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热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31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热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热式打印机,具体而言涉及给送至热打印头的用纸(感热纸)赋予 张力的阻尼器(ダ ン パ-)的改进。
背景技术
关于感热式打印机,其是把容纳在用纸容纳室中的用纸(感热纸)输送到热打印 头的位置,并通过所述热打印头对用纸进行感热印刷,然而,在印刷时,需要将适当的张力 作用于用纸以使用纸为适度张弛的状态。因而,在用纸容纳室与热打印头之间的用纸的搬运路线上设置阻尼器,通过将该 阻尼器推挤在被送到热打印头的用纸的表面上,给予用纸适当的张力。(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0-052613号公报然而,现有技术文献中公开的技术是这样的,在本体侧设置压纸辊和用纸容纳室, 在相对该本体打开或者关闭的盖体一侧设置热打印头和阻尼器,在关闭盖体时,把阻尼器 推附在从用纸容纳室送至热打印头以及压纸辊的路线上的用纸上,但是,阻尼器因被独立 配置在盖体中,因而位于既远离用纸容纳室又远离热打印头的位置,其结果是,在用纸容纳 室与热打印头之间需要保证某种程度的长度的间隔。于是,便不能够将在沿着用纸容纳室与热打印头并排排列的前后方向(用纸的运 送方向)的整个装置(感热式打印机)的长度缩短,难以实现装置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缩短整体尺寸、尤其是 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感热式打印机。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构成为,阻尼器与配置在最靠近热打印头的地方的 磁头护罩一体设置,既缩短了阻尼器与热打印头的距离,且用纸容纳室又靠近了热打印头, 从而缩短了整个感热式打印机的尺寸、尤其是在前后方向(用纸的运送方向)上的长度。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热打印头与用纸容纳室 之间的用纸路线上,被推挤到在所述用纸路线中输送的用纸上的阻尼器,与覆盖所述热打 印头的一部分的磁头护罩一体设置。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覆盖热打印头的一部分的磁头护 罩配置在最靠近该热打印头的地方,因而磁头护罩配置在最靠近热打印头的地方。另外,由于阻尼器与磁头护罩一体设置,且该阻尼器被推挤到在热打印头与用纸 容纳室之间的用纸路线中运送的用纸上,给予该用纸既定的张力(张紧力),所以可以将阻 尼器配置在最靠近热打印头的地方。因而,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该结构是使用纸容纳室靠近阻尼器且临近地配置热打 印头和用纸容纳室,从而可以缩短整个感热式打印机的尺寸、尤其是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此外,阻尼器因为接近热打印头,而易于提高其和热打印头之间的尺寸精度。
而且,在结构构成为磁头护罩自身自由地安装在本体或盖体上或者被拆卸下来之 时,阻尼器和磁头护罩均为可装拆式,所以,即使在发挥阻尼器功能的弹簧等弹性部件因疲 劳等而产生了弹力减弱现象的情况,也易于进行弹簧的替换作业。另外,磁头护罩既覆盖热打印头的一部分,还可以发挥将用纸顺利导向热打印头 的引导功能。本发明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的是,所述用纸容纳室将呈卷筒状卷曲的卷筒纸 作为所述用纸来容纳,所述阻尼器具备阻尼器板,以所述打印头的用纸运送方向的上游侧 端为轴,可转动地枢支于所述磁头护罩;转动作用部件,朝向所述可转动的范围的一方的转 动方向对所述阻尼器板施力,所述阻尼器配置在所述用纸路线中,以使所述用纸与所述阻 尼器板的指向所述转动作用部件的作用方向的面相邻接。作为用于感热式打印机的用纸的卷筒纸,从它的最外周的部分抽取出而被使用, 在将要开始使用之前,卷筒纸的卷筒直径较大,然而在残留的用纸减少的状态下,卷筒纸的
卷筒直径变小。根据本发明的感热式打印机,由于可以采用将热打印头和用纸容纳室配置得较近 的结构,因而,在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情况,在卷筒纸的直径最大并还没有使用的状态下,阻 尼器配置在最靠近该卷筒纸的最外周的地方。其结果是,作为卷筒纸的用纸的开始离开(脱离)卷筒的点和磁头护罩之间的连 结线段(是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之间的用纸的部分,是被阻尼器推压的部分)、与磁头护 罩的用纸引导面(大体平面)之间的角度,对应作为卷筒纸的用纸的残留量而大幅变化。像这样,使用卷筒纸,在热打印头和用纸容纳室之间配置阻尼器,并且热打印头和 用纸容纳室以相接近的方式配置,由此,对应作为卷筒纸的用纸的残留量而改变的上述角 度的变化量有时甚至变到90度左右。在这样的结构中,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之间的用纸的部分的朝向变化大,因而 利用构成为沿直线单一方向推压的阻尼器,并不能够很适当地将它的推压力加载给用纸。但是,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将推压力加载给用纸的阻 尼器板,以磁头护罩的用纸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端为轴、且可相对磁头护罩转动,因而,可利 用转动来跟随朝向的变化,即使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之间的用纸的部分的朝向改变90 度左右,不管用纸的残留量有多少,也可以将来自转动作用部件的作用力(推压力)恰当地 持续不断作用于用纸。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优选,所述磁头护罩具备检测在所述用纸路线中通 过的所述用纸的用纸检测机构。根据这样优选结构的感热式打印机,由于采取了在磁头护罩中设置用纸检测机构 的结构,所以无需在其它部位独立设置用纸检测机构,因而,这与结构上是在热打印头与用 纸容纳室之间的用纸路线中独立设置用纸检测机构的热打印头相比,可以进一步实现整体 尺寸的小型化。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可以将感热式打印机整体的尺寸、尤其是前 后方向(用纸运送方向)上的长度缩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的外观图(通常使用时的状 态);图2是表示把图1中示出的感热式打印机的盖体移动到了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去掉感热纸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把热打印头机构以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安装在盖体的壳体框架 上的状态的图;图5中,(a)是表示从壳体框架上拆卸下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的状态的图,(b) 是表示拆卸下的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的图;图6是表示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的详细结构的图,(a)是立体图,(b)是由向 视A看到的侧视图,表示弹簧伸张的状态的图,(c)是由向视A看到的侧视图,表示弹簧收 缩的状态的图;图6A是表示沿感热纸运送的方向热打印头、用纸容纳部和阻尼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7中,(a)是表示从壳体框架上拆卸下热打印头机构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 拆卸下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图;图8是表示沿图7的B-B线的要部截面的图,表示按照(a)、(b)、(c)、(d)的顺序 把热打印头机构安装在壳体框架上的过程;图9是表示沿安装在壳体框架上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宽度方向上下倾斜的状况的 图;(a)是相当于图5(a)的图,(b)是从(a)的向视C看到的图,表示没有上下倾斜的状态, (c)以及(d)是从(a)的向视C看到的图,均表示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方上下运动的状 态;图10是表示拆卸下在图1中盖体的外部装饰(树脂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阶梯销调整部的图,(a)是从在图10中表示的壳体框架的外方面对 的图,(b)是在把盖体移动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壳体框架的内方面对的图;图12是表示与阶梯销调整部的位置(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的位置)相对的 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傾豸)的图,(a)是相当于图11(a)的图,(b)是相当于图11(b) 的图,(c)是相当于图8的图;图13是表示与阶梯销调整部的位置(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的位置)相对的 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的图,(a)是相当于图11(a)的图,(b)是相当于图11(b)的图, (c)是相当于图8的图;图14是表示安装有压纸辊机构的本体框架的立体图;图15是从本体框架上拆卸下压纸辊机构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压纸辊机构的支承部件的详细情况的图,(a)是从图15的向视D看 到的图,(b)是从图15的向视E看到的图;图17是表示压纸辊机构的支承部件的详细情况的图,(a)是从图15的向视F看 到的图,(b)是表示(a)的G部详细情况的放大图;图18是表示把压纸辊机构安装在本体框架上的经过的图(其之1),(a)是相当于 图16(a)的图,(b)是相当于图16(b)的图;图19是表示把压纸辊机构安装在本体框架上的经过的图(其之2),(a)是相当于
5图16(a)的图,(b)是相当于图16(b)的图;图20是表示热打印头机构的凸起卡合在压纸辊机构的定位切口部的状态的要部 透视图;图21是在热打印头机构和压纸辊机构彼此卡合而定位的状态下,表示热打印头 机构的倾斜状态的图,(a)是表示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 的图,(b)是表示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的图;图22是表示感热纸进入发热单元列和压纸辊的接触点之间的状态的图,(a)是与 厚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 状态的图,(b)是表示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薄 的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图;图23是表示感热纸与热打印头机构的发热单元列的接触点的详细图,(a)是与厚 度较厚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状 态的图,(b)是表示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相对应的热打印头机构的倾斜状态与厚度较薄的 感热纸配合在一起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的外观图,表示通常使 用时的状态。该感热式打印机100如图2所示具备盖体12,该盖体12以本体11的后端部 为中心,从上方朝后方转动而打开。该盖体12在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受到来自省略了图示的盘簧的作用力,通过将盖 体12栓挂在省略了图示的本体11的挂钩上,从而盖体12可克服盘簧的作用力保持在图1 所示的关闭位置。通过沿图1的箭头方向(图1中上方)推起设置在盖体上的控制杆13,使该本体 11的挂钩与盖体12脱离,由此盖体12在盘簧的作用力作用下变位到图2的打开位置。如把盖体12移动到打开位置的图2所示的那样,在该感热式打印机100的用纸容 纳部14(用纸容纳室),容纳有作为由该感热式打印机100印刷的介质即呈卷筒状卷曲的感 热纸200(用纸、卷筒纸)。图3是表示去掉该感热纸200的状态的图。在用纸容纳部14的宽度方向上的既定位置形成有隔板保持槽15,用以配置并保 持可装拆的大体半圆状隔板16(在图3中由双点划线表示)。一方面,在把隔板16配置并保持在该隔板保持槽15内的状态下,在用纸容纳部14 中,用纸容纳部14的一侧的侧壁面到隔板16的板面的间距取为窄幅W2(参考图3),则可以 使用窄幅W2的感热纸200 ;另一方面,在没有把隔板16配置并保持在该隔板保持槽15内 的状态下,在用纸容纳部14中,用纸容纳部14的一侧的侧壁面到另一侧的侧壁面的间距取 为宽幅Wl (参考图3),则可以使用宽幅Wl的感热纸200。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隔板16的装拆与否选择所用的感热纸200的纸宽。此外,在本体11上,以可相对于本体11装拆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压纸辊机构20以 及切纸机构30。所述的压纸辊机构20以及切纸机构(力^夕一-二 ^卜)30,均沿着箭头方向(图3中的上方(与盖体12的从关闭位置起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向上提拉,从本体 11拆卸下来。另外,后文将对压纸辊机构20的详细的安装状况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在盖体12上,以可相对盖体12装拆的方式设置有热打印头机构40和 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而且,构成为在把盖体12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发热单 元列42 (后述)邻接压纸辊机构20的压纸辊21 (后述);在把盖体12从关闭位置朝打开 位置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发热单元列42与压纸辊21分离。在此处,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它的外部装饰由树脂形成,而它的 骨架部由金属框架形成,热打印头机构40以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不用工具通过 手工作业即能够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作为盖体12的骨架部即壳体框架17上。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且磁头护罩/阻 尼器组合件50以覆盖该热打印头机构40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的磁头护罩部51 (磁头护罩)和阻尼器部52 (阻尼 器)一体构成,其中,所述磁头护罩部51覆盖且保护热打印头机构40的热打印头41的一 部分(参考图4、图5 (a),这部分例如是集成电路覆盖层部42a),所述阻尼器部52对感热纸 200施加推压力(作用力)以赋予张紧力。在此处,在磁头护罩部51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弹性臂部51a、51a,在这些弹性臂 部51a、51a上分别形成有凸起51b、51b,通过这些凸起51b、51b分别地与分别形成在壳体框 架17的既定位置上的卡定孔17a、17a相嵌合,从而把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安装在 壳体框架17上。而且,若使两弹性臂部51a、51a朝向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的宽度方向内侧 弹性变形,则各凸起51b、51b脱离各卡定孔17a、17a。由此,将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 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参考图5),可以不使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来拆卸。如图6所示,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的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的磁头护 罩部51具备大体平面的用纸引导面51e,该用纸引导面51e用来使感热纸200在热打印头 41与压纸辊21之间顺利输送。此外,在磁头护罩部51的用纸引导面51e中,设置有检测光线的光敏器件51c和 用纸检测杆逃逸孔51d(参考图5b)。在此处,在本体11上,在盖体12是关闭状态之时,在与光敏器件51c相对的部分 设置有光源Ila ;在与用纸检测杆逃逸孔51d(检测有无用纸的用纸检测机构的一部分)相 对的部分设置有用纸检测杆lib (用纸检测机构的一部分)。就用纸检测杆lib而言,如图3所示受作用力而呈伸出的状态,若对其施加克服该 作用力的从上方指向下方的负荷,则发生变位而转向下方,根据该转动变位的有无来判定 感热纸200的有无。也就是说,在盖体12是关闭状态之时,在用纸检测杆lib上方存在感热纸200的 时候,用纸检测杆lib被该感热纸200朝向下方推压,该推压引起的负荷克服作用力而使用 纸检测杆lib变位转向下方,由此可以检测感热纸200的存在。另一方面,当该用纸检测杆lib的上方不存在感热纸200时,用纸检测杆lib伸入 与其相对置而成的用纸检测杆逃逸孔51d中,由于没有受到反向克服作用力的负荷,而不产生转向下方的变位,由此可以检测到没有感热纸200存在。而且,像这样把用纸检测机构设置在磁头护罩部51中的结构,无需在其它部位独 立设置用纸检测机构,因而,与构成为在热打印头41和用纸容纳部14之间的感热纸200的 路线中独立设置用纸检测机构的结构的热打印头相比,可以实现整体尺寸的小型化。此外,光源Ila和光敏器件51c具备功能部,该功能部的作用是当在两者(光源 11a、光敏器件51c)之间运行的用纸为比如在台纸的一部分贴附有作为印刷对象的标签 (感热纸)那样的用纸的情况下,用来识别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用纸的部分是台纸的部分, 还是标签的部分。也就是说,从光源Ila射出的光线的一部分,透过用纸到达光敏器件51c,如果光 敏器件51c检测到的透过光的强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该阈值是能够严格区别透过台纸时 的光强度和透过标签时的光强度的数值)以上的话,则可以判定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纸的 部分是台纸的部分;如果光敏器件51c检测到的透过光的强度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话, 则可以判定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纸的部分是标签的部分。因而,在使用台纸上贴附有标签的那样的用纸并对标签的部分进行感热印刷的情 况下,基于利用光源lib和光敏器件51c获得的信息,可以可靠地对标签的部分而不是台纸 的部分进行印刷。另外,上述那样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的磁头护罩/阻尼器组合件50是通过 如下方式安装于壳体框架17中(参考图4),S卩使两弹性臂部51a、51a朝向磁头护罩/阻 尼器组合件50的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并将各凸起51b、51b嵌合在壳体框架17的各卡 定孔17a、17a中,从而可以不使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来安装。另一方面,阻尼器部52是一种对在热打印头41和用纸容纳部14之间的感热纸 200路线上输送的感热纸200进行推挤的机构,如图6所示,并具备阻尼器板52a ;支承板 52c ;弹簧52b (转动作用部件),安装于所述阻尼器板5 和支承板52c之间;惰轮52e,转 动自如地设置在阻尼器板52a的转动侧顶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中,支承板52c虽与磁头护罩部51 —体 成型,然而在功能上构成阻尼器部52的一部分,因而在物理性上也可以作为阻尼器部52的 一部分而构成。阻尼器板52a以磁头护罩部51在感热纸200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端51f为轴,并 以角度θ可以从角度0度(参考图6(b))转动到角度50度(参考图6(c))左右的方式相 对枢支于磁头护罩部51。弹簧52b安装于阻尼器板52a与支承板52c之间,并将作为防止在预想外的方向 上曲折的保护杆用的圆弧状芯柱52d作为内芯。关于弹簧52b,阻尼器板5 的角度为0度 的状态(图6(b))是弹簧52b —边被赋予既定的预加负荷一边伸张的状态;阻尼器板5 的角度大约为50度的状态(图6(c))是弹簧52b收缩的状态,既定的预加负荷与对应于收 缩的长度的弹性复原力的合力作为作用力(推压力),该作用力沿图示的顺时针方向对阻 尼器板5 施加作用力。而且,如图6 (b)、6 (c)所示,阻尼器部52被配置在感热纸200的搬运路线上,以使 感热纸200(以双点划线表示)邻接阻尼器板52a的指向弹簧52b的作用方向的表面(图 示为下表面),推压与阻尼器板52a的下表面相邻接的感热纸200,对感热纸200施加张力(张紧力)。也就是说,在感热纸200的残留量较多,因而感热纸200的滚筒直径较大的情况 下,如图6A的实线(附图标记I的状态)所示的那样,感热纸200上的开始离开卷筒(脱 离)的点在磁头护罩部51的上方的位置。此时,感热纸200上的与开始离开(脱离)卷筒的点和磁头护罩部51之间的连结 线段相应的部分(该部分是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部51之间的感热纸200的部分)受到 了阻尼器部52 (是指受到弹簧52b的弹力作用的阻尼器板52a)的推挤,在这种状态下,感 热纸200的部分受到该阻尼器部52的作用力而被赋予适当的张力。而且,卷筒直径随着感热纸200不断使用而逐渐变小,则与感热纸200上的与开始 离开(脱离)卷筒的点和磁头护罩部51之间的连结线段相应的部分、与磁头护罩部51的 用纸引导面51e夹持的角度θ —点一点地逐渐减小,像这样在角度θ不停减小期间内,阻 尼器板5 准确地跟随角度θ,将作用力持续作用于形成角度θ的感热纸200的部分。感热纸200的残留量减少,离开(脱离)卷筒的开始点到达与磁头护罩部51的用 纸引导面51e同一的平面上(图6 (b)),则用纸引导面51e和阻尼器板52a的下表面处在同 一平面上,角度θ =0度,通过未图示的止动部件,使阻尼器板5 不再顺时针转动。而且,在这种状态、即在由图6A的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附图标记为II的状态) 下,在感热纸200上的与开始离开(脱离)卷筒的点和磁头护罩部51之间的连结线段相应 的部分,受到的来自阻尼器部52施加的作用力变得最小。但是,即使是很小的作用力也一 样使感热纸200受到张力。若感热纸200的使用进一步进行残留量进一步减少,则如图6A的虚线所示,感热 纸200的离开(脱离)滚筒的开始点位于磁头护罩部51的下方的位置。另一方面,阻尼器板52a的角度θ不采取负值(在水平面以下,利用止动部件使 阻尼器板5 停止转动),因而在感热纸200远离阻尼器板5 的状态(附图标记为III的 状态),不受阻尼器板52a的作用力作用。但是,如图6A的虚线所示,感热纸200的卷筒部分降到用纸容纳部14的底部,且 该卷筒部分由感热纸200上的已离开(脱离)卷筒的部分支持,在这种状态下,由与卷筒部 分的重量相应的张力对离开(脱离)卷筒的感热纸200的部分施加作用力。因而,用于该感热式打印机100的感热纸200,即使在阻尼器部52的作用力不起作 用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适当的张力。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构成为将热打印头41和用纸容纳部14以 相临近的方式配置,因而,感热纸200上的与开始离开(脱离)卷筒的点与磁头护罩部51之 间的连结线段对应的部分(它是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部51之间的感热纸200的部分)、 与磁头护罩部51的用纸引导面51e之间的角度θ,对应卷筒状感热纸200的残留量而大幅变化。在这种构成中,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41之间的感热纸200的部分的朝向变化 大,因而利用构成为沿直线上的单一方向推压的阻尼器部52,并不能够把它的推压力适当 地加载于感热纸200。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给感热纸200加载推压力的阻尼器板 52a,以磁头护罩部51在感热纸200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端51f为轴,并可相对磁头护罩部
951转动角度θ,因而穿行在卷筒和磁头护罩部51之间的感热纸200的部分(在图6 (b)、 6(c)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朝向,即使角度改变50度左右,也能够通过阻尼器板52a的转 动来跟随感热纸200的部分的朝向的变化。也就是说,在感热纸200的残留量较多时,由于滚筒的直径较大,因而如图6(c)所 示,在阻尼器板5 转动较大的状态下(Θ 50度),能够使张力作用于感热纸200;另一 方面,在感热纸200的残留量较少时,由于滚筒的直径较小,因而如图6(b)所示,在阻尼器 板5 几乎不转动的状态下(Θ 0度),能够使张力作用于感热纸200,在残留量介于它 们之间时,阻尼器板5 按照与其残留量相对应的角度θ来转动,推压感热纸200,由此不 管感热纸200的残留量有多少,均可以适当地持续施加张力。此外,在一边邻接阻尼器板5 —边输送的感热纸200与阻尼器板5 最初接触 的部分(也就是说在阻尼器板5 的顶端边缘),设置有自由转动的惰辊52e,由此,感热纸 200无论以多大的角度接触到惰辊52e,都因惰辊5 转动而使感热纸200和惰辊5 之间 不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也就是说,在没有设置惰辊52e的结构中,因为惰辊52e的顶端边缘部不转动,所 以以各种角度进入的感热纸200与阻尼器板52a的顶端边缘之间易于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该较大的摩擦力是导致感热纸200产生卡纸的极大发生要因。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由于在阻尼器板52a的顶端边缘配备惰辊 52e,所以不会有较大的摩擦力产生,从而可以抑制纸张卡纸的发生。另外,在图6中省略了不过却在图4以及图如中示意的那样,与惰辊52e同样,在 磁头护罩部51的感热纸200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端51f也设置有降低摩擦用的惰辊51g、 51g,用来减轻磁头护罩部51和阻尼器板5 在分界部分的与感热纸200间的摩擦力。如上所示,用来覆盖热打印头41的一部分的磁头护罩部51被配置在最靠近热打 印头41的地方,因而磁头护罩部51被配置在最靠近热打印头41的地方。而且,因为阻尼器部52与磁头护罩部51 —体设置,且该阻尼器部52被推挤到在 热打印头41与用纸容纳部14之间的用纸路线中运送的感热纸200上,以对该感热纸200 施加既定的张力(张紧力),由此可以将阻尼器部52配置在最靠近热打印头41的地方。因而,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使用纸容纳部14靠近阻尼器部52且相临近地配置 热打印头41和用纸容纳部14,从而可以缩短整个感热式打印机10的尺寸、尤其是前后方向 上的长度。此外,由于采取了阻尼器部52邻接热打印头41的结构,这与阻尼器部52在远离 热打印头41的位置对感热纸200施加张紧力的结构相比,很容易提高与热打印头41之间 的尺寸精度。而且,由于磁头护罩部51自身可自由地安装在盖体12上或者被拆卸下来,阻尼器 部52与磁头护罩部51同样也是可装拆式,所以,即使在发挥阻尼器部52功能的弹簧52b 因疲劳等而产生了弹力减弱现象的情况,也易于对弹簧52b进行替换作业。此外,如图5所示,就热打印头机构40来说,在位于比发热单元列42更向前方的 前端形成有卡合部44,该卡合部44与形成在壳体框架17中的朝后方伸出的三个卡爪17b、 17c、17d相卡合;在发热单元列42的靠后方的部分之中沿宽度方向的大体中央形成有与阶 梯部61卡合的销卡合切口部45,其中,所述阶梯部61形成在从壳体框架17起向下方延伸(在盖体12位于关闭位置之时)的阶梯销60的下端部。也就是说,热打印头机构40如图7所示,不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即可把它的卡合部44从各卡爪17b、17c、17d上拆卸下来、把它的销卡合切口部45从阶梯销60的阶梯部 61拆卸下来,这样可把热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另外,提供电信号等 的电气连接器48a、48b (同图a),分别与设置在热打印头机构40的左、右两处的端子47a、 47b上相连接(同图b)。端子47a、47b和电气连接器48a、48b的连接也可仅通过手工作业 来拆卸。在此处,热打印头机构40具体而言如图7(b)所示,在热打印头41上安装了支承用的磁头支架43,卡合部44以及销卡合切口部45都形成在磁头支架43上。形成在该磁头支架43上的销卡合切口部45的切口宽度W3,稍大于阶梯销60的销 部62的直径、并小于阶梯销60的阶梯部61的直径。因而,由于阶梯销60的销部62从销 卡合切口部45穿得过去而阶梯部61穿不过去,所以阶梯销60的销部62以阶梯部61受到 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部分的阻挡的状态被卡挂。此外,与三个卡爪17b、17c、17d相卡合的卡合部44,也同样以被所述卡爪17b、 17c、17d阻挡着状态被卡挂,在磁头支架43和壳体框架17之间安装有4个弹簧19a、19b、 19c、19d,所述弹簧19a、19b、19c、19d把卡合部44推压到卡爪17b、17c、17d上,并沿把销卡 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推压到阶梯部61上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在把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的状态下,这样的4个弹簧19a、19b、 19c、19d以位于发热单元列42的背部的方式配置,使发热单元列42与后面描述的压纸辊 21适当地紧密贴靠。而且,这些这样的4个弹簧19a、19b、19c、19d,沿着感热纸200的宽度方向按照相 等间隔Ll配置。而且,关于间隔Li,即使在使用了上述宽度不同的感热纸200的情况下,也 可以作为实现发热单元列42沿宽度方向上大体等同的紧贴力的间隔来设定。也就是说,在使用了宽幅Wl的感热纸200的情况,通过均等配置的上述4个弹簧 19a、19b、19c、19d,从而在沿宽度方向在大体等同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发热单元列42与感 热纸200紧贴;在使用了窄幅W2的感热纸200的情况,通过取掉均等配置的上述4个弹簧 19a、19b、19c、19d之中的图示右端的弹簧19d,利用三均等配置的3个弹簧19a、19b、19c,使 发热单元列42在沿宽度方向在大体相同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与感热纸200紧贴。另外,作为对应上述两种幅宽Wl、W2的情况的间隔Li,可以按照Wl和W2的大体 最大公约数的数值来设定。具体而言,在利用宽幅Wl为3英寸(大约80mm)的、窄幅W2为 2英寸(大约60mm)的感热纸200的情况,将最大公约数1英寸(大约20mm)作为间隔Ll 来设定,并可以事先对两端的弹簧19a、19d或者19a、19c的位置进行以调整,使两端的弹簧 到感热纸200的两侧端缘的距离大体相等。此外,在磁头支架43的两侧面的发热单元列42的大体延长线上,分别形成有与后述的压纸辊机构20相卡合的、用作定位部的凸起46、46。下面,使用图8对把热打印头机构40向壳体框架17进行安装或者拆卸的构造进行说明。把图7(b)中所示的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同图(b)中所示的壳体框架17上的结构,如图8(a)、(b)中所示,把销卡合切口部45通到阶梯销60的销部62,并使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卡合在阶梯部61上,从这种状态起,随后如同图(b)、(c)所示,一边 压缩邻接磁头支架43的背面(发热单元列42的背面)的弹簧19a、19b、19c、19d,一边把卡 合部44移动到卡爪17b、17c、17d的背面侧,然后如同图(d)所示的那样把整个热打印头机 构40移动到卡爪17b、17c、17d的根侧,把卡合部44卡合在卡爪17b、17c、17d上。由此,就热打印头机构40而言,通过将卡合部44卡合在卡爪17b、17c、17d上,销 卡合切口部45卡合在阶梯销60的阶梯部61上,从而安装于壳体框架17。另一方面,在把热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的情况,进行与上述安 装工序相反的工序即可。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中,可以不使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 把热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拆卸下来或者安装上去。此外,利用弹簧19a、19b、19c、19d,在图8中图示的左方向(在盖体12处在关闭位 置的时候,靠近压纸辊21的方向),对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施加作用 力,而不论发热单元列42的上方的部分(前端部分)还是下方的部分(后端部分),都可以 沿图示右方向(在盖体12处在关闭位置的时候,远离压纸辊21的方向)移动,因而,在盖 体12是在关闭位置的通常使用状态时,热打印头机构40在感热纸200的行进方向上可以 上下倾斜。另外,销卡合切口部45从磁头支架43的后端缘起朝前方开设有切口,且该切口切 得要比卡爪17b、17c、17d和卡合部44沿前后方向(图8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卡合量长一 些,因而,在把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时,首先,销卡合切口部45抵靠在阶 梯销60的阶梯部61上,进而使阶梯销60进到销卡合切口部45 (卡合状态),维持着卡合 状态,使热打印头机构40向后方(图8中的下方)移动,以便阶梯销60位于销卡合切口部 45的开设的切口的根部,然后将热打印头机构40的前端(图8中的上端)移动到壳体框架 17的卡爪17b、17c、17d的背面侧(图8中的右侧),并且使热打印头机构40朝前方(图8 中的上方)移动与卡爪17b、17c、17d间卡合的卡合量,就这样将热打印头机构40的前端卡 合在卡爪17b、17c、17d上,热打印头机构40的后部卡合在阶梯销60上,从而可以不用工具 仅依靠手工作业很简单地将热打印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此外,通过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可以不用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很简单地将热 打印头机构40从壳体框架17上拆卸下来。而且,该热打印头机构40如图9 (a)、(b)所示,它的后方部分仅卡合在宽度方向的 大体中央的一个部位(销卡合切口部4 来支承,所以以该支承的部分(抵靠到阶梯部的 宽度方向上的大体中央部)为中心,如同图(c)、(d)所示,热打印头机构40的宽度方向具 有上下摆动的自由度。因而,与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发热单元列42接触的压纸辊21,即使它在宽度方向 上的磨损程度有差异等、例如呈圆锥台状磨损,但是通过热打印头机构40在宽度方向上倾 斜,从而可以吸收在宽度方向上的由不均等的磨损引起的差异,使发热单元列42和压纸辊 21得到在宽度方向上的接触大体均等。图10是表示在盖体12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把盖体12的外部装饰壳体从壳体 框架17上除掉的状态的图。在该壳体框架17上设置有阶梯销调整部70,阶梯销调整部70使卡合在热打印头机构40的销卡合切口部45上的阶梯销60沿其轴向变位,使阶梯部61的位置上下变位。阶梯销调整部70如图11所示,是呈大体五角形的形状的、并以可绕利用销72来 枢支的一顶部转动的方式设置的可动板71 (可动调整部件),在该可动板71上形成有沿着 它的转动方向延伸的、供阶梯销60通过的长孔73,在阶梯销60通过的状态下可以沿长孔 73延伸的方向变位。
而且,在该长孔73的缘部,在长孔73的中央部的一侧的可动范围的部分(图 11(a)中右侧的范围)形成有比可动板71的厚度厚的倒边部73a;包含长孔73的中央在内 的另一侧的可动范围的部分(图11(a)中左侧的范围)与可动板71的厚度保持一致,像这 样构成利用厚度差异工作的凸轮。另外,为方便说明,将长孔73的缘部之中与可动板71的厚度保持一致的部分称为 薄倒边部73b。此外,在可动板71的长孔73的附近形成有舌簧,在该舌簧的背面(朝向壳体框架 17的一面)形成有凸起75,在使阶梯销60从长孔73中通过的状态下,当可动板71在可 动范围内(转动范围)变位时,在可动范围的两端凸起75嵌入在可动板71中形成的凹部 17f、17g中,由此在进行可动板71的转动操作时赋予到达两端的感触(操作的规则感),而 且,由于凸起75嵌入任一凹部17f、17g中,所以还可以防止可动板71不小心运动。而且,在图7以及作为从图11(a)的背面看到的图即图11 (b)中,在相当于壳体框 架17的可动板71的外周部分的部分开设有操作窗口 17e,该操作窗口 17e用来使可动板71 的外周部分的背面向壳体框架17的内侧显露,而且在可动板71的转动范围延伸;在从操作 窗口 17e露出的可动板71的外周部分的背面形成有操作凸起74,在进行使经操作窗口 17e 露出的可动板71绕销72转动的操作时,供手指操作。另一方面,在阶梯销60的从长孔73伸出的上端部设置有平垫片63(大直径部), 该平垫片63的直径比阶梯销60的外径大,并顶跨在长孔73的倒边部73a、73b(边缘部) 即凸轮上,可动板71转动,在平垫片63顶在较薄的倒边部73b上时平垫片63没有变化,与 此相对的是,在平垫片63顶在较厚的倒边部73a上时,平垫片63被向图12(a)的靠纸面一 侧抬高厚倒边部73a与薄倒边部73b的厚度差的部分,由此,连接着平垫片63的阶梯销60 也沿靠纸面一侧即阶梯销60的轴向变位。参考图12、13来说明该作用,首先,如图12(b)所示,用手指对从操作窗口 17e向 壳体框架17的内侧显露的操作凸起74进行操控,使操作凸起74朝操作窗口 17e的图示右 端一侧变位,则如同图(a)所示的那样,可动板71以销72为中心转向图示左侧,此时贯通 在长孔73中的阶梯销60的平垫片63碰到长孔73的倒边部73a。同时,凸起75嵌入形成在壳体框架17中的凹部17f中,由此在进行可动板71的 转动操作时赋予操作规则感,而且可以防止可动板71不小心从它的位置起变位。此时,平垫片63向图12(c)(是表示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图)中的上方 移动,并移动较厚的倒边部73a与较薄的倒边部73b厚度差那样高的部分,由此连接着平垫 片63的阶梯销60也向上移动。于是,形成在阶梯销60的下端部(图12(c)中的下端部)的阶梯部61也向上方 移动,由此卡合在阶梯部61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销卡合切口部45向上方移动,销卡合 切口部45向上方移动多大,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也沿图示的逆时针方向倾斜多大。
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若用手指对从操作窗口 17e向壳体框架17的内侧 显露的操作凸起74进行操控,将操作凸起74变位到操作窗口 17e的图示左端侧,则如图 13(a)所示那样,则可动板71以销72为中心转动到图示的右侧,此时从长孔73中贯通的阶 梯销60的平垫片63碰到长孔73的较薄的倒边部73b。同时, 凸起75嵌入形成在壳体框架17中的凹部17g中,由此在进行可动板71的 转动操作时赋予操作规则感,而且可以防止可动板71不小心从所在位置起变位。此时,平垫片63向图13(c)(表示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图)中的下方移 动(以图12(c)为基准时),并移动较厚的倒边部73a与较薄的倒边部73b厚度差那样大, 由此连接着平垫片63的阶梯销60也向下方移动。于是,形成在阶梯销60的下端部(图13(c)中的下端部)的阶梯部61也向下方 移动,由此卡合在阶梯部61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销卡合切口部45向下方移动,销卡合 切口部45向下方移动多大,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也沿顺时针方向多大。关于此后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姿态的变化,由于其与后述的压纸辊机构20相关 联,因此在对压纸辊机构20说明之后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压纸辊机构20配置在本体11上,安装在作为图14中表示的本体11 的骨架部的本体框架18中。而且,从本体框架18拆卸下来的压纸辊机构20如图15所示,构成为压纸辊21 ; 支承部件22、23,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承从压纸辊21的两端伸出的旋转轴21a ;用纸分离框 24,在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上的压纸辊21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以与旋转轴相平行的方 式延伸。用纸分离框24起到引导功能的作用,将感热纸200从压纸辊21上剥离下来输送 到下游侧,从而不使从上游侧输送到压纸辊21和热打印头41之间的感热纸200 —直卷附 在压纸辊21的周面而被输送到预期之外的方向。两个支承部件22、23彼此是相同的部件,分别由树脂部件22a、23a和金属板22h、 23h组成。在此处,在各支承部件22、23的树脂部件22a、23a上,如图16所示,在压纸辊21 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抓手部22b、23b,该抓手部22b、23b的作用是在把整个压纸辊机构20 从组装在本体框架18上的状态(参考图3)起向上方(与盖体12的从关闭位置起的移动 方向一致的方向)拉起,再把压纸辊机构20从本体11上拆卸下来时,作为抓手用。此外,树脂部件22a、23a的抓手部22b、23b的下方,在压纸辊21的宽度方向上以 分叉为两部分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16b所示,在所述的以分叉为两部分的方式形成的两腿部23c (22c)、 23d (22d)之中,位于宽度方向内侧的腿部23d(22d)比位于宽度方向外侧的腿部23c (22c) 形成得更长,而且如图16(a)所示分叉为两部分而形成两腿部23e(22e)、23f(22f)。压纸辊21的旋转轴21a从压纸辊21的两端伸出,伸出的部分分别从在宽度方向 上的位于外、内的两个腿部23c(22c)、23d(22d)之间贯通,在所述旋转轴21a上的、穿过两 腿部23c(22c)、23d(22d)间的空间的范围的部分设置有轴承26 (25),所述轴承26 (25)旋转 自如地支承压纸辊21的旋转轴21a。另一方面,如图14、16a所示,在本体框架18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切口宽度为Dl的切口部18b (18a)(辊卡合切口部),该切口宽度Dl与轴承26 (25)的直径(外径) D2(参考图17(b))相同,或者稍大一些(D2彡D1)。此外,两腿部23c(22c)、23d(22d)之间的宽度稍大于本体框架18的厚度,而且,一 侧的腿部23c、23d之间的空间到另一侧的腿部22c、22d之间的长度M2(参考图17(a)),与 在图14中所示的本体框架18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Ml大体相等,由此,将 本体框架18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壁穿插在压纸辊机构20的一侧的腿 部23c、23d之间 的空间;将本体框架18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侧壁穿插在压纸辊机构20的另外一侧的 腿部22c、22d之间的空间,从而把压纸辊机构20安装在本体框架18内。此时,通过两腿部23c、23d之间的空间的旋转轴21a的轴承26,卡合在本体框架 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 ;在两腿部22c、22d间的空间内通过的旋转轴21a的轴承25,卡合 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a,从而,压纸辊机构20相对本体框架18的前后方向的位 置以及上下方向的位置被固定住。此外,位于宽度方向内侧的腿部23d(22d)的分叉为两部分的两腿部23e (22e)、 23f(22f)如图16(a)所示,在最下部两者之间具有宽度为d3的间隙,在最下部的偏上方的 部分具有比宽度d3更宽的宽度d4(d3 < d4)。而且,如图16(b)所示,支承部件22、23的金属板22h、23h紧密贴靠在内侧的腿部 23d(22d)的、在宽度方向内侧的表面上,各金属板22h、23h与腿部23d(22d)同样,在旋转轴 21a贯通的部分的下方的部分分叉为两部分,分叉两者之间的间隙的宽度d2比宽度d3更 宽、且小于宽度d4(d3 < d2 < d4)。另外,金属板23h (22h)分叉的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隙的中心与腿部23e (22e)、 23f (22f)之间的间隙中心一致,且旋转轴21a (或者轴承26 (25))的中心位于上述这些中心 的向上方的延长线上。另一方面,在本体框架18的两侧壁上的、各切口部18a、18b的下方的并且是到各 切口部18a、18b的下边缘保持间隔的部分,形成有从所述本体框架的各侧壁朝宽度方向内 侧伸出的直径是dl的凸起18c、18d,上述间隔相当于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5、26的下表面 到腿部23e(22e)、23f (22f)间的间隙是宽度d4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而且,凸起18c、18d的直径dl设定为与支承部件22、23的金属板22h、23h分叉 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宽度d2相等或者稍小一些,此外,切口部18a、18b的中心位于所述凸起 18c、18d的中心的垂直线上。利用这样构成的支承部件22、23和本体框架18,压纸辊机构20相对本体框架18 垂直向下移动,使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6卡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上,并 且轴承25嵌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a上,从而把压纸辊机构20安装在本体 框架18中。在向下方移动时,如图18所示,凸起18d(18c)塞在支承部件23(22)的两腿 23e(22e)、23f(22f)之间的间隙内。在此处,凸起18d(18c)的直径dl,大于支承部件23(22)的两腿部23e (22e)、 23f(22f)之间的位于最下部的间隙的宽度d2,所以随着凸起18d(18c)不断进入上述间隙 中,两腿部23e(22e)、23f (22f)分别向外侧弹性变形而使两腿部23e (22e)、23f (22f)之间 的间隙扩展。这取决于腿23e(22e)、23f(22f)需要由易于弹性变形的树脂制,本发明并不 限定于树脂制,可以由厚度较薄的金属制。
另一方面,在支承部件23 (22)内由金属板23h(22h)分叉为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隙 的宽度d2,等同于、或者稍大于凸起18d(18c)的直径dl,因而凸起18d(18c)导入所述间隙 内,而不会使金属板23h(22h)之间的间隙扩展。若压纸辊机构2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如图19所示,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6嵌 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上,并且轴承25嵌合在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 18a上,向着下方的移动停止。此时,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b与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6的外径相等或 者稍大一些;而本体框架18的侧壁的切口部18a与压纸辊机构20的轴承25的外径相等或 者稍大一些,从而可以防止在安装在本体框架18上的情况下,压纸辊21相对本体框架18
产生晃动。而且,穿进支承部件23(22)的两腿部23e (22e)、23f (22f)之间的间隙的凸起 18d(18c)到达在两腿部23e (22e)、23f (22f)之间的间隙之中宽度d4的部分,所述宽度d4 要比宽度d2(≈dl)的金属板23h(22h)之间的间隙宽一些。而且,由于该宽度d4的间隙部分大于凸起18d(18c)的直径dl,所以可以消除两 腿23e(22e)、23f(22f)向外侧扩展而引起的弹性变形。其结果是,凸起18d(18c)的下方被 封闭在宽度比凸起18d(18c)的直径dl小的宽度d2的间隙(两腿23e(22e)、23f (22f)间 的间隙)内,在使压纸辊机构20向上方移动时,需要利用凸起18d(18c)来扩张较窄的宽度 d2的间隙,扩张所需的负荷力是逆向于使压纸辊机构20向上移动的力的阻挡力,这样可以 防止压纸辊机构20不慎从本体框架18上脱落。进而,在压纸辊机构20安装在本体框架18上的状况下(轴承25、26分别卡合在 本体框架18的切口部18a、18b上的状态),还可以防止支承部件22、23以轴承25、26为中
心产生转动。当然,使用者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把压纸辊机构20从本体框架18上拆卸下来,即 把手指放在压纸辊机构20的抓手部22b、23b,反逆阻力向上方拉起,从而该压纸辊机构20 的装拆操作均无需工具,仅依靠手工作业即可进行。另外,就用来配置凸起18d(18c)的金属板23h(22h)之间的间隙(凸起卡合切口 部)而言,一方面,它的两边缘部由高刚性的金属部件的金属板23h(22h)规定而形成,因 而可以高精度地管理该间隙和凸起18d(18c)的外径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关于夹持凸起 18d(18c)的两腿23e(22e)、23f (22f)(腿部),由于其由具有弹性力的树脂部件23a形成, 所以很容易在夹持着凸起18d(18c)的状态、与克服弹性力而脱离夹持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此外,在该压纸辊机构20上,除了实现与上述本体框架18相卡合的结构以外还形 成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以规定压纸辊机构20与安装在盖体12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位 置关系。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在压纸辊机构20的支承部件22的金属板22h的上部形 成有定位切口部22i (定位部)。在另一方的金属板23h的上部,也形成有与金属板22h同 样的定位切口部23i(定位部)。这些定位切口 22i、23i,在盖体12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状态(参考图1、图10),分别 与在图4以及图7 (b)中所示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磁头支架43两侧面上形成的凸起46、46 卡合,进而限制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发热单元列42和压纸辊21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此处,形成在各 金属板22h、23h上的定位切口部22i、23i如图20的要部透视图 所示的那样,定位切口部22i、23i的中心位置位于在旋转轴21a的中心与金属板23h(22h) 的分叉为两个部分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的连结直线上。因而,在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本体框架18 —侧的侧壁侧,热打印头机构40 的凸起46、旋转轴21a的中心和本体框架18的凸起18c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图20);在本 体框架18另一侧的侧壁侧,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旋转轴21a的中心和本体框架18 的凸起18d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关于压纸辊机构20,通过从盖体12的关闭位置起沿与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图 示上方)向上拉起,可以从本体11上拆卸下来,然而在盖体12处于关闭位置时,安装在盖 体12上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从上方向下方卡合在压纸辊机构20的定位切口 部22i、23i上,因而,在盖体12关闭的状态下,压纸辊机构20不会错误偏离,可以预先稳固 地将压纸辊机构20固定在本体11中。在此处,如图12、13所示,就热打印头机构40来说,通过操作阶梯销调整部70的 可动板71,以改变阶梯销60的阶梯部61的位置,从而可以变更热打印头41的倾斜(相对 于前后方向(感热纸200运送方向)的姿态))。但是,在图12、13的说明之中,热打印头机构40的运动是在利用壳体框架17的限 制(利用卡爪17b、17c、17d和阶梯销60和弹簧19a、19b、19c、19d的限制)条件下的运动, 在盖体12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卡合在压纸辊机构20的 定位切口部22i、23i上而被限制,而且通过发热单元列42和压纸辊21彼此接触,使热打印 头机构40的发热单元列42克服弹簧19a、19b、19c、19d的作用力,向上方(压缩弹簧19a、 19b、19c、19d的方向)变位。此时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变位中心是碰到阶梯部61的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 的部分,而且,通过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和压纸辊机构20的定位切口部22i、23i 的卡合,将热打印头机构40的运动限定为绕着该凸起46、46的转动和向定位切口部22i、 23i延伸的上方运动。因而,作为整个热打印头机构40来说,后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销卡合切口部45 的周围的位置),一边在阶梯销调整部70的阶梯状部61的位置规定,且成为作为凸起46、 46周边的转动变位来规定的姿态(倾斜状态)。图21是表示压纸辊21、热打印头机构40、卡爪17b、17c、17d和阶梯销60、和阶梯 销调整部70之间关系的要部透视图,同图(a)是相当于图13的图,也就是说,利用阶梯销 调整部70成为热打印头机构40的图示右侧(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降低的倾 斜状态的图;同图(b)是相当于图12的图,也就是说,利用阶梯销调整部70成为热打印头 机构40的图示右侧(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抬高的倾斜状态的图。在此处,在图22(a)中,表示在图21 (a)中的压纸辊21和热打印头41的发热单元 列42的详细位置关系;在图22(b)中,表示在图21(b)中的压纸辊21和热打印头41的发 热单元列42的详细位置关系。如上所述,热打印头机构40的凸起46、46设置在发热单元列42的大体延长线上, 与该凸起46、46相互卡合的定位切口部22i、23i形成在通过压纸辊21的中心的垂直线K 上,因而,不管热打印头41的倾斜状态如何,压纸辊21与发热单元列42彼此接触的点P始终位于上述的垂直线K上。在这里,一方面,图22(a)的状态是对应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200 (例如厚度m) 的状态,如果厚度W的感热纸200被输送到压纸辊21和发热单元列42之间,则热打印头 机构40克服弹簧19a、19b、19c、19d的作用力,向图示的上方被抬高感热纸200的厚度附 那么高,此时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变位是以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为中心转动、以 及在垂直线K上的平行移动,是从图示的双点划线到由实线表示的状态。感热纸200与发热单元列42的接触点是图23(a)中所示的点P2。 另一方面,图22(b)的状态是对应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200(例如厚度N2(N2 < Ni))的状态,如果厚度N2的感热纸200被输送到压纸辊21和发热单元列42之间,则热 打印头机构40克服弹簧19a、19b、19c、19d的作用力,向图示的上方被抬高感热纸200的厚 度N2那么高,此时的热打印头机构40的变位是以销卡合切口部45的周围的部分为中心转 动、以及在垂直线K上的平行移动,是从图示的双点划线到由实线表示的状态。感热纸200与发热单元列42的接触点是图23(b)中所示的点P1。即与发热单元列42与较薄的感热纸200相交的点Pl相比,发热单元列42与较 厚的感热纸200相交的点P2,更偏靠沿着感热纸200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一些。在此处,与厚度较薄的感热纸200相比,厚度较厚的感热纸200的刚性(韧性)更 强一些。于是,一方面,如图23(a)所示,感热纸200乍看起来应当是在点P的正上方的点 P2与发热单元列42紧贴,然而,事实上在上述刚性强度的影响下,邻接的压纸辊21的圆周 表面(具有弹性)从本来的圆弧状变形为直线状,因而,点P2处的紧贴性较差、或者并不紧 贴,在点P2的下游侧的点Pl处可以取得强度更加适当的紧密贴靠。另一方面,与厚度较厚的感热纸200相比,厚度较薄的感热纸200的刚性(韧性) 较差。如图23b所示,在点P2的下游侧即点Pl处,如看起来得那样,感热纸200可以很好 地与发热单元列42紧密贴靠。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热式打印机100,无论感热纸200的厚度是厚 还是薄,在发热单元列42的同一部分(点Pl),均可以得到良好的紧密贴靠,不管感热纸 200的厚度如何,都可以实现高品质印刷。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感热式打印机100具有热打印头41和压纸辊21相互分开的 结构,所以仅通过关闭盖体21 (移动到关闭位置)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感热纸200的设置。此外,就该感热式打印机100来说,无需工具通过简单的手工作业,即可把热打印 头机构40安装在壳体框架17上或者将其拆卸下来,从而实现了热打印头机构40的简单的 更换作业。另外,就压纸辊机构20来说,也无需工具通过简单的手工作业,即可安装在本体 框架18上或者将其从上拆卸下来,从而实现了压纸辊机构20的简单的更换作业。附图标记说明11 本体12 盖体14用纸容纳部(用纸容纳室)41热打印头
51磁头护罩部(磁头护罩)52阻尼器部(阻尼器)100感热式打印机

200感热纸
权利要求
1.一种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热打印头与用纸容纳室之间的用纸路线上,被推 挤到在所述用纸路线中输送的用纸上的阻尼器,与覆盖所述热打印头的一部分的磁头护罩一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纸容纳室将呈卷筒状卷 曲的卷筒纸作为所述用纸来容纳,所述阻尼器具备阻尼器板,以所述打印头的用纸运 送方 向的上游侧端为轴,可转动地枢支于所述磁头护罩;转动作用部件,朝向所述可转动的范围 的一方的转动方向对所述阻尼器板施力,所述阻尼器配置在所述用纸路线中,以使所述用 纸与所述阻尼器板的指向所述转动作用部件的作用方向的面相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热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头护罩具备检测在所 述用纸路线中通过的所述用纸的用纸检测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热式打印机,其课题是缩短该感热式打印机整体的大小、尤其是前后方向的长度;其构成是,在热打印头(41)与用纸容纳室(14)之间的感热纸(200)路线上,被推挤到在用纸路线中输送的感热纸(200)上的阻尼器部(52),与覆盖热打印头(41)的一部分的磁头护罩部(51)一体设置。
文档编号B41J2/32GK102145594SQ201110035519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向岛克敏, 松嵨严, 森靖幸 申请人: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