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数字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78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面数字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数字印刷机,尤其是涉及ー种双面数字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包括放卷装置、两个打印単元、换面器、两个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其中,两个打印単元之间用换面器连接,以达到喷印材料的换面功能,使得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设备运行时的能耗大;此外,该类双面数字印刷机的长度较长,车间场地的利用率不高,喷印材料的行走路径较长。目前也有一些相对较好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如
公开日为2008年04月23日,公开号为CNlO116479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ー种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该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包括墙板及安装在其上的进料装置、收料装置和导向装置,在墙板之间设有正印滚筒及背印滚筒,进料装置上的喷印材料摩擦接触地卷绕在背印滚筒上,背印后的喷印材料其背印面与正印滚筒摩擦接触地卷绕在正印滚筒上,双印后的喷印材料经导向装置卷绕在收料装置的收料端。虽然该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实现了双面同时同步印刷的功能,但是,该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的结构设计不够简单,不够合理,在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中必须设置有一个正印紫外线固化灯,这样才能够将喷印在喷印材料上的油墨烘干,使得喷印材料卷绕到收料装置上而不会破会喷印内容,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在设置有正印紫外线固化灯的前提下,如果在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上没有设置背印紫外线固化灯的话,当喷印材料的背面经过背印喷头组的喷印后,该喷印材料的背面绕在正印滚筒上时,喷印在喷印材料背面的油墨还没有干,导致位于喷印材料背面的喷印内容会招到破坏,如出现喷印在喷印材料背面的油墨粘到正印滚筒上的现象,喷印后的废品率非常高,难以在喷印材料上进行有效的双面印刷;如果在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上设置有背印紫外线固化灯的话,当喷印材料的背面经过背印喷头组的喷印后,通过背印紫外线固化灯能够将喷印在喷印材料背面的油墨烘干,但是,在一台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上设置有两套烘干装置,即设置有正印紫外线固化灯和背印紫外线固化灯,导致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的结构复杂,提高生产成本,増加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又如
公开日为2011年06月15日,公开号为CN102092171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层叠式轮转印刷机,该层叠式轮转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依次安装有放料装置、传送辊组、印刷装置、收料装置和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包括至少两排、每排至少两个、各排竖向层叠式排列的印刷单组,每个印刷单组包括印刷版筒、承印辊筒和供墨辊组,印刷版筒与印刷伺服电机连接,承印辊筒与供墨辊组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伺服电机连接,印刷伺服电机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该层叠式轮转印刷机的占地面积虽然较少,但是整体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生产成本高。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ー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零部件少,占地面积小,体积小的双面数字印刷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零部件少,占地面积小,体积小的双面数字印刷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面数字印刷机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墙板,用于对打印介质进行放卷操作的放卷装置,用于对打印介质的正面进行打印的正面打印単元,用于将放卷装置上的打印介质输送到正面打印単元上的输纸辊机构,用于对经过正面打印単元打印后的打印介质进行烘干的一号烘干通道,用于对打印介质的背面进行打印的背面打印単元,用于将打印介质从一号烘干通道导向到背面打印単元的导辊机构,用于对经过背面打印単元打印后的打印介质进行烘干的二号烘干通道,用于将经过二号烘干通道烘干后的打印介质进行收卷操作的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単元、导辊机构、背面打印単元、二号烘干通道、收卷装置和一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零部件少。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単元和一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所述背面打印単元和二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打印介质的背面绕在导辊机构上;所述放卷装置和输纸辊机构相配合,该输纸辊机构和正面打印単元相配合,所述正面打印単元和一号烘干通道相配合,该一号烘干通道和导辊机构相配合,所述导辊机构和背面打印単元相配合,所述背面打印单元和二号烘干通道相配合,该二号烘干通道和收卷装置相配合。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体积小,长度短,占地面积小。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放卷装置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由此使得输纸辊机构能够更加方便、精确、有效的将打印介质从放卷装置输送到正面打印単元。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收卷装置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由此使得收卷装置能够更加方便、精确、有效的将经过二号烘干通道烘干后的打印介质进行收卷。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导辊机构包括两根导辊,一根导辊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另ー根导辊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布局更加科学。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收卷装置位于放卷装置的正下方。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设计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放卷装置、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単元和一号烘干通道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依次排列在墙板的上层区域。由此使得打印介质能够更加顺利的沿放卷装置、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単元和一号烘干通道输送,有利于提高整体性能,有利于提升打印品质。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背面打印単元、二号烘干通道和收卷装置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依次排列在墙板的下层区域。由此使得本打印介质能够更加顺利的沿背面打印単元、二号烘干通道和收卷装置输送,有利于提高整体性能,有利于提升打印品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零部件少,性能可靠,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积,减小整体体积。本实用新型的输纸辊机构和正面打印単元均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背面打印单元和二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采用分层安装的方式,有利于缩短设备的整体长度,減少了占用的空间,減少了设备对车间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车间地面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エ业用地紧张的情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面数字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在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打印介质在双面数字印刷机上输送。图3是图2中划分有墙板的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參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包括墙板1,用于对打印介质9进行放卷操作的放卷装置2,用于对打印介质9的正面91进行打印的正面打印単元4,用于将放卷装置2上的打印介质9输送到正面打印単元4上的输纸辊机构3,用于对经过正面打印単元4打印后的打印介质9进行烘干的一号烘干通道10,用于对打印介质9的背面92进行打印的背面打印単元6,用于将打印介质9从一号烘干通道10导向到背面打印単元6的导辊机构5,用于对经过背面打印単元6打印后的打印介质9进行烘干的二号烘干通道7,用于将经过二号烘干通道7烘干后的打印介质9进行收卷操作的收卷装置8。本实施例中的放卷装置2、输纸辊机构3、正面打印单元4、导辊机构5、背面打印单元6、二号烘干通道7、收卷装置8和一号烘干通道10均安装在墙板I上。本实施例中的墙板I分为上层区域s和下层区域X,即当墙板I垂直与水平面吋,将墙板I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如附图3所示,线条f为分割上层区域s和下层区域X的分隔线f,位于分隔线f上方的区域为上层区域S,位于分隔线f下方的区域为下层区域X,墙板I分为上层区域s和下层区域X的分法,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中的放卷装置2、输纸辊机构3、正面打印单元4和一号烘干通道10均安装在墙板I的上层区域S,该放卷装置2、输纸辊机构3、正面打印単元4和一号烘干通道10从右往左依次排列在墙板I的上层区域S。本实用新型中的放卷装置2、输纸辊机构3、正面打印単元4和一号烘干通道10也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排列在墙板I的上层区域S。本实施例中的背面打印单元6、二号烘干通道7和收卷装置8均安装在墙板I的下层区域X,该背面打印単元6、二号烘干通道7和收卷装置8从左往右依次排列在墙板I的下层区域X。本实用新型中的背面打印単元6、二号烘干通道7和收卷装置8也可以从右往左依次排列在墙板I的下层区域X。本实施例中的导辊机构5包括两根导辊,其中,一根导辊安装在墙板I的上层区域S,另ー根导辊安装在墙板I的下层区域X。本实施例中的收卷装置8位于放卷装置2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的放卷装置2、输纸辊机构3、正面打印単元4和一号烘干通道10均安装在墙板I的上层区域S,背面打印単元6、二号烘干通道7和收卷装置8均安装在墙板I的下层区域X,采用分层安装的方式,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有利于缩短双面数字印刷机的整体长度,減少了设备对车间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车间地面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的放卷装置2和输纸辊机构3相配合,位于放卷装置2上的打印介质9通过输纸辊机构3输出。本实施例中的输纸辊机构3和正面打印単元4相配合,通过输纸辊机构3能够将位于放卷装置2上的打印介质9输送到正面打印単元4上,通过正面打印単元4对打印介质9的正面91进行打印,使得打印介质9的正面91打印出需要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的正面打印単元4和一号烘干通道10相配合,打印介质9经过正面打印単元4的打印后,通过一号烘干通道10进行烘干。本实施例中的一号烘干通道10和导辊机构5相配合,打印介质9的背面92绕在导辊机构5上,通过导辊机构5能够对经过一号烘干通道10烘干后的打印介质9进行导向。本实施例中的导辊机构5和背面打印単元6相配合,通过导辊机构5能够将经过一号烘干通道10烘干后的打印介质9导向到背面打印単元6,通过背面打印単元6对打印介质9的背面92进行打印,使得打印介质9的背面92也打印出需要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的背面打印単元6和二号烘干通道7相配合,经过背面打印单元6打印后的打印介质9能够进入二号烘干通道7中进行烘干操作。本实施例中的二号烘干通道7和收卷装置8相配合,打印介质9经过二号烘干通道7的烘干操作后,被收卷装置8收卷。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数字印刷机用于对打印介质9进行双面打印,该双面数字印刷机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在运行时,打印介质9通过输纸辊机构3从放卷装置2输送到正面打印単元4,由正面打印単元4对打印介质9的正面91进行打印,打印介质9的正面91经过正面打印单元打印后,通过一号烘干通道10进行烘干,经过一号烘干通道10烘干后的打印介质9的背面92绕在导辊机构5上,通过导辊机构5将打印介质9导向到背面打印単元6中,由背面打印単元6对打印介质9的背面92进行打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用于对打印介质进行放卷操作的放卷装置,用于对打印介质的正面进行打印的正面打印単元,用于将放卷装置上的打印介质输送到正面打印単元上的输纸辊机构,用于对经过正面打印単元打印后的打印介质进行烘干的一号烘干通道,用于对打印介质的背面进行打印的背面打印単元,用于将打印介质从一号烘干通道导向到背面打印単元的导辊机构,用于对经过背面打印単元打印后的打印介质进行烘干的二号烘干通道,用于将经过二号烘干通道烘干后的打印介质进行收卷操作的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単元、导辊机构、背面打印単元、二号烘干通道、收卷装置和一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単元和一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所述背面打印単元和二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打印介质的背面绕在导辊机构上;所述放卷装置和输纸辊机构相配合,该输纸辊机构和正面打印単元相配合,所述正面打印単元和一号烘干通道相配合,该一号烘干通道和导辊机构相配合,所述导辊机构和背面打印単元相配合,所述背面打印単元和二号烘干通道相配合,该二号烘干通道和收卷装置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机构包括两根导辊,一根导辊安装在墙板的上层区域,另ー根导辊安装在墙板的下层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位于放卷装置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单元和一号烘干通道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依次排列在墙板的上层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数字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打印単元、二号烘干通道和收卷装置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依次排列在墙板的下层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数字印刷机。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的双面数字印刷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包括墙板,放卷装置,正面打印单元,输纸辊机构,用于对经过正面打印单元打印后的打印介质进行烘干的一号烘干通道,用于对打印介质的背面打印的背面打印单元,用于将打印介质从一号烘干通道导向到背面打印单元的导辊机构,用于对经过背面打印单元打印后的打印介质烘干的二号烘干通道,用于将经过二号烘干通道烘干后的打印介质进行收卷操作的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输纸辊机构、正面打印单元、导辊机构、背面打印单元、二号烘干通道、收卷装置和一号烘干通道均安装在墙板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文档编号B41J3/60GK202952667SQ20122054096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杨文 申请人:杭州赛洋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