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热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31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热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热式打印机,具体而言涉及热打印头机构和压纸辊机构的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感热式打印机通过热打印头在感热用纸(以下仅称为用纸)上印刷信息,然而,为 了实现高品质的印刷重要的是使用纸适当地紧贴在热打印头的发热单元列上,为此,用纸 由压纸辊推附在发热单元列上,确保与发热单元列紧贴。另一方面,在用于这种感热式打印机中的用纸中,放有纸张厚度各异的用纸。公知 厚度较薄的用纸和厚度较厚的用纸,它们与发热单元列之间的紧贴性存在差异。即举例来说,在使用了厚度较薄的用纸的情况,用纸紧贴在发热单元列的合适的 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适当的印刷,与此相对的是,在使用了厚度较厚的用纸的情况,除了热 打印头的变位部分以外,用纸的刚性还伴随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韧性增强),从而不能在发 热单元列的合适的位置得到适当的紧贴。为此,提出如下技术,即可以根据使用的用纸的厚度来变位热打印头的位置,可 以根据用纸的厚度来调整发热单元列和用纸的位置关系,即使在用纸的厚度变厚的情况, 也能够使用纸与发热单元列适当紧贴。也就是说,该技术内容是,使相对压纸辊的热打印头可在沿着压纸辊的圆周方向 的不同的两个位置之间变位,由此,使热打印头根据使用的用纸的厚度而沿着用纸的行进 方向前后变动,不管用纸的厚度差异如何,均确保(压纸辊的旋转轴中心)邻接用纸的发热 单元列的位置(沿着用纸的行进方向(前后方向)的位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01524号公报然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技术是这样的,通过使邻接用纸的发热单元列的位置保 持一定,不管用纸厚度差异如何,均可以使用纸与发热单元列的紧贴适当,然而,实际上由 于受随用纸厚度变厚而逐渐变强的用纸的刚性(韧性)的影响,与用纸紧贴的发热单元列 的位置,不同于在用纸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的与用纸紧贴的发热单元列的位置。因而,利用基于现有技术文献的技术,实际上在用纸厚度较厚的情况下,存在用纸 和发热单元列的紧贴不够合适的问题。此外,由于要求热打印头或者压纸辊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所以为了减轻该装拆作 业所用的劳力,而期望的是不用工具等仅依靠手工作业就可以进行装拆作业的结构。而且,为了补充或者更换用纸,而将感热式打印机构成为在感热式打印机的本体 中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的盖体,在盖体打开的状态下将用纸放置在用纸容纳部内。于是,优选的情况是,压纸辊设置在感热式打印机的本体侧,热打印头设置在盖体 侧,仅通过关闭盖的简单操作,用纸的前端部被夹持在本体侧的压纸辊和盖体侧的热打印 头之间,可以完成用纸的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感热式打印机,该感热式打 印机既具有热打印头与压纸辊相分离的结构、且它们可简单装拆,而且,还可以根据使用的 用纸的厚度而使用纸与发热单元列适当紧贴。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在盖体上具备热打印头机构,在本体上具备压纸 辊机构,具有热打印头与压纸辊相分离的结构,而且,可以不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将两者 分别从盖体或者本体上简单地拆卸下来或者将它们安装上,通过阶梯销调整部使阶梯销的 位置变位,从而使卡合在阶梯销上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姿态改变,从而根据使用的用纸的厚 度而使用纸与发热单元列的紧贴适当。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相对本体在打开 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体,并分别地在所述本体上设置压纸辊机构,在所述盖体上 设置热打印头机构,从而,在所述盖体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所述热打印头机构的发 热单元列邻接所述压纸辊机构的压纸辊,在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所述盖体的状态,所述发 热单元列与所述压纸辊相分离,在所述热打印头机构和所述压纸辊机构分别设置有定位 部,该定位部在把所述盖体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所述发热单 元列与所述压纸辊的相对运动,在所述热打印头机构中,在位于所述发热单元列的前方的 前端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形成在所述盖体上的、向后方伸出的卡爪相卡合;在所述发 热单元列的后方的部分内的沿宽度方向的大体中央形成有销卡合切口部,该销卡合切口部 与形成在从所述盖体向下方延伸的阶梯销的下端部上的阶梯部相卡合,在所述盖体上设置 有使所述阶梯销沿它的轴向变位而使所述阶梯部的位置变化的阶梯销调整部,所述压纸辊 机构沿与所述盖体从所述关闭位置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的方向相对所述本体可装拆地设 置。在此处,关于盖体的打开以及关闭方式,例如是称为蛤壳方式的利用绕轴转动的 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直线式移动的方式、或者能够从本体分离的方式等各种方式。热打印头机构在结构上,至少包括形成有发热单元列(发热单元沿印刷的用纸的 宽度排列而成)的热打印头,还可以包括在该热打印头上附加设置的如托架或框架等磁头 支架。同样地,压纸辊机构在结构上至少包括压纸辊,也可以包括在该压纸辊上附加设 置的如托架或框架等。此外,优选的情况是,在使盖体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发热单元列与压纸辊邻 接,在两者邻接的状态下,在构成例如盖体的框架的壳体框架与相对该壳体框架以可装拆 的方式设置的热打印头机构之间,设置借助如盘簧或板簧、其它弹性部件等的施力机构,通 过施力机构的作用力,将发热单元列推附在压纸辊上。设置在热打印头机构和压纸辊机构上的定位部,在使盖体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 下相互卡合,而限制发热单元列和压纸辊的相对运动,但是,就热打印头机构来说,由于它 的前端的卡合部卡合在盖体的卡爪上,后方的销卡合切口部卡合在阶梯销的阶梯部,由此 限制热打印头机构单体向下方移动。因而,定位部一方面限制例如发热单元列和压纸辊沿用纸的行进方向(用纸的运送方向)相对运动,另一方面,对于两者的相对旋转或者朝向上下方向(连结压纸辊的旋转 轴、与发热单元列和压纸辊的接触部分的直线方向)的运动可以不限制。也就是说,不会有发热单元列相对压纸辊沿用纸的行进方向运动,可以允许有倾 斜的运动。形成在盖体上的卡爪可以形成在盖体的框架即壳体框架上。此外,卡爪的数目并 不限定为一个,优选形成多个,尤其是从卡合状态的稳定性的观点看,优选在两侧至少各形 成一个,以便夹持热打印头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在盖体上的阶梯销调整部,也可以形成在盖体的框架即壳体框架上。此外,根据假定使用的多种感热用纸的厚度差,预先对利用该阶梯销调整部来改 变的阶梯部的位置进行设定。压纸辊机构从感热式打印机的本体拆卸下来或者安装在打印机的本体上的移动 方向,是与盖体的从关闭位置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的方向,但是,所谓“与移动方向一致的 方向”是指在盖体从关闭位置起移动的瞬间的移动方向(切线方向),而不是指在例如盖 体以一边相对本体转动一边打开的方式运动的情况,成为它的转动轨迹的“沿圆弧状的方 向,,。根据像上述这样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具有热打印头与压纸辊相 分离的结构,所以通过仅关闭盖体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用纸的设置。此外,就热打印头机构来说,仅通过简单的手工作业即可将热打印头机构从盖体 拆卸下来,上述简单的手工作业是说,将形成在热打印头机构的前端的卡合部从盖体的卡 爪卸下,并将形成在热打印头机构的后方部分的销卡合切口部从阶梯销的下端端部取出; 另一方面,按照与此相反的顺序,仅通过将销卡合切口部卡合在阶梯销的阶梯部、卡合部卡 合在盖体的卡爪上这样简单的手工作业,将热打印头机构安装在盖体中,由此实现热打印 头机构的简单的更换作业。另一方面,就压纸辊机构来说,仅通过拉出这样简单的操作,即可沿从盖体的关闭 位置起的与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从本体拆卸下来,仅通过沿与此相反的方向推进这样的简 单操作而安装在本体中,由此压纸辊机构也实现了简单的更换作业。此外,在盖体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热打印头机构和压纸辊机构彼此的定位部 卡合在一起,从而两者的运动仅限定在特定的方向上,其结果是,可以将压纸辊和发热单元 列的位置关系维持在特定的范围。在此处,由于热打印头机构的卡合部即前端与在销卡合切口部上形成的后端,分 别与盖体(壳体框架)的卡爪、阶梯销的下端部阶梯部相抵接并卡合在一起,因而可以沿前 后方向上下倾斜,它的倾斜的中心是相互卡合的定位部,该定位部是不同于压纸辊和发热 单元列的接触部分的位置,由此接触到压纸辊的发热单元列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根据倾斜程 度而改变。而且,通过由阶梯销调整部来调整阶梯部的位置(沿着上下方向的位置),抵接并 卡合在该阶梯部上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后方的部分、即销卡合切口部被上下变位,热打印头 机构的倾斜姿态(相对于前后方向)变化。在此处,具体而言,在所使用的用纸(感热纸)的厚度较厚时,通过阶梯销调整部, 可以使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姿态变化而降低热打印头机构的后部一侧的高度位置;在所使用的用纸(感热纸)的厚度较薄时,可以使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姿态变化而提高热打印头 机构的后部一侧的高度位置。此时,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变化的中心是位于销卡合切口部的前方的定位部,因 而,若热打印头机构的后部侧的高度位置降低的话,则发热单元列的与压纸辊接触的部分, 成为在热打印头机构的后部侧的位置较高的情况下的、邻接压纸辊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的 更靠后方的部分。而且,若上述厚用纸进到压纸辊和发热单元列之间,则热打印头机构向着上方被 抬起该用纸厚度部分那样高。该运动是被定位部容许的运动,但是,由于此时的向上方的运 动是利用以热打印头机构的后端部(销卡合切口部)为中心的运动所引起的,热打印头机 构的前高后低的倾斜程度更加显著,邻接用纸的发热单元列的位置成为后方的部分。另一方面,在所使用的用纸的厚度较薄时,通过阶梯销调整部,使热打印头机构 的倾斜姿态变化而提高热打印头机构的后部一侧的高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是上述 薄用纸进到压纸辊和发热单元列之间,热打印头机构向着上方被抬起该用纸厚度部分那样 高,与用纸邻接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的位置也几乎不向后方移动。因而,根据本发明的感热式打印机,与使用厚度较薄的用纸的情况相比,在使用厚 度较厚的用纸的情况下,用纸邻接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向后方移动。在此处,由于厚度较厚的用纸比薄用纸刚性(韧性)强,所以具有相对不易弯曲的 特性。因而,在用纸打算邻接而瞄准设定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的接触压具有变得比预计小 的趋势,在预计的接触部分处不能进行高质量的印刷。但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中,由于与使用了薄用纸时用纸最初接触 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相比,在使用厚度较厚的用纸时用纸最初接触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更 向后方移动,所以利用厚用纸的刚性,可以在比最初接触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更靠前方的 部分获得合适的接触,在得到合适接触的部分可以实现高品质印刷。而且,得到合适接触的部分与使用了薄用纸时用纸最初接触的发热单元列的部分 是大体相同的位置,由此无论使用的用纸的厚度是厚一些,还是薄一些,均可以实现高品质 印刷。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中的热打印头机构,它的后方部分仅卡合在 宽度方向的大体中央的一个部位来支承,所以以该支承的部分(抵触到阶梯部的宽度方向 上的大体中央部)为中心,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上下摆动的自由度。因而,与热打印头机构的发热单元列接触的压纸辊,即使它在宽度方向上的磨损 程度有差异等、例如呈圆锥台状磨损,但是通过热打印头机构40在宽度方向上倾斜,从而 可以吸收在宽度方向上的由不均等的磨损引起的差异,使发热单元列和压纸辊得到在宽度 方向上的接触大体均等。此外,压纸辊机构沿与从关闭位置起的盖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以可从本体 上进行装拆的方式设置,然而,在压纸辊机构从本体拆卸下来时,必须沿与从关闭位置起的 盖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取出,因而,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可以有效防止发生失误偏离 的情况。此外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热打印头机构的定位部与压纸辊机构的定位部相互卡 合,进而,该定位部处的卡合力成为朝着与将压纸辊机构从本体拆卸下来的方向相反的方 向的推压力,可以暂且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将压纸辊机构稳固地固定在本体中。
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的情况是,所述阶梯销调整部是形成有供所 述阶梯销通过的长孔、且在所述阶梯销通过的状态下沿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以可相对变位 的方式设置的可动调整部件,所述长孔的缘部是形成为在所述可变位的范围内缘部的厚度 不相同的凸轮,在所述阶梯销的从所述长孔伸出的上端部形成有大直径部,该大直径部的 直径大于所述阶梯销的外径且顶靠在所述长孔的边缘部上。根据这样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仅通过进行使可动调整部件沿长孔变位的简 单操作,即可调整阶梯销的下端部即阶梯部的上下位置,由此可以简单地调整热打印头的 倾斜状况。而且,使可动调整部件沿长孔变位的操作,不用工具等可依靠手工作业简单进 行。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的情况是,所述销卡合切口部从后端缘起朝 前方开设切口,且该切口切得要比所述卡爪和所述卡合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卡合量长一些。根据这样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由于销卡合切口部从热打印头机构的后端缘 起朝前方开设有切口,且该切口切得要比卡爪和卡合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卡合量长一些,因 而,在把热打印头机构安装在盖体上时,首先,销卡合切口部抵靠并卡合在阶梯销的阶梯部 上,进而使阶梯销进到销卡合切口部(卡合着),维持着卡合状态,使热打印头机构向后方 移动,以便阶梯销位于销卡合切口部的开设的切口的根部,然后将热打印头机构的前端移 动到盖体的卡爪的背面侧,并且使热打印头机构朝前方移动与卡爪卡合的卡合量那样大的 部分,就这样将热打印头机构的前端卡合在卡爪上,将热打印头机构的后部卡合在阶梯销 上,从而可以很简单地将热打印头机构安装在盖体中。此外,通过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可以简单地将热打印头机构拆卸下来。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的情况是,所述压纸辊的旋转轴分别从所述 压纸辊的两端伸出,在所述伸出的旋转轴的部分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压纸辊的旋转 轴的轴承,在所述本体的两侧部形成有辊卡合切口部,该辊卡合切口部的宽度与所述轴承 的外径相同或者稍大于所述旋转轴的直径,辊卡合切口部以该宽度上端开口并向下方延 伸,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辊卡合切口部相嵌合,从而将所述压纸辊安装在所述本体中。根据这样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轴承支承从压纸辊的两端伸出的旋转轴,形 成在本体上的辊卡合切口部的宽度与轴承的外径相同、或者稍大于一些,因而可以使轴承 与辊卡合切口部相嵌合,通过采用使轴承与辊卡合切口部相嵌合并将压纸辊安装在本体中 的结构,可以简化在本体上对压纸辊进行装拆的操作,而且,可以防止在安装在本体上的状 态下的压纸辊相对本体的晃动。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的情况是,所述压纸辊机构具备所述压纸辊 和以所述旋转轴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纸辊的两侧方的辊支承部件,所述辊支承部 件具有腿部和凸起卡合切口部,所述腿部是在所述旋转轴卡合在所述辊卡合切口部中的状 态下,对形成在所述本体中的所述辊卡合切口部的正下方的凸起,通过弹性力从该凸起的 两侧进行夹持,所述凸起卡合切口部是由与所述凸起的外径相同、或者稍大于所述凸起的 外径的宽度来形成而与所述凸起的外周面相邻接,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一边将所述凸起 配置在所述凸起卡合切口部中,一边由所述腿部来夹持所述凸起。根据这样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压纸辊机构通过将它的轴承卡合在辊卡合切 口部中而被安装在本体中,但是,仅通过该轴承和辊卡合切口部的卡合,不能够限制整个压纸辊机构的转动。但是,压纸辊机构在压纸辊的两侧方均具备辊支承部件,该辊支承部件具有凸起 卡合切口部和腿部,通过将形成在本体的辊卡合切口部的正下方的凸起配置在该辊支承部 件的凸起卡合切口部中,并由腿部夹持凸起,从而可以限制上述整个压纸辊机构的转动,使 压纸辊机构整体姿态稳定。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的情况是,所述腿部由具有弹性力的树脂部 件形成,所述凸起卡合切口部由与树脂部件相比高刚性的金属部件形成。根据这样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一方面,供凸起配置的凸起卡合切口部由高 刚性的金属部件形成,因而可以高精度地管理凸起卡合切口部和凸起的外径之间的间隙; 另一方面,关于夹持凸起的腿部,由于其由具有弹性力的树脂部件形成,所以很容易在夹持 着凸起的状态、与克服弹性力而从夹持状态脱离之间进行转换。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既具有热打印头机构与压纸辊机构相分离的结 构、且它们可简单装拆,而且,还可以适应使用的用纸的厚度而使用纸与发热单元列的紧贴 适当。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的外观图(通常使用时的状 态);图2是表示把图1中示出的感热式打印机的盖体移动到了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去掉感热纸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把热打印头机构以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安装在盖体的壳体框架 上的状态的图;图5中,(a)是表示从壳体框架上拆卸下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的状态的图,(b) 是表示拆卸下的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的图;图6是表示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的详细结构的图,(a)是立体图,(b)是由向 视A看到的侧视图,表示弹簧伸张的状态的图,(c)是由向视A看到的侧视图,表示弹簧收 缩的状态的图;在图7中,(a)是表示从壳体框架上拆卸下热打印头机构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 拆卸下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图;图8是表示沿图7的B-B线的要部截面的图,表示按照(a)、(b)、(c)、(d)的顺序 把热打印头机构安装在壳体框架上的过程;图9是表示沿安装在壳体框架上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宽度方向上下倾斜的状况的 图;(a)是相当于图5(a)的图,(b)是从(a)的向视C看到的图,表示没有上下倾斜的状态, (c)以及(d)是从(a)的向视C看到的图,均表示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方上下运动的状 态;图10是表示拆卸下在图1中盖体的外部装饰(树脂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阶梯销调整部的图,(a)是从在图10中表示的壳体框架的外方面对 的图,(b)是在把盖体移动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壳体框架的内方面对的图;图12是表示与阶梯销调整部的位置(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的位置)相对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傾豸)的图,(a)是相当于图11(a)的图,(b)是相当于图11(b) 的图,(c)是相当于图8的图;图13是表示与阶梯销调整部的位置(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的位置)相对的 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的图,(a)是相当于图11(a)的图,(b)是相当于图11(b)的图, (c)是相当于图8的图;图14是表示安装有压纸辊机构的本体框架的立体图;图15是从本体框架上拆卸下压纸辊机构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压纸辊机构的支承部件的详细情况的图,(a)是从图15的向视D看 到的图,(b)是从图15的向视E看到的图;图17是表示压纸辊机构的支承部件的详细情况的图,(a)是从图15的向视F看 到的图,(b)是表示(a)的G部详细情况的放大图;图18是表示把压纸辊机构安装在本体框架上的经过的图(其之1),(a)是相当于 图16(a)的图,(b)是相当于图16(b)的图;图19是表示把压纸辊机构安装在本体框架上的经过的图(其之2),(a)是相当于 图16(a)的图,(b)是相当于图16(b)的图;图20是表示热打印头机构的凸起卡合在压纸辊机构的定位切口部的状态的要部 透视图;图21是在热打印头机构和压纸辊机构彼此卡合而定位的状态下,表示热打印头 机构的倾斜状态的图,(a)是表示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 的图,(b)是表示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的图;图22是表示感热纸进入发热单元列和压纸辊的接触点之间的状态的图,(a)是与 厚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 状态的图,(b)是表示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薄 的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图;图23是表示感热纸与热打印头机构的发热单元列的接触点的详细图,(a)是与厚 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状 态的图,(b)是表示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薄的 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的外观图,表示通常使 用时的状态。该感热式打印机100如图2所示具备盖体12,该盖体12以本体11的后端部 为中心,从上方朝后方转动而打开。该盖体12在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受到来自省略了图示的盘簧的作用力,通过将盖 体12栓挂在省略了图示的本体11的挂钩上,盖体12可克服盘簧的作用力而保持在图1所 示的关闭位置。通过沿图1的箭头方向(图1中上方)推起设置在盖体上的控制杆13,使该本体 11的挂钩与盖体12脱离,由此盖体12在盘簧的作用力作用下变位到图2的打开位置。
如把盖体12移动到打开位置的图2所示的那样,在该感热式打印机100的用纸容 纳部14,容纳有作为由该感热式打印机100印刷的介质即呈卷筒状卷曲的感热纸200(用 纸)。图3是表示去掉该感热纸200的状态的图。在用纸容纳部14的宽度方向上的既定位置形成有隔板保持槽15,用以配置并保 持可装拆的大体半圆状隔板16(在图3中由双点划线表示)。一方面,在把隔板16配置并保持在该隔板保持槽15上的状态下,在用纸容纳部14 中,用纸容纳部14的一侧的侧壁面到隔板16的板面之间是窄幅W2(参考图3),可以使用 窄幅W2的感热纸200 ;另一方面,在没有把隔板16配置并保持在该隔板保持槽15上的状 态下,在用纸容纳部14中,从用纸容纳部14的一侧的侧壁面到另一侧的侧壁面之间是宽幅 Wl (参考图3),可以使用宽幅Wl的感热纸200。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隔板16的装拆与否选择所用的感热纸200的宽度。此外,在本体11上,以可相对于本体11装拆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压纸辊机构20以 及切纸机构30。所述的压纸辊机构20以及切纸机构30,均沿着箭头方向(图3中的上方(与从关 闭位置起的盖体12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向上提拉,从本体11拆卸下来。另外,后文 将对压纸辊机构20的详细的安装状况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在盖体12上,以可相对盖体12装拆的方式设置有热打印头机构40和 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而且,构成为在把盖体12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发热单 元列42 (后述)邻接压纸辊机构20的压纸辊21 (后述);在使盖体12从关闭位置朝打开 位置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发热单元列42与压纸辊21分离。在此处,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它的外部装饰由树脂形成,而它的 骨架部由金属框架形成,热打印头机构40以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不用工具通过 手工作业即能够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作为盖体12的骨架部的壳体框架17上。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磁头护罩/阻尼 器组合件50以覆盖该热打印头机构40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在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中,覆盖且保护热打印头机构40的热打印头41的 一部分的磁头护罩部51、和赋予感热纸200张紧力的阻尼器部52 —体构成。通过在磁头护 罩部51的两侧部分别形成的弹性臂部51a、51a的各凸起51b、51b,分别地与分别形成在壳 体框架17的既定位置上的卡定孔17a、17a相嵌合,从而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安 装在壳体框架17中。在此处,若使两弹性臂部51a、51a朝向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的宽度方向内 侧弹性变形,则各凸起51b、51b脱离各卡定孔17a、17a。由此,将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 5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参考图5),可以不使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来拆卸。拆卸下来的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如图6所示,弹簧52b安装于阻尼器部 52的阻尼器板5 和支承板52c之间,与从对弹簧52b施加预加负荷的状态(参考图(6)) 起到弹簧52b收缩了的状态(图6(c))为止的期间内的状态相对应的弹性复原力作为作用 力,沿图示的下方推压阻尼器板52a。而且,向下方推压的作用力使邻接在阻尼器部52的下表面一侧的感热纸200(图6中图示省略)赋予张紧力。另外,设置在弹簧52b的中心部的圆弧状芯柱52d是防止弹簧52b在预想外的方 向上曲折的引导杆。另一方面,在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的磁头护罩部51中,设置有检测光线的 光敏器件51c和用纸检测杆逃逸孔51d(参考图5b)。在此处,在本体11上,在盖体12是关闭状态之时,在与光敏器件51c相对的部分 设置有光源Ila ;在与用纸检测杆逃逸孔51d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用纸检测杆lib。就用纸检测杆lib而言,如图3所示受到作用力而呈伸出的状态,若对其施加克服 该作用力的从上方指向下方的负荷,则发生变位而转向下方,根据该转动变位的有无来判 定感热纸200的有无。也就是说,在盖体12是关闭状态之时,在用纸检测杆lib上方存在感热纸200的 时候,用纸检测杆lib被该感热纸200朝向下方推压,该推压引起的负荷克服作用力而使用 纸检测杆lib变位转向下方,由此可以检测感热纸200的存在。另一方面,当该用纸检测杆lib的上方不存在感热纸200时,用纸检测杆lib伸入 与其相对置而成的用纸检测杆逃逸孔51d中,由于没有受到克服作用力的负荷,而不产生 转向下方的变位,由此可以检测到没有感热纸200存在。此外,光源Ila和光敏器件51c具备功能部,该功能部的作用是当在两者(光源 11a、光敏器件51c)之间运行的用纸为比如在台纸的一部分贴附有作为印刷对象的标签 (感热纸)那样的用纸的情况下,用来识别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用纸的部分是台纸的部分, 还是标签的部分。也就是说,从光源Ila射出的光线的一部分,透过用纸到达光敏器件51c,如果光 敏器件51c检测到的透过光的强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该阈值是能够严格区别透过台纸时 的光强度和透过标签时的光强度的数值)以上的话,则可以判定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纸的 部分是台纸的部分;如果光敏器件51c检测到的透过光的强度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话, 则可以判定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纸的部分是标签的部分。因而,在使用台纸上贴附有标签的那样的用纸并对标签的部分进行感热印刷的情 况下,基于利用光源lib和光敏器件51c获得的信息,可以可靠地对标签的部分而不是台纸 的部分进行印刷。另外,上述那样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的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是通过 如下方式安装于壳体框架17中(参考图4),S卩使两弹性臂部51a、51a朝向磁头护罩/阻 尼器组合件50的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并将各凸起51b、51b嵌合在壳体框架17的各卡 定孔17a、17a中,从而可以不使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来安装。而且,该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的对感热纸200赋予张紧力的阻尼器部52, 与覆盖热打印头41的一部分的磁头护罩部51 —体构成,因而,可以在最靠近热打印头41 的地方的位置赋予感热纸200张紧力,这与在远离热打印头41的位置赋予感热纸200张紧 力的情况相比,可以适当地赋予通过热打印头41的感热纸200张紧力。此外,如图5所示,就热打印头机构40来说,在位于比发热单元列42更向前方的 前端形成有卡合部44,该卡合部44与形成在壳体框架17中的朝后方伸出的三个卡爪17b、 17c、17d相卡合;在发热单元列42的靠后方的部分之中沿宽度方向的大体中央形成有与阶梯部61卡合的销卡合切口部45,其中,所述阶梯部61形成在从壳体框架17起向下方延伸 (在盖体12位于关闭位置之时)的阶梯销60的下端部。也就是说,热打印头机构40如图7所示,不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即可把它的卡 合部44从各卡爪17b、17c、17d上拆卸下来、把它的销卡合切口部45从阶梯销60的阶梯部 61拆卸下来,这样可把热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另外,提供电信号等 的电气连接器48a、48b (同图a),分别与设置在热打印头机构40的左、右两处的端子47a、 47b上相连接(同图b)。端子47a、47b和电气连接器48a、48b的连接也可仅通过手工作业 来拆卸。在此处,热打印头机构40具体而言如图7(b)所示,在热打印头41上安装了支承 用的磁头支架43,卡合部44以及销卡合切口部45都形成在磁头支架43上。形成在该磁头支架43上的销卡合切口部45的切口宽度W3,稍大于阶梯销60的销 部62的直径、并小于阶梯销60的阶梯部61的直径。因而,由于阶梯销60的销部62从销 卡合切口部45穿得过去而阶梯部61穿不过去,所以阶梯销60的销部62以阶梯部61受到 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部分的阻挡的状态被卡挂。此外,与三个卡爪17b、17c、17d相卡合的卡合部44,也同样以被所述卡爪17b、 17c、17d阻挡着状态被卡挂,在磁头支架43和壳体框架17之间安装有4个弹簧19a、19b、 19c、19d,所述弹簧19a、19b、19c、19d把卡合部44推压到卡爪17b、17c、17d上,还在把销卡 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推压在阶梯部61上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在把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的状态下,这样的4个弹簧19a、19b、 19c、19d以位于发热单元列42的背部的方式配置,使发热单元列42与后面描述的压纸辊 21适当地紧密贴靠。而且,这些这样的4个弹簧19a、19b、19c、19d,沿着感热纸200的宽度方向按照相 等间隔Ll配置。而且,关于间隔Li,即使在使用了上述宽度不同的感热纸200的情况下,也 可以作为实现发热单元列42沿宽度方向上大体等同的紧贴力的间隔来设定。也就是说,在使用了宽幅Wl的感热纸200的情况,通过均等配置的上述4个弹簧 19a、19b、19c、19d,从而在沿宽度方向在大体等同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发热单元列42与感 热纸200紧贴;在使用了窄幅W2的感热纸200的情况,通过取掉均等配置的上述4个弹簧 19a、19b、19c、19d之中的图示右端的弹簧19d,利用三均等配置的3个弹簧19a、19b、19c,使 发热单元列42在沿宽度方向在大体相同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与感热纸200紧贴。另外,作为对应上述两种宽度W1、W2的情况的间隔Li,可以按照Wl和W2的大体最 大公约数的数值来设定。具体而言,在利用宽幅Wl为3英寸(大约80mm)的、窄幅W2为2 英寸(大约60mm)的感热纸200的情况,将最大公约数1英寸(大约20mm)作为间隔Ll来 设定,可以事先调整两端的弹簧19a、19d或者19a、19c的位置,使两端的弹簧到感热纸200 的两侧端缘的距离大体等同。此外,在磁头支架43的两侧面的发热单元列42的大体延长线上,分别形成有与后 述的压纸辊机构20相卡合的、用作定位部的凸起46、46。下面,使用图8对把热打印头机构40向壳体框架17进行安装或者拆卸的构造进 行说明。把图7(b)中所示的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同图(b)中所示的壳体框架17上的结构,如图8(a)、(b)中所示,把销卡合切口部45通到阶梯销60的销部62,并使销卡合切 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卡合在阶梯部61上,从这种状态起,随后如同图(b)、(c)所示,一边 压缩邻接磁头支架43的背面(发热单元列42的背面)的弹簧19a、19b、19c、19d,一边把卡 合部44移动到卡爪17b、17c、17d的背面侧,然后如同图(d)所示的那样把整个热打印头机 构40移动到卡爪17b、17c、17d的根侧,把卡合部44卡合在卡爪17b、17c、17d上。由此,就热打印头机构40而言,通过将卡合部44卡合在卡爪17b、17c、17d上,销 卡合切口部45卡合在阶梯销60的阶梯部61上,从而安装于壳体框架17。另一方面,在把热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的情况,进行与上述安 装工序相反的工序即可。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中,可以不使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 把热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拆卸下来或者安装上去。此外,利用弹簧19a、19b、19c、19d,在图8中图示的左方向(在盖体12处在关闭位 置的时候,靠近压纸辊21的方向),对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施加作用 力,而不论发热单元列42的上方的部分(前端部分)还是下方的部分(后端部分),都可以 沿图示右方向(在盖体12处在关闭位置的时候,远离压纸辊21的方向)移动,因而,在盖 体12是在关闭位置的通常使用状态时,热打印头机构40在感热纸200的行进方向上可以 上下倾斜。另外,销卡合切口部45从磁头支架43的后端缘起朝前方开设切口,且该切口切得 要比卡爪17b、17c、17d和卡合部44沿前后方向(图8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卡合量要长一 些,因而,在把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时,首先,销卡合切口部45抵靠在阶 梯销60的阶梯部61上,进而使阶梯销60进到销卡合切口部45 (卡合状态),维持着卡合 状态,使热打印头机构40向后方(图8中的下方)移动,以便阶梯销60位于销卡合切口部 45的开设的切口的根部,然后将热打印头机构40的前端(图8中的上端)移动到壳体框架 17的卡爪17b、17c、17d的背面侧(图8中的右侧),并且使热打印头机构40朝前方(图8 中的上方)移动与卡爪17b、17c、17d间卡合的卡合量,就这样将热打印头机构40的前端卡 合在卡爪17b、17c、17d上,热打印头机构40的后部卡合在阶梯销60上,从而可以不用工具 仅依靠手工作业很简单地将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此外,通过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可以不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很简单地将热 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而且,该热打印头机构40如图9 (a)、(b)所示,它的后方部分仅卡合在宽度方向的 大体中央的一个部位(销卡合切口部4 来支承,所以以该支承的部分(抵触到阶梯部的 宽度方向上的大体中央部)为中心,如同图(c)、(d)所示,热打印头机构40的宽度方向具 有上下摆动的自由度。因而,与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发热单元列42接触的压纸辊21,即使它在宽度方向 上的磨损程度有差异等、例如呈圆锥台状磨损,但是通过热打印头机构40在宽度方向上倾 斜,从而可以吸收在宽度方向上的由不均等的磨损引起的差异,使发热单元列42和压纸辊 21得到在宽度方向上的接触大体均等。图10是表示在盖体12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把盖体12的外部装饰壳体从壳体 框架17上去掉的状态的图。
在该壳体框架17上设置有阶梯销调整部70,阶梯销调整部70使卡合在热打印头 机构40的销卡合切口部45上的阶梯销60沿其轴向变位,使阶梯部61的位置上下变位。阶梯销调整部70如图11所示,是呈大体五角形的形状的并以可绕由销72枢支的 一顶部转动的方式设置的可动板71 (可动调整部件),在该可动板71上形成有沿着它的转 动方向延伸的、供阶梯销60通过的长孔73,从而在阶梯销60通过的状态下可以沿长孔73 延伸的方向变位。而且,在该长孔73的缘部,在长孔73的中央部的一侧的可动范围的部分(图 11(a)中右侧的范围)形成有比可动板71的厚度厚的倒边部73a;包含长孔73的中央的另 一侧的可动范围的部分(图11(a)中左侧的范围)与可动板71的厚度保持一致,像这样构 成利用厚度差异工作的凸轮。另外,为方便说明,将长孔73的缘部之中与可动板71的厚度保持一致的部分称为 薄倒边部73b。此外,在可动板71的长孔73的附近形成有舌簧,在该舌簧的背面(朝向壳体框架 17的一面)形成有凸起75,在使阶梯销60从长孔73中通过的状态下,当可动板71在可 动范围内(转动范围)变位时,在可动范围的两端凸起75嵌入形成在可动板71中的凹部 17f、17g中,由此在进行可动板71的转动操作时赋予到达两端的感触(操作的规则感),而 且,由于凸起75嵌入任一凹部17f、17g中,所以还可以防止可动板71不小心运动。而且,在图7以及作为从图11(a)的背面观看到的图即图11 (b)中,在相当于壳体 框架17的可动板71的外周部分的部分开设有操作窗口 17e,该操作窗口 17e用来使可动板 71的外周部分的背面向壳体框架17的内侧显露,而且在可动板71的转动范围延伸,在从 操作窗口 17e露出的可动板71的外周部分的背面形成有操作凸起74,在使经操作窗口 17e 露出的可动板71绕销72转动的操作时,由手指对所述凸起74进行操作。另一方面,阶梯销60的从长孔73伸出的上端部设置有平垫片63 (大直径部),该 平垫片63顶靠在直径比阶梯销60的外径还大的长孔73的倒边部73a、7!3b (边缘部)即凸 轮上,可动板71转动,在平垫片63顶靠在较薄的倒边部7 上时,平垫片63没有变化,与 此相对的是,在平垫片63顶靠在较厚的倒边部73a上时,平垫片63被向图12(a)的靠纸面 一侧提升,由此连接着平垫片63的阶梯销60也沿靠纸面一侧即阶梯销60的轴向变位。参考图12、13来说明该作用,首先,如图12(b)所示,用手指对从操作窗口 17e向 壳体框架17的内侧显露的操作凸起74进行操控,使操作凸起74朝操作窗口 17e的图示右 端一侧变位,则如同图(a)所示的那样,可动板71以销72为中心转向图示左侧,此时贯通 在长孔73中的阶梯销60的平垫片63碰撞到长孔73的倒边部73a。同时,凸起75嵌入形成在壳体框架17中的凹部17f,由此在进行可动板71的转动 操作时赋予操作规则感,而且可以防止可动板71不小心从该位置起变位。此时,平垫片63向图12(c)(表示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图)中的上方移 动,并移动较厚的倒边部73a与较薄的倒边部7 厚度差那样大,由此连接着平垫片63的 阶梯销60也向上移动。于是,形成在阶梯销60在下端部(图12(c)中的下端部)的阶梯部61也向上方 移动,由此卡合在阶梯部61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销卡合切口部45向上方移动,销卡合 切口部45向上方移动多大,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也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切口部45向上方移动多大。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若用手指对从操作窗口 17e向壳体框架17的内侧 显露的操作凸起74进行操控,将操作凸起74变位到操作窗口 17e的图示左端侧,则如图 13(a)所示那样,则可动板71以销72为中心转动到图示的右侧,此时从长孔73中贯通的阶 梯销60的平垫片63碰撞到长孔73的较薄的倒边部73b。同时,凸起75嵌入形成在壳体框架17中的凹部17g,由此在进行可动板71的转动 操作时赋予操作规则感,而且可以防止可动板71不小心从该位置起变位。此时,平垫片63向图13(c)(表示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图)中的下方移 动(以图12(c)为基准时),并移动较厚的倒边部73a与较薄的倒边部7 厚度差那样大的 部分,由此连接着平垫片63的阶梯销60也向下方移动。于是,形成在阶梯销60的下端部(图13(c)中的下端部)的阶梯部61也向下方 移动,由此卡合在阶梯部61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销卡合切口部45向下方移动,销卡合 切口部45向下方移动多大,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也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多大。关于此后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的变化,由于与后述的压纸辊机构20相关联, 因此在对压纸辊机构20说明之后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压纸辊机构20配置在本体11上,安装在作为图14中表示的本体11 的骨架部的本体框架18中。而且,从本体框架18拆卸下来的压纸辊机构20如图15所示,构成为压纸辊21 ; 支承部件22、23,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承从压纸辊21的两端伸出的旋转轴21a ;用纸分离框 对,在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上的压纸辊21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以与旋转轴相平行的方 式延伸。用纸分离框M起到引导功能的作用,将感热纸200从压纸辊21上剥离下来输送 到下游侧,从而不使从上游侧输送到压纸辊21和热打印头41之间的感热纸200 —直卷附 在压纸辊21的周面而被输送到预期之外的方向。两个支承部件22、23彼此是相同的部件,分别由树脂部件22a、23a和金属板22h、 23h组成。在此处,在各支承部件22、23的树脂部件22a、23a上,如图16所示,在压纸辊21 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抓手部22b、23b,该抓手部22b、2!3b的作用是在把整个压纸辊机构20 从组装在本体框架18上的状态(参考图幻起向上方(与盖体12的从关闭位置起的移动 方向一致的方向)拉起,再把压纸辊机构20从本体11上拆卸下来时,作为抓手用。此外,树脂部件22a、23a的抓手部22b、23b的下方,在压纸辊21的宽度方向上以 分叉为两部分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16b所示,在所述的以分叉为两部分的方式形成的两腿部23c (22c)、 23d (22d)之中,位于宽度方向内侧的腿部23d(22d)比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腿部23c (22c) 更长,而且如图16(a)所示分叉为两部分而形成两腿部23e(22e)、23fX22f)。压纸辊21的旋转轴21a从压纸辊21的两端伸出,伸出的部分分别从在宽度方向 上的位于外、内的两个腿部23c(22c)、23d(22d)之间贯通,在所述旋转轴21a上的、穿过两 腿部23c(22c)、23d(22d)之间的空间的范围的部分配置有轴承沈0 ,所述轴承沈05)旋 转自如地支承压纸辊21的旋转轴21a。
另一方面,如图14、16a所示,在本体框架18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切口宽 度为Dl的切口部18b (18a)(辊卡合切口部),该切口宽度Dl与轴承沈(25)的直径(外径) D2(参考图17(b))相同,或者稍大一些(D2彡D1)。此外,两腿部23c(22c)、23d(22d)之间的宽度稍大于本体框架18的厚度,而且,一 侧的腿部23c、23d之间的空间到另一侧的腿部22c、22d之间的长度M2(参考图17(a)),与 在图14中所示的本体框架18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Ml大体相等,由此,将 本体框架18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壁,穿插在压纸辊机构20的一侧的腿部23c、23d之 间的空间;将本体框架18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壁穿插在压纸辊机构20的另外一侧 的腿部22c、22d之间的空间,从而把压纸辊机构20安装在本体框架18内。此时,通过两腿部23c、23d之间的空间的旋转轴21a的轴承沈,卡合在本体框架 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在两腿部22c、22d间的空间通过的旋转轴21a的轴承25,卡合在本 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a,从而压纸辊机构20相对本体框架18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以 及上下方向的位置被固定住。此外,位于宽度方向内侧的腿部23d(22d)的分叉为两部分的两腿部23e (22e)、 23f(22f)之间如图16(a)所示,在最下部两者之间具有宽度为d3的间隙,在最下部的上方 的部分具有比宽度d3更宽的宽度d4(d3 < d4)。而且,如图16(b)所示,支承部件22、23的金属板22h、2;3h紧密贴靠在内侧的腿部 23d(22d)的、在宽度方向内侧的表面上,各金属板22h、2;3h与腿部23d(22d)同样,在旋转轴 21a贯通的部分的下方的部分分叉为两部分,分叉两者之间的间隙的宽度d2比宽度d3更 宽、且小于宽度d4(d3 < d2 < d4)。另外,金属板2 (22h)分叉的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隙的中心与腿部2 0 )、 23f (22f)之间的间隙中心一致,且旋转轴21a (或者轴承沈(25))的中心位于上述这些中心 的向上方的延长线上。另一方面,在本体框架18的两侧壁的、各切口部18a、18b的下方的并且是到各切 口部18a、18b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形成有从所述本体框架的各侧壁朝宽度方向内侧伸出 的直径是dl的凸起18c、18d,该距离相当于从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5 J6的下表面到腿部 23e(22e)、23f (22f)之间的间隙是宽度d4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而且,凸起18c、18d的直径dl设定为与支承部件22、23的金属板22h、2;3h分叉 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宽度d2相等或者稍小一些,此外,切口部18a、18b的中心位于所述凸起 18c、18d的中心的垂直线上。借助这样构成的支承部件22、23和本体框架18,使压纸辊机构20相对本体框架 18朝垂直向下移动,使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沈卡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 上,并且轴承25嵌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a上,从而把压纸辊机构20安装在 本体框架18中。在向下方移动时,如图18所示,凸起18d(18c)塞进支承部件23 的两 腿23e(22e)、23f (22f)之间的间隙。在此处,凸起18d(18c)的直径dl,大于支承部件23Q2)的两腿部23e(22e)、23f(22f)、 23f(22f)之间的位于最下部的间隙的宽度d2,所以随着凸起18d(18c)不断进入上述间隙 中,两腿部23e(22e)、23f (22f)分别向外侧弹性变形而使两腿部23e (22e)、23f (22f)之间 的间隙扩展。这取决于腿23e(22e)、23f(22f)需要由易于弹性变形的树脂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树脂制,可以由厚度较薄的金属制。另一方面,在支承部件23 02)内由金属板23h(22h)分叉为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隙 的宽度d2,等同于、或者稍大于凸起18d(18c)的直径dl,因而凸起18d(18c)被导入所述间 隙内,而不会使金属板23h(22h)之间的间隙扩展。若压纸辊机构2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如图19所示,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沈嵌 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上,并且轴承25嵌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 18a上,向着下方的移动停止。此时,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与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沈的外径相等或 者稍大一些;而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a与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5的外径相等或 者稍大一些,从而可以防止在安装在本体框架18上的情况下,压纸辊21相对本体框架18
产生晃动。而且,穿进支承部件23Q2)的两腿部2;3d2&)、23f(22f)之间的间隙的凸起 18d(18c),到达在两腿部23e(22e)、23f (22f)之间的间隙之中宽度d4的部分,所述宽度d4 比宽度d2( dl)的金属板23h(22h)之间的间隙宽一些。而且,由于该宽度d4的间隙部分大于凸起18d(18c)的直径dl,所以可以消除两腿 23e(22e),23f(22f)向外侧扩展而引起的弹性变形。其结果是,凸起18d(18c)的下方被封 闭在宽度比凸起18d(18c)的直径dl小的宽度d2的间隙(两腿23e(22e)、23f(22f)之间 的间隙)内,在使压纸辊机构20向上方移动时,需要利用凸起18d(18c)来扩张较窄的宽度 d2的间隙,扩张所需的负荷力是逆向于使压纸辊机构20向上移动的力的阻挡力,可以防止 压纸辊机构20不慎从本体框架18上脱落。进而,在压纸辊机构20安装在本体框架18上的状况下(轴承25 J6分别卡合在 本体框架18的切口部18a、18b上的状态),还可以防止支承部件22、23以轴承25、沈为中
心产生转动。当然,使用者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把压纸辊机构20从本体框架18上拆卸下来,即 把手指放在压纸辊机构20的抓手部22b、23b,反逆阻力向上方拉起,从而该压纸辊机构20 的装拆操作均无需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即可进行。另外,就用来配置凸起18d(18c)的金属板23h(22h)之间的间隙(凸起卡合切口 部)而言,一方面,它的两边缘部由高刚性的金属部件的金属板23h(22h)规定而形成,因 而可以高精度地管理该间隙和凸起18d(18c)的外径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关于夹持凸起 18d(18c)的两腿23e(22e)、23f (22f)(腿部),由于其由具有弹性力的树脂部件23a形成, 所以很容易在夹持着凸起18d(18c)的状态、与克服弹性力而从夹持状态脱离之间进行转 换。此外,在该压纸辊机构20上,除了实现与上述本体框架18相卡合的结构以外还形 成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以规定压纸辊机构20与安装在盖体12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位
置关系。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在压纸辊机构20的支承部件22的金属板22h的上部形 成有定位切口部22i (定位部)。在另一方的金属板23h的上部,也形成有与金属板22h同 样的定位切口部23i(定位部)。这些定位切口 22i、23i,,在盖体12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参考图1、图10),分别与在图4以及图7 (b)中所示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磁头支架43两侧面上形成的凸起46、 46卡合,进而限制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发热单元列42和压纸辊21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此处,形成在各金属板22h、2;3h上的定位切口部22i、23i,如图20的要部透视图 所示的那样,定位切口部22i、23i的中心位置位于在旋转轴21a的中心和金属板23h(22h) 的分叉为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的连结直线上。因而,在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本体框架18 —侧的侧壁侧,热打印头机构40 的凸起46、旋转轴21a的中心和本体框架18的凸起18c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图20);在本 体框架18另一侧的侧壁侧,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旋转轴21a的中心和本体框架18 的凸起18d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关于压纸辊机构20,通过从盖体12的关闭位置起沿与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图 示上方)向上拉起,可以从本体11上拆卸下来,然而在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时,安装在盖 体12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从上方向下方卡合在压纸辊机构20的定位切口 部22i、23i上,因而,在盖体12关闭的状态下,压纸辊机构20不会错误偏离,可以预先稳固 地将压纸辊机构20固定在本体11中。在此处,如图12、13所示,就热打印头机构40来说,通过操作阶梯销调整部70的 可动板71,以改变阶梯销60的阶梯部61的位置,从而可以变更热打印头41的倾斜(前后 方向(相对于感热纸200运送方向的姿态))。但是,在图12、13的说明之中,热打印头机构40的运动是在利用壳体框架17的限 制(利用卡爪17b、17c、17d和阶梯销60和弹簧19a、19b、19c、19d的限制)条件下的运动, 在盖体12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卡合在压纸辊机构20的 定位切口部22i、23i上而被限制,而且通过发热单元列42和压纸辊21彼此接触,使热打印 头机构40的发热单元列42克服弹簧19a、19b、19c、19d的作用力,向上方(压缩弹簧19a、 19b、19c、19d的方向)变位。此时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变位中心是碰到阶梯部61的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 的部分,而且,通过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和压纸辊机构20的定位切口部22i、23i 的卡合,将热打印头机构40的运动限定为绕着该凸起46、46的转动和向定位切口部22i、 23i延伸的上方运动。因而,作为整个热打印头机构40来说,后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销卡合切口部45 的周围的位置),一边在阶梯销调整部70的阶梯部61的位置规定,且成为作为凸起46、46 周边的转动变位来规定的姿态(倾斜)。图21是表示压纸辊21、热打印头机构40、卡爪17b、17c、17d和阶梯销60、和阶梯 销调整部70之间关系的要部透视图,同图(a)是相当于图13的图,也就是说,利用阶梯销 调整部70成为热打印头机构40的图示右侧(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降低的倾 斜状态的图;同图(b)是相当于图12的图,也就是说,利用阶梯销调整部70成为热打印头 机构40的图示右侧(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抬高的倾斜状态的图。在此处,在图22(a)中表示在图21 (a)中的压纸辊21和热打印头41的发热单元 列42的详细位置关系;在图22(b)中表示在图21(b)中的压纸辊21和热打印头41的发热 单元列42的详细位置关系。如上所述,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设置在发热单元列42的大体延长线上,与该凸起46、46相互卡合的定位切口部22i、23i形成在通过压纸辊21的中心的垂直线K 上,因而,不管热打印头41如何倾斜,压纸辊21与发热单元列42彼此接触的点P都会一直 位于上述的垂直线K上。在这里,一方面,图22(a)的状态是对应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200 (例如厚度Ni) 的状态,如果厚度W的感热纸200被输送到压纸辊21和发热单元列42之间,则热打印头 机构40克服弹簧19a、19b、19c、19d的作用力,向图示的上方被抬高感热纸200的厚度附 那么高,此时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变位是以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以 及在垂直线K上的平行移动,从图示的双点划线到由实线表示的状态。感热纸200与发热单元列42的接触点是图23(a)中所示的点P2。另一方面,图22(b)的状态是对应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200(例如厚度N2(N2 < Ni))的状态,如果厚度N2的感热纸200被输送到压纸辊21和发热单元列42之间,则热 打印头机构40克服弹簧19a、19b、19c、19d的作用力,向图示的上方被抬高感热纸200的厚 度N2那么高,此时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变位也是以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为中心 转动以及在垂直线K上的平行移动,是从图示的双点划线到实线表示的状态。感热纸200与发热单元列42的接触点是图23(b)中所示的点P1。即与发热单元列42与较薄的感热纸200相交的点Pl相比,发热单元列42与较 厚的感热纸200相交的点P2,更偏靠沿着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一些。在此处,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200相比,厚度较厚的感热纸200的刚性(韧性)更 强一些。于是,一方面,如图23(a)所示,感热纸200乍看起来应当是在点P的正上方的点 P2与发热单元列42紧贴,然而,事实上在上述刚性强度的影响下,邻接的压纸辊21的圆周 表面(具有弹性)从本来的圆弧状变形为直线状,因而,点P2处的紧贴性较差、或者不会有 紧贴,在点P2的下游侧的点Pl处可以取得强度更加适当的紧密贴靠。另一方面,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200相比,厚度较薄的感热纸200的刚性(韧性) 较差。如图23(b)所示,在作为点P2的下游侧的点Pl处,如看起来得那样,感热纸200可 以与发热单元列42紧密贴靠。像这样,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100,无论感热纸200的厚度厚薄 如何,在发热单元列42的同一部分(点Pl),均可以获得良好的紧密贴靠,不管感热纸200 的厚度如何,都可以实现高品质印刷。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具有热打印头41与压纸辊21相分开的结 构,所以仅通过关闭盖体21 (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感热纸200的设定。此外,就该感热式打印机100来说,无需工具通过简单的手工作业,即可把热打印 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或者将其拆卸下来,从而实现了热打印头机构40的简单的 更换作业。另外,就压纸辊机构20来说,也无需工具通过简单的手工作业,即可安装在本体 框架18上或者将其从上拆卸下来,从而实现了压纸辊机构20的简单的更换作业。附图标记说明11 本体12 盖体17壳体框架
18本体框架
40热打印头机构
41热打印头
42发热单元列
44卡合部
45销卡合切口部
60阶梯销
61阶梯部
62销部
63平垫片
70阶梯销调整部
71可动板
73a倒边部
100感热式打印机
200感热纸
权利要求
1.一种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相对本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体,并分别地在所述本体上设置压纸辊机构,在所述盖体上设置热打印头机构,从而,在所述盖体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所述热打印头机构的发热单元列邻接 所述压纸辊机构的压纸辊,在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所述盖体的状态,所述发热单元列与所 述压纸辊相分离,在所述热打印头机构和所述压纸辊机构分别设置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在把所述盖体 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所述发热单元列与所述压纸辊的相对运 动,在所述热打印头机构中,在位于所述发热单元列的前方的前端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 部与形成在所述盖体上的、向后方伸出的卡爪相卡合;在所述发热单元列的后方的部分内的沿宽度方向的大体中央形成有销卡合切口部,该 销卡合切口部与形成在从所述盖体向下方延伸的阶梯销的下端部上的阶梯部相卡合,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使所述阶梯销沿它的轴向变位而使所述阶梯部的位置变化的阶 梯销调整部,所述压纸辊机构沿与所述盖体从所述关闭位置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的方向相对所述 本体可装拆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销调整部是形成有供 所述阶梯销通过的长孔、且在所述阶梯销通过的状态下沿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以可相对变 位的方式设置的可动调整部件,所述长孔的缘部是形成为在所述可变位的范围内缘部的厚 度不相同的凸轮,在所述阶梯销的、从所述长孔伸出的上端部形成有大直径部,该大直径部 的直径大于所述阶梯销的外径、且顶靠在所述长孔的边缘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卡合切口部从后端 缘起朝前方开设切口,且该切口切得比所述卡爪和所述卡合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卡合量长一 些。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辊的旋转 轴分别从所述压纸辊的两端伸出,在所述伸出的旋转轴的部分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 压纸辊的旋转轴的轴承,在所述本体的两侧部形成有辊卡合切口部,该辊卡合切口部的宽 度与所述轴承的外径相同或者稍大于所述旋转轴的直径,辊卡合切口部以该宽度上端开口 并向下方延伸,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辊卡合切口部相嵌合,从而将所述压纸辊安装在所述 本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辊机构具备所述压纸 辊和以所述旋转轴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纸辊的两侧方的辊支承部件,所述辊支承 部件具有腿部和凸起卡合切口部,所述腿部在所述旋转轴卡合在所述辊卡合切口部中的状 态下,对形成在所述本体中的所述辊卡合切口部的正下方的凸起,通过弹性力从该凸起的 两侧进行夹持,所述凸起卡合切口部由与所述凸起的外径相同、或者稍大于所述凸起的外 径的宽度来形成而与所述凸起的外周面相邻接,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一边将所述凸起配 置在所述凸起卡合切口部中,一边由所述腿部来夹持所述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由具有弹性力的树脂部件形成,所述凸起卡合切口部由与树脂部件相比高刚性的金属部件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热式打印机,该感热式打印机既具有热打印头与压纸辊相分离的结构且它们可简单装拆,而且,还可以根据使用的用纸的厚度使用纸与发热单元列适当紧贴。其构成是,具备相对壳体框架(17)可装拆的热打印头机构(40),具备相对本体框架(18)可装拆的压纸辊机构(20),具有热打印头机构(40)与压纸辊机构(20)相分离的结构,并且,通过阶梯销调整部(70)使阶梯销(60)的位置改变,使卡合在阶梯销(60)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倾斜)变化,从而根据感热纸(200)(用纸)的厚度使感热纸(200)与发热单元列(42)适当紧贴。
文档编号B41J11/04GK102145589SQ201110035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向岛克敏, 松嵨严, 森靖幸 申请人: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