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墨盒以及连续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55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机墨盒以及连续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墨盒以及连续供墨装置。具体说,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一种装配于喷墨打印机滑架或字车上,喷墨记录头与其形成一体结构的 喷墨墨盒,以及以该喷墨墨盒为主要构成要素的连续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记录头与墨盒同体设置的一体式墨盒,其墨水储量有限,仅容纳单
色墨水(例如黑色)的一体式墨盒的墨水储量通常为20 50ml,集三色墨水
(例如红、蓝、黄色)于一身的一体式墨盒每色墨水的储量通常为8 15ml。 在预定容量的墨水耗尽时,记录头的电路和喷嘴并未达到其设计的使用寿命, 因而随同一体式墨盒一同报废的记录头以及墨盒容器本身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资 源浪费,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给后续环保处理带来较大的压力;或者因墨盒 空置一段时期后形成墨水干涸,而给后续回收利用一体式墨盒带来清洁方面的 困扰。另一方面,多色墨盒由于各色墨水耗用进度是不均衡的,因此,其中一 色墨水耗尽后将影响整个一体式墨盒的使用寿命和图像打印进程,亦即多色墨 盒尽管其它颜色墨水余量较大,但往往由于其中一色墨水耗尽而导致整体报 废,或者导致打印过程中止,致使打印内容产生严重缺陷。由此可见,对于优 质的记录头和墨盒容器,其设计寿命较之一体式墨盒的墨水耗用期间存在着很 大的可利用空间,或者应当充分考虑一体式墨盒的墨水储量问题。
考虑到上述因素,市售的连续供墨系统,扩展了一体式墨盒的储墨量。其 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增加外部储墨机构,通过一组输墨软管将外置墨水瓶中的墨 水输运至一体式墨盒。 一体式墨盒在打印过程中消耗墨水,在储墨腔内部形成 负压,从而在外置墨水瓶与一体式墨盒储墨腔之间产生压差。为维持压力平 衡,外置墨水瓶所容纳的墨水通过输墨软管向一体式墨盒储墨腔流动。在记录 头寿命允许的情况下,外置墨水瓶的储墨量可以考虑较大的取值范围,或者通 过更换外置墨水瓶来保证获取较长时间的连续墨水供应。这样,可以充分利用 记录头的设计寿命,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并且有利于降低环保压力。
CN02805167. 1国内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装置。该装 置包括具有存储包的盒、供墨箱和电磁阀。具有存储包的盒安装在长方体外 壳中,其中装有墨水,在其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墨水出口和墨水入口。墨水出 口和墨水入口分别整体地形成在存储包上。在外壳的下面一侧上安装着操作开 关,该操作开关由整体地形成于存储包一个表面上的操作板操控而处于打开及 关闭状态。供墨箱存储着一定量墨水,通过存储包的墨水入口与供应管连接,
以连续地利用落差向存储包补充墨水。电磁阀,安装在供应管适当位置上,并 与操作开关连接,以便使用操作开关的开/关操作来打开及关闭供应管。该供 墨装置无需频繁地更换墨盒,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打印效率。然而,其所针对 的打印机并未考虑小型打印机盒盖对打印机滑架或字车的影响,其所采用的以 供墨箱和具有存储包的墨盒之间存在的墨水高差产生的压力实现墨水供应的方 式,不能满足记录头工作所要求的负压环境。
然而,对于部分墨盒,采用外置墨水瓶以延长内置墨盒使用寿命的设想却
存在较大的困难。例如,参见


图1、 2、 3、 5,是使用一体式墨盒的现有喷墨打 印机1及其配套墨盒2。该喷墨打印机1包括机架101、固定于机架101上的滑 轨102、固定于机架101上可以沿滑轨102往复滑动的字车103,以及可拆卸地 固定于字车103上的一体式墨盒。其中, 一体式墨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位 于字车103左箱104和右箱105内的单色(黑色) 一体式墨盒2和三色一体式 墨盒3,它们分别由压盖106、 107压贴于字车左箱104和字车右箱105中。压 盖106、 107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构造将在后文中详述。单色一体式墨盒2和三 色一体式墨盒3具有相同的外形和近乎相同的构造,其结构亦在后文中详述。
参见图3,示出现有喷墨打印机1压盖与一体式墨盒之间的配合关系。图 中以单色一体式墨盒2和压盖106的之间的配合关系为例,省略了机架101、 滑轨102和字车103等。压盖106通过枢轴108固定并可以绕枢轴108转动。 枢轴108固定于字车103后部上端面(见
图1、 2)。压盖106绕枢轴108转动 至一定相位,并通过扣接于在字车左箱104中设置的相应定位扣的方式固定于 该相位时,固定于压盖106盖体内的定位机构109 (参见图4)与单色一体式 墨盒2的盒盖201之上表面接触,向盒盖201施加向下(即指向单色一体式墨 盒2的记录头所在位置方向)的作用力和平行于盒盖201上表面指向枢轴108 所在方向的作用力,把单色一体式墨盒2紧密地压贴固定于字车左箱104中。 指向单色一体式墨盒2记录头所在位置方向的作用力使位于单色一体式墨盒2 底部202的记录头获得稳定定位,便于向记录介质例如纸张喷射墨水;平行于 盒盖201上表面同时指向枢轴108的作用力使位于单色一体式墨盒2的背面 203的记录头触点电路与字车左箱104中设置的打印机控制电路的触点之间获 得稳定良好的电气连接。
见图4,示出了压盖106与定位机构109之间的配合关系。定位机构109 通过其框边上设置的多个凸起与压盖106边沿设置的凹口相互对接,固定于压 盖106盖体内部。
参见图5,现有喷墨打印机1使用的单色一体式墨盒2。单色一体式墨盒2 由盒体204和盒盖201构成。盒体204围成矩形空腔形状,其最低部位即其底
壁202上开设有供墨口 205。供墨口 205外部粘贴有记录头的喷嘴。盒盖201 的外表面设置有三块定位条206和一个贯穿盖体与内腔连通的通气孔207。三 块定位条206中的一块位于盒盖201长边方向边沿附近,其余两个位于相对边 沿附近。这里,长边方向是指在单色一体式墨盒2处于安装状态时,垂直于喷 墨打印机1的滑轨102的方向。在图4所示定位机构109的螺旋形弹簧110通 过过渡板111向盒盖201施加的平行于盒盖201上表面指向枢轴108所在方向 的作用力时,其受力部件就是邻近单色一体式墨盒2背面203的定位条206。 通气孔207只有在使用状态下才处于敞开状态。
图2所示的三色一体式墨盒3,其结构同单色一体式墨盒2存在的差异仅 仅是在三色一体式墨盒3内腔中设立了三个独立的储墨腔室和同储墨腔室一一 对应的三个记录头喷嘴以及三个通气孔。这里不再赘述其结构。
上述现有喷墨打印机配套墨盒,若想通过外置墨水瓶扩充一体式墨盒的储 墨量,就必须克服字车或者其压盖对一体式墨盒的空间限制,留出外置墨水瓶 同一体式墨盒之间的墨水输运管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 使用的墨盒,它可以通过外置墨水瓶扩展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储墨量,以充分利 用喷墨打印机记录头的设计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与上述目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以前述喷墨墨盒为 主要构成要素的连续供墨装置,它能够充分扩展喷墨打印机墨盒的墨水保有 量,达到充分利用喷墨打印机记录头的设计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的构想。
按照上述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盒盖和连通储 墨腔的记录头喷嘴。盒盖上设置有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灌墨口。该灌墨口 由弹性胶塞密封。盒盖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外盖。盒盖同外盖之间设置 有允许供墨针插入弹性胶塞的通路。外盖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平行于喷 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块定位条。两块定位条分别固定于外盖垂直于喷墨 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端附近。
较好地,前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储墨腔的数量为三个,记录头喷嘴的数 量对应于储墨腔。当然,储墨腔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记录头喷嘴的数量对应 于储墨腔,也同样为一个。
按照上述第二个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用连续供墨装置,包括主要由储墨 腔、盒盖和连通储墨腔的记录头喷嘴构成的墨盒和外置墨水瓶。盒盖上设置有 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灌墨口。该灌墨口由弹性胶塞密封。盒盖背对记录头 的外壁上固定有外盖。盒盖同外盖之间设置有允许供墨针插入弹性胶塞的通路。外盖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平行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块定 位条。这两块定位条分别固定在外盖垂直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端附 近。外置墨水瓶的出墨口通过带有前述供墨针的输墨软管同灌墨口连通。
较佳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连续供墨装置,其储墨腔的数量为三个,记录 头喷嘴的数量对应于储墨腔,外置墨水瓶的数量对应于储墨腔。
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在通常的墨盒盒盖外壁上另外加设了一块 外盖,并在盒盖上设置由弹性胶塞密封的灌墨口,在外盖背对记录头喷嘴的外 壁上设置定位条以保证墨盒同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的匹配,同时在盒盖同外盖 之间设置允许供墨针插入弹性胶塞的通路。这样,在把墨盒装配到喷墨打印机 字车内时,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产生的扣紧作用力将施加于外盖上,而不会影 响插入盒盖灌墨口内的供墨针,有利于供墨针的定位稳定性。采用这种墨盒以 及外置墨水瓶构成的连续供墨装置,通过输墨软管端头的供墨针插入墨盒盒盖 上的灌墨口的方式,把墨盒储墨腔与外置墨水瓶连接起来,达到了扩展墨盒墨 水容储量的目的,克服了压盖式字车几乎不能反复多次利用墨盒容储能力和充 分发挥记录头喷嘴设计寿命的缺陷,有利于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图面说明
图1现有喷墨打印机局部透视图一,示出了安装有字车和喷墨墨盒的打印机。
图2现有喷墨打印机局部透视图二,示出了打印机字车。
图3现有喷墨打印机局部透视图三,示出了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同一体式结构 墨盒的匹配状态。
图4现有喷墨打印机局部透视图四,示出了喷墨打印机字车压盖构造状态。
图5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透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装配状态局部透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连续供墨装置使用的外置墨水瓶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机墨盒结构。图中以包含三个储墨腔的三 色墨盒4为例描述该墨盒的构造,单色墨盒的结构与三色墨盒4基本相同。
喷墨墨盒4的组成构件包括由若干个外壁包围形成的储墨腔401、盒盖 402和连通储墨腔401的记录头喷嘴(图中未示出)。储墨腔401的数量为三 个,它是由隔板403分隔墨盒内腔后得到的三个相互隔绝的腔室。记录头喷嘴 位于喷墨墨盒4的底壁404上,数量为三个,它们通过设置于墨盒内部的墨水 流动管道分别同对应的储墨腔401连通。用于向前述记录头喷嘴传输数据信号 的印刷电路片就固定于墨盒侧壁405外表面。在喷墨墨盒4装入
图1、 2所示
喷墨打印机1的状态下,位于墨盒侧壁405的印刷电路片同在打印机字车右箱 105中设置的打印机控制电路的触点之间取得稳定良好的电气连接。
三个储墨腔401的共同敞口由盒盖402封盖。在盒盖402上设置有分别连 通三个储墨腔401和外部环境大气的三个灌墨口 406。在储墨腔401中容纳有 部分墨水的状态下,三个灌墨口 406都由弹性胶塞予以密封。
在盒盖402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对接口 407。外盖408通过其榫 头409插入对接口 407的方式固定于盒盖402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盒盖402 同外盖408之间设置有一个凹腔410。同三个储墨腔401对应的三个灌墨口 406就位于凹腔410中。凹腔410成为允许图6所示外置墨水瓶的供墨针504 插入前述弹性胶塞,亦即灌墨口 406中的通路。
在外盖408背对记录头喷嘴的外壁上,固定有平行于
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 字车103滑动方向上的两块定位条411。两块定位条411由外盖408背对记录 头喷嘴的外壁朝着背对记录头喷嘴的方向以基本垂直于该外壁的形式向外延 伸,并且沿着垂直于喷墨打印机字车103滑动方向,它们分别固定于外盖408 的两端附近。这样,在把喷墨墨盒4装配到
图1、 2所示喷墨打印机字车右箱 105中时,与图4所示压盖106具有相同结构的压盖107,其定位机构的螺旋形 弹簧就会通过过渡板向喷墨墨盒4的外盖408施加平行于外盖408的上表面, 指向枢轴108所在方向的作用力(参见图4所示压盖106之定位机构109的螺 旋形弹簧110通过过渡板111向盒盖201施加平行于盒盖201上表面指向枢轴 108所在方向的作用力),承受该作用力的受力部件就是邻近三色一体式喷墨 墨盒4之侧壁405的定位条411。这样,三色一体式喷墨墨盒4的外盖408就 会同时受到指向记录头喷嘴所在底壁404方向的作用力和印刷电路片所在墨盒 侧壁405方向的作用力,达到稳固墨盒,改善接触性能的目的。
图7是由图6所示的喷墨墨盒构成的喷墨墨盒组,图8是配套的外置墨水 瓶。两者构成连续供墨装置。其中图7所示喷墨墨盒组的三个三色一体式喷墨 墨盒4和主要结构相同的一个单色一体式喷墨墨盒6构成。
外置墨水瓶5由四个单一容器501组合而成。每一个单一容器501都只能 容纳单色墨水。每一个单一容器501的出墨口 503连通一条独立的输墨软管 502,并通过输墨软管502端头的供墨针504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插入弹性胶塞 后,同三色一体式喷墨墨盒4的灌墨口 406 (参见图6)和主要结构相同的单 色一体式喷墨墨盒6之灌墨口连通。这样,在喷墨墨盒组和外置墨水瓶5构成 连续供墨装置后,供墨针504就位于图6所示凹腔410内部。如果把该连续供 墨装置装配到
图1、 2所示喷墨打印机字车103中,输墨软管502和供墨针504 相对于字车压盖106、 107而言将会处于隔离状态,它们将不会受到字车压盖 106、 107的影响,从而实现扩展喷墨墨盒使用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1.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盒盖和连通所述储墨腔的记录头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灌墨口,所述灌墨口由弹性胶塞密封,所述盒盖背对所述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外盖,所述盒盖同所述外盖之间设置有允许供墨针插入所述弹性胶塞的通路,所述外盖背对所述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平行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块定位条,所述两块定位条分别固定于所述外盖垂直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端附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的数 量为三个,所述记录头喷嘴的数量对应于所述储墨腔。
3. 喷墨打印机用连续供墨装置,包括主要由储墨腔、盒盖和连通所述储 墨腔的记录头喷嘴构成的墨盒和外置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置有连 通所述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灌墨口,所述灌墨口由弹性胶塞密封,所述盒盖背 对所述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外盖,所述盒盖同所述外盖之间设置有允许供墨 针插入所述弹性胶塞的通路,所述外盖背对所述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平行于 所述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块定位条,所述两块定位条分别固定于所述 外盖垂直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端附近,所述外置墨水瓶的出墨 口通过带有所述供墨针的输墨软管同所述灌墨口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用连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储墨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记录头喷嘴的数量对应于所述储墨腔,所述外置墨 水瓶的数量对应于所述储墨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喷墨打印机墨盒及连续供墨装置。墨盒包括储墨腔、盒盖和记录头喷嘴。盒盖上设置有连通储墨腔和外部环境的灌墨口。该灌墨口由弹性胶塞密封。盒盖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外盖。盒盖同外盖之间设置有允许供墨针插入弹性胶塞的通路。外盖背对记录头的外壁上固定有平行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块定位条。两块定位条分别固定于外盖垂直于喷墨打印机字车滑动方向的两端附近。包括该墨盒的连续供墨装置可以大大提升墨水的容储能力,降低更换墨盒造成的浪费。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064974SQ20072005519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日
发明者宋文翔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