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64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喷射头喷射墨水而印刷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喷墨打印机那样,通过从喷射头喷射墨水而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被广泛使用。被喷射的墨水容纳在被称为墨盒的专用容器中,通过墨水的自重或送液泵向喷射头供给。另外,在墨盒中,由于可容纳的墨水量存在界限,因此在大量地进行印刷时,不得不多次中断印刷而更换墨盒。因此,还存在以下技术:预先将大的墨水罐设置于印刷装置以从该墨水罐供给墨水的技术(专利文献I),以及在印刷中当墨水变少时,从另外准备的墨水瓶向墨水罐补充墨水从而能够连续印刷的技术(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2194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211155号公报。然而,当墨水罐变大时,将墨水罐以何种方式设置于印刷装置成为问题。S卩,若像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将墨水罐装入到印刷装置内而使墨水罐与印刷装置成为一体来构成,则印刷装置的框体变大。另外,若墨水罐变大,则因印刷中的振动而墨水的液面较大地发生摇晃,在其影响下,向印刷装置供给的墨水的液压发生变动而有可能会对图像质量产生不好影响。若像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与印刷装置分体地设置墨水罐的话,则在搬运印刷装置时不得不另外搬运墨水罐,因此十分不便。另外,由于墨水罐相对于印刷装置所置放的位置不固定,因此从墨水罐供给的墨水的液压、供给墨水的通路中的阻力发生变动,从而有可能会对图像质量产生不好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采用大墨水罐时将大墨水罐设置于印刷装置的合理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消耗装置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即,一种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内置有喷射液体的喷射头,具有:罐容纳壳体,所述罐容纳壳体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分体构成,并容纳有所述液体的液体罐;底座部,所述底座部被设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的外侧面;液体管,其从所述罐容纳壳体内的所述液体罐,经由所述底座部,向所述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在所述罐容纳壳体及所述底座部的任一者设置阳型的嵌合部件,在另一者设置阴型的嵌合部件,被构成为使该罐容纳壳体从该底座部的上方与该底座部嵌合,[0018]当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被载置于平面上时,所述罐容纳壳体的底面与该平面抵接而在所述阳型的嵌合部件与所述阴型的嵌合部件之间形成间隙,当该液体消耗装置的所述框体被抬起时,通过该阳型的嵌合部件及该阴型的嵌合部件,所述罐容纳壳体被该液体消耗装置的该框体支撑。在此种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消耗装置中,针对被设置在液体消耗装置的外侧面上的底座部,能够从上方嵌合罐容纳壳体。因此,由于在抬起液体消耗装置时罐容纳壳体也一起跟随,因此无需另外搬运罐容纳壳体,罐容纳壳体的搬运变得容易。另外,在将液体消耗装置载置于平面上的状态下,由于罐容纳壳体的底面与平面抵接而罐容纳壳体自然竖立,从而在罐容纳壳体与底座部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即使伴随着从喷射头喷射液体的动作等而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发生振动,框体的振动也不会传导给罐容纳壳体。因此,能够防止液体罐的液面的摇晃,从而能够抑制在液体消耗装置的工作中来自液体罐的液体的供给压力发生变动。此外,在将液体消耗装置放置在平面上期间,由于罐容纳壳体自然竖立,因此在此期间罐容纳壳体的重量不会通过底座部作用于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因此能够避免由于罐容纳壳体的重量长时间持续作用于液体消耗装置的外侧面而在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上发生龟裂。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消耗装置中,也可以通过底座部在罐容纳壳体与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之间确保预定的间隙,并在该间隙中容纳液体管。如此,不用担心液体管因液体消耗装置与罐容纳壳体的夹持而被压坏。因此,能够防止液体管被压坏而发生劣化的情况。而且,能够避免液体滞留在液体管被压坏的部分而无法从喷射头喷射液体的情况。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消耗装置中,也可以在罐容纳壳体设置阳型的嵌合部件,在所述底座部设置阴型的嵌合部件。此外,还可以在罐容纳壳体设置阴型的嵌合部件,在所述底座部设置阳型的嵌合部件。如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消耗装置中,罐容纳壳体也可以设有能够目视液体罐的确认窗。如此,能够确认液体罐的液面的位置(液体的剩余量)。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消耗装置中,在将液体消耗装置载置于水平面时,液体罐也可以通过罐容纳壳体而自然竖立。由此,能够防止墨水罐倒下的情况。

图1是例示了本实施例的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罐壳体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用于向喷墨打印机安装罐壳体的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在将喷墨打印机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的罐壳体的钩与底座的卡挂部进行嵌合的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用于向喷墨打印机安装罐壳体的结构的说明图。符号说明[0034]I…印刷纸张100…喷墨打印机101…供纸托盘102 …排纸口103…前面盖105…操作按钮110…滑架112…喷射头117…墨水管120…负压泵122 …帽124…负压管130…导轨 140…控制部150…罐壳体151…墨水罐152…确认窗155…上面盖156 …帽157 …钩158…卡挂孔160…底座162…卡挂部166 …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明确上述的本申请实用新型的内容,按照如下的顺序对实施例进行说明。A.装置结构:B.本实施例的罐壳体的安装结构C.变形例:A.装置结构:图1是例示了本实施例的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喷墨打印机100的说明图。图示的喷墨打印机100呈大致箱形的外观形状,在前面的大致中央设有前面盖103,在背面侧设有放置印刷纸张I的供纸托盘101。而且,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前面侧的、与前面盖103的邻近相当的位置上设有多个操作按钮105。前面盖103在下端侧被轴支承,当将上端侧向前面放倒时,露出排出印刷纸张I的细长的排纸口 102。当在供纸托盘101上放置印刷纸张I而对操作按钮105进行操作时,印刷纸张I从供纸托盘101被吸入。然后,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在对印刷纸张I的表面印刷了图像后,从排纸口 102将其排出。[0064]在喷墨打印机100的侧面设有箱形形状的罐壳体150。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在罐壳体150的内部设有多个墨水罐,喷墨打印机100印刷所使用的墨水从该墨水罐供给。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设有在印刷纸张I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的滑架110,在滑架110上设有喷射墨水的喷射头112。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能够使用青(以下称为C)色、黄(以下称为Y)色、品红(以下称为M)色、黑(以下称为K)色这四种颜色的墨水来印刷图像,对应于此,按照每种墨水的颜色来设置喷射头112。滑架110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并被导轨130引导着在印刷纸张I的上方反复进行往复移动。另外,在喷墨打印机100上还设有未图示的送纸机构,配合滑架110进行往复移动的动作而一点点地传送印刷纸张I。并且,配合滑架110进行往复移动的动作和印刷纸张I被传送的动作,而从喷射头112喷射C色的墨水(以下称为C墨水)、Y色的墨水(以下称为Y墨水)、M色的墨水(以下称为M墨水)或K色的墨水(以下称为K墨水),从而对印刷纸张I印刷图像。从喷射头112喷射的墨水被容纳在墨水罐151中,该墨水罐151设置在罐壳体150内。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由于使用C墨水、Y墨水、M墨水、K墨水这4种墨水,因此墨水151也按照墨水的种类而设直C墨水用的墨水iip 151C、Y墨水用的墨水iip 151Υ、M墨水用的墨水罐151Μ及K墨水用的墨水罐151Κ这四个墨水罐151。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无需特别地区别墨水的种类的情况下,将按照每个墨水的种类的墨水罐151CU51Y、151Μ、151Κ统一简称为墨水罐151。这些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经由按照每个墨水的种类而设置的墨水管117,被提供给按照每个墨水的种类的喷射头112。并且,在滑架110沿着导轨130移动到印刷纸张I的外侧的位置上设置被称为初始位置的区域,在喷墨打印机100未印刷图像期间,滑架110移动到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上设有帽122,该帽122通过未图示的升降机构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在将滑架110移动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若将帽122按压到滑架110的底面侧,则以覆盖喷射头112的方式形成密闭空间,从而能够防止喷射头112内的墨水干燥。另外,在帽122上经由负压管124连接有负压泵120,通过在将帽122按压到滑架110的底面侧的状态下使负压泵120工作,也能够吸出喷射头112内的墨水。因此,即使在喷射头112内发生干燥而墨水的粘度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吸出此种墨水,而将喷射头112内的墨水维持在适当的粘度。另外,上述的使滑架110往复移动的动作、传送印刷纸张I的动作、从喷射头112喷射墨水的动作、为了能够正常印刷而执行维护的动作等全部由控制部140控制。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罐壳体150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罐壳体150的侧面形成有大的确认窗152,能够分别目视容纳在罐壳体150内的C墨水的墨水罐151C、Y墨水的墨水罐151Y、M墨水的墨水罐151M、K墨水的墨水罐151K。另外,各个墨水罐151C、151Y、151MU51K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通过目视,能够确认各个墨水罐151C、151Y、151M、151K中剩余的墨水的液面的位置(即墨水的剩余量)。另外,本实施例的罐壳体150与喷墨打印机100分体设置,通过如下的结构能够将罐壳体150向喷墨打印机100安装。B.本实施例的罐壳体的安装结构:图4是表示向喷墨打印机100安装罐壳体150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4中示出以下的状态,即,将罐壳体150卸下后,为了使向喷墨打印机100安装的一侧的面朝向上方而使罐壳体150进行了旋转。如图所示,在罐壳体150向喷墨打印机100安装的面上,在罐壳体150的上表面侧的两个部位竖立设置有钩157。另外,在喷墨打印机100的侧面(安装罐壳体150的面)上设有底座160,在底座160上的与钩157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卡挂部162。在将罐壳体150向喷墨打印机100安装时,以使钩157到达卡挂部162的稍上方的方式抬起罐壳体150,从这里开始,沿着载置喷墨打印机100的水平面的方向使罐壳体150下降。如此,钩157从上方与卡挂部162嵌合,罐壳体150被安装于喷墨打印机100。此外,在如此将罐壳体150安装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进行印刷期间,当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剩余量变少时,如下所述那样向墨水罐151补充墨水。首先,抬起罐壳体150而将其从底座160卸下,并如图4所示,以使喷墨打印机100侧的面朝上的方式将罐壳体150放倒。于是,设置在罐壳体150的上表面的上面盖155被放倒,从而设置在墨水罐151的上表面侧的帽156变得容易卸下,因此,卸下帽156并向墨水罐151内补充墨水。另夕卜,在上面盖155被放倒的状态下,能够在从侧面确认墨水罐151内的墨水量的同时补充墨水,因此不会发生将必要以上的墨水补充给墨水罐151的情况。在具有以上的罐壳体150的安装结构的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若在移动喷墨打印机100的设置场所时将喷墨打印机100抬起,则罐壳体150卡挂于底座160而一起跟随。因此,无需另外搬运罐壳体150,罐壳体150的搬运变得容易。另外,由于罐壳体150固定在紧挨着喷墨打印机100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即,由于罐壳体150与喷墨打印机100被分离而在墨水管117产生负载,结果是墨水管117发生劣化。另外,考虑到补充墨水时的情况,而墨水管117带有富余地稍微延长设置。并且,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由于墨水管117被容纳在底座160所确保的间隙中,因此墨水管117不会因罐壳体150与喷墨打印机100的夹持而被压坏。因此,能够防止墨水管117的劣化,并且能够避免墨水管117被压坏而无法顺畅地向喷射头112供给墨水的事态。此外,在墨水罐151的制造过程中,可能因制造偏差而在底面产生凸凹,若将底面存在凹凸的墨水罐151直接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话,墨水罐151无法直立,并且根据场合有时墨水罐151可能会倒下。因此,如本实施例那样将墨水罐151容纳在罐壳体150中并使各墨水罐151通过罐壳体150而自然竖立的话,则能够防止墨水罐151倒下。图5是在将喷墨打印机100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的罐壳体150的钩157与底座160的卡挂部162进行嵌合的部分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在将罐壳体150和喷墨打印机100放置在水平面的状态下,罐壳体150的钩157的根部的位置比底座160的卡挂部162的顶端的位置稍高。因此,在将喷墨打印机100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罐壳体150自然竖立于水平面,由此,在大部分的时间(将喷墨打印机100放置于水平面的时间)内,罐壳体150的重量都未作用于底座160。因此,能够防止如下情况,即,由于罐壳体150的重量经由底座160持续作用于喷墨打印机100,而在蠕变的作用下喷墨打印机100发生龟裂。另外,喷墨打印机100的从外侧能看见的部分出于设计上的考虑而存在造型成锐角的倾向,并且在底座160的外缘部也容易产生角的部分。因此,当罐壳体150的重量作用于角的部分时,因应力集中而在局部产生大的应力,从而在底座160的角的部分有可能会发生龟裂。然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由于罐壳体150在大部分的时间内自然竖立于水平面,罐壳体150的重量不会作用于底座160,因此能够抑制底座160
发生龟裂。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如图5所示,通过采用在将喷墨打印机100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例如印刷中)下罐壳体150自然竖立的结构,能够维持印刷图像质量。以下,对该点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印刷中,滑架110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反复进行往复移动,印刷纸张I通过送纸机构一点点地传送(参照图2)。并且,由于此时的滑架110或送纸机构的动作的传导,在印刷中喷墨打印机100发生振动。因此,例如在罐壳体150始终卡挂于喷墨打印机100的结构的情况下,印刷中的喷墨打印机100的振动经由底座160传导给罐壳体150,罐壳体150自身发生摇动。此时,在罐壳体150内的墨水罐151中,因罐壳体150的摇晃而内部的墨水的液面发生摇动,从而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液面与喷射头112的水位差发生偏差。因此,无法利用稳定的液压将墨水罐151内的墨水向喷射头112供给,结果是会对印刷图像质量产生不好影响。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如上所述,在印刷中,罐壳体150自然竖立。因此,能够以在罐壳体150与底座160之间稍空出间隙的方式配置罐壳体150。如此,由于印刷中的喷墨打印机100产生的振动不会传导给罐壳体150,因此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液面不会摇晃,而能够通过稳定的液压向喷射头112供给墨水。其结果是,能够排除因喷墨打印机100的振动而产生的上述的不好影响,因此能够维持喷墨打印机100的印刷图像质量。另外,若从抑制喷射头112与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液面的水位差的偏差的观点出发,则优选将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液面相对于水平面保持为水平,为此,需要使容纳墨水罐151的罐壳体150不发生倾斜。在此,若像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那样在载置喷墨打印机100时使罐壳体150自然竖立(参照图5)的话,则能够比较容易地以使罐壳体150不倾斜的方式保持罐壳体150的姿势。这基于如下的理由。若假设在载置喷墨打印机100时也形成为罐壳体150卡挂于底座160的结构,贝Ij罐壳体150的倾斜由底座160向喷墨打印机100的安装位置的偏差、底座160的卡挂部162的制造偏差、或罐壳体150的钩157的制造偏差来决定。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由于在载置喷墨打印机100时罐壳体150自然竖立(参照图5),因此罐壳体150的倾斜由罐壳体150的底面的制造偏差来决定。换言之,只要抑制罐壳体150的底面的制造偏差就能够确保成使罐壳体150不倾斜的姿势。另外,与钩157或卡挂部162相比,罐壳体150的底面是简单的形状(参照图5),因此容易抑制罐壳体150的底面的制造偏差。因而,与将罐壳体150卡挂于底座160的情况那样由多个要因来决定罐壳体150的倾斜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实现以使罐壳体150不倾斜的方式保持姿势的情况。由此,由于防止罐壳体150内的墨水罐151倾斜,因此能将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液面相对于水平面保持为水平。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喷射头112与墨水罐151内的墨水的液面的水位差的偏差,从而维持印刷图像质量。C.变形例:在上述的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说明了在罐壳体150上设置钩157且在底座160设置卡挂部162的结构。然而,设置钩157和卡挂部162的位置也可以颠倒。[0089]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用于向喷墨打印机100安装罐壳体150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6所不的结构中,对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的部分,标注与该实施例同样的符号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在变形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在底座160的上方的两个部位设置钩166,而且,在罐壳体150面向底座160的面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能够供钩166嵌合的卡挂孔158。在具有此种罐壳体150的安装结构的变形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也与上述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得到容易搬运罐壳体150等的有利的效果。而且,根据图6所示的结构,供钩166卡挂的卡挂孔158仅通过对罐壳体150的侧面的局部进行挖孔就能够形成。因此,与形成图4所示的卡挂部162相比,形成供钩166卡挂的部分的操作变得容易。以上,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全部的实施方式,而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形态进行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罐,所述罐用于向液体消耗装置供应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具有: 液体罐,所述液体罐容纳有供应给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 罐容纳壳体,所述罐容纳壳体容纳所述液体罐;以及 管,所述管将所述液体供应给所述液体消耗装置, 在所述罐容纳壳体中,形成有与设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的外侧面的部件嵌合的嵌合部件, 在所述嵌合部件被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管被容纳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罐容纳壳体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被抬起时,所述罐容纳壳体成为通过所述嵌合部件被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框体支承的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提供一种用于在印刷装置上设置大的墨水罐的合理的技术。针对设置在液体消耗装置的该侧面上的底座部,能够从上方嵌合罐容纳壳体,在将液体消耗装置载置于平面上的状态下,罐容纳壳体自然竖立,在罐容纳壳体与底座部之间形成间隙。如此,当抬起液体消耗装置时,由于罐容纳壳体也随之被抬起,因此容易搬运。另外,在载置液体消耗装置时,即使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框体的振动也不会被传导给罐容纳壳体,因此能抑制液体罐内的液体的液面的摇动,结果是能够抑制液体向喷射头的供给压力发生变动。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2965513SQ2012201788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武田侑希, 石泽卓, 清水芳明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