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30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具有打开和闭合从而打开和闭合印刷机的圆 筒纸室或其它部件的盖子,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辊对,所述传输辊对用于传送设 置在它们之间的圆筒纸或其它印刷介质,且所述传输辊对设置到传输通路,以使得当盖子 打开时,辊相互分离。
背景技术
文献中已知的印刷机印刷现有技术的纸张或其它类型的连续印刷介质,通过 设置到传输通路的传输辊对传送纸张,并且具有传输辊对中的设置到盖子的一个辊,该 盖子打开和闭合,以使得当盖子打开时传输通路打开。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 JP-A-H06-40055教导了一种热敏印刷机,在该热敏印刷机中,当盖子打开时传输通路打开, 这使得能够替换圆筒纸。传输辊对中的辊被弹簧力挤压在一起,以使得印刷纸张保持在传输辊对之间,并 且可以利用预定传输力传送印刷纸张。因此,当传输辊对中的一个辊设置到可操作的盖子 时,当关闭盖子时,驱动盖子以打开盖子的力(对传输辊对的弹簧力的斥力)总是施加到盖 子。因此,当开启并打开盖子时,作用在盖子打开方向上的此力可能导致盖子迅速弹开。具 体地,在盖子在其上从垂直闭合位置向前打开到水平打开位置的印刷机内,盖子的重量与 此弹簧力一起使盖子利用这种力被打开,这可能强烈地影响印刷机所放置的表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印刷机可以将传输辊对挤压在一起,同时还防止 盖子突然打开,其中所述印刷机使得一对传输辊中的一个辊设置到可操作盖子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印刷机具有盖子,所述盖子打开和闭合,并连接到印刷 机底座;传输辊对,所述传输辊对传送印刷纸张;和盖子驱动构件,所述盖子驱动构件连接 在所述盖子和所述印刷机底座之间。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盖子驱动构件在闭合方向上 驱动所述盖子,而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盖子驱动构件在推到一起的方向上驱动所述传 输辊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印刷机使用在闭合方向上驱动盖子的盖子驱动构件的 驱动力,以使得盖子没有迅速并强有力地打开,并且还产生将传输辊对挤压在一起的力。因 此可以使用相同的盖子驱动构件提供用于抑制盖子的运动并防止盖子强有力地打开的机 构,和用于将压力施加到传输辊对的机构。因此可以简化结构,减小部件数量,以及减小尺 寸,降低成本。优选地,当传输辊对包括连接到印刷机底座的底座侧辊和连接到盖子的盖子侧辊时,当盖子打开时,盖子侧辊与底座侧辊分离,而当盖子闭合时,盖子驱动构件将盖子侧辊 挤压到底座侧辊。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当盖子打开时,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在闭合盖子的方 向上作用,并且盖子侧辊在远离底座侧辊的方向上移动。当盖子闭合时,盖子侧辊接触底座 侧辊,并且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又作用为将盖子侧辊推到底座侧辊的力。因此,当盖子闭合时,在盖子上作用的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变化成将盖子侧辊 挤压到底座侧辊的力。当盖子打开时,由盖子侧辊和底座侧辊提供的用于传送印刷纸张的 通路打开,从而可以容易地替换印刷纸张。此外,当盖子在闭合方向上锁定时,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没有施加到盖子侧。因 此可以容易地设定用于锁定盖子的力。进一步优选地,盖子侧辊由辊支撑杆支撑,并且辊支撑杆连接到盖子,以使得辊支 撑杆可以相对底座侧辊移动。通过这样设置辊支撑杆,可以如所期望的确定盖子的位置和传输辊对的位置。此 外,当盖子闭合时,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可以将盖子侧辊可移动地推到底座侧辊。在本发明的这方面进一步优选地,支撑盖子侧辊的辊支撑杆设置到盖子,以使得 辊支撑杆可以绕平行于盖子绕其打开和闭合的枢转轴线的旋转轴线枢转,当盖子打开时, 辊支撑杆旋转到堆叠到盖子的缩回位置,而当盖子闭合时,辊支撑杆旋转到在将盖子侧辊 推到底座侧辊的方向上凸出的凸出位置。利用这种结构,当盖子打开时,辊支撑杆将不凸 出,并且将不妨碍维修和圆筒纸的替换。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面的印刷机中,盖子可以用作到圆筒纸室的盖子。在这种 结构中,盖子在垂直闭合位置与基本上水平的打开位置之间绕盖子底端处的枢转轴枢转, 并打开和闭合圆筒纸室。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主体侧辊设置到当所述盖子闭合时相对于卷筒纸室与 所述盖子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其中所述卷筒纸室处于印刷机主体中并且在主体侧辊与盖 子之间,并且从存储在圆筒纸室内的圆筒纸释放的印刷纸在底座侧辊和盖子侧辊之间传送 到设置在盖子侧上的出口。还优选地,辊支撑杆可移动的设置到杆支撑单元,所述杆支撑单元设置到压印板 (platen),并且盖子侧辊由辊支撑杆支撑。还优选地,压印板连接到盖子,以使得当盖子闭合时,压印板位于圆筒纸室的上方。还优选地,杆支撑单元是能够使辊支撑杆旋转和移动的椭圆形孔,并且支承轴连 接到插入所述孔内的辊支撑杆,以使得支承轴可以旋转和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盖子驱动构 件连接在印刷机底座和支承轴之间。拉伸弹簧可以用作盖子驱动构件。进一步优选地,印刷机还具有将辊支撑杆驱动到盖子侧的杆驱动构件,和形成于 印刷机底座内的杆引导单元。当盖子打开时,通过杆驱动构件的驱动力将辊支撑杆移动到 与盖子堆叠在一起的缩回位置,而当盖子闭合时,辊支撑杆移动到由杆引导单元引导的凸 出位置。此外,因为当盖子闭合时盖子单元克服(被拉动)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所以当 冲击载荷施加到辊支撑杆时(如当用户猛烈地闭合盖子时),盖子驱动构件可以缓冲这种冲击,并且可以防止辊定位通道、辊和其它部件的损坏。通过用于打开和闭合盖子的4部件连杆机构可以将辊支撑杆移动到堆到盖子的 缩回位置。进一步优选地,辊支撑杆具有板状部,当盖子闭合时,所述板状部在圆筒纸室和盖 子之间分开。当存储圆筒纸以使得其可以在圆筒纸室内转动时,当重复执行从存储辊传输纸张 的操作时,圆筒纸可能过于必要地转动。当发生此时,圆筒纸外侧上的印刷纸可能松弛并隆 起到外侧,而且可能甚至上升到纸张传输通路内,并导致纸张堵塞。然而,通过将这种间隔 板设置到辊支撑杆,就可以抑制印刷纸从圆筒纸松弛,并且防止印刷纸上升到纸张传输通 路内。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印刷机使用盖子驱动构件,所述盖子驱动构件驱 动盖子朝向闭合的位置,以使得盖子没有突然并且强有力地打开,从而在传输辊对之间产 生压力。因此,可以用单个盖子驱动构件替换现有技术所需的用于防止盖子强有力地打开 的阻尼器或其它构件和用于将压力施加在传输辊对之间的分开构件,因此可以减小部件的 数量,相应地简化了结构,并且可以减小尺寸和成本。在现有技术中闭合盖子是困难的,因为盖子闭合的同时必需克服驱动传输辊对的 弹簧力。然而,利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容易地闭合盖子,因为推动传输辊对的力 由盖子驱动构件产生。当盖子闭合时,一旦传输辊对接触,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用作为将传输辊对挤 压在一起的力。因此,当盖子闭合时,盖子驱动构件的驱动力没有在盖子侧上作用。从而可 以容易地设定锁定盖子所需的力。此外,因为辊支撑杆由盖子驱动构件驱动,所以当施加冲击载荷时(如当用户猛烈 地闭合盖子时),可以通过盖子驱动构件缓冲此冲击,而且可以防止辊定位通道和辊的损坏。通过参照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和权利要求,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本发明,且本发明 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和易于理解。


图IA和图IB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印刷机的外部斜视图;图2A和图2B是印刷机构单元的外部斜视图;图3A是示出了印刷机内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B是辊支撑杆的示意图;图4A是示出了当印刷机盖子打开时辊支撑杆的示意图;图4B是当印刷机盖子打开时辊支撑杆的示意图;图5A是辊支撑杆的斜视图;图5B是辊支撑杆的侧视图;和图6A、图6B、图6C和图6D说明了当盖子打开和闭合时辊支撑杆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印刷机。
总体结构图IA是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型圆筒纸印刷机的斜视图。图 IB是在盖子打开的情况下的同一喷墨型圆筒纸印刷机的斜视图。如图中所示,印刷机1具有矩形盒子状的壳体2和盖子单元3,该盖子单元3打开 和闭合,并设置到壳体2的前面。特定宽度的纸张出口 4形成于印刷机壳体2的外部壳体 加部的前面处。出口引导件(exit guide 或排纸引导件)5从纸张出口 4的底部突出到前 面,并且盖子打开杆6设在出口引导件5的旁边。用于装载和移除圆筒纸的矩形开口 2b在 出口引导件5和盖子打开杆6下方形成于外部壳体加内,并且此开口 2b被盖子单元3的 盖子3a闭合。操作盖子打开杆6而打开盖子单元3。当向前拉出口引导件5时,盖子单元3在其 底端部处枢转,并从图IA中所示的垂直闭合位置向前打开到如图IB中所示的基本上水平 的位置。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形成于印刷机内部的圆筒纸室7打开。同时,限定印刷位置 的压印板26也与盖子单元3 —起移动,从而打开从圆筒纸室7到纸张出口 4的纸张传输通 路,以使得从印刷机的前面容易地替换圆筒纸。要注意的是在图IB中没有示出盖子单元3 的盖子3a和盖子打开杆6。印刷机构单元图2A和图2B是由印刷机1的外部壳体加和盖子3a覆盖的印刷机构单元的斜视 图,且图2A示出了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的印刷机构单元,而图2B示出了当盖子单元3打开 时的印刷机构单元。印刷机构单元10具有由片状金属制成的印刷机机架11,其它部件设置到该印刷 机机架11。设置到印刷机机架11的是底座侧机架单元12,和水平设置到底座侧机架单元 12的顶部的头侧(head-side)机架单元13。底座侧机架单元12具有底部14、左右侧面板15和16、和后面板17。圆筒纸室7 设置在底座侧机架单元12内。支承轴18横向于印刷机在左右侧面板15和16的前底端部 处水平移动,并且盖子单元3可枢转地支撑在作为旋转轴线的支承轴18上。盖子单元3具有由片状金属制成的矩形盖子机架北,而此盖子机架北连接到4部 件平行连杆机构。此平行连杆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前平行的连杆21和22,和一对左右后平行 的连杆23和M。矩形盒子板状机架25水平地设置在四个连杆21- 的顶部之间。压印 板沈水平地连接到压印板机架25的顶部。此4部件连杆机构使盖子单元3在图2A中所 示的闭合位置3A和图2B中所示的打开位置:3B之间枢转,同时保持压印板沈基本上水平。由拉力弹簧提供的阻尼弹簧27 (盖子驱动构件)连接在打开和闭合的盖子单元3 与印刷机机架11的固定侧面板16之间,并将盖子单元3驱动到闭合位置。当释放将盖子 单元3保持在闭合位置3A内的锁定构件9,以使得盖子单元3可以打开时,阻尼弹簧27防 止盖子单元3强有力地向前掉下并打开。当盖子单元3的打开角度增加时,阻尼弹簧27的 驱动力增加。当盖子单元3接近完全打开位置时,盖子单元3非常缓慢地移动,并防止强烈 地撞击印刷机1位于其上的表面。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喷墨头28、喷墨头观支承在其上的头支架(head carriage)四、和支架传输机构组装在如图3A中所示的头侧机架单元13内。印刷机的内部结构
以下参照图3A和图4A说明印刷机的内部结构,图3A和图4A是示出了印刷机1 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且图3A示出了闭合的盖子单元3,而图4A示出了打开的盖子 单元3。圆筒纸8横向于印刷机水平地存储在形成于印刷机内的圆筒纸室7内。头侧机架单元13水平连接在圆筒纸室7的上方。喷墨头观、头支架四和引导头 支架四横向于印刷机运动的支架引导轴30设置到头侧机架单元13。喷墨头观安装在头 支架四上,且喷嘴的表面面向下。支架传输机构安装在头侧机架单元13上,该支架传输机 构具有用于沿支架引导轴30双向地驱动头支架四的支架电机31a和同步齿轮带(timing belt)31b。压印板沈设置在喷墨头28的喷嘴表面28a的下方,且在它们之间具有恒定间隙, 并且压印板沈限定喷墨头观的印刷位置。向下弯曲的拉力引导件32在传输方向上设置 在压印板沈的上游侧。拉力引导件32通过弹簧力向上驱动,并且利用由拉力引导件32施 加到纸张的预定拉力将从存储在圆筒纸室7内的圆筒纸8释放的印刷纸传送通过穿过印刷 位置的纸张传输通路。设置到纸张传输通路的是包括第一传输辊33a和第一随动辊(follower roller) 33b的第一传输辊对33、包括第二传输辊3 和第二随动辊34b的第二传输辊对 34、和包括第三传输辊3 和第三随动辊35b的第三传输辊对35。第一传输辊对33在圆筒纸室7后面的位置处设置在拉力引导件32的下方。第一 传输辊33a横向于印刷机水平地设置在印刷机机架11的左右侧面板15和16之间。来自 于传输电机37的扭矩通过减速齿轮系36传递到第一传输辊33a。第一随动辊3 可自由 旋转地支撑在辊支撑杆38的末端部(印刷机后面的端部)处,该辊支撑杆38连接到盖子 单元3侧上的压印板机架25。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阻尼弹簧27的力将第一随动辊3 推 靠在第一传输辊33a上,且印刷纸8a在第一传输辊33a和第一随动辊3 之间。第二传输辊对34在传输方向上设置在压印板沈上游侧上的位置处。第二传输辊 34a连接到盖子单元3侧上的压印板机架25,而第二随动辊34b设置在头侧机架单元13侧 上。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第二随动辊34b以预定力挤压在第二传输辊3 上,且印刷纸8a 在第二传输辊3 和第二随动辊34b之间。来自于固定到底座侧机架单元12的传输电机 37的扭矩通过减速齿轮系传递到第二传输辊34a。第三传输辊对35在传输方向上设置在压印板沈下游的位置处。第三传输辊3 设置到盖子单元3侧上的压印板机架25,而第三随动辊3 设置在头侧机架单元13侧上。 第三传输辊3 通过未示出的齿轮系连接到第二传输辊34a,并因此与第二传输辊3 同步 旋转。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第三随动辊3 被挤压到第三传输辊35a,且印刷纸8a在第三 传输辊3 和第三随动辊3 之间。从圆筒纸8释放的印刷纸8a被传送通过第一传输辊对33、拉力引导件32和在压 印板26的表面上方的第二传输辊对34,并通过第三传输辊对35和纸张传输通路,到纸张 排出口 4。当纸张移动通过压印板沈处的印刷位置时,喷墨头28在印刷纸8a的表面上印 刷。在喷墨头观由支架传输机构驱动的同时印刷印刷纸8a的整个宽度之后,第一到第三 传输辊对33-35被旋转驱动以使印刷纸8a前进预定间隔。然后印刷下一行。因此当将印 刷纸8a被间断地传送预定间隔时,喷墨头28印刷印刷纸8a。诸如剪刀型切割机构的纸张 切割机构(附图中未示出)设置到纸张排出口 4,在印刷之后,印刷纸8a从该纸张排出口 4排出。纸张切割结构切过位于刀刃之间的印刷纸8a的宽度。用于随动辊33b的支撑机构图;3B和图4B说明了用于第一传输辊对33的第一随动辊3 的支撑机构,且图 示出了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的布置,而图4B示出了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的布置。图5A和 图5B分别是第一随动辊3 和辊支撑杆38的斜视图和侧视图。如图5A中所示,辊支撑杆38具有左右机架板41和42,和连接机架板41和42的 矩形机架形连接面板43。辊轴44横向于印刷机水平横跨在左右机架板41和42的末端部 之间,并且第一随动辊3 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辊轴44上。支承轴45横向于印刷机水平 横跨在左右机架板41和42的基座端部处。支承轴45的两个轴向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压印板机架25的左右侧壁部的底端部内 的左右孔25a。如图;3B中所示,这些孔2 是形成有指向第一传输辊33a的长轴线的椭圆 形孔,并且支承轴45的轴向端部4 和4 插入,以使得它们可以在孔25a内滑动和自由 旋转。辊支撑杆38从而连接到盖子单元3侧上的压印板机架25,以使得辊支撑杆38可以 在支承轴45 (旋转轴线)上自由旋转,并且可以沿孔25a的长轴线滑动预定行程到第一传 输辊33a,和远离第一传输辊33a滑动预定行程。阻尼弹簧27的一端连接到支承轴45的一个轴向端部45b。阻尼弹簧27的另一 端连接到弹簧挡17a,该弹簧挡17a在圆筒纸室7的后侧形成于印刷机机架11的后面板17 的底部附近的位置处。这使阻尼弹簧27的拉力通过支承轴45作用在辊支撑杆38的末端 处的第一随动辊3 上。当支承轴45在孔25a内移动时,通过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将第 一随动辊3 挤压向第一传输辊33a。弹簧挡41a也形成于辊支撑杆38的机架板41的末端侧上的位置处,而弹簧挡2 在印刷机后侧的位置上形成于压印板机架25上。杆升降弹簧(杆驱动构件)46拉力地连 接在这些弹簧挡41a和2 之间。当移除外部约束时,如当盖子单元3打开并且阻尼弹簧 27的驱动力停止作用时,辊支撑杆38由上升到压印板机架25的底侧的该杆升降弹簧46的 拉力保持在图4B中所示的缩回位置38B。如图4A中所示,杆引导槽47形成于面向圆筒纸室7的底座侧机架单元12的侧面 板15的内侧上。此杆引导槽47为朝向印刷机的后面变窄的大致三角形的槽,并且杆引导 槽47开口向第一传输辊33a的中心。当盖子单元3从打开位置闭合时,在盖子单元3 达到闭合位置3A之前,辊支撑杆38的辊轴44的轴向端部44a (见图4B)进入杆引导槽47, 并接触上引导边47a(杆引导单元)。当盖子单元3继续闭合时,辊轴44的轴向端部44a由 引导边47a向下引导。此杆引导槽47使由杆升降弹簧46向上提升的辊支撑杆38向下旋 转,并从压印板机架35向下和朝向印刷机的后面移动到凸出位置38A。因此,如图;3B中所示,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第一随动辊3 移动向第一传输辊 33a,并且被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挤压到第一传输辊33a。结合打开和闭合盖子操作辊支撑杆以下参照图6A、6B、6C和6D说明盖子单元3的打开和闭合操作。参照这些附图说 明当盖子单元3打开和闭合时辊支撑杆38的运动。当盖子单元3在如图6A中所示的闭合位置3A时,辊支撑杆38被阻尼弹簧27的 拉力驱动向印刷机的后面,并且设置到辊支撑杆38的端部的第一随动辊3 从前面被挤压到印刷机机架11侧上的第一传输辊33a。当锁定构件9接合盖子单元3时,在盖子单元3 上不需要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因此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没有作用在盖子单元3上。因 此可以容易地设定用于锁定盖子单元3的力。当盖子单元3在闭合位置3A时,支撑在辊支撑杆38的支承轴45的末端上的第一 随动辊33b由阻尼弹簧27驱动,从而沿着压印板机架25内的孔25a的长轴线(从第一随 动辊3 的中心到第一传输辊33a的中心的方向)滑动预定行程到第一传输辊33a,和远离 第一传输辊33a滑动预定行程。支承轴45没有在盖子单元3枢转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释放阻尼弹簧27在盖子单 元3上的驱动力。因为第一随动辊3 可以移动,同时被阻尼弹簧27驱动,因此第一随动 辊3 可以预定驱动力挤压在第一传输辊33a上,且印刷纸8a在第一传输辊33a和第一随 动辊3 之间,从而实现了稳定的传输力。当盖子单元3由锁定构件9开启并且盖子单元3从闭合位置3A向前打开时,试图 向前打开的盖子单元3在如图6B中所示的闭合方向上再次被阻尼弹簧27驱动。然后当盖 子单元3从图6B中的位置移动到图6C和图6D中所示的完全打开的位置:3B时,阻尼弹簧 27的力增加,并防止盖子单元3迅速并强有力地向前掉下并打开。阻尼弹簧27从而主要用作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产生将第一随动辊3 推到第一 传输辊33a的压力的驱动构件,和主要用作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防止盖子单元3迅速并强 有力地打开的阻尼构件。因为单个阻尼弹簧用作两个功能,所以相比使用多个部件实现相 同功能的结构相比,结构被简化,并且可以减小尺寸和成本。当盖子单元3开始打开时,如图6B和图6C中所示,第一随动辊3 与第一传输辊 33a分离,并且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停止作用在辊支撑杆38上。当盖子单元3继续打开 时,辊支撑杆38的辊轴44的轴向端部4 离开杆引导槽47,并且辊支撑杆38通过杆升降 弹簧46朝向压印板机架25上升,并抵靠盖子单元3而被保持(在缩回位置38B)。压印板 机架25与盖子单元3 —起向前移动,同时被4部件连杆机构保持基本上水平。在图6D和图4B中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3B内的盖子单元3。此时,压印板机 架25与盖子单元3堆叠,并且辊支撑杆位于压印板机架25和盖子单元3之间(缩回位置 38B)。辊支撑杆38因此不能妨碍圆筒纸8的替换。以下说明从打开位置:3B闭合盖子单元3。当盖子单元3从如图6D和图4B中所示的打开位置闭合时,盖子单元3通过如6C 和图6B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回去,并且辊支撑杆38的辊轴44的轴向端部4 接触杆引导槽 47的引导边47a。当盖子单元3继续由引导边47a引导的闭合时,辊支撑杆38克服杆升降 弹簧46的驱动力向下旋转并移动,并且支撑在辊支撑杆38的末端上的第一随动辊3 被 引导向第一传输辊33a。因此,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辊支撑杆38返回到如图6A和图中 所示的凸出位置38A,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起作用,并且第一随动辊3 挤压在第一传输辊 33a上。此时,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没有作用在盖子单元3上。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印刷机1中,辊支撑杆38设置成其可以 在与盖子单元3 —起打开和闭合的压印板机架25上旋转和移动,并且第一随动辊3 设置 到辊支撑杆38的末端。缓冲对盖子单元3的冲击的阻尼弹簧27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也设 置到辊支撑杆38。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阻尼弹簧27施加将第一随动辊3 推动到第一传输辊33a的压力,且印刷纸8a在第一传输辊33a和第一随动辊3 之间。因此,不需要将压力施加到第一传输辊对33的驱动构件和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缓 冲对盖子单元3的冲击的单独的阻尼构件。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相应地简化了结构, 并且可以减小尺寸和成本。第一随动辊3 连接到辊支撑杆38。因为通过使用对应于第一传输辊33a的定位 的长度和位置的辊支撑杆38可以使辊支撑杆38适于定位第一传输辊对33,所以改进了包 括第一传输辊对的位置的设计的布置和自由度。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辊支撑杆38从凸出位置38A移动到与压印板机架25堆叠 在一起并折叠到盖子单元3的缩回位置38B。因此,例如,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辊支撑杆 38没有妨碍圆筒纸的替换。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辊支撑杆38由杆引导槽47引导,并且连接到辊支撑杆38 的第一随动辊3 可以可靠地定位到固定侧的第一传输辊33a。因此可以预定力将第一随 动辊3 挤压到第一传输辊33a,且印刷纸8a在第一传输辊33a和第一随动辊3 之间。此外,将圆筒纸室7和压印板机架25分开的矩形机架状连接面板43设置到辊支 撑杆38。当从被存储以使得其可以在圆筒纸室7内转动的圆筒纸8拉出印刷纸8a时,惯性 可以使圆筒纸8多于必要地转动。当此发生时,圆筒纸8外侧上的印刷纸8a可能松弛并凸 出到外侧,而且可能甚至隆起到纸张传输通路内,并导致纸张堵塞。然而,通过将这种连接 面板设置到辊支撑杆38,就可以抑制印刷纸8a从圆筒纸8松弛,并且防止印刷纸8a隆起到 纸张传输通路内。在现有技术中闭合盖子是困难的,因为盖子闭合的同时必需克服驱动传输辊对的 弹簧力。然而,利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容易地闭合盖子单元,因为阻尼弹簧27 还改变在闭合盖子单元3的方向上的驱动力。此外,当盖子单元3闭合,并且第一传输辊对33接触时,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从 闭合盖子单元3的力变化到在第一传输辊对33上的压力。因此,当盖子单元33在闭合位 置被锁定时,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没有作用在盖子单元3侧上,或者阻尼弹簧27的驱动力 为弱力。因此可以容易地设定锁定盖子单元3所需的力。此外,因为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辊支撑杆38克服(被拉动)杆升降弹簧46的驱 动力,所以当施加冲击载荷时杆升降弹簧46可以缓冲冲击,并且可以防止孔25、辊33a和 33b以及其它部件的损坏。如此说明了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方式变 化。这些变化不认为是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的所有这些修改都旨在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机,具有 印刷机底座;盖子,所述盖子连接到所述印刷机底座;传输辊对,所述传输辊对传送印刷纸,并具有第一辊和第二辊;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盖子和所述印刷机底座之间, 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弹簧在闭合方向上拉拽所述盖子,且 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弹簧将所述第一辊推到所述第二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第一辊连接到所述盖子,所述第二辊连接到所述印刷机底座, 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分开, 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其中 具有支撑所述第一辊的辊支撑杆, 该辊支撑杆能够移动地连接到所述盖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其中 具有支撑所述第一辊的辊支撑杆,所述辊支撑杆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盖子,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辊支撑杆旋转到堆叠到所述盖子的缩回位置,而当所述盖子 闭合时,所述辊支撑杆旋转到在将所述第一辊推到所述第二辊的方向上凸出的凸出位置。
5.一种印刷机,具有 印刷机底座;盖子,所述盖子连接到所述印刷机底座; 圆筒纸室,在该圆筒纸室内,印刷纸缠绕成卷; 传输辊对,所述传输辊对传送印刷纸,并具有第一辊和第二辊;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盖子和所述印刷机底座之间, 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弹簧在闭合方向上拉拽所述盖子, 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弹簧将所述第一辊推到所述第二辊上,且 所述盖子在竖直闭合位置和水平打开位置之间绕在其底端部处的枢转轴枢转,以闭合 和打开所述圆筒纸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第一辊连接到所述盖子,所述第二辊连接到所述印刷机底座, 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分开, 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第二辊配置在所述圆筒纸室的与闭合时的所述盖子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 在所述盖子闭合的状态下从存储在所述圆筒纸室内的所述圆筒纸所释放的所述印刷 纸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传送到设在所述印刷机底座的盖子侧上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机,其中在形成于所述盖子上的杆支撑单元能够移动地设置有辊支撑杆,该辊支撑杆支撑有所述第一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机,其中 所述杆支撑单元是椭圆形的孔,所述辊支撑杆具有能够旋转和移动地插入所述孔内的支承轴, 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印刷机底座和所述支承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机,进一步包括杆用弹簧,所述杆用弹簧将所述辊支撑杆拉拽到所述盖子侧;和 杆引导单元,所述杆引导单元形成于所述印刷机底座内,当所述盖子打开时,所述辊支撑杆通过所述杆用弹簧的拉拽力移动到与所述盖子堆叠 的缩回位置,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辊支撑杆移动到由所述杆引导单元引导的凸出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辊支撑杆包括板状部,当所述盖子闭合时,所述板状部分隔在所述圆筒纸室和所 述盖子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其使用很少的部件、紧凑并且低成本地提供将传输辊对挤压在一起的机构和当盖子打开时使用的阻尼机构,且所述印刷机使得传输辊对中的一个辊连接到盖子。阻尼弹簧(27)防止印刷机(1)的盖子单元(3)突然并强有力地打开。具有设置到其末端的第一随动辊(33b)的辊支撑杆(38)可旋转并可移动地连接到盖子单元(3)。辊支撑杆(38)由阻尼弹簧(27)驱动,并且辊支撑杆(38)的末端上的第一随动辊(33b)被挤压到印刷机机架(11)侧上的第一传输辊(33a)。当盖子单元(3)打开时,阻尼弹簧(27)用作阻尼机构,而当盖子单元(3)闭合时,阻尼弹簧(27)用作第一传输辊对(33)的压力机构。
文档编号B41J15/04GK102139586SQ20111003503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0日
发明者山田陆生, 山田雅彦, 石田彻吾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