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打印机和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49082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打印机和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打印机和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图I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相关技术中的双面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其中第一打印组件包括支撑在第一臂130上的第一打印头150和与其相对的第二压盘180,第二打印组件包括支撑在第二臂140上的第二打 印头160和与其相对的第一压盘170。打印介质沿纸张输送方向从第一打印头150和第二压盘180之间、第二打印头160和第一压盘170之间穿过,第一打印头150和第二打印160头分别在打印介质的正反面打印出设定的图像或文字。现有技术的双面打印机的问题在于,在打印过程中,位于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可能会由于两个打印头下方的打印介质输送不同步而出现过紧或者松弛现象。当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位于下游的第二打印头160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大于位于上游的第一打印头150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那么在第一打印组件还没有完成打印时第二打印组件就会向下游输送打印介质,导致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这时,将降低第一打印组件的打印质量。当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位于上游的第一打印头150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大于位于下游的第二打印头160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那么打印介质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堆积,即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松弛,这时有可能会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产生塞纸问题。上述问题在两个打印组件的类型不一样时尤其严重,例如,当一个打印组件的类型为热敏打印组件,另一个打印组件的类型为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由于热敏打印组件在打印过程中打印介质相对热敏打印头沿介质输送方向不间断移动,而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在打印过程中,当针式打印头或喷墨打印头沿打印介质宽度方向往返运动完成打印后,打印介质沿介质输送方向间歇移动,因此,这种双面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即使两个打印组件的平均打印速度相同,也必然会出现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或松弛现象,从而产生降低打印质量或导致塞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双面打印机,以有效避免双面打印机的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或松弛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打印机,包括在机架上设置的第一打印组件和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第一打印组件下游的第二打印组件,以及在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之间设置的打印介质的缓冲机构,其中,该缓冲机构包括缓冲轴和弹性元件,缓冲轴的两端支撑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两侧的导向槽中,缓冲轴在导向槽中具有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弹性元件位于缓冲轴的两端,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缓冲轴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机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可以相对第二框架打开或闭合,其中,缓冲轴和弹性元件共同设置于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上。进一步地,上述缓冲轴设置在第一框架上,当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闭合时,缓冲轴位于第二框架的一侧,并与打印介质的表面相接触,弹性元件向缓冲轴提供方向指向第二框架一侧的弹性力。进一步地,上述缓冲轴设置在第二框架上,当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闭合时,缓冲轴位于第一框架的一侧,并与打印介质的表面相接触,弹性元件向缓冲轴提供方向指向第一框架一侧的弹性力。进一步地,上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打印机包括邻近导向槽设置的凸轮,其中,在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打开时凸轮与缓冲轴抵压接触、使弹性元件保持在张紧状态,并且在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闭合后凸轮偏离缓冲轴。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打印组件为热敏打印组件,第二打印组件为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打印组件为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第二打印组件为热敏打印组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构造的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包括在执行打印任务前控制位于上游的第一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静止,控制位于下游的第二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向下游输送设定长度的打印介质。在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打印机中,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使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能够始终保持适度张紧的状态,从而避免了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或松弛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双面打印机中,缓冲机构结构简单,占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长度较小,使得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紧凑,另外,通过设置缓冲机构,放宽了对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的类型的要求和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的排列顺序的要求。本发明的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无需手动拉纸操作,适用于各种外径的纸卷。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图I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双面打印机打印介质安装示意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双面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安装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双面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双面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组件I、第二打印组件2和缓冲机构3,以及纸仓4。纸仓4用于容纳打印介质P,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在纸仓4下游设置有第一打印组件1,在第一打印组件I的下游设置有第二打印组件2。第一打印组件I用于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打印,第一打印组件I包括第一打印头11和与第一打印头11相对设置的第一压纸部12 ;第二打印组件2用于在打印介质的第二面打印,包括第二打印头21和与第二打印头22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纸部22 ;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缓冲机构3设置在第一打印组件I与第二打印组件2之间,用于在打印过程中,使位于第一打印组件I和第二打印组件2之间的打印介质始终保持适度张紧状态。其中,第一打印头11和第二打印头21可以是热敏打印头、针式打印头或者喷墨打印头等打印头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第一打印头11和第二打印头21均为热敏打印头;第一压纸部12和第二压纸部22可以是转动的压纸辊,也可以为固定不动的垫板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纸部12和第二压纸部22均为压纸辊,压纸辊用于支撑并输送位于热敏打印头和压纸辊之间的打印介质。上述各打印头和各压纸部均设置于框架上,其中,框架可以包括多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可以是活动连接的,每个打印组件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可以设置在该框架的同一个部分上,也可以设置在该框架的不同部分上。图2示出了框架包括两个部分,每个打印组件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不同部分上的情况。如图2所示,双面打印机包括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其中,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相对配合,优选地,第一框架10通过转轴30与第二框架20相铰接,可以相对第二框架20打开或闭合。当第一框架10相对于第二框架20打开时,形成于第二框架20内的纸仓4敞开,可以更换打印介质P。第一打印组件I的第一打印头11和第二打印组件2的第二压纸部22设置在第一框架10上,第一打印组件I的第一压纸部12和第二打印组件2的第二打印头21设置在第二框架20上,其中,当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闭合时,第一打印头11和第一压纸部12相切配合,第二打印头21和第二压纸部22相切配合;当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打开时,第一打印头11和第一压纸部12分离,第二打印头21和第二压纸部22分离。缓冲机构3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1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框架20上,沿打印介质P输送方向,缓冲机构3位于第一打印组件I和第二打印组件2之间。
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轴31和弹性元件32,其中,缓冲轴31沿打印介质宽度方向活动地支撑在第一框架10或第二框架20上,缓冲轴31偏离打印介质的输送通道设置,可以设置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一框架10相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二框架20相同的一侧;弹性元件32 —端与缓冲轴31连接,例如悬挂或支撑缓冲轴,另一端与框架连接,在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缓冲轴31始终保持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将缓冲机构3设置在第二框架20上,当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闭合时,缓冲轴31位于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一框架10相同的一侧,这样在安装打印介质时,只需要将打印介质从缓冲轴31上方绕过即可,不需要穿纸,提高了操作简便性。具体地,沿垂直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方向,在第二框架20上设置有第一长槽孔201 (即导向槽),第一长槽孔201位于第一打印头11和第二压纸部22之间,当第一框架10 相对与第二框架20闭合时,第一长槽孔201位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一框架10相同一侧。缓冲轴31与第一长槽孔201插接配合,可以沿第一长槽孔201的长度方向向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方向移动;弹性元件32 —端与缓冲轴3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框架20连接,在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缓冲轴31始终保持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双面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安装示意图。如图3所示,首先使第一框架10绕转轴30旋转,相对第二框架20打开,此时,第一压纸部12和第二打印头21相对第一打印头11和第二压纸部22分离,将打印介质由纸仓4拉出,首先经过第二压纸部22,从缓冲轴31的上方绕过后,再经过第一打印头11,然后经出口排出打印机外,将打印介质拉直,并使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闭合,此时打印介质在第一打印头11与第一压纸部12的相切点、第二打印头21与第二压纸部22的相切点两处被压紧,在缓冲机构3的缓冲轴31处,由于缓冲轴31位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一框架10相同的一侧,因此打印介质压迫缓冲轴31,而缓冲轴31受弹性元件32作用,将打印介质适度张紧。当双面打印机接收到打印任务后,两个打印组件开始打印,在打印过程中位于两个打印组件的之间打印介质可能会由于两个打印头下方的打印介质输送不同步而出现松弛或者过紧现象。如果位于上游的第二打印头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输送速度大于位于下游的第一打印头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输送速度,那么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堆积,出现打印介质松弛现象,此时设置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缓冲轴31受弹性元件32作用,向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方向移动,使松弛的打印介质适度张紧,从而避免了打印介质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堆积,出现塞纸的问题。如果位于下游的第一打印头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大于位于上游的第二打印头下方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输送速度,在第二打印组件还没有完成打印时第一打印组件就会向下游输送打印介质,导致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张紧,张紧的打印介质将压迫缓冲轴31克服弹性元件32的弹力,向靠近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方向移动,使打印介质被适度地放松,避免了因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而影响第二打印组件的打印质量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结构设计尺寸需要,还可以将缓冲机构3设置在第一框架10上。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双面打印机的打印介质安装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缓冲机构3设置在第一框架10上,当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闭合时,缓冲机构2位于第二框架20的一侧。具体地,缓冲轴31与第一框架10活动连接,当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闭合时,缓冲轴31位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与第二框架20的相同一侧,沿垂直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方向,在第一框架10上设置有第二长槽孔101,第二长槽孔101位于第一压纸部12和第二打印头21之间,当第一框架10相对与第二框架20闭合时,第二长槽孔101位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二框架20相同一侧。缓冲轴31与第二长槽孔101插接配合,可以沿第二长槽孔101长度方向向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方向移动;弹性元件32 —端与缓冲轴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框架10连接,在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缓冲轴31始终保持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打开时,缓冲机构3随第一框架10 —起打开。在完成打印介质安装后,将第一框架10相对第二框架20闭合,此时打印介质在第一打印头11与第一压纸部12的相切点、第二打印头21与第二压纸部22的相切点两处被压紧,在缓冲机构3的缓冲轴31处,由于缓冲轴31位于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与第二框架20相同的一侧,因此缓冲轴31压迫打印介质,在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缓冲轴31将打印介质适度张紧。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打印组件为非热敏打印组件,如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由于第一打印组件和缓冲机构的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介绍第二打印组件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二打印组件为针式打印组件,包括针式打印头23和垫板24,以及输送辊组25,其中,针式打印头23的打印端面231与垫板24相对,二者之间保持设定距离,针式打印头23可以沿垫板24长度往返运动,在针式打印头23运动过程中,打印针将覆盖在打印头端面的墨带(图中未显示)上的墨汁击打到打印介质上,从而形成设定的图像和文字;输送辊组25用于将位于针式打印头23和打印垫板24之间的打印介质向下游输送。当针式打印头23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当前行时,输送辊组25暂停输送,针式打印头23沿打印介质宽度方向往返运动,完成当前行打印后,输送机构25驱动打印介质沿介质输送方向运动,以便针式打印头23进行下一行打印。如图6所示,打印介质首先从针式打印组件的针式打印头23和垫板24之间穿出,绕过缓冲机构3的缓冲轴31后,从热敏打印组件的第一打印头11和第一压纸部12之间穿过,经出口排出打印机外。双面打印机在接收到打印任务后,热敏打印组件和针式打印组件开始打印,由于打印介质相对于针式打印头间歇移动,而相对于热敏打印头连续移动,因此即使在平均打印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位于下游的热敏打印组件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大于位于上游的针式打印组件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因此,热敏打印组件拉拽打印介质,使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张紧,此时,张紧的打印介质压迫位于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缓冲轴31克服弹性元件32的弹力,向靠近打印介质输送通道方向移动,使打印介质适度地放松,从而避免了两个打印组件之间打印介质过紧造成针式打印组件的打印质量降低的问题。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打印组件为非热敏打印组件,如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第二打印组件为热敏打印组件。由于热敏打印组件、非热敏打印组件在上述实施例已经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非热敏打印组件仍以针式打印组件为例介绍。双面打印机接收到打印任务后,针式打印组件和热敏打印组件开始打印,由于打印介质相对于针式打印头间歇移动,而相对于热敏打印头连续移动,因此在平均打印速度 相同的情况下,位于下游的针式打印组件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小于位于上游的热敏打印组件的打印介质在启动时的输送速度,因此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堆积打印介质,即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松弛,此时,位于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缓冲轴31在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支撑打印介质向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方向移动,使松弛的打印介质被适度张紧,从而避免了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打印介质堆积,出现塞纸的问题。为适应不便于手动拉直打印介质的场合,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即在执行打印任务前使位于上游的第一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静止,使位于下游的第二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向下游输送设定长度的打印介质,以使缓冲机构的弹性元件32处于适度张紧的状态。通过在执行打印任务前使第二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向下游输送设定长度的打印介质,使得位于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被拉直,迫使缓冲机构的弹性元件张紧。因此,在打印过程中,如果位于两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松弛,则弹性元件32释放的弹性力促使缓冲轴将打印介质适度张紧。从而避免了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打印介质堆积,出现塞纸的问题。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区别在于,缓冲机构还包括邻近第一长槽孔201并且通过轴331枢接于第二框架20上的凸轮33,其中,在第一框架10相对于第二框架20打开时控制凸轮33与缓冲轴31抵压接触、使缓冲轴31保持在张紧位置(如图9所示),并且在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闭合后控制凸轮33偏离缓冲轴31。本实施例适合于第一打印组件在启动时的打印介质输送速度大于第二打印组件在启动时的打印介质输送速度,在更换纸卷时纸卷容易转动、拉不直打印介质而使缓冲轴不能适度张紧的场合。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中,若第二打印组件在启动时的打印介质输送速度大于第一打印组件在启动时的打印介质输送速度,则无需手动拉纸操作。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打印组件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打印类型可以为热敏打印、针式打印或者喷墨打印等打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缓冲机构为一组或一组以上,并在每两个打印组件之间设置缓冲机构,从而避免在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或松弛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双面打印机中,缓冲机构结构简单,占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长度较小,使得双面打印机的结构紧凑,另外,通过设置缓冲机构,放宽了对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的类型的要求和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的排列顺序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附图标记说明I第一打印组件2第二打印组件3缓冲机构4纸仓 11第一打印头12第一压纸部21第二打印头22第二压纸部10第一框架20第二框架201第一长槽孔32弹性元件101第二长槽孔31缓冲轴23针式打印头24垫板25输送辊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打印机,包括在机架上设置的第一打印组件和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打印组件下游的第二打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之间设置的打印介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 缓冲轴和弹性元件,所述缓冲轴的两端支撑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两侧的导向槽中,所述缓冲轴在所述导向槽中具有偏离所述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缓冲轴的两端,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可以相对所述第二框架打开或闭合,其中,所述缓冲轴和弹性元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当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闭合时,所述缓冲轴位于第一框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弹性元件向所述缓冲轴提供方向指向所述第一框架一侧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当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闭合时,所述缓冲轴位于第二框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打印介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弹性元件向所述缓冲轴提供方向指向所述第二框架一侧的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打印介质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邻近所述导向槽设置的凸轮,其中,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打开时所述凸轮与所述缓冲轴抵压接触、使所述弹性元件保持张紧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闭合后所述凸轮偏离所述缓冲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印组件为热敏打印组件,所述第二打印组件为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印组件为针式打印组件或者喷墨打印组件,所述第二打印组件为热敏打印组件。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执行打印任务前控制位于上游的第一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静止,控制位于下游的第二打印组件的输送机构向下游输送设定长度的打印介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打印机和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该双面打印机包括在机架上设置的第一打印组件和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位于第一打印组件下游的第二打印组件,以及在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之间设置的打印介质的缓冲机构,其中,该缓冲机构包括缓冲轴和弹性元件,缓冲轴的两端支撑在打印介质输送通道两侧的导向槽中,缓冲轴在导向槽中具有偏离打印介质输送通道的运动趋势,弹性元件位于缓冲轴的两端,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缓冲轴连接。在本发明的双面打印机中设置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使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能够始终保持适度张紧的状态,避免了两个打印组件之间的打印介质过紧或松弛的问题。
文档编号B41J11/42GK102744983SQ2011101023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杨民, 王春涛, 王玉国, 高涛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