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49624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单片纸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输送 支票等单片纸并同时对该单片纸记录(印刷)图像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7-244702号公报可是,支票等单片纸并不是各个单片纸的尺寸都为恒定,而是具有较多的尺寸。使用者为了在尺寸不同的各个单片纸的目标位置进行记录,而需要对记录装置设定记录的范围(展开区域),这会花费时间和劳力,而且,需要对范围进行确定的复杂设定,因此是困难的。立足于此,如上所述,在对单片纸记录图像的装置中,需要反映出输送来的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而简单地形成展开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即使在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地形成展开区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向输送方向输送单片纸;记录头,其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并同时对单片纸进行记录;引导件,其在所述输送路的一侧对所述单片纸的一边进行引导,并沿着输送方向延伸;长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控制部,其生成用于由所述记录头记录的展开数据;存储部,其能够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区域;展开区域形成部,其在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存储区域形成用于存储所述展开数据的展开区域,所述输送路的另一侧开放,所述展开区域形成部基于由所述长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记录头的可移动区域,来限定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展开区域的范围,所述控制部以所述展开区域中的与所述单片纸的成为所述引导件侧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而写入所述展开数据,并控制所述记录头而将所述展开数据记录在所述单片纸上。根据该结构,在反映了实际的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记录头的可移动的长度的基础上,使单片纸的一边沿着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并同时输送该单片纸,利用这样的特征,能够以与单片纸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来适当地决定形成在存储区域上的可记录的展开区域的范围,能够在反映了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展开区域。为了应对尺寸不恒定的单片纸,而沿着输送方向在一侧设置对一边进行限定的引导件来作为基准位置,且另一侧在输送路上开放,因此,也能够成组输送从输送路露出那样的大尺寸的单片纸。这种情况下,在各种尺寸的单片纸的情况下,都能够以与单片纸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来记录展开数据。伴随于此,对于各种尺寸的单片纸,能够容易地在目标的位置进行记录。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单片纸在距所述一边为规定距离之处记录有磁性墨文字,所述打印机具备读取所述单片纸的所述磁性墨文字的读取部,所述读取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引导件离开了所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输送路上。根据该结构,在对于以规定的格式被记录且记录有磁性墨文字的支票等单片纸进行的处理即磁性墨文字的读取中,由于沿着引导件输送,因此能够以引导件的位置为基准来读取。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检测部具备配置在所述读取部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且检测所述单片纸的有无的介质检测传感器,所述长度检测部基于所述输送部进行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量及所述介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根据该结构,在对支票等单片纸进行的处理即磁性墨文字的读取用的单片纸的输送中,能够执行长度检测部对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检测。无需为了检测单片纸的长度而特别地输送单片纸,从而处理效率提高。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展开区域以四边形的图形形成在所述记录区域上,所述控制部以限定该四边形的4个顶点中的、处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边上且被限定在与输送方向相对的反方向侧的顶点为基点,在所述展开区域生成并写入所述展开数据。根据该结构,在矩形的展开区域中,从与单片纸的一边(输送时沿着引导件的边)对应的边侧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侧写入展开数据,反映单片纸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恒定的情况而能够高效率地将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展开,从而能够容易地在目标的位置进行记录。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展开区域中,以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为所述展开数据的写入方向,从所述基点写入所述展开数据。根据该结构,能够反映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不恒定的情况而高效率地将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展开,从而能够容易地在目标的位置进行记录。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展开区域中,沿着所述写入方向将I行的文字的展开数据写入时,对于未收纳在所述展开区域的所述写入方向的区域中的部分,将其改行而写入在所述展开区域内。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文字列中包含的文字分别自动地改行而向展开区域写入,能够防止文字列中包含的文字的一部分未记录在单片纸上的情况的发生。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头搭载于滑架而移动,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改行的方向是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是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离开的方向。根据该结构,在向支票记录文字列的图像时,对于记录在支票等上的文字列,能够适当地改行并同时沿着与磁性墨文字列相同的方向即输送方向进行记录。另外,以上述发明的打印机为基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展开区域中,沿着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观察时能够阅读所述文字的方向将所述展开数据写入。根据该结构,反映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不恒定的情况,以单片纸的一边的位置为基准沿着能够观察的方向高效率地展开,能够进行记录,且能够容易地目视。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机能够与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向输送方向输送单片纸;记录头,其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并同时对单片纸进行记录;引导件,其在所述输送路的一侧对所述单片纸的一边进行引导,并沿着输送方向延伸;长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控制部,其基于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所述记录头而对所述单片纸进行记录,所述输送路的另一侧开放,所述控制部在基于由所述长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记录头的可移动区域而限定的范围内,以所述单片纸的成为所述引导件侧的所述一边的位置为基准,控制所述记录头而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记录在所述单片纸上。根据该结构,在反映了实际的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记录头的可移动的长度的基础上,使单片纸的一边沿着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并同时输送该单片纸,利用这样的特征,能够以与单片纸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来适当地决定记录位置,能够在反映了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的基础上记录在适当的位置上。为了应对尺寸不恒定的单片纸,而沿着输送方向在一侧设置对一边进行限定的引导件来作为基准位置,且另一侧在输送路上开放,因此,也能够成组输送从输送路露出那样的大尺寸的单片纸。这种情况下,在各种尺寸的单片纸的情况下,都能够以与单片纸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来进行记录。伴随于此,对于各种尺寸的单片纸,能够容易地在目标的位置进行记录。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在改行时,以先接收到的数据为优先,向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即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离开的方向改行并记录。根据该结构,使先接收到文字的部分优先改行,从而能够以看起来自然的配置进行记录。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沿着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观察时能够阅读所述文字的方向进行记录。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从单片纸的一边容易观察、阅读的自然的配置进行记录。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单片纸在距所述一边为规定距离之处记录有磁性墨文字,所述打印机具备读取所述单片纸的所述磁性墨文字的读取部,所述读取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引导件离开了所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输送路上。根据该结构,在对支票等单片纸进行的处理即磁性墨文字的读取用的单片纸的输送中,能够执行长度检测部对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检测,无需为了检测单片纸的长度而特别地输送单片纸,从而处理效率提高。另外,已知有一种具备动作模式(所谓页模式)的记录装置,该动作模式在向包含单片纸的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在存储区域以页单位确保展开区域,在将应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整体的展开数据(例如,单片纸、I页量的图像的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展开的基础上,进行图像记录的处理。根据该页模式,能够在展开区域自由地配置图像,例如,对旋转了 90°的图像进行记录等的处理容易,从而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布局的自由度闻。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该打印机能够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打印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沿着输送路输送单片纸,所述输送路的一侧具有对所述单片纸的一边进行引导且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引导件,所述输送路的另一侧开放, 在输送所述单片纸时,检测输送方向的长度,在基于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使记录头移动而对所述单片纸进行记录时,在基于检测所述长度时检测到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记录头的可移动区域而限定的范围内,以所述单片纸的成为所述引导件侧的所述一边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记录。根据该控制方法,在反映了实际的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记录头的可移动的长度的基础上,使单片纸的一边沿着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并同时输送该单片纸,利用这样的特征,能够以与单片纸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来适当地决定记录位置,能够在反映了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的基础上记录在适当的位置上。为了应对尺寸不恒定的单片纸,而沿着输送方向在一侧设置对一边进行限定的引导件来作为基准位置,且另一侧在输送路上开放,因此,也能够成组输送从输送路露出那样的大尺寸的单片纸。这种情况下,在各种尺寸的单片纸的情况下,都能够以与单片纸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来进行记录。伴随于此,对于各种尺寸的单片纸,能够容易地在目标的位置进行记录。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在改行时,以先接收到的数据为优先,向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即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离开的方向改行并记录。根据该控制方法,使先接收到文字的部分优先改行,从而能够以看起来自然的配置进行记录。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沿着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观察时能够阅读所述文字的方向进行记录。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以从单片纸的一边容易观察、阅读的自然的配置进行记录。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单片纸在距所述一边为规定距离之处记录有磁性墨文字,通过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引导件离开了所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输送路上的读取部来读取所述单片纸的所述磁性墨文字。
根据该控制方法,在对支票等单片纸进行的处理即磁性墨文字的读取用的单片纸的输送中,能够执行长度检测部对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检测,无需为了检测单片纸的长度而特别地输送单片纸,从而处理效率提高。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反映了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展开区域。


图IA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IB是示意性地表示支票S的表面SI的图。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简要侧视图。图3是表示设置于介质输送路上的各构件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打印机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图5是表示主计算机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图6是表示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7A是用于说明支票S与第二印刷头48的可记录区域70的物理性的位置关系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向RAM103展开的展开区域81的图。图8是表示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详细说明图8的步骤SD4、SC2的图。图10A、图IOB是用于说明展开调整部的动作的图。符号说明I···打印机5d...引导件41. . . BOF传感器(介质检测传感器)42. · · MICR 头(读取部)58...第二滑架(滑架)71...支票记录区域(形成在记录面上的矩形的区域)81···展开区域101...装置侧控制部(控制部)103...RAM(存储部、记录区域)110...展开调整部(控制部)200...主计算机(控制装置)201. · ·主侧控制部(控制部)203...展开区域形成部(控制部)204...展开数据生成部(控制部)300···打印机系统S...支票(单片纸)SI...表面(记录面) S2...磁性墨文字
S5...下端(一边)Τ3·..顶点(基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A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系统300 (图4、图6)的打印机I (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打印机I读取记录在支票S (单片纸)的表面SI (记录面)上的磁性墨文字S2(也称为 MICR (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文字),而且,在支票 S 的表面 SI 及 /或背面S3记录图像。而且,打印机I在内部收容有将热敏纸卷绕成卷筒形状而成的卷筒纸R,并对该卷筒纸R进行记录。如图IA所示,打印机I具备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体2,在该主体壳体2的前表面的靠左侧的部分上,沿着装置宽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设有用于插入支票S的介质插入口
3。在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的装置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上,沿着装置宽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设有将处理后的支票S排出的介质排出口 4。在介质插入口 3与介质排出口 4之间形成有介质输送路5,该介质输送路5从介质插入口 3向装置后方延伸,然后向上方弯曲而延伸。通过使主体壳体2的左侧面开放而形成这些介质插入口 3、介质排出口 4及介质输送路5,能够输送宽度比该介质插入口 3、介质排出口 4及介质输送路5宽的支票S。另一方面,在介质输送路5的右侧面形成有沿着介质输送路5延伸的引导件5d,通过该引导件5d而使介质输送路5的右侧面成为被闭塞的状态。图IB是示意性地表示支票S的表面SI的图。如图IB所示,在支票S的表面SI的下端S5( —边)的附近记录有沿着下端S5延伸的磁性墨文字S2。由打印机I处理的支票S的尺寸(长度方向的长度及宽度方向的长度)不恒定。可是,从各支票S的下端S5(单片纸的一边)到磁性墨文字S2的距离由规格决定,大致恒定。如图IA所示,在将支票S插入打印机I的介质插入口 3时,以表面SI朝上且背面S3朝下的方式使表背一致,且以上端S4位于左方且下端S5位于右方的方式使左右一致,在该状态下,从右端S6侧插入。此时,支票S的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以与该引导件5d抵接的状态被插入。由此,当支票S在介质输送路5内被输送时,以支票S的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的状态朝向输送方向(图3的箭头Yl所示的方向)或反方向(图3的箭头Y2所示的方向)被输送。如上所述,磁性墨文字S2距下端S5的距离在全部的支票S中大致恒定。因此,关于以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的状态在介质输送路5内被输送的支票S,引导件5d与磁性墨文字S2的左右方向上的离开距离与支票S的尺寸无关而恒定。读取磁性墨文字S2的MICR头42配置于与在介质输送路5内被输送的支票S的磁性墨文字S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MICR头42配置在相对于引导件5d离开了与磁性墨文字S2距支票S中的下端S5的距离为相同距离的位置。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的比介质排出口 4靠前侧的部分由前侧罩6覆盖,在前侧罩、6的前端部分设有进行打印机I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7。而且,在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的比介质排出口 4靠后侧的部分上,沿着装置宽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设有将印刷处理后的卷筒纸R排出的卷筒纸排出口 8。
在主体壳体2的上表面的比卷筒纸排出口 8靠后侧设有开闭盖9,该开闭盖9安装于主体壳体2,且能够以后端为中心转动。当打开开闭盖9时,收纳卷筒纸R的卷筒纸收容部10露出,能够进行卷筒纸R的更换。卷筒纸R通过将长条的热敏纸在芯管上卷绕成卷筒状而构成。图2是表示打印机I的装置主体的简要侧视图。图2表示将主体壳体2、前侧罩6及开闭盖9等外装部件取下的状态。如图2所示,打印机I具备装置主体11,该装置主体11 一体地具备对支票S进行印刷处理的滑动印刷部12和对卷筒纸R进行印刷处理的卷筒纸印刷部13。卷筒纸印刷部13具备左右一对左侧框14及右侧框(未图示)和设置在这两个侧框之间而形成卷筒纸收容部10的底板面、前表面及背面的卷筒纸支架(未图示)。该卷筒纸支架将卷筒纸R保持为旋转自如,并通过卷筒纸收容部10确保卷筒纸R能自由滚动。在左右的侧框之间且在卷筒纸排出口 8的附近架设有旋转自如的压纸辊15。在压纸辊15的前方且与该压纸辊15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热敏头16,该热敏头16在与压纸辊15对置的对置面上具备多个发热电阻体。收纳在卷筒纸收容部10中的卷筒纸R的前端部分由压纸辊15和热敏头16夹持,在压纸辊15旋转的作用下被向卷筒纸排出口 8传送。并且,在卷筒纸R的前端部分通过压纸辊15与热敏头16之间时,由于热敏头16发热而将文字或图像记录在卷筒纸R上。在左侧框14配置有卷筒纸输送电动机17,该卷筒纸输送电动机17的旋转经由中间齿轮18而传递给形成在与压纸辊15同轴上的驱动齿轮19,从而压纸辊15旋转。另外,在压纸棍15的上方配置有自动刀具单元21,该自动刀具单元21内置有可动刃20及使该可动刃20进退的刀具驱动电动机24(参照图4),在该自动刀具单元21的后方,隔着卷筒纸排出口 8设有固定刃22。卷筒纸R的前端部分通过可动刃20与固定刃22之间而延伸至卷筒纸排出口 8,在切断卷筒纸R时,通过刀具驱动电动机24的驱动而使可动刃20朝着固定刃22向后方摆动,与固定刃22协作来切断卷筒纸R。而且,在左侧框14设有检测卷筒纸收容部10内的卷筒纸R的剩余量的卷筒纸剩余量传感器23。如图2所示,滑动印刷部12具备主框33,该主框33具有基框31和竖立设置于该基框31的左侧框32及右侧框(未图示)。在该主框33设有构成下引导面35及上引导面36的上下一对纸引导构件,下引导面35与上引导面36的间隙形成为上述的介质输送路5。该介质输送路5具备从介质插入口 3向装置后方延伸的水平输送路部分5a ;从该水平输送路部分5a的后端向上方弯曲的弯曲输送路部分5b ;从该弯曲输送路部分5b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而与介质排出口 4相连的垂直输送路部分5c。在水平输送路部分5a与弯曲输送路部分5b的边界部分上,与下引导面35及上引导面36分别对置地配置有一对第一输送棍34,在垂直输送路部分5c上,与下引导面35及上引导面36分别对置地配置有一对第二输送棍37。这些第一输送棍34及第二输送棍37分别通过滑动输送电动机38 (图4)的驱动而旋转,从而输送支票S。而且,第一输送棍34及第二输送棍37分别以一方的棍构件相对于另一方的棍构件进退自如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与该一方的辊构件连结的辊开闭电动机39 (图4)的驱动所对应的进退动作,而对介质输送路5进行开闭。而且,在基框31上配置有控制基板40,该控制基板40基于控制程序来控制打印机I整体的动作。图3是表示设置在介质输送路5上的各构件的示意图。在介质输送路5上,从介质插入口 3侧依次设有BOF(Bottom of Form)传感器41(介质检测传感器)、MICR头42(读取部)、第一输送辊34、T0F(Top of Form)传感器43、排列整齐机构44、验证传感器(检测是否将支票从介质排出口 4插入的传感器。在印刷I行左右的验证时使用)45、第一印刷头46、MOP (Middle of Paper pass)传感器47、第二输送棍 37、第二印刷头 48、EJD (Slip Eject Detector)传感器 49。BOF传感器41、TOF传感器43、验证传感器45、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例如由透射型或反射型的光传感器构成,以非接触方式来检测介质输送路5的各位置上有无 支票S。BOF传感器41 (介质检测传感器)是检测从介质插入口 3插入的支票S的末端的传感器,设置在介质插入口 3附近的下引导面35。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票S从右端S6侧插入到打印机I的介质插入口 3,因此支票S的末端成为支票S的左端S7。如图3所示,该BOF传感器41在MICR头42的输送方向上游,至少设置在位置Kl,该位置Kl是到该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结束为止而支票S被沿输送方向输送之前,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所通过的位置。也就是说,支票S被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伴随着该输送而利用MICR头42来读取支票S的磁性墨文字S2,在该读取结束时,支票S的末端(左端S7)已经通过位置Kl。后述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检测是否从支票S位于位置Kl的状态转变到支票S未位于位置Kl的状态,由此检测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是否位于该位置Kl。TOF传感器43检测从介质插入口 3插入的支票S的前端。TOF传感器43在上引导面36上且在第一输送辊34的附近,设置在第一输送辊34的介质排出口侧的位置K2。后述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TOF传感器43的输出值,检测是否从支票S未位于位置K2的状态转变到支票S位于位置K2的状态,由此检测支票S的前端(右端S6)是否位于该位置K2。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长度检测部202利用该TOF传感器43及上述的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来检测输送中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EJD传感器49是检测由滑动印刷部12处理后的支票S是否从介质排出口 4排出的传感器,设置在该介质排出口 4附近。MOP传感器47是在介质输送路5的大致中间位置检测被输送的支票S是否存在的传感器,设置在比第二输送辊37靠介质插入口侧附近的上引导面36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印刷部12如下构成将支票S从介质排出口 4插入而通过第一印刷头46及第二印刷头48进行印刷,在印刷后能够进行再次从介质排出口 4排出支票S的验证印刷。因此,在介质输送路5的弯曲输送路部分5b的上端形成有凹部50,该凹部50用于供从介质排出口 4插入的支票S的前端进入,接住该支票S而使姿态笔直地对齐。验证传感器45是检测支票S的前端是否进入凹部50的传感器,设置在与该凹部50对置的位置。MICR头42 (读取部)用于进行记录在支票S的表面SI上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处理,设置在介质输送路5的水平输送路部分5a的上引导面36。基于由该MICR头42读取的数据来判断支票S的有效·无效。在向支票S进行记录之前,先判断支票S的有效·无效,因此在输送支票S并同时通过MICR头42读取磁性墨文字S2时,对支票S的长度进行检测,这样是更有效的。排列整齐机构44用于使从介质插入口 3插入的支票S临时停止而使姿态笔直地 对齐,设置在比TOF传感器43靠介质排出口侧的附近位置。排列整齐机构44具备例如螺线管等限动器驱动部44a、根据该限动器驱动部44a的动作而向介质输送路5内进退的限动器构件44b,通过使支票S的前端(右端S6)与该限动器构件44b抵接而使支票S整齐排列。第一印刷头46用于在于介质输送路5上输送的支票S的背面S3上印刷顾客的认证编号、日期、使用金额等店方所需的背书事项,构成为使记录针打击墨带而使墨带的墨附着来进行印刷的序列点阵式(SIDM)印刷头。该第一印刷头46位于介质输送路5的垂直输送路部分5c的下端部,在隔着该垂直输送路部分5c而与该第一印刷头46对置的位置上在主框33(图2)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一压板51。而且,第一印刷头46搭载在比垂直输送路部分5c靠装置后侧配置的第一滑架52上。该第一滑架52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滑架轴53,该第一滑架轴53大致水平地架设在主框33(图2)的侧框之间,通过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驱动机构图4) 54的驱动,第一滑架52沿着第一滑架轴53往复移动。第一滑架52经由同步带(未图示)而与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连结。该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由步进电动机构成,在控制基板40的控制下,能够使第一滑架52移动与所希望的步数相当的距离。另外,在第一滑架52的下部设有进行该第一滑架52的位置检测的第一滑架传感器55。该第一滑架传感器55是透射型的光传感器,伴随着第一滑架52的往复移动,而扫描与第一滑架轴53大致平行地设置的第一刻度尺56。该第一刻度尺56形成有多个规定宽度的狭缝,在第一滑架传感器55扫描第一刻度尺56时,取得通过这些狭缝的光信号,由此,检测第一滑架52的位移量来进行该第一滑架52 (第一印刷头46)的位置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的驱动中向第一滑架传感器55供给电源,而在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停止时,切断向第一滑架传感器55的电源供给,因此,待机电力的消耗量减少,能够实现省能量化。第二印刷头48用于在于介质输送路5上输送的支票S的表面SI上印刷付款方、日期、金额等表书事项,与第一印刷头46同样地构成为SIDM印刷头。该第二印刷头48在比第一印刷头46靠上方的位置配置在隔着垂直输送路部分5c的装置前侧。而且,在隔着垂直输送路部分5c而与该第二印刷头48对置的位置上沿着主框33 (图2)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二压板57。第二印刷头48与上述第一印刷头46同样地搭载于第二滑架58,该第二滑架58通过第二滑架驱动电动机59的驱动,而沿着第二滑架轴60进行往复移动。而且,在第二滑架58的下部设有第二滑架传感器61,该第二滑架传感器61伴随着第二滑架58的往复移动,而扫描与第二滑架轴60大致平行地设置的第二刻度尺6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架驱动电动机59也与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同样地构成为步进电动机。另外,在主框33上,在第一印刷头46与第一压板51之间、以及第ニ印刷头48与第二压板57之间分别以可拆装的状态安装有对抽出的墨带进行收容的第一墨带盒63(图2)及第ニ墨带盒64 (图2)。图4是表示具备打印机I和对该打印机I进行控制的主计算机200 (控制装置)的打印机系统300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尤其是详细地表示打印机I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I和主计算机200协作而作为打印机系统300发挥功能。如图4所示,打印机I的控制系统在控制基板40上连接有各种电动机等驱动部及各种传感器。在控制基板40安装有装置侧控制部101,该装置侧控制部101具备CPU,通过该CPU来执行控制程序,从而控制打印机I的各部。该装置侧控制部101具备展开调整部110,该展开调整部110在后面叙述。另外,控制基板40具备临时存储由装置侧控制部101执行的程序或处理的数据等的RAM103(存储区域)、存储由装置侧控制部101执行的基本控制程序或各种设定值的快闪R0M105、在与控制打印机I的主计算机200之间发送接收命令、数据等的通信接ロ 107、内置有A/D转换器108且将打印机I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转换成数字化数据而向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的传感器驱动电路109、对打印机I具备的印刷头进行驱动的头驱动电路111、以及对打印机I具备的各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驱动器113,这各部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基板40具备的各功能部既可以作为分别独立的半导体装置而安装,也可以作为多个功能部的功能以SOC(System-on-a-chip)等方式汇总的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是任意的。控制基板40安装有检测电动机驱动器113的温度的基板温度传感器115。基板温度传感器115是在控制基板40上配置在安装有电动机驱动器113的背面或电动机驱动器113的附近的热敏电阻。而且,在装置侧控制部101连接有检测在卷筒纸收容部10 (图1A)中收容的卷筒纸R的剰余量是否为规定以上的卷筒纸剰余量传感器23、检测开闭盖9是否打开的罩开闭传感器117、上述的第一滑架传感器55及第ニ滑架传感器61。卷筒纸剰余量传感器23是在卷筒纸R的外径为规定以上时接通的开关式的传感器,罩开闭传感器117是在开闭盖9打开时接通的开关式的传感器,分别对应于接通/断开状态而输出High/Lo的输出值。第一滑架传感器55及第ニ滑架传感器61构成为例如光断续器,根据受光部的受光量是否超过内置的阈值而将输出值切换成High/Lo。装置侧控制部101通过将存储在快闪R0M105中的基本控制程序读出并执行,而控制在控制基板40上安装的各部。而且,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经由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输入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和卷筒纸剰余量传感器23、罩开闭传感器117、第一滑架传感器55以及第二滑架传感器61的输出值,来监控打印机I的动作状态,通过头驱动电路111来驱动各头,并通过电动机驱动器113使各电动机动作,执行向支票S的表面SI及背面S3的印刷、MICR读取、向卷筒纸R的印刷等动作。 RAM103在装置侧控制部101动作时形成临时存储程序、数据等的工作区域。
另外,RAM103设有对经由通信接ロ 107而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命令、数据进行临时存储的接收缓冲器104。装置侧控制部101按照接收顺序读出并执行在接收缓冲器104中存储的命令。另外,RAM103形成有将记录在支票S的表面SI上的图像的展开数据展开的展开区域81。关于该展开区域81,在后面叙述。传感器驱动电路109与BOF传感器41、T0F传感器43、验证传感器45、M0P传感器47、EJD传感器49、以及基板温度传感器115的各传感器连接,将这各传感器的输出值转换成数字化数据,向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而且,传感器驱动电路109与MICR头42连接,再利用MICR头42来读取在支票S上形成的磁性墨文字S2的动作中,将MICR头42的输出值形成为数字化数据而向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 而且,在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连接有第一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5、第二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6、以及热敏头温度传感器77。第一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5搭载于第一印刷头46,第ニ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6搭载于第二印刷头48。第一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5、第二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6设置在用于使记录针突出的螺线管的附近,并检测该螺线管及其附近的温度。另外,热敏头温度传感器77设置在热敏头16的发热元件的附近,并检测该发热元件的温度。这些第一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5、第二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6及热敏头温度传感器77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传感器驱动电路109将这些第一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5、第二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6及热敏头温度传感器77的输出值形成为数字化数据而向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装置侧控制部101以基于第一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5、第二印刷头温度传感器76及热敏头温度传感器77的输出值而求出的温度为基础,来控制热敏头16、第一印刷头46及第二印刷头48。具体而言,装置侧控制部101在热敏头16、第一印刷头46及第ニ印刷头48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強制性地使该头的动作临时停止。这种情况下,装置侧控制部101在停止的头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使动作再次开始。头驱动电路111按照装置侧控制部101的控制,分别对于第一印刷头46及第ニ印刷头48,通过向使记录针突出的螺线管线圈通电,而执行对支票S的记录。而且,头驱动电路111按照装置侧控制部101的控制,向热敏头16具备的发热元件(未图示)通电,对卷筒纸R的记录面赋予热量而进行记录。电动机驱动器113对于作为步进电动机而构成的卷筒纸输送电动机17、刀具驱动电动机24、滑动输送电动机38、辊开闭电动机39、限动器驱动部44a、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以及第二滑架驱动电动机59这各电动机,按照装置侧控制部101的控制,输出驱动电源及驱动脉沖。电动机驱动器113向各电动机供给的驱动电源是电源単元120向各部供给的24V的直流电源。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控制部101在主侧控制部201的控制下,作为驱动滑动输送电动机38来输送支票S的输送部而发挥功能。如上所述,作为输送部而发挥功能的装置侧控制部101以使支票S的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的状态,输送支票S。电源单元120向图4所示的打印机I的各驱动部、即各印刷头(第一印刷头46、第ニ印刷头48、热敏头16)、各电动机(刀具驱动电动机24、第一滑架驱动电动机54、第二滑架驱动电动机59、滑动输送电动机38、卷筒纸输送电动机17、辊开闭电动机39)、限动器驱动部44a、以及控制基板40供给直流电源。而且,对于打印机I具备的各传感器,经由控制基板40或安装在控制基板40上的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而供给来自电源单元120的电源。电源单元120的输出电压向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输入,传感器驱动电路109将电源単元120的电源电压的电压值形成为数字化数据而向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该数字化数据来判别电源单元120的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图5是详细地表示打印机系统300具备的主计算机200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主计算机200具备主侧控制部201。主侧控制部201具备长度检测部202、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展开数据生成部204,这各部在后面叙述。显示部206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在主侧控制部201的控制下,在显示面板上显不各种"[目息。输入部207与操作开关、键盘等各种输入装置连接,检测对于输入装置的操作,而向主侧控制部201输出。 存储部208具备硬盘、EEPROM等非挥发性存储器,以可改写的方式存储各种数据。在该存储部208中至少存储有用于控制打印机I的控制程序组即装置驱动程序。通信接ロ 210在主侧控制部201的控制下,在与打印机I之间进行依照通信规格的通信。接下来,说明打印机系统300的动作,尤其是支票处理的动作。图6是表示打印机系统300的支票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A)表示打印机I的动作,(B)表示主计算机200的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长度检测部202、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展开数据生成部204、以及展开调整部110的功能通过CPU执行规定的程序等、硬件与软件的协作来实现。尤其是长度检测部202、展开区域形成部203、以及展开数据生成部204的功能通过安装在主计算机200中的装置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来实现。另外,在图6的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对支票S的表面SI进行图像的记录,而对支票S的背面S3未进行图像的记录。当投入电源时,打印机I接通,转变为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装置侧控制部101控制辊开闭电动机39,使第一输送辊34及第ニ输送棍37向开放位置移动,能够向介质插入口 3插入支票S。而且,装置侧控制部101通过限动器驱动部44a而使限动器构件44b向介质输送路5内进出。转变为上述的待机状态后,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来监控支票S是否被插入(步骤SAl)。在检测到支票S被插入时(步骤SAl为是),装置侧控制部101控制电动机驱动器113,对辊开闭电动机39进行驱动而使第一输送辊34及第ニ输送辊37向关闭位置移动,通过这些第一输送辊34来夹持支票S (步骤SA2)。装置侧控制部101在限动器构件44b向介质输送路5进出的状态下,使滑动输送电动机38动作而驱动第一输送辊34旋转,进行多次的往复输送支票S的动作(步骤SA3)。通过该动作,支票S与限动器构件44b相碰而调整其方向。在此,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来检测支票S的有无(步骤SA4),在未检测到支票S时,判定为发生了误操作或支票S被拔出而结束本处理。另ー方面,在通过BOF传感器41检测到支票S时(步骤SA4为是),装置侧控制部101对限动器驱动部44a进行驱动而使限动器构件44b从介质输送路5退避(步骤SA5)。在限动器构件44b退避后,装置侧控制部101对滑动输送电动机38进行控制,通过第一输送辊34开始进行支票S向输送方向的输送(步骤SA6)。在刚开始输送之后,根据在限动器构件44b的附近设置的TOF传感器43的输出值,检测到支票S的前端(右端S6)位于位置K2时(步骤SA7),装置侧控制部101开始计测滑动输送电动机38的歩数(步骤SA8)。如上所述,滑动输送电动机38是步进电动机,因此步数与转速存在比例关系,通过计测步数,能够检测滑动输送电动机38的转速、及滑动输送电动机38对支票S的输送量。接着,装置侧控制部101通过第一输送辊34输送支票S,基于其间的MICR头42的输出值,来读取支票S的磁性墨文字S2 (步骤SA9)。如上所述,BOF传感器41设置在如下的位置(位置Kl),该位置(位置Kl)是到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结束为止而支票S被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之前,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所通过的位置。因此,在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的读取的中途, 通过装置侧控制部101,来检测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是否通过了位置K1。据此,装置侧控制部101以与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并行的方式监控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在检测到支票S的末端(左端S7)位于位置Kl时(步骤SA10),停止在步骤SA8中开始的滑动输送电动机38的歩数的计测(步骤SA11),控制通信接ロ 107,将计测结果(以下,称为“计测步数”)向主计算机200的主侧控制部201的长度检测部202输出(步骤SA12)。如图6的(B)所示,被输入计测步数的长度检测部202基于计测歩数的值,来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步骤SBl)。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具体而言是指支票S的右端S6与左端S7的距离。对步骤SBl中的长度检测部202的动作进行详细叙述,计测步数是从根据TOF传感器43的输出值而检测到支票S的前端(右端S6)位于位置K2开始到根据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而检测到支票S的末端(左端S7)位于位置Kl为止的滑动输送电动机38的总步数。因此,从计测步数換算的支票S的输送量相当于在支票S的末端位于位置Kl的时刻,通过位置K2的支票S的部分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据此,在步骤SBl中,首先,长度检测部202将计测步数换算成输送量。接着,长度检测部202将介质输送路5上的位置Kl与位置K2的距离(相当于在支票S的末端位于位置Kl的时刻,未通过位置K2的支票S的部分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值和算出的输送量的值相加,并加入适当的修正,由此来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检测部202利用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来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因此具有以下的优点。S卩,BOF传感器41在MICR头42的输送方向上游,至少设置在位置Kl,该位置Kl是到该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结束为止而支票S被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之前,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所通过的位置。由此,在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的中途,通过装置侧控制部101,检测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是否通过了位置K1,伴随于此,通过长度检测部202来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与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用的支票S的输送同时并行地,通过长度检测部202来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不用进行用于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的特别的输送。由此,处理效率提高,而且,处理时间缩短。此种效果是通过将BOF传感器41设置在上述那样的位置而得到的效果。此外,參照图6的(A),在步骤SA9中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及在该步骤SA9的处理的后面执行的步骤SA12中的计测步数的输出结束时,装置侧控制部101为了对支票S的表面SI记录图像而执行以下的处理。S卩,首先,装置侧控制部101监控MOP传感器47的输出值并同时控制滑动输送电动机38,以使支票S的前头(右端S6)到达设有MOP传感器47的位置K3的方式输送支票S (步骤 SA13)。 接着,以利用装置侧控制部101来接收从主侧控制部201发送的数据并进行记录的方式向支票S的表面SI进行图像的记录(步骤SA14、SB2)。以下,详细地叙述步骤SA14中的向表面SI的图像记录的处理。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打印机系统300对表面SI进行的图像记录的基本动作的图,图7A是用于说明支票S与第二印刷头48的可记录区域70的物理性的位置关系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向RAM103展开的展开区域81的图。首先,使用图7A、图7B来说明向表面SI进行的图像记录的基本动作。在图7A中,可记录区域70是将通过第二印刷头48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区域以与支票S的关系来示意性地表现而成的区域。第二印刷头48是沿着主扫描方向(箭头Y3)扫描并同时记录图像的串行头,因此可记录区域70根据第二印刷头48的向主扫描方向的可移动区域来限定。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票S以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的状态被输送,因此在可记录区域70中,以可记录区域70的边h2 (与上述的引导件5d对应的边)与下端S5重叠的方式将支票S配置在可记录区域70。另外,在图7A中,支票记录区域71 (记录区域)是在支票S的表面SI (记录面)上实际记录图像的预定区域。如图7A所示,支票记录区域71是矩形的区域。支票记录区域71按各支票S形成。在图7B中,可记录区域80是定义于RAM103的存储区域,是与上述的可记录区域70对应的存储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可记录区域80是向RAM103中的假想的坐标系展开的区域。并且,该坐标系的原点、X轴及I轴与可记录区域80的关系是图7B所示的状态,可记录区域80配置在图7B的左上的坐标轴所示的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在图7B中,朝向右方的方向为X轴+方向,朝向左方的方向为X轴-方向,朝向上方的方向为y轴+方向,并且,朝向下方的方向为y轴-方向。该可记录区域80是可展开位图形式的数据的存储区域,根据第二印刷头48的析像度,定义点(像素)。定义在可记录区域80上的各点被唯一定义为距原点的相对位置。可记录区域80以RAM103中的该可记录区域80的区域的形状对应于可记录区域70的形状的方式定义RAM103中的坐标。g卩,以顶点Pl为基点而向X轴+方向延伸的边Hl在图7A所示的可记录区域70中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且与位于支票S的前端(右端S6)侧的边hi对应,如此定义顶点P2。而且,以顶点P2为基点而向y轴-方向延伸的边H2在图7A所示的可记录区域70中沿着输送方向延伸且与位干支票S的下端S5(—边)侧(引导件5d侧)的边h2对应,如此定义顶点P3。而且,以顶点P3为基点而向X轴-方向延伸的边H3在图7A所示的可记录区域70中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且与位于支票S的末端(左端S7)侧的边h3对应,如此定义顶点P4。边h3是搭载于第二滑架58的第二记录头48可移动的范围,预先存储、设定在快闪R0M105等记录部中。另外,在图7B中,展开区域81是与支票记录区域71对应的存储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义于RAM103的展开区域81上,将应向支票S的支票记录区域71记录的图像整体的展开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位图形式的数据)展开,然后基于在展开区域81展开的展开数据,来执行向支票记录区域71的图像记录。该可记录区域80可以是与在所谓页模式下将I页量的图像数据展开的存储区域对应的区域。在页模式下,从主侧控制部201向装置侧控制部101发送命令,以页单位来确保展开区域81。接着,从主侧控制部201向装置侧控制部101传送印刷的数据、用于配置该 数据的展开区域81中的坐标的信息、配置数据的方向的信息。根据该页模式,能够在展开区域81自由地配置图像,例如,对旋转了 90°的图像进行记录等处理是容易的,图像的布局的自由度高。全部的数据在展开区域81即页区域展开时,按照印刷命令的命令来印刷。在各支票S形成展开区域81,并且在该展开区域81展开应向支票记录区域71记录的图像整体的展开数据,然后維持可记录区域70中的支票记录区域71与可记录区域80中的展开区域81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的对应关系,在该状态下,向支票S执行图像的记求。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当向支票S的表面SI进行图像的记录时,首先,在定义于RAM103的可记录区域80上适当地将展开区域81展开,在该展开区域81上,将应向支票记录区域71记录的图像的展开数据展开之后,执行图像的记录。图8是表示向支票S的表面SI进行图像记录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A)表示打印机I的动作,(B)表示主计算机200的动作。如图8的(B)所示,首先,主计算机200的主侧控制部201决定在RAM103应形成的可记录区域80的4个顶点即顶点P1、顶点P2、顶点P3及顶点P4(參照图7B)的坐标(步骤 SDl)。这4个顶点的坐标如下決定。S卩,顶点Pl的坐标作为可记录区域80的绝对原点而被预先赋予规定的值。而且,可记录区域80的X轴方向的长度根据第二印刷头48的向扫描方向的可移动区域而唯一限定,因此对应于顶点Pl的坐标,顶点P2的坐标也唯一決定。顶点P3的坐标如下決定。S卩,如上所述,顶点P2与顶点P3之间的长度对应于支票S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据此,在决定顶点P3的坐标时,首先,主侧控制部201在图6的步骤SBl中取得由长度检测部202检测到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接着,主侧控制部201将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换算成向RAM103展开可记录区域80时的y轴方向的点数。接着,主侧控制部201将从顶点P2向y轴-方向离开了所换算到的点数量的点的坐标作为顶点P3的坐标。同样地,主侧控制部201将从顶点Pl向y轴-方向离开了与支票S的输送方向对应的点数量的点的坐标决定为顶点P4的坐标。也 可以通过长度检测部202等由装置侧控制部101决定顶点P1、P2、P3、P4。接着,主侧控制部201的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决定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即顶点Tl、顶点T2、顶点T3(第一顶点)及顶点T4的坐标(SD2)。需要说明的是,顶点T3相当于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中的、与支票S的下端S5 (沿着引导件5d的ー边)对应的边q2的、形成在与输送方向的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侧的顶点。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如下决定4个顶点Tl T4的坐标。即,上述的展开区域形成部203的功能可以通过安装在主计算机200中的装置驱动程序来实现。每当向支票S进行图像的记录时,根据预先安装在主计算机200中的专用的应用程序,对该装置驱动程序输出应记录图像的信息。向装置驱动程序输入的图像的信息中包含对支票S的表面SI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相对关系进行确定的信息。例如,在向装置驱动程序输入的信息中包含表示支票记录区域71的各边rl、r2、r3、r4与支票S的右端S6、下端S5、左端S7、上端S4的距离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展开区域形成部203算出支票记录区域71的4个顶点即顶点U1、顶点U2、顶点U3及顶点U4中的顶点U3的距支票S的下端S5的距离dl (图7A)及距支票S的左端S7的距离d2 (图7A)。接着,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基于输入的信息,算出除顶点U3之外3个顶点U1、U2、U4的从顶点U3的输送方向及主扫描方向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被输入到装置驱动程序中的信息可以包含表示顶点U3的距支票S的下端S5的距离dl及距支票S的左端S7的距离d2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包含表示除顶点U3之外的3个顶点U1、U2、U4的从顶点U3的输送方向及主扫描方向的距离的信息。如此,距离dl、d2、以及顶点U1、U2、U4的从顶点U3的输送方向及主扫描方向的距离确定,由此,根据与支票S的下端S5、左端S7的关系来确定支票S的顶点U3的位置,进而,根据与顶点U3的关系来确定支票S的顶点U1、U2、U4的位置。打印机I能够从主计算机200接收与顶点Ul、U2、U3、U4相关的信息,装置侧控制部101也能取得与顶点Ul、U2、U3、U4相关的信息。而且,打印机I从主计算机200接收表示支票记录区域71的各边rl、r2、r3、r4与支票S的右端S6、下端S5、左端S7、上端S4的距离的信息,在装置侧控制部101侧进行计算,能够求出dl、d2、顶点Ul、U2、U3、U4的位置。并且,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将在RAM103应形成的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T1、T2、T3、T4中的顶点T3的坐标决定为,从可记录区域80的顶点P3向x轴-方向离开了与上述的距离dl对应的点数量、且从该顶点P3向y轴+方向离开了与上述的距离d2对应的点数量的点的坐标。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将顶点T3的坐标决定为距可记录区域80的顶点P3的相对位置。在此,可记录区域80的顶点P3的坐标利用由长度检测部202检测到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来決定,因此展开区域形成部203以RAM103中的与支票S的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的ー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利用由长度检测部202检测到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来决定顶点T3的坐标。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BOF传感器41能够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根据支票S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顶点P3的坐标,且能够利用该顶点P3来决定顶点T3的坐标。
而且,在决定出顶点T3后,展开区域形成部203以使展开区域81的顶点T3与顶点Tl、T2、T4的关系成为形成在支票S上的支票记录区域71的顶点U3与顶点Ul、U2、U4的关系的方式来决定展开区域81的顶点Tl、T2、T4的各自的坐标。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与顶点U1、U2、U3、U4或dl、d2相关的信息,能够计算并求出展开区域81的顶点T1、T2、T3、T4的坐标。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Tl T4的坐标以顶点T3的坐标为基准,根据从顶点T3的相对位置来決定。由此,具有以下的优点。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IB所示,在支票S的支票记录区域71中,设想某I行的文字列以与支票S的左端S7对应的边r3为行的前头,且朝向右端S6侧延伸地被记录。因此,要求使支票S的左端S7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3的距离形成为尽可能地符合上述的 应用程序的输出的值,由此,使文字列的前头的位置尽可能地形成为设想的位置。于是,以顶点T3(第一顶点)的坐标为基准,来决定顶点T1、T2、T4的坐标,由此,可记录区域80的边H3 (与支票S的左端S7对应的边)与展开区域81的边q3 (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3对应的边)的距离作为支票S的左端S7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3的距离而对应于应用程序所输出的输出值(与距离d2相关的值),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此外,如图IB所示,由于在支票S的下端S5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2之间记录有磁性墨文字S2,因此要求尽可能地使支票S的下端S5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2的距离为符合应用程序的输出的值。于是,以顶点T3(第一顶点)的坐标为基准,来决定顶点Tl、T2、T4的坐标,由此,可记录区域80的边H2 (与支票S的下端S5对应的边)与展开区域81的边q2 (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2对应的边)的距离作为支票S的下端S5与支票记录区域71的边r2的距离而对应于应用程序所输出的输出值(与距离dl相关的值),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再者,返回上述图8,在步骤SD2中决定了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Ul U4的坐标之后,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向打印机I的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命令,该命令是指示依照所決定的顶点Pl P4的坐标而将可记录区域80形成于RAM103,且依照所決定的顶点Tl T4的坐标来形成展开区域81的命令(步骤SD4)。在装置侧控制部101侧,基于与顶点U1、U2、U3、U4或dl、d2相关的信息,能够求出顶点Tl T4的坐标,形成可记录区域80,并能够形成展开区域81。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该命令。如此,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具有如下功能决定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的坐标,并输出按照決定的4个顶点的坐标而在RAM103形成展开区域81的命令。 被输入该命令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在RAM103形成可记录区域80,并形成展开区域81 (步骤 SCI)。如此,主计算机200的展开区域形成部203与打印机I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协作,在存储部(RAM103)的存储区域上形成展开区域81,该展开区域81写入用于使记录头(第ニ印刷头48)对单片纸(支票S)的记录面进行记录的展开数据。接着,主侧控制部201的展开数据生成部204基于从应用程序输入的信息(与应记录于支票S的图像相关的信息)而传送印刷的数据,并形成为向支票S的支票记录区域71应记录的图像的展开数据,依照规定的生成(展开)的方法,向打印机I的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指示在展开区域81生成并存储(展开)的命令(步骤SD4)。
即,展开数据生成部204传送数据和命令,形成为打印机I向支票S的支票记录区域71应记录的图像的展开数据,依照规定的展开的方法,在展开区域81展开。被输入该数据和命令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基于命令的内容,形成为向支票S的支票记录区域71应记录的图像的展开数据而在展开区域81展开(步骤SC2)。如此,主计算机200的展开数据生成部204与打印机I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协作,生成展开数据并将其写入展开区域81。以下,使用具体例子来说明步骤SD4及步骤SC2的动作。图9A、图9B、图9C是用于说明步骤SD4及步骤SC2的动作的图。图9A表示最终记录在支票S上的图像的一例。以下,以在支票S记录有图9A所示那样的由“ABCD”这4个文字构成的文字列及在该文字列的下段记录的由“ 1234”这4个文字构成的文字列的情况为例,来说明步骤SD4及步骤SC2的动作。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D4中,展开数据生成部204基于来自应用程序的输入,将命令和图9B所示的内容(在以文字“ A”为前头而记录了由ABCD这4个文字构成的文字列之后,改行,以文字“ I”为前头而记录由1234这4个文字构成的文字列的内容)的数据一起向装置侧控制部101输出,该命令指示按照后述的规定的方法,在展开区域81展开为与该数据对应的展开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改行可以根据表示改行的代码(CR、LF)来判定。被输入上述数据及命令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如下那样在展开区域81将展开数据展开。S卩,如图9C所示,装置侧控制部101按照被输入的数据和命令,以展开区域81的顶点T3为基点,以从顶点T3朝向顶点T2的方向(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为写入方向(展开方向),将展开数据展开。更详细而言,装置侧控制部101按照被输入的数据和命令,判别由多行构成的文字列中的应记录在最下段的行中的文字列“ 1234”,关于该文字列“ 1234”中的前头的文字“ 1”,将表示使该文字“ I”逆时针旋转了 90°而成的图像的位图数据在与顶点T3对应的位置展开(图9(C-1))。接着,装置侧控制部101在与表示该文字“I”的位图数据的输送方向侧相邻的位置上,将表示文字“2”的位图数据展开。如此,装置侧控制部101向规定的展开方向(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将文字列“ 1234”中包含的文字的位图数据依次展开(图9C(C-2))。而且,装置侧控制部101按照被输入的命令,判别在文字列“1234”的上段应记录的文字列“ AB⑶”,将该文字列“ AB⑶”在文字列“ 1234”的上段,向同一展开方向展开(图9C(C-3))。在展开区域81中,如上所述以顶点T3为基点而将展开数据展开,因此具有以下的优点。即,支票S的尺寸不恒定,支票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恒定。因此,參照图7A,可记录区域70中的上端S4的位置不恒定。另ー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支票S以其下端S5沿着引导件5d的状态被输送,因此可记录区域70中的下端S5的位置始終成为与可记录区域的边h2重叠的状态,是恒定的。据此,以顶点T3为基点而将展开数据展开,由此,关于由多行构成的文字列,在展开区域81中从下端S5侧朝向上端S4侧,依次将文字列的图像展开, 从而与支票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无关,能够高效率地在支票记录区域71内记录各个文字列的图像。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支票S的支票记录区域71中,设想某I行的文字列以与支票S的左端S7对应的边r3为行的前头,且朝向右端S6侧延伸地被记录。据此,以顶点T3为基点而将展开数据展开,由此,关于各文字列,在展开区域81中从左端S7侧朝向右端S6侧,依次将文字列的图像展开,从而与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无关,能够高效率地在支票记录区域71内记录 各个文字列的图像。而且,能够自动地改行并同时朝着与磁性墨文字S2的列相同的方向记录文字列。需要说明的是,每当将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81展开时,装置侧控制部101的展开调整部110都进行以下的处理。图10A、图IOB是用于说明展开调整部110的动作的图,示意性地表示展开区域81和在该展开区域81应展开的文字列。如图IOA所示,未加入改行而应展开文字列的展开数据的长度有时比展开区域81的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的长度长。展开调整部110按照每个应向展开区域81展开的文字列,对展开区域81的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的长度和文字列的展开数据的长度进行比较,在文字列的展开数据的长度长时,如图IOB所示,为了将文字列的展开数据收纳在展开区域81内,而在文字列的适当的位置加入改行,之后将展开数据展开。如图IOB所示,展开调整部110使文字列改行的方向是第二滑架58的移动方向,是与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对应的方向。在展开区域81中,通过沿此种方向使文字列展开,而能够在展开区域81内适当地将文字列的展开数据展开。
此外,參照图8的(A),在步骤SC2中,在展开区域81将展开数据展开之后,装置侧控制部101控制滑动输送电动机38,输送支票S,并同时控制第二印刷头48,基于在展开区域81展开的展开数据而对支票S记录图像。如上所述,装置侧控制部101与主侧控制部201协作而在支票S的表面SI记录图像。再者,返回上述的图6,在步骤SA14中,结束了图像向支票S的表面SI的记录之后,装置侧控制部101驱动滑动输送电动机38,通过第二输送辊37将支票S从介质排出ロ4排出(步骤SA15)。在此,支票S到达了从介质排出ロ 4突出的位置,但支票S的末端处于介质排出ロ4的内部,通过EJD传感器49来检测支票S的存在。在操作员取出支票S之前装置侧控制部101待机(步骤SA16),当检测到支票S被取出而EJD传感器49的检测值切换时(步骤SA17为是),对辊开闭电动机39及限动器驱动部44a进行驱动,而返回上述的待机状态(步骤SA18)。通过以上的动作,在将支票S插入时读取磁性墨文字S2并进行向支票S的表面SI的印刷。如以上说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系统300具备使支票S的下端S5( —边)沿着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5d而输送支票S的输送部(装置侧控制部101);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长度检测部202 ;在作为存储区域的RAM103形成展开区域81的展开区域形成部203,该展开区域81将应记录在支票S的记录面上所形成的矩形的区域中的图像整体的展开数据展开。并且,展开区域形成部203以RAM103中的与支票S的下端S5 ( 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利用由长度检测部202检测到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来决定RAM103中的展开区域81的各顶点的坐标。
由此,在反映了实际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基础上,使支票S的下端S5( —边)沿着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5d并同时输送支票S,利用这样的特征,能够适当地决定形成于RAM103的展开区域81的范围,从而能够在反映了支票S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展开区域8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票S上记录有磁性墨文字S2,并具备读取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的支票S的磁性墨文字S2的MICR头42 (读取部);在MICR头4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至少设置在位置K1,并检测位置Kl上的支票S的有无的BOF传感器41 (介质检测传感器),该位置Kl是到MICR头42进行的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结束为止而输送支票S之前,支票S的末端(左端S7)所通过的位置。并且,长度检测部202基于输送部(装置侧控制部101)进行的支票S的输送量及BOF传感器41的检测值,而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由此,在用于磁性墨文字S2的读取的支票S的输送中,能够执行长度检测部202进行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检测,无需为了检测支票S的长度而特别地输送支票S,从而处理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展开数据生成部204,该展开数据生成部204以顶点T3为基点而将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81展开,该顶点T3是展开区域81的4个顶点中的、与支票S的下端S5(—边)对应的边的、形成在与输送方向的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侧的顶点。由此,在展开区域81中,从与支票S的下端S5 (输送时沿着引导件5d的边)对应的边侧将展开数据展开,反映支票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不恒定的情况而能够高效率地将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81展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展开数据生成部204在展开区域81中,以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为展开数据的展开方向,从作为基点的顶点T3将展开数据展开。根据该结构,反映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不恒定的情况而能够高效率地将展开数据向展开区域展开。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系统300还具备展开调整部110,在展开区域81中,沿着展开方向将I行的文字列的展开数据展开吋,该展开调整部110对于未收纳于展开区域81的部分,使其改行而在展开区域81内展开。由此,文字列中包含的文字分别在展开区域81展开,能够防止文字列中包含的文字的一部分未记录在支票S上的情况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一形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及应用。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主计算机200的主侧控制部201具备长度检测部202、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及展开数据生成部204。然而,也可以使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I的装置侧控制部101具备这些功能,使打印机I能够单独地执行本发明的动作。即,这种情况下,打印机I是能够与作为控制装置的主计算机200连接的装置,具备对作为单片纸的支票S进行记录的第二印刷头48 ;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引导件5d ;使支票S的单片纸的一边沿着引导件5d并同时输送支票S的输送部;检测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长度检测部(具有与长度检测部202同等的功能的部位);RAM103 ;将展开区域向RAM103展开的展开区域形成部(具有与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同等的功能的部位)。
另外,打印机I可以在快闪R0M105中存储与字体代码对应的字体数据,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字体代码时,參照快闪R0M105而读出字体数据,按照接收到的字体代码的顺序写入展开区域81来作为展开数据。打印机I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图像数据时,可以将图像数据直接作为展开数据,按照接收的顺序写入展开区域81来作为展开数据。展开数据可以是直接通过热敏头16能够驱动的形式的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第二印刷头48在支票S的表面SI上记录图像的情况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在利用第一印刷头46在支票S的背面S3上记录 图像时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即,具有在存储区域形成展开区域81并基于在该展开区域81展开的展开数据来记录图像的功能的结构都能够广泛地适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向输送方向输送单片纸; 记录头,其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并同时对单片纸进行记录; 引导件,其在所述输送路的一侧对所述单片纸的一边进行引导,并沿着输送方向延伸; 长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 控制部,其生成用于由所述记录头记录的展开数据; 存储部,其能够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区域; 展开区域形成部,其在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存储区域形成用于存储所述展开数据的展开区域, 所述输送路的另一侧开放, 所述展开区域形成部基于由所述长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记录头的可移动区域,来限定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展开区域的范围,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展开区域中的与所述单片纸的成为所述引导件侧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而写入所述展开数据,并控制所述记录头而将所述展开数据记录在所述单片纸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片纸在距所述一边为规定距离之处记录有磁性墨文字, 所述打印机具备读取所述单片纸的所述磁性墨文字的读取部, 所述读取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引导件离开了所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输送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检测部具备配置在所述读取部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且检测所述单片纸的有无的介质检测传感器, 所述长度检测部基于所述输送部进行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量及所述介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开区域以四边形的图形形成在所述记录区域上,所述控制部以限定该四边形的4个顶点中的、处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边上且被限定在与输送方向相对的反方向侧的顶点为基点,在所述展开区域生成并写入所述展开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展开区域中,以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为所述展开数据的写入方向,从所述基点写入所述展开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展开区域中,沿着所述写入方向将I行的文字的展开数据写入时,对于未收纳在所述展开区域的所述写入方向的区域中的部分,将其改行而写入在所述展开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搭载于滑架而移动, 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改行的方向是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是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离开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展开区域中,沿着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观察时能够阅读所述文字的方向将所述展开数据写入。
9.一种打印机,能够与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向输送方向输送单片纸; 记录头,其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并同时对单片纸进行记录; 引导件,其在所述输送路的一侧对所述单片纸的一边进行引导,并沿着输送方向延伸; 长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 控制部,其基于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所述记录头而对所述单片纸进行记录, 所述输送路的另一侧开放, 所述控制部在基于由所述长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记录头的可移动区域而限定的范围内,以所述单片纸的成为所述引导件侧的所述一边的位置为基准,控制所述记录头而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记录在所述单片纸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在改行时,以先接收到的数据为优先,向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即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离开的方向改行并记录。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沿着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观察时能够阅读所述文字的方向进行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片纸在距所述一边为规定距离之处记录有磁性墨文字, 所述打印机具备读取所述单片纸的所述磁性墨文字的读取部, 所述读取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引导件离开了所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输送路上。
13.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该打印机能够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打印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沿着输送路输送单片纸,所述输送路的一侧具有对所述单片纸的一边进行引导且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引导件,所述输送路的另一侧开放, 在输送所述单片纸时,检测输送方向的长度, 在基于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使记录头移动而对所述单片纸进行记录时,在基于检测所述长度时检测到的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所述记录头的可移动区域而限定的范围内, 以所述单片纸的成为所述引导件侧的所述一边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记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在改行时,以先接收到的数据为优先,向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即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离开的方向改行并记录。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接收到的数据沿着所述单片纸的输送方向记录的情况下,沿着从与所述单片纸的所述一边对应的位置观察时能够阅读所述文字的方向进行记录。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片纸在距所述一边为规定距离之处记录有磁性墨文字, 通过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引导件离开了所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所述输送路上的读取部来读取所述单片纸的所述磁性墨文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反映了印刷的单片纸的尺寸不恒定的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展开区域的打印机。打印机(1)具备使支票的一边沿着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进行输送的输送部、检测支票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长度检测部(202)、形成将应记录在支票上的图像整体的展开数据展开的展开区域的展开区域形成部(203),展开区域形成部(203)以与支票的一边对应的位置为基准,利用由长度检测部(202)检测到的支票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来决定展开区域的范围。
文档编号B41J29/38GK102653188SQ201210034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伊藤雄一, 酒井淳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