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助打印、盖章系统及其高速盖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89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助打印、盖章系统及其高速盖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章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速盖章机以及采用这种高速盖章机的自助打印、盖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场合如银行、邮局,需要用到加盖印章的批量票据,原始处理方式是, 将票据批量打印出来,再采用人工加盖印章。这种盖章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了提高盖章效率,解放劳动力,市面上出现了可自动盖章的高速盖章机。这些高速盖章机中大多采用滚章,即在纸张移动的同时,通过滚章在纸上滚出印章来,这种方式虽然速度快、效率高, 但是滚章制作较为困难,且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不易于产品推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高速盖章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制作简单,盖章效率高的高速盖章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速盖章机,包括输纸机构及盖章机构,所述盖章机构包括机架,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纸机构相对两侧的回墨印章、印台,以及驱动所述回墨印章与所述印台配合并在所述输纸机构输送的纸张上盖章的驱动结构;所述回墨印章盖章时,所述印台的端面与所述回墨印章的章面相抵触。具体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回墨印章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印台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或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主动轮、由所述主动轮驱动的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回墨印章或者印台可转动动力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齿轮,且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偏心轴,从动轮通过所述偏心轴与回墨印章或者印台可转动动力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或第二传动机构为两组,对称设于所述回墨印章和/或印台的两侧。具体地,所述回墨印章固定于一印章支架上,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印章支架连接, 通过所述印章支架驱动印章运动。所述印台上套设有一印台壳,而印台壳与一印台支架连接,所述印台的底部还设有一导向套,所述印台壳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有一可抵压所述导向套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输纸机构输送的纸张接触的弹性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元件及第二动力元件;所述第一动力元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动力元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输纸机构的入纸处设有进纸检测装置,所述高速盖章机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进纸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输纸机构及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盖章效率高,使用方便的自助打印、盖章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助打印、盖章系统, 其包括打印机,还包括一上述高速盖章机,所述高速盖章机的输纸机构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出口衔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盖章机,采用回墨印章代替现有的滚章,回墨印章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同时采用驱动装置驱动回墨印章与印台配合在纸张前移的同时完成盖章,这种结构,不影响纸张行进速度,盖章效率高;这种高速盖章机可与各种打印机配合使用,可广泛应用于自助打印、盖章系统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盖章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印章机构与印台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沿机架纵向平分线的剖切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印章机构与印台机构进章时沿机架纵向平分线的剖切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印章机构与印台机构盖章时沿机架纵向平分线的剖切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印章机构与印台机构退章时沿机架纵向平分线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盖章机,包括水平设置的输纸机构 100,以及对输纸机构100中所输送的纸张进行盖章的盖章机构200。盖章机构200包括机架210、分别设于机架210上且位于输纸机构100相对两侧的回墨印章220、印台230,以及驱动回墨印章220与印台230配合并在输纸机构100输送的纸张上盖章的驱动结构M0。 驱动结构240包括动力装置Ml、由动力装置241驱动并带动回墨印章220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M2,以及由动力装置241驱动并带动印台230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M3。回墨印章 220设于输纸机构100的下方,印台230设于输纸机构100的上方,输纸机构100的纸张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这样,在第一传动机构对2的驱动下,回墨印章220由下至上向输纸机构100运动,同时在盖章瞬间保持与纸张同步的移动速度,以确保盖章清晰;同样地,在第二传动机构243的驱动下,印台230由上至下向输纸机构100运动,同时在盖章瞬间保持与纸张同步的移动速度,以配合回墨印章220在纸张上盖出清晰的印章。当回墨印章220盖章时,印台230的端面与回墨印章220的端面相对抵触。[0023]当然,回墨印章220与印台230的位置可互换,二者具体放置根据纸张上所需盖章的纸面的朝向来决定。本实施例中,采用回墨印章220代替现有的滚章,回墨印章220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同时采用第一传动机构242与第二传动机构243分别驱动回墨印章220与印台230配合完成盖章,并同时在盖章瞬间与纸张保持同步向前运动,从而在纸张前移的同时完成盖章,这种结构,不影响纸张行进速度,盖章效率高且质量好。请再参照图1、图2,输纸机构1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上导纸板110、下导纸板120,上导纸板Iio与下导纸板120之间形成一导纸通道。在导纸通道上设有进纸驱动装置130以及出纸驱动装置140,本实施例中,进纸驱动装置130及出纸驱动装置140均为上、下对称设置的滚轮,利用两组对称设置的滚轮在滚动时的摩擦力带动纸张向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 当输纸机构100是与打印机配合使用时,此处也可以省去进纸驱动装置130,借助打印机出纸时的惯力,将纸张向前推动;同样地,若盖章后的纸张是向下运动的,也可利用纸张自身重力自动出纸,而省去出纸驱动装置140。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241包括第一动力元件Mll及第二动力元件M12 ;第一动力元件Mll驱动第一传动机构M2,第二动力元件M12驱动第二传动机构M3。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元件Mll和第二动力元件M12独立驱动,当然也可以省略其中一个,只采用一个动力元件,同时于两个传动机构之间再增加传动机构即可。第一传动机构242包括由第一动力元件Mll驱动的至少一第一主动轮2421、由第一主动轮M21驱动的至少一第一从动轮M22,第一从动轮M22上设有用于与回墨印章220可转动动力连接的第一偏心轴 24221.优选地,第一动力元件Mll为步进马达。采用步进马达,控制第一从动轮M22转动一圈后停下,等待下一次盖章指令重新启动步进马达。第一主动轮M21为套设于步进马达输出轴24111上的第一齿轮,第一从动轮M22为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齿轮上设置与回墨印章220可转动动力连接的第一偏心轴M221,这样即形成偏心轮机构作为驱动结构。采用齿轮传动,传动平稳、效率高,且结构紧凑,不占用较多的内部空间;采用偏心轮机构,驱动对应的回墨印章220沿圆形的轨迹向输纸机构100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元件Mll也可为普通马达,当采用普通马达时,于第二齿轮上设置行程判断装置,控制第二齿轮在转动一圈后停下,等待下一次盖章指令重新启动普通马达。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齿轮传动为二级齿轮传动,即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还设有第三齿轮对23,第三齿轮对23同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采用这种二级传动方式,一方面较单级传动,起到减速作用,使第二齿轮达到合适的转速;另一方面,在达到同样转速的情况下,二级传动减小了第二齿轮的体积,使结构更紧凑。请再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回墨印章220固定于一印章支架250上,印章支架250为方形盒状结构,印章支架250上设有与第一偏心轴24221配合的第一轴孔2501。 具体地,由图1中可以看出,印章支架250上设有第一连接柱2502,第一轴孔2501贯通第一连接柱2502的中心。作为一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242为两组,即第一齿轮为两个,分别设于步进马达输出轴Mill的两端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M23分别对应为两个; 第一连接柱2502为两个,对称设于印章支架250相对的两侧面上,各第二齿轮的第一偏心轴24221分别对应插设于各第一连接柱2502上的第一轴孔2501内。虽然采用齿轮传动平稳性优于其它传动方式,但是在高速转动时,若第二齿轮与印章支架250连接不稳固,会出现震动或晃动,而此处通过于两侧连接印章支架250,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印章支架 250与第二齿轮的稳定动力连接。本实施例中,回墨印章220又可称为翻斗印章,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平面印章。这种回墨印章220包括设有印油的筒状印壳221,设于印壳221开口处的印章导向套222、设于印壳221内且可沿印章导向套222移动而伸出或缩回的印章223,以及设于印章导向套221 与印壳221之间的弹簧(图中未示出)。印章223可翻转,其具体翻转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当印章223沿印章导向套222伸出后可自行翻转,使得印章面朝外即可进行盖章操作,印章223完成盖章后退回印壳221内并再次翻转,使得印章面朝里并盖在所述印油上,完成章面添加印油的动作;而且在不使用时,因为章面盖在印油上,还能减轻印油因挥发而干掉的问题。采用上述的回墨印章220,印章支架250在第一从动轮M22带动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印章导向套222端面始终与输纸机构100的下导纸板120的底面接触,而印章223却沿一圆形轨迹向输纸机构100运动。设此运动轨迹与水平的输纸机构100之间的夹角为α, 印章223在圆形运动轨迹上的线速度ν = wr(w为第一从动轮M22的转速,r为第一从动轮M22与第一偏心轴24221之间的轴心距),则印章223在竖直方向上以vl = v*sin α的速度向输纸机构100运动,而在水平方向上以v2 = v*cos α的速度保持与纸张同向运动。 这样,印章223绝大部分运动时间里,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要小于纸张的运动速度,只有盖章的一瞬间,即印章223与纸张接触,α = 0时,印章223与纸张在水平方向速度相等,也即在该瞬间,两者相对静止,因而可以盖出清晰的印章出来。请继续参照图1,第二传动机构243包括由第二动力元件Μ12驱动的至少一第二主动轮2431、由第二主动轮Μ31驱动的至少一第二从动轮2432,第二从动轮Μ32上设有与印台230可转动动力连接的第二偏心轴Μ321。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元件Μ12与第一动力元件Mll同为步进马达。第二主动轮Μ31与第一主动轮Μ21结构相同,第二从动轮 2432与第一从动轮Μ22结构相同,均为齿轮,第二从动轮Μ32与第二主动轮Μ31之间也设有二级传动的第三齿轮Μ23。同样地,印台230固定于一印台支架260上,印台支架沈0 亦为方形盒状结构,其相对的两侧面上设有第二连接柱2601,第二连接柱沈01中心具有贯通的第二轴孔2602,两个第二从动轮Μ32上的第二偏心轴Μ321分别对应插设于各第二连接柱沈01上的第二轴孔沈02内。第二传动机构243带动印台230的原理与第一传动机构 242相同,此处不作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242与第二传动机构 243分别带动印章223与印台230沿圆形轨迹向输纸机构100运动,故第一从动轮Μ22、第二从动轮Μ32转速保持一致,但转动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印台230上套设一印台壳231,印台壳231与印台支架260连接,印台 230的底部设有一印台导向套232,印台壳231与印台导向套232之间设有一可抵压印台导向套232使其底部端面与输纸机构100的上导纸板110接触的弹性件233。此弹性件233 为压簧。本实施例中,输纸机构100的导纸通道的进纸处还设有进纸检测装置300,高速盖章机还包括一协调控制进纸检测装置300、输纸机构100、第一动力元件Mll及第二动力元件Μ12之间动作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进纸检测装置300连接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而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则分别连接输纸机构100、第一动力元件2411及第二动力元件M12。 当进纸检测装置300检测到有纸张到达时,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反馈信号启动输纸机构100、第一动力元件Mll及第二动力元件对12。此处的控制装置可为计算机、 单片机、PLC,也可为延时控制器。请参照图2,纸张进入输纸机构100的导纸通道之前,进纸检测装置300检测到有纸张到达,产生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启动进纸驱动装置130的上、下滚轮,上、下滚轮转动,带动纸张向前平行移动,同时根据程序决定是否启动第一动力元件Mll及第二动力元件对12。第一动力元件Mll启动后,驱动第一从动轮M22顺时针旋转运动,第二动力元件M12启动后,驱动第二从动轮M32逆时针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回墨印章内弹簧弹性抵压作用,印章导向套222的端面始终与下导纸板120的底面接触,印章导向套222贴着下导纸板120做平行移动,这样,印章223在印章导向套222内即是与下导纸板垂直的方向上离开印油盒做向上翻转运动;同时,在此运动过程中,印台壳231内的弹性件233被压缩,并通过弹性件233的弹性抵压作用,印台导向套232的端面始终与上导纸板 110的顶面接触,印台导向套232贴着上导纸板110做平行移动,印台230在印台导向套232 内始终保持与上导纸板垂直。第一从动轮M22及第二从动轮M32同时转动90度时,盖章机状态如图3所示。 第一从动轮M22及第二从动轮M32同时转动180度时,盖章机进入盖章位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印章223完全翻转,印章面朝上与上部的印台230紧贴,并在纸张上盖出印章。参照图5,第一从动轮M22及第二从动轮M32继续旋转运动,同时转动到270度时,印章223 向下翻转。第一从动轮M22及第二从动轮M32继续旋转运动,同时转动到360度时,盖章机状态又回到图2所示,此时印章223向下完全翻转过来,印章223的章面朝下并盖在印油上,完成添加印油的动作,已盖好章的纸张在出纸驱动装置140的驱动下继续向前移动。在完成上述动作后,第一从动轮M22及第二从动轮M32停下,等待控制装置的指令继续重复上述的动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助打印、盖章系统,其包括打印机,还包括上述的高速盖章机,高速盖章机的输纸机构100与打印机的打印出口衔接。这样,由打印机出来的纸张直接进入高速盖章机进行连续盖章。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盖章机,包括输纸机构及盖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章机构包括机架, 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纸机构相对两侧的回墨印章、印台,以及驱动所述回墨印章与所述印台配合并在所述输纸机构输送的纸张上盖章的驱动结构;所述回墨印章盖章时,所述印台的端面与所述回墨印章的章面相抵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回墨印章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印台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或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主动轮、由所述主动轮驱动的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回墨印章或者印台可转动动力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齿轮, 且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偏心轴,从动轮通过所述偏心轴与回墨印章或者印台可转动动力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或第二传动机构为两组,对称设于所述回墨印章和/或印台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印章固定于一印章支架上,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印章支架连接,通过所述印章支架驱动印章运动。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台上套设有一印台壳,而印台壳与一印台支架连接,所述印台的底部还设有一导向套,所述印台壳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有一可抵压所述导向套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输纸机构输送的纸张接触的弹性件。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元件及第二动力元件;所述第一动力元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动力元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盖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纸机构的入纸处设有进纸检测装置,所述高速盖章机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进纸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输纸机构及所述驱动结构连接。
10.一种自助打印、盖章系统,包括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高速盖章机,所述高速盖章机的输纸机构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出口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告了一种自助打印、盖章系统及其高速盖章机。该自助打印、盖章系统包括打印机和与所述打印机的打印出口衔接的高速盖章机。该高速盖章机,包括输纸机构及盖章机构,所述盖章机构包括机架,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纸机构相对两侧的回墨印章、印台,以及驱动所述回墨印章与所述印台配合并在所述输纸机构输送的纸张上盖章的驱动结构;所述回墨印章盖章时,所述印台的端面与所述回墨印章的章面相抵触。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回墨印章代替现有的滚章,回墨印章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同时采用驱动装置驱动回墨印章与印台配合在纸张前移的同时完成盖章,这种结构,不影响纸张行进速度,盖章效率高。
文档编号B41K3/02GK202293709SQ2011204053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涵渠, 田景松 申请人: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