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旋转喷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9341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旋转喷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旋转喷码机构。



背景技术:

在产品包装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喷码,现有中大多数是通过人工喷码,人工喷码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和易出现不良品,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损失,而且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旋转喷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旋转喷码机构,包括支撑座、连接于支撑座的上料轮、用于驱动上料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用于喷码产品的喷码装置,所述上料轮设置有若干置物槽。

进一步地,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码机及用于驱动产品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连接于电机输出端的转轮。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产品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上料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直身段、连接于直身段的拱桥段和连接于拱桥段的斜台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护栏。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传送待喷码产品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安装板、两安装板间设置有传送导轨、连接于传送导轨的移动板、用于驱动移动板横向移动横向驱动机构及用于驱动移动板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导轨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间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料斜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待喷码产品输送至上料轮的置物槽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料轮转动,上料轮带动产品转动至设定位置,喷码装置对产品进行喷码,自动化喷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喷码位置准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座;11、第一支撑板;111、直身段;112、拱桥段;113、斜台段;114、定位板;12、第二支撑板;121、护栏;2、上料轮;21、置物槽;

22、滚轮;3、第一驱动机构;4、喷码装置;41、喷码机;

42、第二驱动机构;421、电机;422、转轮;5、传感器;7、传送装置;

71、安装板;711、凹槽;712、导料斜板;72、传送导轨;721、凸块;

722、定位槽;73、移动板;74、横向驱动机构;75、升降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旋转喷码机构,包括支撑座1、连接于支撑座1的上料轮2、用于驱动上料轮2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及用于喷码产品的喷码装置4,所述上料轮2设置有若干置物槽21。

实际工作时,将待喷码产品输送至上料轮2的置物槽21中,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上料轮2转动,上料轮2带动产品转动至设定位置,喷码装置4对产品进行喷码,自动化喷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喷码位置准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码装置4包括喷码机41及用于驱动产品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2。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2包括电机421及连接于电机421输出端的转轮422。

实际工作时,喷码机41对产品进行喷码,同时第二驱动机构42的电机421驱动转轮422转动,转轮422带动产品转动,使产品处于合适的喷码位置,便于喷码的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槽21设置有滚轮22,滚轮22有利于转轮422带动产品转动,可提高喷码的效率,保证产品喷码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感应产品的传感器5,当传感器5感应到上料轮2中有产品时,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上料轮2转动,当传感器5感应到上料轮2中没有产品时,第一驱动机构3停止驱动上料轮2转动,传感器5自动检测,其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灵敏度高。具体地,所述滚轮22可采用轴承替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上料轮2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之间,实现模块化,便于零件的更换与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1包括直身段111、连接于直身段111的拱桥段112和连接于拱桥段112的斜台段113,直身段111可与传送装置7衔接,便于产品的上料,拱桥段112便于安装上料轮2,可减少应力集中,同时可增加审美观,斜台段113便于喷码后产品的出料。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一支撑板11结构相同,不在此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14,定位板114对产品上料及转动过程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一侧设置有护栏121,护栏121对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旋转喷码机构还包括用于传送待喷码产品的传送装置7,所述传送装置7包括安装板71、两安装板71间设置有传送导轨72、连接于传送导轨72的移动板73、用于驱动移动板73横向移动横向驱动机构74及用于驱动移动板73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75。具体地,所述传送导轨72设置有若干凸块721,所述凸块721间设置有定位槽722,所述安装板71设置有凹槽711,所述安装板71的一端设置有导料斜板712。

实际工作时,产品经过加工后移动至传送装置7中安装板71的凹槽711中,升降驱动机构75驱动移动板73上升,移动板73带动传送导轨72上升,使产品落入定位槽722中,并在横向驱动机构74驱动下,使移动板73横向移动,移动板73带动传送导轨72和产品横向移动,再通过升降驱动机构75驱动移动板73下降,移动板73带动传送导轨72下降,使产品放置于安装板71的凹槽711中,重复上述动作,实现产品的不间断进料,产品经过传送导轨72传送至安装板71末端的导料斜板712,通过导料斜板712将产品传送至上料轮2的定位槽722中,整个过程工作平稳、可靠,便于对产品的传送与上料,有利于后续产品喷码的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421、连接于电机421输出端的联轴器及连接于联轴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于上料轮2,所述升降驱动机构75和横向驱动机构74可以采用气缸、油缸、丝杆螺母机构等来实现,其结构简单,动作反应灵敏,工作平稳、可靠,控制精度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