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2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打印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数码打印机设计为水平工作方式,但是水平轮转式数码打印机效率低,成本高,主要因为打印机打印的时候,操作人员是空闲的,操作人员进行准备工作时,打印机是空闲的,若能够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生产效率肯定提高,这也是我们实用新型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采用新的运行方式,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它包括机架、电机、打印机构、喷雾烘干机构、移动工作台、升降机构、升降平台、固定导轨,机架呈T型状,机架包括横架和竖架,竖架后端垂直与横架一侧中间安装,横架上端两侧装有导轨,导轨上装有打印机构,竖架后部装有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上端装有第一升降平台,竖架中部上方装有喷雾烘干机构,竖架前部装有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上端装有第二升降平台,竖架内部中间部位两侧分别装有固定导轨,固定导轨设计成上下两层,分为上固定导轨和下固定导轨,第一升降平台上端两侧分别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的一端与上固定导轨或下固定导轨的一端对接配合,第二升降平台上端两侧分别装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的一端与上固定导轨或下固定导轨的另一端对接配合,第一升降平台上装有第一移动工作台,第一移动工作台下端两侧分别装有滑轮组,第二升降平台上装有第二移动工作台,第二移动工作台下端两侧分别装有滑轮组,第一移动工作台下端的滑轮组和第二移动工作台下端的滑轮组分别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或固定导轨对应滑动配合连接;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平台、上固定导轨和下固定导轨上方一侧装有齿条,第一移动工作台和第二移动工作台的一侧上端分别装有电机且电机前端装有齿轮,齿轮啮合连接在齿条上;第一移动工作台和第二移动工作台的上面分别设计有若干的工位板。

所述的第一移动工作台和第二移动工作台的上面分别设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位板。

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导杆、支撑板、导套,支撑板装在横架中间偏下位置,支撑板中间装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端连接在第一升降平台下端,支撑板四角位置装有导套,导套内滑动装有导杆,导杆上端固定在第一升降平台下端四角位置。

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导杆、支撑板、导套,支撑板装在竖架中间偏下位置,支撑板中间装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端连接在第二升降平台下端,支撑板四角位置装有导套,导套内滑动装有导杆,导杆上端固定在第二升降平台下端四角位置。

所述的固定导轨设计成上下两层,分为上固定导轨和下固定导轨,固定导轨包括导轨支架和滑轨,导轨支架分为左导轨支架和右导轨支架,滑轨分为左滑轨和右滑轨,左导轨支架装在竖架内部左侧,右导轨支架装在竖架内部右侧,左滑轨装在左导轨支架上面,右导轨装在右导轨支架上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工作台采用上下轮回的运行方式,保证打印机工作时候,操作工人在做下一工序的准备工作,合理利用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降平台或第二升降平台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5,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它包括机架、电机14、打印机构1、喷雾烘干机构2、移动工作台、升降机构、升降平台、固定导轨,机架呈T型状,机架包括横架3和竖架4,竖架4后端垂直与横架3一侧中间安装,横架3上端两侧装有导轨,导轨上装有打印机构1,竖架3后部装有第一升降机构5,第一升降机构5上端装有第一升降平台6,竖架4中部上方装有喷雾烘干机构2,竖架4前部中间装有第二升降机构7,第二升降机构7上端装有第二升降平台8,竖架3内部中间两侧分别装有固定导轨,固定导轨设计成上下两层,分为上固定导轨9和下固定导轨10,第一升降平台6上端两侧分别装有第一导轨61,第一导轨61的一端与上固定导轨9或下固定导轨10的一端对接配合,第二升降平台8上端两侧分别装有第二导轨81,第二导轨81的一端与上固定导轨9或下固定导轨10的另一端对接配合,第一升降平台6上装有第一移动工作台11,第一移动工作台11下端两侧分别装有滑轮组,第二升降平台8上装有第二移动工作台12,第二移动工作台12下端两侧分别装有滑轮组,第一移动工作台11下端的滑轮组和第二移动工作台12下端的滑轮组分别与第一导轨61、第二导轨81或固定导轨对应滑动配合连接;第一升降平台6、第二升降平台8、上固定导轨9和下固定导轨10上方一侧装有齿条13,第一移动工作台11和第二移动工作台12的一侧上端分别装有电机14且电机14前端装有齿轮15,齿轮15啮合连接在齿条13上;第一移动工作台11和第二移动工作台12的上面分别设计有若干的工位板16。

所述的第一移动工作台11和第二移动工作台12的上面分别设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位板16。

图3,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5包括伸缩机构51、导杆52、支撑板53、导套54,支撑板53装在横架3中间偏下位置,支撑板53中间装有伸缩机构51,伸缩机构51上端连接在第一升降平台6下端,支撑板53四角位置装有导套54,导套54内滑动装有导杆52,导杆52上端固定在第一升降平台6下端四角位置。伸缩机构可以是气缸伸缩机构、液压缸伸缩机构、电机驱动的丝杆活铃机构、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的任意一种。

图4,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7包括伸缩机构71、导杆72、支撑板73、导套74,支撑板73装在竖架4中间偏下位置,支撑板73中间装有伸缩机构71,伸缩机构71上端连接在第二升降平台8下端,支撑板73四角位置装有导套74,导套74内滑动装有导杆72,导杆72上端固定在第二升降平台8 下端四角位置。

所述的固定导轨设计成上下两层,分为上固定导轨9和下固定导轨10,固定导轨包括导轨支架和滑轨,导轨支架分为左导轨支架和右导轨支架,滑轨分为左滑轨和右滑轨,左导轨支架装在竖架内部左侧,右导轨支架装在竖架内部右侧,左滑轨装在左导轨支架上面,右导轨装在右导轨支架上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正常工作是第一移动工作台11位于打印机构1下面进行对工位板16上的工件打印的同时,第二移动工作台12也在工作,操作人员在工位板16上放置工件并做打印前预处理;第一移动工作台11上的工位板16上的工件打印结束后,第一升降机构5动作,带动第一移动工作台11整体下降,第一升降平台6的第一导轨61与上固定导轨9脱开,接着再和下固定导轨10对接,对接好后,第一移动工作台11在电机14作用下移动到下固定导轨10上,第一升降机构5上升复位,同时第二移动工作台12上面的工件预处理也准备好了且通过电机14驱动第二移动工作台12移动到上固定导轨9上,在移动到上固定导轨9过程中,喷雾烘干机构2对匀速移动的工件进行喷雾并烘干处理,边走边喷边烘干最后形成均匀烘干的预处理涂层,当第一升降平台6把第一移动平台11送走复位后,第二移动平台12从上固定导轨10移动到第一升降平台6上进行打印工作;当第二移动工作台12一离开第二升降平台8时,第二升降平台8立即下降通过第二导轨81与下固定导轨10对接,下固定导轨10上的第一移动工作台11移动到第二升降平台8上,第二升降平台8回升且第二升降平台8上的第二导轨81与上固定导轨9对接,操作人员则把第一移动工作台11上打印好的工件取下,把待打印工件放到工位板16上准备进行打印;如上述步骤,第一移动工作台11和第二移动工作台12同时一个在预处理准备,另一个在打印,合理利用时间,上固定轨道9和下固定轨道10起到轮回过程中缓冲等待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轮回式工作方式,打破以往水平轮转操作模式,提高至少两倍工作效率,而且设备成本低,占有空间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