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63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工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
背景技术
在具有圆柱筒身特征的炉窑耐火材料砌筑中,如热风炉、高炉、干熄焦等,在炉壳 上做水平标高参考线和炉壳“十”字中心线,用以控制炉窑砌筑的垂直度、圆度以及分段控 制砖的环缝。水平标高参考线的弹线以往采取的方法有两种,其一为水准仪辅助做点,弧面 墙的弹线辅助点距离不宜过长,以免弹线夹角方向的误差过大,也容易出现中部距离过远 产生虚线,辅助点的距离以IOOOmm左右为宜,然后由两人弹线使用墨斗将炉壳上的点连成 参考线;另一种方法是用水管测平,就是用一根透明的塑料管,把管内灌上水,在测平时使 水管两端的水面不出现升降,这水面静止了说明两端已经在一个平面上了,然后在炉壳上 做辅助点,间距为IOOOmm左右,再由两人弹线使用墨斗将炉壳上的点连成参考线。施工现 场一般比较狭小,以热风炉耐火材料砌筑为例,为了格子砖的施工,先砌筑炉墙的余料和防 止掉渣的格子砖保护橡胶皮都会堆放在砌筑好的炉墙上,给两人弹线造成了困难,花费的 时间会延长,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炉壳“十”字中心线的弹线首先用经纬仪做辅助点,然后 用线锤吊点往上延伸,施工到一定高度,再使用经纬仪复查。弹线的高度每次只能延伸一人 多高,由于参考线比较低,有时也会出现参考线被埋没的情况,必须使用经纬仪重新做辅助 点,耗费时间,直接影响施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简便,能一人操作的用于弹线 的墨斗。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主要由手柄、双线轮和双墨盒组成,其 中手柄由柄端和柄体组成,第一线轮盒与第一墨盒装在柄端上,第一线轮装在第一线轮盒 内;所述柄体与第一线轮盒、第一墨盒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钝角,在该柄体上安装第 二墨盒和第二线轮盒,第二线轮装在第二线轮盒内,该柄体的右端头与杆体相连,在柄体的 背部设有用于绷紧线绳的止动盘。第一墨盒的端头与杆体的右端头安装了导轨滑轮、端滑 轮作为线绳的导轨。所述钝角为100 120°。第一线轮盒为圆盒,其中心钻有孔,用于安装第一线轮轴,该线轮轴与第一线轮固 定连接;该线轮轴安装有以定位轴销相连的第一线轮手柄,使第一线轮手柄能沿定位轴销 活动旋转180°。第一墨盒前端预留“U”型槽,形成滑轮座;在滑轮座上钻有为安装滑轮轴销的孔, 该滑轮轴销与导轨滑轮活动相连。在柄端上还装有用于改变线绳从第一线轮到第一墨盒方向的第一导线辊轴,使线绳穿入到第一墨盒中,而不接触第一墨盒。第二墨盒位于第二线轮盒的上方,二者之间钻有孔,该孔用于安装以改变线绳从 第二线轮到第二墨盒方向的第二导线辊轴,使线绳穿入到第二墨盒,而不接触第二墨盒。第二线轮盒位于第一线轮盒的上方,与第一线轮盒、第一墨盒的中心点形成的轴 线夹角为95 100°。第二线轮盒为圆盒,其通过第二线轮轴安装第二线轮,该线轮轴装有以定位轴销 相连的第二线轮手柄,第二线轮手柄能沿定位轴销旋转180°,活动自如。第一墨盒、第二墨盒均装有防止墨水外溢的密封盖,该密封盖上有压墨加湿的按 钮并有复位弹簧。所述杆体与第二墨盒的前端采用万能胶粘结在一起,杆体与第一线轮盒、第二线 轮盒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130 15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是1.使用简单,能一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2.能向前、向上延伸线,避免了使用爬梯攀高等不安全因素。3.不漏墨汁,不污染手、衣服和环境。4.主体部分由木材或者高强塑料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轻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从而易于推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一人操作的用于弹线的墨斗,制作材料可选用樟木,由一个 木工两个工日制作完成,该墨斗可以一人独立完成水平线与垂直线的弹线,改变了以往必 须两人弹线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柄端1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标线仪示意图;图5为多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标线仪水平投射示意图。图中1.柄端;2.第一导线辊轴;3.第一线轮;4.定位轴销;5.第一线轮 轴;6.第一轴定位板;7.第一线轮手柄;8.第一墨盒密封盖;9.滑轮轴销;10.导轨 滑轮;11.止动盘;12.端滑轮;13.端滑轮轴销;14.线绳;15.手柄;16.第一线轮 盒;17.出入线口 ; 18.墨盒进线孔;19.滑轮轴销孔;20.第一墨盒;21.滑轮座; 22.第二轴定位板;23.第二线轮轴;24.第二线轮;25.第二导线辊轴;26.第二墨 盒密封盖;27.第二墨盒;28.第二线轮手柄;29.第二线轮盒;30.杆体;31.自动 安平激光标线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 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是一种双墨盒双线轮加延长杆的墨斗,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墨斗主要由手柄15、双线轮和双墨盒组成。其中手柄15由柄端1 和柄体组成,第一线轮盒16与第一墨盒20装在柄端1上,第一线轮3装在第一线轮盒16 内。所述柄体与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盒20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钝角(例如100 120°),在该柄体上安装第二墨盒27和第二线轮盒四,第二线轮M装在第二线轮盒四内, 该柄体的右端头与杆体30相连,在柄体的背部设有用于绷紧线绳的止动盘。第一墨盒的端 头与杆体的右端头安装了导轨滑轮、端滑轮作为线绳的导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轮流旋转线轮,对连接两墨盒的线绳14实施加墨,第一 墨盒20的端头与杆体30的右端头安装了导轨滑轮10、端滑轮12作为线的导轨,旋转位于 柄体背部的止动盘11,绷紧线绳14,对好辅助点,即可弹线。所述手柄15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由柄端1和柄体组成,可采用厚板材(例如 40mm板材)制成,或者为模具化加工的高强塑料制品。在柄端1上装有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盒20,二者中心距为85mm。其中第一线 轮盒为内径60mm、深30mm的圆盒,该圆盒的中心钻有孔,用于安装第一线轮轴5。第一墨盒 20位于第一线轮盒16的左边,为正方形、边长是40mm、深30mm的方盒。第一线轮盒与第一 墨盒之间钻有为安装第一导线辊轴2的孔。第一墨盒前端预留“U”型槽,形成滑轮座21 ;在 滑轮座21上钻有为安装滑轮轴销9的孔。在柄端1上还装有第一导线辊轴2和第一线轮 3,第一导线辊轴2用于改变线绳14从第一线轮3到第一墨盒20的方向,使线绳14穿入到 第一墨盒20中,而不接触第一墨盒20。所述第一线轮3安装在第一线轮盒16里,第一线轮轴5穿入第一轴定位板6、第一 线轮3和柄端1上预留的孔,第一线轮手柄7安装在第一线轮轴5上,用定位轴销4相连, 使第一线轮手柄7能沿定位轴销4旋转180°,活动自如。所述柄体与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盒20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120°,在该柄 体上装有第二墨盒27和第二线轮盒四。参见图1 第二墨盒27位于第二线轮盒四的上 方,二者中心距为85mm,二者之间钻有为安装第二导线辊轴25的孔。第二墨盒27为正方 形、边长是40mm、深30mm的方盒。第二线轮盒四中心钻有为安装第二线轮轴23的孔,该线 轮盒与第二墨盒27之间钻有为安装第二导线辊轴25的孔。第二线轮盒四为内径60mm、深 30mm的圆盒,位于第一线轮盒16的上方,与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盒20的中心点形成的轴 线夹角为100°,第一线轮盒16与第二线轮盒四的中心距为沈0讓。第二导线辊轴25可改 变线绳14从第二线轮M到第二墨盒27的方向,使线绳14穿入到第二墨盒27,而不接触第 -~ 墨盒27 O所述柄体的端部与第一线轮盒16的中心距为210mm。在第一线轮盒16、第二线轮盒四上表面预留深2mm的槽,用于安装第一轴定位板 6、第二轴定位板22,并用万能胶粘接在一起。在需要穿入线绳14的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 盒20、第二线轮盒四、第二墨盒27上预留适当的孔。在第二线轮盒四里安装有第二线轮M,第二线轮轴23穿入第二轴定位板22、第 二线轮M和柄端1上预留的孔,第二线轮手柄观安装在第二线轮轴23上,用定位轴销4 相连,使第一线轮手柄7能沿定位轴销4旋转180°,活动自如。所述止动盘11安装在第一线轮轴5的下端,可以在下部控制第一线轮3的旋转。所述第一线轮3、第二线轮M共用一根线绳14,线绳14由出入线口 17出来,再从第一线轮盒16由墨盒进线孔18穿到第一墨盒20,经过第一墨盒20前端的导轨滑轮10,到 杆体30的端滑轮12,再穿入第二墨盒27到第二线轮对。所述导轨滑轮10由滑轮轴销9进入滑轮轴销孔19,使导轨滑轮10固定在滑轮座 21上。所述端滑轮12,其通过端滑轮轴销13固定在杆体30的前端上。所述第一墨盒20、第二墨盒27里安放海绵类吸水材料,储存墨汁,第一墨盒密封 盖8、第二墨盒密封盖沈可有效的防止墨水外溢,密封盖上有压墨加湿的按钮并有复位弹 簧;在第一墨盒20端头上的滑轮座21、杆体30端头上安装导轨滑轮10、端滑轮12。第一 墨盒20、第二墨盒27里可以安放粉料,在需要的地方能弹出粉线来满足施工需要。所述杆体30与第二墨盒27的前端采用万能胶粘结在一起,杆体30与第一线轮盒 16、第二线轮盒四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130 150° ;杆体30也可以制成可调整及伸 缩的结构来满足施工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其使用时,首先支设自动安平激光标 线仪31,该仪器投射出来的光在炉壳上打出光标线,再把双墨盒双线轮加延长杆的墨斗的 第一线轮3旋转数圈,将线绳14从第二墨盒27内拉出,使导轨滑轮10、端滑轮12之间的线 绳14充分吸收墨水,将第二线轮手柄观上的把手向下,使第二线轮手柄观卡在柄端1上, 可防止线绳14继续拉出,然后旋转第一线轮手柄7,将线绳14收紧,用握住手柄15的手的 食指扣住止动盘11,进一步绷紧线绳14,把导轨滑轮10、端滑轮12对准光标线,即可弹线。 加湿一次墨水可以连续弹三到四次,再将第二线轮手柄观的把手向上,旋转第二线轮对数 圈,将线绳14从第一墨盒20内拉出,使线绳14充分吸收墨水,再将第二线轮手柄观上的 把手向下,使第二线轮手柄观卡在柄端1上,同样再旋转第一线轮手柄7,绷紧线绳14,继 续弹线。所述自动安平激光标线仪31,其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具有电子传感器自动安 平,精度高,仪器可360°旋转并可微调角度,发射光的扇面角度为110°,能在瞬间提供各 种立面所需的水平、垂直基准,目前在室内外装修行业使用非常广泛。自动安平激光标线仪 可采用日本福田EK-234P型等。上述的技术参数为参考值,它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而变化。本实用新型应用效果水平标高参考线和炉壳“十”字中心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法 后,操作过程快捷,避免了攀高等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说明本实用新型方法的效 果显著。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 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其特征是该墨斗主要由手柄(15)、双线轮和双墨盒组 成,其中手柄(15)由柄端(1)和柄体组成,第一线轮盒(16)与第一墨盒(20)装在柄端(1) 上,第一线轮(3)装在第一线轮盒(16)内,所述柄体与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盒(20)的 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钝角,在该柄体上安装第二墨盒(27)和第二线轮盒(29),第二线 轮(24)装在第二线轮盒(29)内,该柄体的右端头与杆体(30)相连,在柄体的背部设有用于 绷紧线绳(14)的止动盘(11);第一墨盒(20)的端头与杆体(30)的右端头安装了导轨滑轮 (10)、端滑轮(12)作为线绳的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所述钝角为100 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第一线轮盒(16)为圆盒,其中心钻有孔,用于 安装第一线轮轴(5),该线轮轴与第一线轮(3)固定连接;该线轮轴安装有以定位轴销(4) 相连的第一线轮手柄(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第一墨盒(20)前端预留“U”型槽,形成滑轮 座(21);在滑轮座(21)上钻有为安装滑轮轴销(9)的孔,该滑轮轴销与导轨滑轮(10)活动 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在柄端(1)上还装有用于改变线绳(14)从 第一线轮(3)到第一墨盒(20)方向的第一导线辊轴(2),使线绳(14)穿入到第一墨盒(20) 中,而不接触第一墨盒(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第二墨盒(27)位于第二线轮盒(29)的上方, 二者之间钻有孔,该孔装有以改变线绳(14)从第二线轮(24)到第二墨盒(27)方向的第二 导线辊轴(25),使线绳(14)穿入到第二墨盒(27),而不接触第二墨盒(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第二线轮盒(29)位于第一线轮盒(16)的上 方,与第一线轮盒(16)、第一墨盒(20)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95 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第二线轮盒(29)为圆盒,其通过第二线轮轴 (23)安装第二线轮(24),该线轮轴装有以定位轴销相连的第二线轮手柄(28),第二线轮手 柄(28)能沿定位轴销旋转180°,活动自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墨盒(20)、第二墨盒(27)均装有防 止墨水外溢的密封盖,该密封盖上有压墨加湿的按钮并有复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是所述杆体(30)与第二墨盒(27)的前端采用 万能胶粘结在一起,杆体(30)与第一线轮盒(16)、第二线轮盒(29)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 角为130 1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墨盒单人操作的墨斗,主要由手柄(15)、双线轮和双墨盒组成,手柄由柄端(1)和柄体组成,第一线轮盒(16)与第一墨盒(20)装在柄端上,第一线轮(3)装在第一线轮盒内,柄体与第一线轮盒、第一墨盒的中心点形成的轴线夹角为钝角,在该柄体上安装第二墨盒(27)和第二线轮盒(29),第二线轮(24)装在第二线轮盒内,该柄体的右端头与杆体(30)相连,在柄体的背部设有用于绷紧线绳(14)的止动盘(11);第一墨盒(20)的端头与杆体(30)的右端头安装了导轨滑轮(10)、端滑轮(12)作为线绳的导轨。本实用新型能一人操作,不漏墨汁,具有轻便、经济、实用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5H7/04GK201907117SQ201020657978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夏春, 沈汉钢 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