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数码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060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数码印花机。



背景技术:

传统服装印花技术包括手工丝网印花、Tshirt纸转印和烫画纸转印,这些传统技术明显存在很多不足与劣势。手工丝网印花工序极复杂(从设计到印花完,大约有15道工序),对数量门槛(一般工厂起印量在500件以上)要求高;同时需要熟练工人,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出错几率大;同时只能印专色,无法印图片。Tshirt纸转印单件成本高(一张Tshirt纸零售在10元左右);图片效果无渐变色;处理后的衣服完全不透气;耐洗性特别差,一般洗2-3次就基本看不清图案了。烫画纸转印只适合大规模生产;大面积烫画的话,导致衣服透气性极差,耐洗性也不好。这些传统印刷过程都要经过一道转印工艺,图案效果不仅很难保证,其中间产生的废弃物,也极不环保。

布料数码印花机是最新的全彩数码彩印设备,突破传统打印设备只能打印纸质的局限,可直接在各种材质上印刷,无需制版,全彩图像,一次完成。布料数码印花机可协助客户拓展新业务,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益,降低成本,在全彩印刷领域脱颖而出!

但一般的布料数码印花机缺乏对布料进料时预热和对布料出料时的冷却操作,使得进料时布料不够柔软,降低了印花效果,而布料出料时也不能对布料进行冷却,印花后的布料需要摊凉一会才能包装转移,并且一般的布料数码印花机在布料进料前也不能将布料中的碎屑和断线进行清理,布料中存在的断线头会影响到印花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料数码印花机,能够在印花机印花工作前对布料进行清洁、加热处理,而且能在布料印花后进行冷却和对有机废气处理,让印花布料直接能够包装输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布料数码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所述印花机本体上端设有印花台,所述印花台中间段位置架设有轨道架,所述轨道架末端安装有颜料收纳槽,所述颜料收纳槽上安装有废料剃刮刀,所述轨道架上滑动连接有一数码印花头,所述印花台一侧台面上设置有颜料分配装置,所述颜料分配装置与所述数码印花头之间通过颜料输送履带连接,所述印花台前端设有布面清洁机构和热压辊装置,所述布面清洁机构设于所述热压辊装置前端,所述布面清洁机构下端设有多个旋转清洁盘,所述布面清洁机构一侧的所述印花台台面上还设有碎屑鼓风清理装置,所述碎屑鼓风清理装置朝向所述印花台内侧鼓风,所述印花台后端安装设置有冷却抽风机构,所述冷却抽风机构底部端开设有抽风口,所述冷却抽风机构内部设有抽风机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布面清洁机构上端安装有固定架杆,所述固定架杆底部杆体上设有多个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清洁盘连接,所述旋转清洁盘底部盘面上套接有清洁头,所述固定架杆两端还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架杆上下升降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压辊装置一端连接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印花台外侧端面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热压辊装置同轴连接,所述热压辊装置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颜料输送履带一端连接于所述颜料分配装置输出端,所述颜料输送履带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数码印花头输入端,所述印花台一端还安装有操控系统,所述操控系统分别连接到所述颜料分配装置和所述数码印花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废料剃刮刀安装设置于所述轨道架与所述颜料收纳槽衔接端位置上,所述废料剃刮刀竖直朝上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架横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印花台中间段位置,所述数码印花头后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架上,所述数码印花头前端向前凸出于所述轨道架,所述数码印花头前端部位底部端设有数码打印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印花机印花工作前对布料进行清洁、加热处理,清理布料内部细线的同时让布料更柔软便于印花,而且印花机能在布料印花后通过冷却抽风机构进行冷却,让印花布料直接能够包装输出,无需摊凉冷却,提高工作效率,冷却抽风机构还能对印花工作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布料数码印花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印花机本体; 2、印花台; 3、轨道架; 4、颜料收纳槽; 5、数码印花头; 6、颜料分配装置; 7、颜料输送履带; 8、布面清洁机构; 9、热压辊装置; 10、旋转清洁盘; 11、碎屑鼓风清理装置; 12、冷却抽风机构; 13、固定架杆; 14、旋转驱动机构; 15、驱动机构; 16、操控系统; 17、废料剃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布料数码印花机,包括印花机本体1,所述印花机本体1上端设有印花台2,所述印花台2中间段位置架设有轨道架3,所述轨道架3末端安装有颜料收纳槽4,所述颜料收纳槽4上安装有废料剃刮刀17,所述轨道架3上滑动连接有一数码印花头5,所述印花台2一侧台面上设置有颜料分配装置6,所述颜料分配装置6与所述数码印花头5之间通过颜料输送履带7连接,所述印花台2前端设有布面清洁机构8和热压辊装置9,所述布面清洁机构8设于所述热压辊装置9前端,所述布面清洁机构8下端设有多个旋转清洁盘10,所述布面清洁机构8一侧的所述印花台2台面上还设有碎屑鼓风清理装置11,所述碎屑鼓风清理装置11朝向所述印花台2内侧鼓风,所述印花台2后端安装设置有冷却抽风机构12,所述冷却抽风机构12底部端开设有抽风口,所述冷却抽风机构12内部设有抽风机组。

另外,所述布面清洁机构8上端安装有固定架杆13,所述固定架杆13底部杆体上设有多个旋转驱动机构1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4与所述旋转清洁盘10连接,所述旋转清洁盘10底部盘面上套接有清洁头,所述固定架杆13两端还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架杆13上下升降移动。

另外,所述热压辊装置9一端连接在驱动机构15上,所述驱动机构15固定在所述印花台2外侧端面上,所述驱动机构15与所述热压辊装置9同轴连接,所述热压辊装置9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另外,所述颜料输送履带7一端连接于所述颜料分配装置6输出端,所述颜料输送履带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数码印花头5输入端,所述印花台2一端还安装有操控系统16,所述操控系统16分别连接到所述颜料分配装置6和所述数码印花头5上。

另外,所述废料剃刮刀17安装设置于所述轨道架3与所述颜料收纳槽4衔接端位置上,所述废料剃刮刀17竖直朝上设置。

另外,所述轨道架3横向水平设置在所述印花台2中间段位置,所述数码印花头5后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架3上,所述数码印花头5前端向前凸出于所述轨道架3,所述数码印花头5前端部位底部端设有数码打印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印花机本体1上端设置印花台2,印花台2中间段位置架设有轨道架3,轨道架3末端安装有颜料收纳槽4,颜料收纳槽4上安装有废料剃刮刀17,废料剃刮刀17安装设置于轨道架3与颜料收纳槽4衔接端位置上,废料剃刮刀17竖直朝上设置,轨道架3上滑动连接有一数码印花头5,轨道架3横向水平设置在印花台2中间段位置,数码印花头5后端滑动连接于轨道架3上,数码印花头5前端向前凸出于轨道架3,数码印花头5前端部位底部端设有数码打印喷头,印花台2一侧台面上设置有颜料分配装置6,颜料分配装置6与数码印花头5之间通过颜料输送履带7连接,颜料输送履带7一端连接于颜料分配装置6输出端,颜料输送履带7另一端连接于数码印花头5输入端,印花台2一端还安装有操控系统16,操控系统16分别连接到颜料分配装置6和数码印花头5上,布料印花时通过数码印花头5在轨道架3上移动而进行移动数码打印,颜料分配装置6将颜料通过颜料输送履带7输送给数码印花头5,数码印花头5直接在布料上数码打印。

印花台2前端设有布面清洁机构8和热压辊装置9,布面清洁机构8设于热压辊装置9前端,热压辊装置9一端连接在驱动机构15上,驱动机构15固定在印花台2外侧端面上,驱动机构15与热压辊装置9同轴连接,热压辊装置9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布面清洁机构8下端设有多个旋转清洁盘10,布面清洁机构8上端安装有固定架杆13,固定架杆13底部杆体上设有多个旋转驱动机构14,旋转驱动机构14与旋转清洁盘10连接,旋转清洁盘10底部盘面上套接有清洁头,固定架杆13两端还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带动固定架杆13上下升降移动,布面清洁机构8一侧的印花台2台面上还设有碎屑鼓风清理装置11,碎屑鼓风清理装置11朝向印花台2内侧鼓风,布面清洁机构8和热压辊装置9能够在印花机印花工作前对布料进行清洁、加热处理,布面清洁机构8通过旋转清洁盘10对布料内的细线、断线进行清理,提高布料清洁度和平整度,而热压辊装置9则能让布料预热,让布料更柔软便于印花。

印花台2后端安装设置有冷却抽风机构12,冷却抽风机构12底部端开设有抽风口,冷却抽风机构12内部设有抽风机组,冷却抽风机构12对印花后的布料进行冷却,让印花布料直接能够包装输出,无需摊凉冷却,提高工作效率,冷却抽风机构12还能对印花工作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