第一推动件11具有与导向销13对应的一对凹部11a。导向孔11a形成在凹部11a的底部中并且每一个的直径稍稍大于对应的导向销13的直径。导向销13的末端部分插入第一推动件11的导向孔11b中,并且E状环23配合在导向销13的末端部分上,以便通过导向销13用第二推动件12可移动地支撑地以推动件11。用作推动装置的压缩螺旋弹簧24分别可弹性变形地安装在导向销13上,位于第一推动件11和第二推动件12的凹部12b的底部之间。第一推动件11被压缩螺旋弹簧24的弹性力大体朝向墨斗辊2的中心偏压。
如图4中所示,大体L形的弹性件10包括紧靠底板3的底部25,以及紧靠墨斗辊2外表面的竖直部分26。竖直部分26的外侧表面26a具有与墨斗辊2外表面相同曲率半径的精确表面。如图5中所示,弹性件10具有在底部25上表面25a和竖直部分26内侧表面26b的相交处的第一槽27,以及在竖直部分26的上表面26c和内侧表面26b的相交处的第二槽28。
第一槽27和第二槽28都形成为沿弹性件10厚度方向整个地延伸。第一槽27指向与竖直部分26内侧表面26b大体垂直的方向。第二槽28指向垂直于上表面26c的方向。即第一槽27和第二槽28沿不同的方向形成。因此,由此形成的弹性件10配合在相应的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0之间。因此如图4中所示,弹性件10的底部25夹持在底板3和第二竖直件12之间,并且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夹持在墨斗辊2外表面和第一推动件11之间。
如图4中所示,在墨斗装置1上沿直线布置的紧定螺钉30A至30D用作用于与支撑板14中的螺纹孔螺纹接合的推动装置。在紧定螺钉中,紧定螺钉30A用作调节元件,该调节元件沿接近和离开墨斗辊2外表面的方向移动刮擦件32(下面将描述),即它调节朝向墨斗辊2外表面的推动力。此时,紧定螺钉30A通过刮擦件32推动弹性件10。同时,紧定螺钉30A还具有如下功能将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推靠在墨斗辊2的外表面上。剩余的紧定螺钉30B至30D具有如下功能将弹性件10的底部25通过第一推动件11推靠在底板3上。螺母31将紧定螺钉30A至30D固定到支撑板14。
如图5中所示,刮擦件32包括由V形截面的薄板形成的邻接件33,以及板簧34,板簧34重叠在邻接件33上并且其截面形状大体与邻接件33相同。邻接件33由耐化学物品、耐磨材料制成,例如氟塑料。邻接件33和板簧34的近端部分彼此重叠并且通过螺栓35与夹持件36螺纹接合夹持在夹持件36和支撑板14之间。
刮擦件32的近端部分以这种方式夹持并且刮擦件32被板簧34的弹性力偏压,从而位于邻接件33的远端的邻接部分33a与墨斗辊2外表面压力接触。如图1中所示,邻接件33的邻接部分33a朝向墨斗5的底板3相对于墨斗辊2的轴向向内倾斜角α。具体地说,邻接件33的邻接部分33a沿墨斗辊2的转动方向向下游形成锐角α。与支撑板14的螺纹孔螺纹接合的紧定螺钉30A的远端邻靠刮擦件32的板簧34的中心部分。由此,当调节紧定螺钉30A的前/后移动量时,能够调节板簧34产生的邻接件33的邻接部分33a推动墨斗辊2外表面的推动力。
如图4中所示,输墨辊38在墨斗辊2和分布辊39之间往复移动,以交替地与它们接触。
如图1中所示,一对墨坝4的弹性件10之间的距离W2设定为大于最小尺寸纸张的宽度(沿垂直于纸张传送方向的长度)。沿输墨辊38的轴向的总宽度W3设定为稍稍大于一对墨坝4的弹性件10之间的距离W2。沿墨斗辊2的轴向的总长度W4设定为大于沿输墨辊38的轴向的总长度W3。
因此,不与输墨辊38接触的非接触部分2a出现在墨斗辊2的两个端部上。当从顶端观看时,形成刮擦件32的邻接件33的邻接部分33a设置在弹性件10的墨斗5侧的侧表面10a和墨斗辊2的端部表面2b的附近之间,即横过对应于非接触部分2a的区域和墨斗辊2与输墨辊38接触的那个区域。如图4中所示,邻接件33的邻接部分33a沿墨斗辊2的转动方向在墨斗辊2对着输墨辊38的相对位置41的更下游布置。
下面将描述具有上述布置的印刷机的墨斗装置的供墨操作。
请参照图4,在墨斗件8中,大量的可移动键预先前/后移动,以根据图像设定墨斗辊2外表面和可移动键之间的距离。墨水40储存在墨斗5中。在这种情况下,当开始印刷时,随着墨斗辊2顺时针转动,与相对于墨斗键8的可移动键的距离对应的墨量传送到墨斗辊2的外表面上。
当用作下游辊子的输墨辊38通过相对位置41与墨斗辊2接触时,附着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的墨水传送到输墨辊38的外表面。然后,输墨辊38与分布辊39接触,从而传送到输墨辊38外表面的墨水传送到分布辊39的外表面。没有通过相对位置41从墨斗辊2传送到输墨辊38而是残留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的墨水从相对位置41沿墨斗辊2的转动方向向下游输送,同时附着在墨斗辊2的外表面上,并且返回到墨斗5中。
在附着到墨斗辊2外表面上的墨水中,因为非接触部分2a不通过相对位置41与输墨辊38接触,因此在墨斗辊2的转动期间附着到墨斗辊2的两端部分上的非接触部分2a的墨水不传送到输墨辊38,并且残留在非接触部分2a上。残留在非接触部分2a上的墨水由设置在对应于非接触部分2a的位置处并且沿墨斗辊2的转动方向在相对位置41的更下游设置的刮擦件32(邻接件33的邻接部分33a)从墨斗辊2外表面刮去。
此时,刮去的墨水通过朝向墨斗5的底板3向内倾斜角α并且在墨斗5的侧面10a延伸的每一个邻接部分33a返回到墨斗5中。结果,没有过多的墨水残留在非接触部分2a上,以至滴落到印刷品上,从而能够防止印刷问题。
邻接件33由耐化学物品的氟塑料制造并且不会由于墨水而变形。从而,邻接件33能够半永久性地刮擦墨水,而不必更换刮擦件32。邻接部分33a推动墨斗辊2外表面的推动力能够通过前/后移动紧定螺钉30A通过板簧34调节,并且残留在非接触部分2a上的过量墨水能够可靠地返回到墨斗5中。
形成墨坝4的弹性件10的底部25由第二推动件12推靠在墨斗5的底板3上,并且弹性变形以与底板3紧紧接触。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被第一推动件11推靠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并且弹性变形以与墨斗辊2外表面紧紧接触。从而,墨斗5中的墨水40不通过底板3和弹性件10的底部25之间的间隙以及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和墨斗辊2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泄漏,从而能够防止印刷问题。
底部25通过配合在第一侧板17和第二侧板20之间弹性件10的弹性变形与底板3紧紧接触,并且竖直部分26与墨斗辊2外表面紧紧接触。从而,不必将墨坝4与底板3和墨斗辊2外表面紧紧接触的操作。
具体地说,当竖直部分26由第二推动件12通过形成在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中的第一槽27推动时,竖直部分26的下侧沿箭头A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均匀地推靠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从而,改进了竖直部分26下侧和墨斗辊2外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类似地,当竖直部分26由紧定螺钉30A通过形成在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中的第二槽28推动时,竖直部分26的上侧沿箭头B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均匀地推靠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因此,改进了竖直部分26的上侧和墨斗辊2外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在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和墨斗辊2外表面之间不形成间隙,能够更可靠地放置通过这种间隙的墨水泄漏。
由于弹性件10由耐化学物品PVC制成,因此能够防止它们由墨水引起的变形。由于PVC也具有耐磨性,因此能够减少弹性件10的磨损,从而弹性件10长时间不必更换。即使弹性件10的竖直部分26伴随墨斗辊2的长期转动而磨损,由于竖直部分26由压缩螺旋弹簧24的弹性力推靠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磨损能够引起的任何印刷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邻接件33邻靠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作为选择,板簧34可以直接邻靠在墨斗辊2外表面上。刮擦件32由墨坝4支撑。作为选择,刮擦件32可以由印刷机的框架支撑。当每一个弹性件10将朝向底板3和墨斗辊2外表面推动时,它可以由用于推动装置的导向销13、压缩螺旋弹簧24、以及紧定螺钉30A至30D直接推动,而不必采用第一推动件11和第二推动件12。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墨坝与底板和墨斗辊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的操作变得不必要。因为墨斗辊外表面和墨坝彼此可靠地紧密接触以防止泄露,因此能够防止印刷问题。而且输墨辊两端部分上的过多的墨水能够可靠地返回到墨斗中。
附着到墨斗辊上的过多的墨水能够更可靠地返回到墨斗中。由于在弹性件中形成的槽的存在,改进了墨斗辊外表面和弹性件的对准精度。由此弹性件的加工精度不必太高,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刮擦件和墨斗辊外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通过邻靠在墨斗辊外表面上的刮擦件的弹性特性而改进。从而,附着到墨斗辊上的过多的墨水能够更可靠地返回到墨斗中。
因为弹性件由耐磨损、耐化学物品的聚氯乙烯制成,因此能够防止弹性件的磨损。弹性件的外表面和机械特性不会由于墨水而改变,并且防止了弹性件的变形。从而,保持墨斗辊外表面和弹性件之间的紧密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可转动支撑的墨斗辊(2);底板(3),该底板布置在其远端部分接近所述墨斗辊的位置;墨斗(5),所述墨斗具有沿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布置并且沿所述墨斗辊的轴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墨坝,所述墨坝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邻靠所述墨斗辊外表面和所述底板的弹性件(10);以及用于朝向所述墨斗辊外表面和所述底板推动所述弹性件的推动装置(11、12);以及刮擦件(32),所述刮擦件布置在沿所述墨斗辊的转动方向所述墨斗辊对着下游辊的相对位置的更下游并且用于将附着到所述墨斗辊上的墨返回到所述墨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刮擦件具有弹簧特性并且沿推动所述墨斗辊外表面的方向持续地被偏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抵抗着所述墨斗辊外表面的推动力调节所述刮擦件的调节元件(30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刮擦件和所述调节元件顺序布置在所述弹性件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调节元件通过所述刮擦件推动所述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刮擦件包括邻接所述墨斗辊外表面的薄板状邻接件(33),以及板簧(34),所述板簧的近端部分重叠在所述邻接件的近端部分上,以将所述邻接件的远端部分推靠在所述墨斗辊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刮擦件连接到所述墨坝中的每一个的上端面,以从所述墨斗辊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沿所述墨斗辊的转动方向倾斜到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刮擦件由耐化学品的氟塑料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至少一个槽(27、28)并且当被所述推动装置推动时,所述弹性件沿与所述墨斗辊外表面紧密接触的方向弹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由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底部(25)和竖直部分(26)形成为大体L形,其中竖直部分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墨斗辊外表面弓形接触,以及所述槽形成在所述底部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竖直部分的内侧表面相交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槽和第二槽(27、28),所述弹性件通过推动力沿第一方向弹性变形,以便通过所述第一槽与所述墨斗辊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以及所述弹性件通过推动力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弹性变形,以便通过所述第二槽与所述墨斗辊的外表面紧密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槽沿不同的方向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由耐化学品、耐磨损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由聚氯乙烯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沿所述墨斗辊轴向的总长度(W4)设定的大于沿所述下游辊轴向的总长度(W3),以及所述刮擦件跨越不与所述下游辊接触的所述墨斗辊的区域(2a)及与所述下游辊接触的所述墨斗辊的区域布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包括墨斗辊、底板、墨斗以及刮擦件。墨斗辊被可转动支撑,底板布置在其远端部分接近墨斗辊的位置。墨斗具有一对墨坝。墨坝沿大体上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布置并且沿墨斗辊的轴向彼此相对。墨坝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弹性件以及第一和第二推动件。弹性件邻靠墨斗辊外表面和底板。第一和第二推动件朝向墨斗辊外表面和底板推动弹性件。刮擦件布置在沿墨斗辊的转动方向墨斗辊对着下游辊的相对位置的更下游并且用于将附着到墨斗辊上的墨返回到墨斗中。
文档编号B41F31/18GK1575983SQ2004100638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7日
发明者松浦史记 申请人:小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