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759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作为解决手段,将涂布于转印介质1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的印刷方法包括:在转印介质1上形成图像层2的第一涂布工序;将图像层2硬化的第一硬化工序;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的第二涂布工序;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粘着层4硬化的第二硬化工序;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15的转印工序;以及将粘着层4进一步硬化的第三硬化工序。
【专利说明】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记载了喷墨方式的胶版印刷(offset printing)方法的文献,有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方法,此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利用使用了紫外线(Ultrav1let,UV)油墨的喷墨而在平面原版上印刷UV油墨图像;第二工序,在印刷UV油墨图像的同时,或在印刷后立即进行UV或电子束的照射而使UV油墨图像成为半干燥状态;第三工序,将此半干燥状态的UV油墨图像转移到弹性橡皮布(blanket)表面;第四工序,将转移到此弹性橡皮布的所述UV油墨图像胶版印刷到被印刷体上;以及对经胶版印刷的UV油墨图像进行干燥定影的工序。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30725号公报(2006年5月25日公开)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需要从平面原版向弹性橡皮布转印印刷图像、及从此弹性橡皮布向被印刷体转印印刷图像。因此,需要将转印共计进行2次,且每次转印时需要进行平面原版及弹性橡皮布的清洁,从而繁琐。
[0008]进而,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因转印次数增多,所以存在当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印刷图像失真而劣化的问题。
[0009]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0010][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将涂布于转印介质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涂布工序,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在所述转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层;第一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图像层,而将所述图像层硬化;第二涂布工序,在所述第一硬化工序后,对所述图像层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从而在所述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第二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粘着层,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所述粘着层硬化;转印工序,在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使所述粘着层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将所述图像层转印到所述印刷对象物;以及第三硬化工序,通过对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的所述粘着层照射紫外线,而将所述粘着层进一步硬化。
[0012]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因在形成于转印介质的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所以利用一次转印工序便可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因此,可防止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的印刷图像的失真及劣化。
[0013]此外,第一硬化工序中,因将图像层硬化,所以在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画质不会劣化,而可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014]由此,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015]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在所述转印工序中一边使所述粘着层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一边进行所述第三硬化工序。
[0016]一边使粘着层粘着于印刷对象物,一边对粘着层照射紫外线,由此进行粘着层的硬化。因此,比起在转印工序后进行粘着层的硬化,可缩短印刷时间。
[0017]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所述转印介质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所述第三硬化工序中,将紫外线从形成着所述图像层的所述转印介质的面的相反侧,经由所述转印介质及所述图像层而照射到所述粘着层。
[0018]从形成着图像层的转印介质的面的相反侧照射的紫外线透过转印介质而照射到粘着层。因此,可一边使粘着层粘着于印刷对象物一边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而且,在第三硬化工序中可在将粘着层进一步硬化后将转印介质与印刷对象物分离,因而在将转印介质剥离时图像层并未失真,从而可获得转印了高画质的图像的印刷对象物。
[0019]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所述印刷对象物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所述第三硬化工序中,将紫外线从粘着于所述粘着层的所述印刷对象物的面的相反侧,经由所述印刷对象物而照射到所述粘着层。
[0020]从粘着于粘着层的印刷对象物的面的相反侧照射的紫外线透过印刷对象物而照射到粘着层。因此,可一边使粘着层粘着于印刷对象物一边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而且,在第三硬化工序中可在将粘着层进一步硬化后将转印介质与印刷对象物分离,因而在将转印介质剥离时图像层并未失真,从而可获得转印了高画质的图像的印刷对象物。
[0021]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所述转印介质为具有弹性的片材,所述转印工序中,将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的所述转印介质放入到具排气口的框体中,或者,在此框体具有所述排气口以外的开口部时通过在此开口部设置所述转印介质而覆盖此开口部,预先向所述框体内放入印刷对象物,并从所述排气口抽吸所述框体内的空气而将所述框体内减压,由此,使所述转印介质密接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进行转印。
[0022]因转印介质具有弹性,所以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转印图像层。而且,可容易控制转印率,从而可容易地对凹凸大或大面积的印刷对象物进行转印。这是因为利用大气压而容易均匀地施加压力。
[0023]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所述转印介质为具有弹性的片材,所述转印工序中,从形成着所述图像层的所述转印介质的面的相反侧利用衬垫(pad)对所述转印介质进行推压,由此使所述转印介质密接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进行转印。
[0024]因转印介质具有弹性,所以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转印图像层。而且,利用衬垫来按压转印介质,由此可更有效率地对印刷对象物转印图像层。
[0025]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第一硬化工序中,所述图像层未完全硬化。
[0026]在第一硬化工序中将图像层完全硬化的情况下,有图像层与粘着层的密接不充分而产生粘着不良的可能。因此,在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时,有如下可能:产生图像层的失真,或图像层从粘着层剥离,而无法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
[0027]另一方面,在第一硬化工序中未完全将图像层硬化的情况下,图像层与粘着层的密接强度提高,两者充分粘着。因此,在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时,可防止图像层从粘着层剥离,且,不会产生图像层的失真,从而可将图像层良好地转印到印刷对象物。
[0028]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优选所述粘着层包含白色油墨及银色油墨中的至少一者。
[0029]粘着层包含所述油墨,由此也可将粘着层用作图像层的背景层。此外,通过将背景层及图像层这2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而可与印刷对象物的颜色无关地,利用背景层的作用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0030]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将涂布于转印介质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涂布单元,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在所述转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层;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图像层,而将所述图像层硬化;第二涂布单元,对所述图像层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从而在所述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粘着层,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所述粘着层硬化;转印单元,通过使所述图像层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将所述图像层转印到所述印刷对象物;以及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通过对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的所述粘着层照射紫外线,而将所述粘着层硬化。
[0031]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因第二涂布单元在形成于转印介质的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所以利用一次转印便可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因此,在转印单元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可防止印刷图像的失真及劣化。
[0032]进而,因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将图像层硬化,所以在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画质不会劣化,而可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033]由此,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034]发明的效果
[0035]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实现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A?图1E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
[0037]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的照射方法的图。
[0038]图3A?图3C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
[0039]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的照射方法的图。
[0040]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紫外线的照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2][第一实施方式]
[0043]<印刷方法>
[0044]本发明的印刷方法是将涂布于转印介质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的印刷方法,包括:第一涂布工序,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而在所述转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层;第一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图像层,而将所述图像层硬化。而且包括:第二涂布工序,在所述第一硬化工序后,对所述图像层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从而在所述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第二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粘着层,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所述粘着层硬化。而且包括:转印工序,在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使所述粘着层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将所述图像层转印到所述印刷对象物;以及第三硬化工序,通过对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的所述粘着层照射紫外线,而将所述粘着层进一步硬化。以下,使用图1A?图1E及图2,对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A?图1E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的照射方法的图。
[0045](转印介质I)
[0046]如图1A?图1E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印介质I为用于将所涂布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的片状的弹性构件。
[0047]作为形成本发明中使用的转印介质的材料,例如可列举矽橡胶。而且,除矽橡胶以夕卜,可视目的而选择氟橡胶、丁基橡胶、氯丁二烯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三元乙丙橡膠(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EPDM))等橡胶,弹性体树脂的单体或将所述橡胶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等。
[0048]而且,在使用完转印介质便丢弃的情况下,也可并非为如橡胶这样在去除压力时恢复为原型的材料,而是形状无法恢复的材料。作为形状无法恢复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层压膜等显示热可塑性的结晶性或非结晶性的薄树脂膜。
[0049]转印介质的硬度及厚度也可根据后述的印刷对象物的形状而适当变更。在印刷对象物的形状为更复杂形状的情况下,优选选择硬度低且薄的转印介质。在印刷对象物为平板状的情况下,转印介质也可不为片状而为橡胶板状。
[0050](印刷对象物5)
[0051]如图1D及图1E所示,印刷对象物5经由粘着层4而与图像层2粘着,由此被转印有图像层2。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对象物5为球状,但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对象物的形状不限定于此,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进行印刷。
[0052](图像层2)
[0053]如图1A所示,图像层2为从喷墨头20对转印介质I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油墨而形成的层。形成于转印介质I的图像层2最终被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
[0054]作为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油墨,例如可列举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及溶剂的油
m
O
[0055]而且,作为紫外线硬化树脂,例如可列举阳离子聚合型树脂、自由基聚合型树脂或他们的混合物。作为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度,使用与目的相应的粘度的树脂即可。例如,不仅可为低粘度的单体或低聚物(oligomer),也可为高粘度者。具体来说,为30mpa.sec?100, OOOmPa.sec,优选 10mPa.sec ?2,OOOmPa.sec。
[0056]作为油墨的粘度,使用与目的相应的粘度即可,在硬化前的状态下,更优选25°C时,粘度为3mpa.sec以上、且20mPa.sec以下。这是为了容易地从喷墨头等涂布单元喷出。
[0057]作为溶剂的种类,根据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种类等适当设定即可,例如可列举选自由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等二醇醚系溶剂、Y-丁内酯、环己酮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0058](粘着层4)
[0059]如图1B所示,通过将粘着剂涂布于图像层2上而形成粘着层4。而且,粘着层4是用于通过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而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的层。
[0060]粘着剂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作为此紫外线硬化树脂,例如可列举阳离子聚合型树脂、自由基聚合型树脂或他们的混合物。而且,粘着剂中所含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可与所述油墨中所含的紫外线硬化树脂相同,也可不同。
[0061]作为粘着剂的粘度,使用与目的相应的粘度即可,在硬化前的状态下,更优选25°C时,粘度为2mPa.sec以上、且50mPa.sec以下。这是为了容易地从喷墨头等涂布单元喷出。
[0062]而且,粘着剂也可包含溶剂,作为此溶剂,例如可列举与所述油墨中所含的溶剂相同的溶剂。
[0063]而且,粘着层也可含有与图像层为不同图像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而且,还可含有白色油墨及银色油墨中的至少一者。粘着层包含所述油墨,由此也可将粘着层用作图像层的背景层。进而,通过将背景层及图像层这2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而可与印刷对象物的颜色无关地,利用背景层的作用而获得清晰的图像层。而且,通过使粘着层为印刷对象物的基底,而不需要另外形成图像层的基底。
[0064][第一涂布工序]
[0065]首先,如图1A所示,从喷墨头(第一涂布单元)20对两端由支架3支撑的转印介质I涂布油墨,而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
[0066]支架3对转印介质I的两端进行支撑。设置支架3是为了将转印介质I的形状保持为平面上,且,提高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时的操作性。
[0067]喷墨头20用于从形成于与转印介质I相向的面的喷嘴喷出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油墨,由此将此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1,而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而且,喷墨头20一边沿箭头X方向扫描一边从喷嘴向转印介质I喷出油墨。
[0068]另外,也可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前,将涂布剂涂布于转印介质1,而形成涂布层,并在此涂布层上形成图像层2。由此,可涂布被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的图像层2。
[0069][第一硬化工序]
[0070]如图1A所示,一边使用喷墨头20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一边从紫外线照射装置(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21将紫外线照射到图像层2。紫外线照射装置21与喷墨头20邻接而设置,一边沿箭头X方向扫描,一边将紫外线(以下也称作“UV”)照射到图像层
2。因被照射紫外线,而图像层2中所含的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图像层2也硬化。
[0071]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21,例如可列举紫外线发光二极管(UV-light-emittingd1de (LED))灯、金属卤化物灯、黑光灯、灭菌灯、氙气灯等及将这些灯组合而成者。作为紫外线的波长,例如可列举350nm以上、且410nm以下的波长。
[0072]本工序中,以下述转印工序中图像层2不会渗漏的程度,将图像层2硬化即可,而优选图像层2未完全硬化。在使图像层2完全硬化的情况下,有图像层2与粘着层4的密接不充分而产生粘着不良的可能,但在未完全将图像层2硬化的情况下,图像层2与粘着层4的密接强度提高,两者充分粘着。由此,在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时,可防止图像层2从粘着层4剥离,且不会产生图像层2的失真,从而可将图像层2良好地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
[0073]而且,本工序中,即便在未完全将图像层2硬化的情况下,在下述第二硬化工序及第三硬化工序中将粘着层硬化时,图像层2也会得到完全硬化。
[0074]而且,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含的第一硬化工序中,将图像层硬化时的油墨的粘度优选增粘至10mpa.sec以上、且20,OOOmPa.sec以下为止。使形成图像层的油墨增粘至所述范围为止,由此在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时,可防止图像层渗漏。而且,在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时,不会产生图像层的失真而可将图像层良好地转印到印刷对象物。
[0075]可如所述那样一边将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1,而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一边在第一硬化工序中进行图像层2的硬化,但也可在第一涂布工序全部结束后进行第一硬化工序。在利用多径(multipath)而一边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一边进行图像层2的硬化的情况下,有图像层2的硬化的程度中出现不均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涂布工序全部结束后进行第一硬化工序,而可使图像层2更均匀地硬化。
[0076]而且,在转印介质I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也可一边使紫外线照射装置21沿箭头Y方向扫描,一边从形成着图像层2的转印介质I的面的相反侧经由转印介质1,而将紫外线照射到图像层2。此情况下,可一边通过将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1,而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一边在第一硬化工序中进行图像层2的硬化。另外,需要防止从紫外线照射装置21照射的紫外线照射到喷墨头20,而从喷墨头20喷出的油墨在涂布于转印介质I前便硬化。因此,如图2所示,紫外线照射装置21更优选在不对喷墨头20照射紫外线的位置,对转印介质I上的图像层2照射紫外线。
[0077][第二涂布工序]
[0078]接下来,如图1B所示,使用喷墨头(第二涂布单元)24在图像层2上涂布粘着剂,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
[0079]喷墨头24用于从形成于与转印介质I相向的面的喷嘴喷出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由此在图像层2上涂布此粘着剂,从而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而且,喷墨头24 一边沿箭头X方向扫描一边从喷嘴向图像层2上喷出粘着剂。
[0080]粘着剂由喷墨头等涂布单元涂布于图像层2上。另外,粘着剂无须涂布于整个图像层2上,只要可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则也可对图像层2上的一部分进行涂布。
[0081][第二硬化工序]
[0082]如图1B所示,一边使用喷墨头24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一边从紫外线照射装置(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25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由此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粘着层4硬化。紫外线照射装置25与喷墨头24邻接而设置,一边沿箭头X方向扫描,一边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通过被照射紫外线,而粘着层4中所含的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粘着层4也硬化。
[0083]利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含的第二硬化工序,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粘着层硬化时的粘着剂的粘度优选增粘至10mPa.sec以上、且20,OOOmPa.sec以下为止。另夕卜,所谓“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是指在第二硬化工序后的粘着层上至少保留粘着性即可。具体来说,只要以图像层粘着于印刷对象物的程度保留粘着性即可,未对应保留的粘着性(粘着强度)进行特别限定。
[0084]而且,可一边将粘着剂涂布于图像层2上,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一边在第二硬化工序中进行粘着层4的硬化,但也可在第二涂布工序全部结束后进行第二硬化工序。
[0085]而且,在转印介质I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也可从形成着粘着层4的转印介质I的面的相反侧经由转印介质I及图像层2,而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此情况下,可一边将粘着剂涂布于图像层2上,而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一边在第二硬化工序中进行粘着层4的硬化。
[0086][转印工序]
[0087]接下来,如图1C所示,在真空腔室(框体、转印单元)22内设置印刷对象物5。而且,以图像层2及粘着层4位于真空腔室22内的方式设置转印介质I,通过将安装于转印介质I的两端的支架3与真空腔室22加以连接而由转印介质I覆盖真空腔室22的开口部。
[0088]真空腔室22具备用以供空气进出的排气口 23,空气从排气口 23进出,由此可调整真空腔室22内的压力。
[0089]接下来,如图1D所示,从排气口 23抽吸真空腔室22内的空气而将真空腔室22内减压,由此作为具有弹性的片材的转印介质I发生弯曲。另一方面,印刷对象物5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转印介质I经由粘着层4而与印刷对象物5密接。由此,可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
[0090]此时,因转印介质I为具有弹性的片状构件,所以会根据印刷对象物5的形状而发生变形。因此,可通过使用所述框体而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转印图像层。而且,因利用大气压而容易均匀地施加压力,因此可容易控制转印率,从而可容易地对凹凸大或大面积的印刷对象物进行转印。
[0091]而且,也可不通过在框体的开口部设置转印介质而覆盖此开口部,而在将转印介质放入到具有排气口的框体内的状态下,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
[0092][第三硬化工序]
[0093]如图1D所示,一边使粘着层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 —边从紫外线照射装置(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26对粘着层4照射紫外线,由此将粘着层4进一步硬化。而且,在转印介质I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可从形成着图像层2的转印介质I的面的相反侧经由转印介质I及图像层2,将紫外线从紫外线照射装置26照射到粘着层4。
[0094]此时,可不使转印介质I与印刷对象物5分离,而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由此,可在将粘着层4进一步硬化后将图像层2从转印介质I剥离,图像层2并未失真,从而可获得转印了高画质的图像的印刷对象物5。
[0095]利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所含的第三硬化工序将粘着层进一步硬化,而当粘着层完全硬化时,第三硬化工序结束。
[0096]可在转印工序后,在第三硬化工序中进行粘着层的硬化,但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一边使粘着层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一边对粘着层4照射紫外线,可进一步缩短印刷时间。
[0097]在转印工序结束后,将图像层2从转印介质I剥离。如图1E所示,可获得转印了图像层2的印刷对象物5。
[0098]另外,为了使油墨中所含的溶剂蒸发而可在所述各工序中适当并用加热器。转印工序虽可在室温下进行,但为了使转印条件稳定也可使用加热器,而将粘着层等加热至固定温度O
[0099]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在转印介质相对于紫外线不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在转印工序结束后,将图像层从转印介质剥离,且在第三硬化工序将粘着层进一步硬化即可。
[0100]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硬化工序、第二硬化工序及第三硬化工序中,分别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21、紫外线照射装置25及紫外线照射装置26,但也可在各工序中使用共用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0101]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共计2次的转印,但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因在形成于转印介质的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所以可利用一次转印工序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因此,可防止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的印刷图像的失真及劣化。
[0102]进而,第一硬化工序中,因将图像层硬化,所以在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画质不会劣化而可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03]由此,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04]〈印刷装置〉
[0105]本发明的印刷装置是用于通过将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而将图像层描绘于转印介质,从而将此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的装置。而且,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包括第一涂布单元、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第二涂布单元、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转印单元、及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
[0106]以下,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各构成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实施所述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各工序而使用印刷装置的各构成的一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依据所述印刷方法的说明,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0107][第一涂布单元]
[0108]作为第一涂布单元,只要通过将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而可将所需的图像层形成于转印介质则不作限定,例如可列举喷墨头等。所述喷墨头20相当于第一涂布单元。
[0109][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
[0110]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对第一涂布单元形成的图像层照射紫外线而将此图像层硬化。作为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例如可列举υν-LED灯、金属卤化物灯、黑光灯、灭菌灯、氙气灯等及将这些灯组合而成者。作为紫外线的波长,例如可列举350nm以上、且410nm以下的波长。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21相当于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
[0111][第二涂布单元]
[0112]作为第二涂布单元,只要能够在由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硬化的图像层上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并在此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则不作限定,例如可列举喷墨头等。所述喷墨头24相当于第二涂布单元。
[0113][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
[0114]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对第二涂布单元形成的粘着层照射紫外线,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此粘着层硬化。作为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可采取与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相同的构成。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25相当于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为了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使粘着层硬化,优选可微弱调节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单元。
[0115][转印单元]
[0116]转印单元通过将形成于转印介质上的粘着层粘着于印刷对象物,而将图像层转印到此印刷对象物。作为转印单元,例如可列举具有供转印介质及印刷对象物放入的排气口的框体。此框体除具有排气口以外,也可具有通过设置转印介质而得到覆盖的开口部。例如,所述真空腔室22相当于转印单元。而且,作为其他转印单元,可列举在下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的推压转印介质而使其密接于印刷对象物的衬垫等。例如,后述衬垫32也相当于转印单元。
[0117][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
[0118]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对粘着于印刷对象物的粘着层照射紫外线,由此将此粘着层硬化。作为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可采取与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相同的构成。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26相当于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
[0119]另外,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及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可相同,也可各不相同。而且,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可包含于第一涂布单元中,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也可包含于第二涂布单元中。
[0120]而且,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为了使油墨中所含的溶剂蒸发还可包括加热器等加热单元。作为加热单元,例如可列举陶瓷加热器、钨加热器、护套(sheath)线加热器、远红外线加热器、感应加热式加热器(Inductive Heating heater)、暖风加热器及将这些加热器加以组合而成者。
[0121]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可利用一次转印将图像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从而画质不会劣化而可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22][第二实施方式]
[0123]〈印刷方法〉
[0124]接下来,使用图3A?图3C及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将涂布于转印介质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的印刷方法进行说明。图3A?图3C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的照射方法的图。
[0125]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不同,S卩,在转印工序中使用衬垫32而非真空腔室22,将图像层1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1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从第一涂布工序到第二硬化工序为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相同的事项也省略其说明。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转印介质11、图像层12、支架13、粘着层14、印刷对象物15、紫外线照射装置31分别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转印介质1、图像层2、支架3、粘着层4、印刷对象物5及紫外线照射装置26,因而省略其说明。
[0126][转印工序]
[0127]如图3A所示,将转印介质11设置于印刷对象物15与衬垫(转印单元)32之间。
[0128]接下来,如图3B所示,从形成着图像层12的转印介质11的面的相反侧利用衬垫32对转印介质11进行推压,由此使转印介质11密接于印刷对象物15,从而将图像层1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15。
[0129]转印介质I为具有弹性的片状的构件,因而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15转印图像层12。而且,利用衬垫32来按压转印介质11,由此可更有效率地对印刷对象物15转印图像层12。
[0130]而且,作为衬垫的材质,优选具有弹性的材质,更优选均匀地对所推压的转印介质赋予压力的材质,例如也可为柔软的橡胶、硬质的橡胶、海绵、在袋中放入了液体、粉体、气体的所得物。由此,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转印图像层。
[0131][第三硬化工序]
[0132]而且,如图3B所示,一边使粘着层1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15 —边对粘着层14照射紫外线,由此将粘着层14进一步硬化。而且,在印刷对象物15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可从粘着于粘着层14的印刷对象物15的面的相反侧经由印刷对象物15,而从紫外线照射装置31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14。
[0133]此时,可不使转印介质11与印刷对象物15分离,而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14。由此,可在将粘着层14进一步硬化后将图像层12从转印介质11剥离,图像层12不会失真,从而可获得转印了高画质的图像的印刷对象物15。
[0134]作为相对于紫外线而具有透过性的印刷对象物15,可列举透明的树脂构件等。
[0135]在印刷对象物15相对于紫外线不具有透过性,而转印介质11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也可在解除了衬垫32的推压后,从形成着粘着层14的转印介质11的面的相反侧经由转印介质11,而从紫外线照射装置31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14。
[0136](变形例)
[0137]以下,使用图5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紫外线的照射方法的图。本变形例在如下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即,代替转印介质11及衬垫32,而使用衬垫(转印介质、转印单元)42,衬垫42也具有转印介质11的作用。即,本变形例为本发明中由一个构件构成转印介质与转印单元的形态的一例。
[0138]首先,直接对衬塾42涂布油墨,而形成图像层12。然后,在图像层12上涂布粘着齐U,从而形成粘着层14。另外,在从第一涂布工序到第二硬化工序为止的各工序中,将第二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转印介质11换作衬垫42即可,因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39]接下来,如图5所示,一边使图像层12上的粘着层1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15,一边对粘着层14照射紫外线,由此将粘着层14进一步硬化。而且,在印刷对象物15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可从粘着于粘着层14的印刷对象物15的面的相反侧经由印刷对象物15,而从紫外线照射单元31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14。
[0140]此时,从形成着图像层12的衬垫42的面的相反侧将衬垫42向箭头A方向推压,由此衬垫42与印刷对象物15密接,从而可将图像层1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15。另外,本变形例的衬垫42也可与所述的衬垫32相同。
[0141]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通过将衬垫等转印单元用作转印介质,而无需分别设置转印介质及转印单元,可减少实施此方法时所使用的构件数。
[0142]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在转印介质及印刷对象物相对于紫外线不具有透过性的情况下,在转印工序结束后,将图像层从转印介质剥离,且在第三硬化工序中将粘着层进一步硬化即可。
[0143]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同样地,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44][附记事项]
[0145]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一实施方式是将涂布于转印介质I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的印刷方法,包括:第一涂布工序,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1,而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 ;及第一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图像层2,而将图像层2硬化。而且包括:第二涂布工序,在所述第一硬化工序后,对图像层2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从而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 ;以及第二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粘着层4硬化。而且包括--转印工序,在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使粘着层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 ;以及第三硬化工序,通过对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的粘着层4照射紫外线,而将粘着层4进一步硬化。
[0146]因在形成于转印介质I的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所以可利用一次转印工序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因此,可防止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的印刷图像的失真及劣化。
[0147]进而,第一硬化工序中,因将图像层2硬化,所以在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画质不会劣化,而可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48]由此,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49]而且,一边在所述转印工序中使粘着层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一边进行所述第三硬化工序。
[0150]一边使粘着层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一边对粘着层4照射紫外线,由此进行粘着层4的硬化。因此,比起在转印工序后进行粘着层4的硬化,可缩短印刷时间。
[0151]而且,转印介质I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所述第三硬化工序中,从形成着图像层2的转印介质I的面的相反侧经由转印介质I及图像层2,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
[0152]从形成着图像层2的转印介质I的面的相反侧照射的紫外线透过转印介质I而照射到粘着层4。因此,可一边使粘着层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 —边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
4。而且,在第三硬化工序中可在将粘着层4进一步硬化后将转印介质I与印刷对象物5分离,因而在将转印介质I剥离时图像层2并未失真,而可获得转印了高画质的图像的印刷对象物5。
[0153]而且,印刷对象物15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所述第三硬化工序中,从粘着于粘着层14的印刷对象物15的面的相反侧经由印刷对象物15,而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14。
[0154]从粘着于粘着层14的印刷对象物15的面的相反侧照射的紫外线透过印刷对象物15而照射到粘着层14。因此,可一边使粘着层14粘着于印刷对象物15 —边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14。而且,在第三硬化工序中可在将粘着层14进一步硬化后将转印介质11与印刷对象物15分离,因而在将转印介质11剥离时图像层12并未失真,从而可获得转印了高画质的图像的印刷对象物15。
[0155]而且,转印介质I为具有弹性的片材,所述转印工序中,首先,将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的转印介质I放入到具有排气口 23的真空腔室22中,或当真空腔室22具有排气口 23以外的开口部时通过在此开口部设置转印介质I而覆盖此开口部。而且,预先在真空腔室22内放入印刷对象物5,从排气口 23抽吸真空腔室22内的空气而将真空腔室22内减压,由此使转印介质I密接于印刷对象物5,而进行转印。
[0156]转印介质I因具有弹性,所以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5转印图像层2。而且,可容易控制转印率,从而可容易地对凹凸大或大面积的印刷对象物5进行转印。这是因为利用大气压而容易均匀地施加压力。
[0157]而且,转印介质11为具有弹性的片材,所述转印工序中,从形成着图像层12的转印介质11的面的相反侧利用衬垫32对转印介质11进行推压,由此使转印介质11密接于印刷对象物15,而进行转印。
[0158]因转印介质11具有弹性,所以可对各种形状的印刷对象物15转印图像层12。而且,利用衬垫32来按压转印介质11,由此可更有效率地对印刷对象物15转印图像层12。
[0159]而且,所述第一硬化工序中,图像层2未完全硬化。
[0160]在第一硬化工序中将图像层2完全硬化的情况下,有图像层2与粘着层4的密接不充分而产生粘着不良的可能。因此,在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时,有如下可能:产生图像层2的失真,或图像层2从粘着层4剥离,而无法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
[0161]另一方面,在第一硬化工序中未完全将图像层2硬化的情况下,图像层2与粘着层4的密接强度提高,两者充分粘着。因此,在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时,可防止图像层2从粘着层4剥离,且不会发生图像层2的失真,而可良好地对印刷对象物5转印图像层2。
[0162]而且,粘着层4包含白色油墨及银色油墨中的至少一者。
[0163]粘着层4包含所述油墨,由此也可将粘着层4用作图像层2的背景层。进而,将背景层及图像层2这2层转印到印刷对象物,由此可与印刷对象物的颜色无关地,利用背景层的作用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0164]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是将涂布于转印介质I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的印刷装置,包括:喷墨头20,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1,而在转印介质I上形成图像层2 ;紫外线照射装置21,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图像层2,而将图像层2硬化;喷墨头24,对图像层2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而在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 ;紫外线照射装置25,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粘着层4,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粘着层4硬化;真空腔室22,通过将图像层2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而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 ;以及紫外线照射装置26,通过对粘着于印刷对象物5的粘着层4照射紫外线,而将粘着层4硬化。
[0165]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因喷墨头24在形成于转印介质I的图像层2上形成粘着层4,所以利用一次转印便可将图像层2转印到印刷对象物5。因此,在真空腔室22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可防止印刷图像的失真及劣化。
[0166]进而,因紫外线照射装置21将图像层2硬化,所以在进行用于转印的压接时,画质不会劣化而可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67]由此,可简单地获得高画质的印刷图像。
[0168]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进行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169]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70]本发明可用于多径印刷等印刷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方法,将涂布于转印介质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涂布工序,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在所述转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层; 第一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图像层,而将所述图像层硬化; 第二涂布工序,在所述第一硬化工序后,对所述图像层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而在所述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 第二硬化工序,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粘着层,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所述粘着层硬化; 转印工序,在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使所述粘着层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将所述图像层转印到所述印刷对象物;以及 第三硬化工序,通过对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的所述粘着层照射紫外线,而将所述粘着层进一步硬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印工序中一边使所述粘着层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一边进行所述第三硬化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介质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所述第三硬化工序中,将紫外线从形成着所述图像层的所述转印介质的面的相反侧,经由所述转印介质及所述图像层而照射到所述粘着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对象物相对于紫外线具有透过性,所述第三硬化工序中,将紫外线从粘着于所述粘着层的所述印刷对象物的面的相反侧,经由所述印刷对象物而照射到所述粘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介质为具有弹性的片材,所述转印工序中,将所述第二硬化工序后的所述转印介质放入到具排气口的框体中,或者,在所述框体具有所述排气口以外的开口部时通过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所述转印介质而覆盖所述开口部,预先向所述框体内放入印刷对象物,并从所述排气口抽吸所述框体内的空气而对所述框体内进行减压,由此,使所述转印介质密接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进行转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介质为具有弹性的片材,所述转印工序中,从形成着所述图像层的所述转印介质的面的相反侧利用衬垫对所述转印介质进行推压,由此使所述转印介质密接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进行转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工序中,所述图像层未完全硬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包含白色油墨及银色油墨中的至少一者。
9.一种印刷装置,将涂布于转印介质的油墨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涂布单元,将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的油墨涂布于转印介质,在所述转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层; 第一紫外线照射单元,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图像层,而将所述图像层硬化; 第二涂布单元,对所述图像层上的至少一部分涂布包含紫外线硬化树脂的粘着剂,从而在所述图像层上形成粘着层; 第二紫外线照射单元,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粘着层,而以不会失去粘着性的程度将所述粘着层硬化; 转印单元,通过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而将所述图像层转印到所述印刷对象物;以及第三紫外线照射单元,通过对粘着于所述印刷对象物的所述粘着层照射紫外线,而将所述粘着层硬化。
【文档编号】B41M1/40GK104203587SQ20138001568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大西胜 申请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