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64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智能化移动办公的大趋势下,便携式打印机也逐渐成为行业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携式打印机是指体积小巧,易于携带的打印机,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途中打印需要而设计。办公性能快捷高效,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移动办公人士的需要。然而便携式打印机在整体体积受限的情况下,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打印清晰、打印压力均匀等等。其中,如何使打印机中碳带受到均匀的压力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打印的字迹痕迹粗细、清晰程度及字迹的统一均匀问题。因此,本案主要针对如何实现打印压力的均匀分布研发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外壳、上盖、打印头组件和胶辊,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打印头组件的空间,所述胶辊设在上盖上,所述上盖与外壳盖合后,所述胶辊抵触在打印头组件上,且所述上盖的前后侧与外壳之间形成进纸口与出纸口;所述打印头组件包括加热片、固定座、活动座和弹性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外壳内,在固定座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加热片位于固定座的上方,所述加热片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加热片产生向上的弹性力,所述加热片的两端固定在活动座上,所述加热片与活动座一起可相对外壳活动,上盖与外壳盖合时,所述胶辊与活动座配合,所述加热片与活动座一起活动后与胶辊抵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座的两端连接,所述活动座分别设在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朝向出纸口设有向上的倾斜面,所述活动座设在倾斜面上,其可沿倾斜面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面的前端设有限位轴,所述活动座上对应设有U形槽与之配合,所述倾斜面的后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活动座的底面向下伸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对应与第一限位槽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座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上盖与外壳盖合时,所述胶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座的第二限位槽配合,并将活动座沿倾斜面向上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个U形帽,所述每个U形帽内对应设有一个弹性件,所述固定座左右两边对称的排布若干个U形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帽的数量为不少于4个。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力件和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一弹力件设在固定座靠近两端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弹力件设在固定座的中间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位于固定座左右两侧设有侧壁,所述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导向槽与右让位槽,上盖与外壳盖合时,所述胶辊首先组入左导向槽,紧接着与第二限位槽配合;上盖与外壳盖合后,所述胶辊的一端卡入右让位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胶辊设在安装槽内,所述胶辊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连轴套,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胶辊的两端套与连轴套一起插设在连接孔内,所述连轴套的中部设有限位凸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胶辊包括金属轴芯和耐磨橡胶,所述耐磨橡胶裹覆金属轴芯的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加热片与可活动的活动座连接,保证胶辊与活动座配合时,推动加热片活动并与胶辊抵触。确保胶辊与加热片的抵触,是打印压力均匀、打印字迹浓淡均匀的首要前提。同时设置对加热片产生向上弹性力的弹簧件,使加热片与胶辊接触时具有向上打印压力,更有利于碳粉加热后附着在纸张上。

2、通过设置倾斜面,所述上盖与外壳盖合时,所述胶辊推动活动座沿斜面向上移动。就是将加热片向更高的位置移动,保证胶辊与加热片的抵触关系。具有活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优点。

3、将若干个弹性件左右对称的排布在固定座上。并通过设置两种弹性系数不同的弹性件,将弹性系数大的设在两端位置,而中间使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性件,最终使加热片各个位置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的总装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所示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打开上盖时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所示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将碳带组件取出时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2所示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将上盖去除时沿B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5是沿附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6是附图2所示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中打印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7是附图2所示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中胶辊与连轴套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7,一种打印压力均匀分布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外壳10、上盖20、打印头组件和胶辊4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容纳打印头组件的空间,所述胶辊40设在上盖20上,所述上盖20与外壳10盖合后,所述胶辊40抵触在打印头组件上,且所述上盖20的前后侧与外壳10之间形成进纸口与出纸口。其中,还设有可拆装的碳带组件30,所述碳带组件30包括两个卷轴31和碳带薄膜32,所述碳带薄膜32的两端分别绕在两个卷轴31上,所述胶辊40将碳带薄膜32抵压在打印头组件上。

所述打印头组件包括加热片62、固定座63、活动座61和弹性件65,所述固定座63固定在外壳10内,在固定座63两端的位置处分别设有活动座61,所述活动座61与外壳10活动连接。所述加热片62位于固定座63的上方,所述加热片62与固定座63之间设有弹性件65,所述弹性件65对加热片62产生向上的弹性力。所述加热片62的两端固定在活动座61上,所述加热片62与活动座61一起可相对外壳10活动,上盖20与外壳10盖合时,所述胶辊40与活动座61配合,所述加热片62与活动座61一起活动后与胶辊40抵触。通过将加热片62与可活动的活动座61连接,保证胶辊40与活动座61配合时,推动加热片62活动并与胶辊40抵触。确保胶辊40与加热片62的抵触,是打印压力均匀、打印字迹浓淡均匀的首要前提。同时设置对加热片62产生向上弹性力的弹簧件,使加热片62与胶辊40接触时具有向上打印压力,更有利于碳粉加热后附着在纸张上。

所述外壳10内设有固定件66,所述固定件66与固定座63的两端连接,所述活动座61分别设在固定件66上,所述固定件66朝向出纸口设有向上的倾斜面663,所述活动座61设在倾斜面663上,其可沿倾斜面663移动。通过设置倾斜面663,所述上盖20与外壳10盖合时,所述胶辊40推动活动座61沿斜面向上移动。就是将加热片62向更高的位置移动,保证胶辊40与加热片62的抵触关系。具有活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倾斜面663的前端设有限位轴661,所述活动座61上对应设有U形槽612与之配合,所述倾斜面663的后端设有第一限位槽662,所述活动座61的底面向下伸出限位块613,所述限位块613对应与第一限位槽662配合。其中,通过U形槽612与限位轴661的配合,能限制活动座61沿垂直倾斜面663的方向脱出。通过限位块613与第一限位槽662的配合,避免活动座61沿倾斜面663的方向脱出。

所述固定座63上设有若干个U形帽,所述每个U形帽内对应设有一个弹性件65。实施例中,弹性件65采用螺旋弹簧,将弹性件65放置在具有一定深度的U形帽中,能更好的固定弹性件65。避免各个弹性件65各自歪斜、倾倒,而造成弹性力难以控制。所述固定座63左右两边对称的排布若干个U形帽。所述弹性件65包括第一弹力件652和第二弹力件651,所述第一弹力件652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力件651,所述第一弹力件652设在固定座63靠近两端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弹力件651设在固定座63的中间位置。将若干个弹性件65左右对称的排布在固定座63上。并通过设置两种弹性系数不同的弹性件65,将弹性系数大的设在两端位置,而中间使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性件65,最终使加热片62各个位置受力均匀。

优选的,所述U形帽的数量为不少于4个。实施例中,U形帽的数量为6个,每个U形帽内分别设有一个弹性件65。且位于两端的两个U形帽内设置第一弹性力,而中间的四个U形帽内设置第二弹性力。U形帽之间的距离可以依据打印压力均匀的需求进行调整,可以是等间距的,也可以是非等间距的。

所述外壳10位于固定座63左右两侧设有侧壁,所述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导向槽12与右让位槽11。上盖20与外壳10盖合时,所述胶辊40首先组入左导向槽12,紧接着与第二限位槽611配合。所述左导向槽12靠近纸张出口一侧设有斜导向,所述胶辊40沿斜导向组入左导向槽12内。保证胶辊40在左导向槽12的导向作用下,准确的与活动座61配合。上盖20与外壳10盖合后,所述胶辊40的一端卡入右让位槽11。其中,外壳10的两端分别设有功能模块,设置侧壁将功能模块与打印头组件分隔开来。外壳10的一端内设有胶辊传动组件50,所述胶辊40的一端对应设有与之配合的齿轮51。

所述上盖20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胶辊40设在安装槽内,所述胶辊40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连轴套70,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胶辊40的两端套与连轴套70一起插设在连接孔内,所述连轴套70的中部设有限位凸块71。所述胶辊40沿安装槽具有一定的左右移动空间,活动空间的大小通过连轴套70控制。设在活动空间,使胶辊40轴线方向的限位由左导向槽12、第二限位槽611完成。避免胶辊40受上盖20与外壳10的双重定位,保证胶辊40与第二限位槽611的配合关系,以及与胶辊传动组件50的连接关系。

所述胶辊40包括金属轴芯42和耐磨橡胶41,所述耐磨橡胶41裹覆金属轴芯42的外层。采用金属轴芯42,具有较高的硬度,避免轴芯变形影响打印压力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