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风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78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吸风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吸风定位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标注地图信息的自动喷印机上的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属印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纸质地图在绘制完成投入使用时,需要及时将地图上已经发生变化的地理信息进行手工标注,然后重新进行发布,以保证为使用者提供最新的准确地理信息的地图。地图可分为陆图和海图两大类。无论是陆图或海图,只要图上的地理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就要通过手工方式在原图上进行标注后再行发布,其标注工作的难易、投入的工作量大小,是由图中地理信息变化量的多少,变化的时间间隔,地图的应用领域、应用范围、重新发布的频度、数量及其特殊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取手工方法在纸质地图上进行标注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会产生较大误差,工作质量不一,难以达到规范化要求,工作效率太低。以使用量较大的海图为例,其地理信息变化较快、变化点多,图中的岸形、滩涂、岛屿、礁石、水深、航标等地理信息一旦发生变化,就要根据最新测量数据在很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一周)进行重新标注和重新发布,否则将会给涉海生产贸易、渔政管理等活动以及海防建设带来严重后果,上述特点决定了每次的人工标注工作都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大量劳动才能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本申请人发明出了能够自动对纸质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变化进行自动标注因而取代人工标注的自动喷印机,整机主要有自动给纸、自动吸风定位、自动喷印、自动收纸四个工作程序,这四个工作程序分别由自动给纸、自动吸风定位、自动喷印、自动收纸四部分系统相互配合依次完成,本实用新型自动吸风定位系统是该机重要的工作系统之一。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吸风定位系统,从而保证自动喷印机完成精确可靠的自动定位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喷印平台、伺服电机、前吸风槽、后吸风槽、挡纸板、气缸。定位喷印平台位于整机两墙板之间,伺服电机位于定位喷印平台下方,前吸风槽、后吸风槽分别设置于每个前吸风板、后吸风板下方,挡纸板并列设置在定位喷印平台前端的升降孔内,气缸通过支架固定于定位喷印平台下方。所述定位喷印平台由多条吸风带和多个并列的前吸风板、后吸风板构成,吸风板固定在整机两墙板之间,每个吸风板上均有若干吸风孔,设置前吸风板的目的是用于大幅纸质地图的吸风定位。所述吸风带间隔设置在与其等宽的吸风板上,吸风带下面的吸风板平面低于其两侧相邻的吸风板平面,从而使吸风带与其两侧相邻的吸风板同处一个平面,吸风带上也有若干吸风孔,吸风带通过带轮受伺服电机驱动,可根据要求将地图从自动给纸端输送到定位喷印平台上。每个吸风槽通过吸风管道连接有吸风电机,吸风电机运转时,通过前吸风板、后吸风板和吸风带上的吸风孔对处于定位喷印平台上的地图进行吸风定位。所述挡纸板为左右两个,其下部固定在气缸上,挡纸板的作用是按时挡住移送过来的地图使其在定位喷印平台上定位,以保证随后进行精确的自动喷印标注。本实用新型可与自动喷印系统配合完成对地图中地理信息变化的自动标注工作,具有运图平稳,图纸平展一致,定位准确可靠,工作效率高的优点。由本实用新型所保证的自动喷印机不仅能够高标准完成地图的自动标注工作,也可完成地图的自动化印制工作。

图1是自动吸风定位系统俯视图;图2是自动吸风定位系统主视图;图3是地图自动吸风定位状态图。图中,定位喷印平台1、伺服电机2、前吸风槽3、后吸风槽4、挡纸板5、气缸6、吸风带7、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墙板10、地图11、送纸轮12、收纸轮1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喷印平台1、伺服电机2、前吸风槽3、后吸风槽4、挡纸板5、气缸6。定位喷印平台I位于整机两墙板10之间,伺服电机2位于定位喷印平台I下方,前吸风槽3、后吸风槽4分别设置于每个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下方,挡纸板5并列设置在定位喷印平台I前端的升降孔内,气缸6通过支架固定于定位喷印平台I下方。定位喷印平台I由多条吸风带7和多个并列的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构成,吸风板固定在整机两墙板10之间,每个吸风板上均有若干吸风孔。吸风带7间隔设置在与其等宽的吸风板上,吸风带7下的吸风板平面低于其两侧相邻的吸风板平面,从而使吸风带7与其两侧相邻的吸风板同处一个平面。吸风带7上也有若干吸风孔。每个吸风槽通过吸风管道连接有吸风电机,吸风电机运转时,通过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和吸风带7上的吸风孔对处于定位喷印平台I上的地图11进行吸风定位。挡纸板5为左右两个,其下部固定在气缸6上。以大幅纸质地图的自动吸风定位为例,地图11从自动给纸部送入定位喷印平台I时,伺服电机2启动,吸风带7在自动给纸部的送纸轮12的配合下,将地图11继续向前输送,此时挡纸板5在气缸6的推动下从升降孔中上升至高于定位喷印平台I的表面。如图3所示,当地图11边缘接触到挡纸板5时,吸风带7停止运行,前吸风槽3、后吸风槽4开始吸风,通过吸风带7、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的吸风孔将地图11平展地吸附定位在定位喷印平台I上。如地图11幅面较小,可只通过前吸风槽3、前吸风板8和吸风带7进行吸风定位。[0024]随后由自动喷印系统对地图11进行位置检测和自动喷印。如1-3所示,自动喷印完成后,挡纸板5按控制要求从升降孔中下降到定位喷印平台I以下,伺服电机2再次启动,吸风带7运送地图11向自动收纸部,当自动收纸部的收纸轮13压住地图11时,吸风槽停止吸风,地图11被收纸部收起。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定位喷印平台(I)、伺服电机(2)、前吸风槽(3)、后吸风槽(4)、挡纸板(5)、气缸(6),定位喷印平台(I)位于整机两墙板(10)之间,伺服电机(2)位于定位喷印平台(I)下方,前吸风槽(3)、后吸风槽(4)分别设置于每个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下方,挡纸板(5)并列设置在定位喷印平台(I)前端的升降孔内,气缸(6)通过支架固定于定位喷印平台(I)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其特征是,定位喷印平台(I)由多条吸风带(7)和多个并列的前吸风板(8)、后吸风板(9)构成,吸风板固定在整机两墙板(10)之间,吸风带(7)间隔设置在与其等宽的吸风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每个吸风槽通过吸风管道连接有吸风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档纸板(5)下部固定在气缸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保证自动喷印机完成精确的自动标注工作的自动吸风定位系统,包括由多条吸风带和多个并列的前吸风板、后吸风板构成的定位喷印平台、伺服电机、前吸风槽、后吸风槽、挡纸板、气缸,定位喷印平台位于整机两墙板之间,伺服电机位于定位喷印平台下方,前、后吸风槽分别设置于每个前、后吸风板下方,挡纸板并列设置在定位喷印平台前端的升降孔内,气缸通过支架固定于定位喷印平台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与自动喷印系统配合完成对地图中地理信息变化的自动标注工作或地图的自动化印制工作,具有运图平稳,图纸平展一致,定位准确可靠,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41J29/393GK202847141SQ2012205427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杨东波, 王爱萍, 林兆江, 宋晓东 申请人:玉田元创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