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的安装部上的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79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的安装部上的墨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的安装部上的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设备例如打印机包括打印设备主体、安装部、墨盒,打印机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供墨针。墨盒内盛放墨水,墨盒包括液体流出部,液体流出部具有出墨口,当墨盒安装于安装部上时,液体流出部与供墨针连通,墨盒内的墨水经由供墨针输送至打印头。

图1-3所示为JP2016185659A中所公开的内容,图1是墨盒30安装到安装部110上的示意图,图2是墨盒30从安装部110处取出过程的示意图,图3是墨盒30的外形图。B方向为墨盒30安装到安装部110的安装方向;A方向为墨盒30从安装部110上拆卸时的拆卸方向。如图1所示,安装部110具有液体供给管102(供墨针),墨盒30具有液体存储室36(墨水存储部)、液体供给部34(液体流出部)、芯片64、操作部93、锁面(锁定部)151。液体供给部34(液体流出部)具有顶盖79、弹性胶塞71、导向部105。弹性胶塞71安装在顶盖79内,在长度方向上,顶盖79的长度是超出了弹性胶塞71的长度的。同时,墨盒30还具有设置有旋转轴61的检测杠杆(可偏转部件)59、弹簧78等,在此不进行详细的描述。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弹性胶塞71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墨水泄露,此弹性胶塞71在墨盒30未安装到安装部110上时对液体流出部34起密封作用。当供墨针102伸入液体流出部34时,供墨针102与弹性胶塞71密封接合,墨盒30的后端侧与安装部110之间具有一个间隙D12。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当将墨盒30从安装部110上拆卸下来时,以作用力F按压墨盒30的操作部93,使墨盒30的锁面(锁定部)151脱离安装部110的锁部(卡定部)145,墨盒30绕着供墨针102与弹性胶塞71密封接合的接合点O(如图3所示)转动,旋转到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供墨针102与弹性胶塞71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在此作用力下,会导致供墨针102的轴线与顶盖79的轴线不共线,由于弹性胶塞71安装在顶盖79内,势必会导致弹性胶塞71变形,使得供墨针102与弹性胶塞71之间产生间隙(此间隙最容易出现在弹性胶塞71的上端部),这就会导致液体流出部34和墨水存储部36内的墨水会沿着此间隙流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不只是在墨盒30拆卸过程中可能出现泄漏情况,同样在墨盒30安装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墨水泄漏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的安装部上的墨盒,当拆卸墨盒时,能够减小墨水从出墨口泄露的风险。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的安装部上的墨盒,括盒体和弹性部,所述盒体包括墨水存储部和液体流出部,所述液体流出部具有出墨口,

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液体流出部上,且所述弹性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出墨口的外侧,所述弹性部用于与所述供墨针密封接合,所述弹性部可供所述供墨针插入使得所述供墨针与所述墨水存储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液体流出部的弹性模量。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液体流出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密封所述出墨口,当所述墨盒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弹性部用于被所述供墨针刺破以供所述供墨针插入。

优选地,当所述墨盒脱离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变形以闭合被供墨针刺破所产生的裂纹。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出墨口连通且不贯穿所述弹性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小于所述供墨针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出墨口连通且贯穿所述弹性部,在所述第一空腔处,所述弹性部用于与所述供墨针密封接合。

优选地,所述墨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上用于密封所述弹性部的封膜,当所述墨盒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封膜可被所述供墨针刺破。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包括阀部和延伸部,所述阀部经由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液体流出部相接,

所述阀部用于与所述供墨针密封接合,所述延伸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大于所述供墨针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为所述供墨针穿入所述弹性部时提供导向。

优选地,所述墨盒还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墨盒的有无,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墨水存储部内的墨水量。

优选地,所述墨盒还包括操作部和墨盒锁定部,

在所述操作部上施加作用力以将所述墨盒从所述安装部中取出,且所述墨盒通过所述墨盒锁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卡合。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的安装部上的墨盒,在拆卸墨盒的过程中,墨盒沿O点旋转,旋转后,液体流出部的轴线与供墨针的轴向不共线,供墨针向弹性部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弹性部产生弹性变形,由于弹性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于液体流出部,因此,弹性部靠近液体流出部的那部分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可以保证在弹性部远离液体流出部的端部处的轴线与供墨针的轴线能够保持共线,从而保证了弹性部与供墨针之间的密封接合;或者是弹性部与液体流出部相接的一端的变形量较大,而弹性部远离液体流出部的一端的变形量相对比较小,在弹性部远离液体流出部的端部,弹性部的轴线与供墨针的轴线能够始终保持共线,由此可知,在弹性部变形量较小的一端,可以使得弹性部与供墨针始终紧密结合,从而减小了墨水从墨盒中泄露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墨盒安装到安装部上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墨盒从安装部中取出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墨盒的外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与安装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从安装部上拆卸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的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为实施例五时处于未变形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为实施例五时处于变形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为实施例五的墨盒的外部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为实施例一、二、三、四的墨盒的外部视图。

附图标记:

图1-3中:

30-墨盒;

34-液体供给部;

36-液体存储室;

59-检测杠杆;

61-旋转轴;

64-芯片;

71-弹性胶塞;

78-弹簧;

79-顶盖;

93-操作部;

110-安装部;

102-液体供给管;

105-导向部;

145-锁部;

151-锁面。

图4-13中:

1-安装部;

11-供墨针;

12-卡定部;

2-墨盒;

21-盒体;

211-液体流出部;

211a-出墨口;

211b-连接部;

212-墨水存储部;

22-弹性部;

22a-第一空腔;

22b-第一空腔;

221-阀部;

222-延伸部;

222a-第二空腔;

223-导向部

23-封膜;

24-第一检测部;

25-第二检测部;

26-可偏转部件;

27-操作部;

28-墨盒锁定部;

29-芯片。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设置有供墨针11的安装部上的墨盒2,一般情况下,安装部1可以是打印机或其它打印设备上的一部分当墨盒2安装到安装部1上后,打印机或其它打印设备才可以进行正常的打印工作工作。B方向为墨盒2安装到安装部1的安装方向;A方向为墨盒2从安装部1上拆卸时的拆卸方向。从图4可看出,供墨针11的轴线方向与安装方向B平行。

墨盒2包括盒体21,通常情况,盒体21包括两部分,两部分通过焊接形成盒体21。盒体21包括液体流出部211和墨水存储部212,墨水存储部212内用于存储墨水,墨水存储部212和液体流出部211相连通,液体流出部211具有出墨口211a,当墨盒2安装到安装部1上时,液体流出部211与供墨针11连通,墨水存储部212内的墨水经由液体流出部211的出墨口211a流至供墨针11内,以将墨水输送至打印头,完成打印动作。

墨盒2还包括弹性部22,该弹性部22用于与供墨针11密封接合,以密封出墨口211a,具体而言,弹性部22设置于液体流出部211上,且弹性部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出墨口211a的外侧,弹性部22可以供供墨针11插入,即在墨盒2的安装过程中,供墨针11可穿过弹性部22直到到达图4所示的安装到位状态时,弹性部22的轴线方向与供墨针1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供墨针11与墨水存储部212相连通。

根据以上的描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拆卸墨盒2的过程中,当在墨盒2的操作部27的正上方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F时,墨盒以O点为轴心旋转(参见图5),旋转后液体流出部211的轴线与供墨针11的轴向不共线,供墨针11向弹性部22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弹性部22产生弹性变形,由于弹性部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液体流出部211的外侧,因此,弹性部22靠近液体流出部211的那部分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可以保证在弹性部22远离液体流出部211的端部处的轴线与供墨针11的轴线能够保持共线,从而保证了弹性部22与供墨针11之间的密封接合;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弹性部22与液体流出部211相接的一端的变形量较大,而弹性部22远离液体流出部211的一端的变形量相对比较小,在弹性部22远离液体流出部211的端部,弹性部22的轴线与供墨针11的轴线能够始终保持共线,由此可知,在弹性部22变形量较小的一端,可以使得弹性部22与供墨针11始终紧密结合,从而减小了墨水从墨盒2中泄露的风险。此技术方案摒弃了现有技术的设置顶盖和弹性胶塞的方式,而是采用至少一部分弹性部22设置在液体流出部22的外侧这一方案,从而避免了出现墨水泄漏的风险。优选地,可以设置弹性部22的弹性模量小于液体流出部211的弹性模量,也就是说,弹性部22的材质与液体流出部211的材质的选取上可以有所不同,液体流出部211可以采用相对来说硬度比较高的材质,弹性部22采用弹性变形量比较大的材质。例如,弹性部22可以选用热塑性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是一种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又具有可注塑加工特征的材料。液体流出部211的材质可以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或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上述设置方式,相比之下,液体流出部211的挠性较小,可以使得液体流出部211的刚度较高,以保持墨水存储部212的形状不变,保护存储在墨水存储部212内的墨水免受外界的撞击。另一方面,弹性部22的挠性相对较大,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因此,在取出墨盒2的过程中,当向墨盒2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F时,在墨盒以O点为轴心旋转的过程中,弹性部22可以具有一定的形变,同时可以维持弹性部22与供墨针11的密封性,即,弹性部22依然依附于供墨针11上,从而保证了在墨盒2在运动状态下依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弹性部22和液体流出部211可以采用卡接、粘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而本实施例中,优选弹性部22与液体流出部211一体成型。具体而言,即弹性部22与液体流出部211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相互结合为一体,与粘接或过盈配合等连接方式相比,连接可靠性更高。具体地,例如,盒体21首先注塑成型,盒体21包括液体流出部211,然后,盒体21与弹性部22的成型模具放置在一起,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将弹性部22成型,且将盒体21的液体流出部211烧熔与弹性部22的注塑料熔融在一起。又例如,盒体21的成型模具与弹性部22的成型模具放置在一起,分别将两种不同材质的注塑原材料注入到组合后的成型模具中,弹性部22与液体流出部211熔融接合,如图4和图5所示,液体流出部211还包括连接部211b,连接部211b是将弹性部22与液体流出部211之间熔融接合的位置。此加工工艺缓解了弹性部22在形变过程中、在连接部211b处由于缝隙或者连接不良而产生的漏墨现象。此技术方案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在顶盖内设置弹性胶塞的密封方式,而是采用了一体成型的方式,保证了在墨盒沿O点旋转的时候和取出墨盒2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漏墨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保证在墨盒2拆卸的时候不会出现漏墨现象,而且在墨盒2的安装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漏墨现象。

如前所述,弹性部22与供墨针11密封接合,且密封出墨口211a,其中,弹性部22的结构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分别通过多种实施例对弹性部22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弹性部22为实体结构,密封在液体流出部211处,而当墨盒2安装于安装部1时,弹性部22被供墨针11刺破以供供墨针11插入,此时,供墨针11与弹性部22密封接合并且能够与墨水存储部连通。此方案使得出墨口211a的密封性能好,墨水泄露的情况极少发生。

进一步,当拆卸墨盒2使得其脱离安装部1时,弹性部22通过自身弹性而恢复变形,以闭合被供墨针11刺破所产生的裂纹。由此可知,采用该方案后,当被供墨针11刺破后,无需采用任何措施密封该裂纹,只需通过弹性部22自身的恢复变形即可实现,该方案简化了墨盒2的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弹性部22具有第一空腔22a,第一空腔22a与出墨口211a连通且不贯穿弹性部22。这样设置后,弹性部22上未贯穿的部分用来密封出墨口211a,而当墨盒2安装于安装部时,未贯穿的部分被供墨针11刺破以供供墨针11插入,该方案可以节省弹性部22的材料,降低成本。同时,由于第一空腔22a的开设,减小了供墨针11刺破弹性部22时所需的操作力。

进一步,可以优选第一空腔22a与供墨针3均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空腔22a的直径小于供墨针11的直径,当供墨针11刺破未贯穿的部分后进入第一空腔22a时,由于第一空腔22a的直径小于供墨针11的直径,两者可以紧密配合,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墨水的泄露量。当然,也可设置成第一空腔22a的直径大于供墨针11的直径。

实施例三

在上述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进一步,如图8-9所示,优选墨盒2还包括设置于弹性部22上用于密封该弹性部22的封膜23,且当墨盒2安装于安装部1时,封膜23能够被供墨针11刺破。封膜2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起到密封出墨口211a的作用,使得出墨口211a的密封性能够进一步得到加强。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这里,为了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空腔22a进行区别,实施例四中的第一空腔记作第一空腔22b。在实施例四中,弹性部22具有第一空腔22b,第一空腔22b与出墨口211a连通且贯穿弹性部22,墨盒2还包括设置于弹性部22上的封膜23,且当墨盒2安装于安装部1时,封膜23被供墨针11刺破,在第一空腔22b处,弹性部22与供墨针11密封接合。当墨盒2从安装部1中拆卸时,封膜23可恢复变形,以闭合被供墨针11刺破所产生的裂纹。

封膜23的材料可以是:PET12膜(Polyethylen the raphthalat,聚酯膜)或者CPP40膜(cast polypropylene,流延聚丙烯薄膜)。

特别地,在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弹性部22全部设置于液体流出部211的外侧。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为了进一步减小弹性部22远离液体流出部211的一端的变形量,以保证弹性部22与供墨针11的良好密封,还可以优选弹性部22包括延伸部,下面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并作为弹性部22的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

如图10~11所示,弹性部22包括阀部221和延伸部222,阀部221经由延伸部222与液体流出部211相接,其中,阀部221用于与供墨针11密封接合,延伸部222开设有第二空腔222a,第二空腔222a的直径大于供墨针11的直径。如此设置后,弹性部22的长度增加,当拆卸墨盒2时,弹性部22远离液体流出部211的一端与液体流出部211的距离增加,由此使得弹性部22远离液体流出部211的一端的变形量进一步减小,且在此处,供墨针11与弹性部22的密封接合的程度更高。

进一步地,当墨盒2沿O点旋转的时候,液体流出部211的轴线与供墨针11的轴线不共线,同时弹性部22的延伸部222变形,使得阀部221可以完全依附于供墨针11上,故阀部221与供墨针11的轴线共线且可以良好的实现密封。

参考实施例二至四:1.参考实施例二的第一空腔22a,与供墨针11密封接合的阀部221可以设置第一空腔22a,第一空腔22a不贯穿阀部221,第一空腔22a的直径小于供墨针11的直径。2.参考实施例三的封膜23,墨盒2还包括设置于弹性部22上用于密封该弹性部22的封膜23,当墨盒2安装到安装部1上时,封膜23被供墨针11刺破。3.参考实施例四的第一空腔22b和封膜23。弹性部22的阀部221具有第一空腔22b,第一空腔22b与出墨口211a连通且贯穿弹性部22,墨盒2还包括设置于弹性部22上的封膜23。

本申请中,弹性部22具有导向部223,导向部223用于为供墨针11穿入弹性部22时提供导向。导向部223的设置可以保证供墨针11能够准确的穿入弹性部22。

如图12-13所示,墨盒2还包括第一检测部24和第二检测部25,第一检测部24用于检测墨盒2是否安装到安装部1中,第二检测部25用于检测墨水存储部212内的墨水量。具体地,安装部1上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出部件和第一信号接收部件,当安装部1上安装有墨盒2时,第一检测部件24位于第一信号发出部件与第一信号接收部件中,第一信号发出部件发出的信号被第一检测部24阻挡,第一信号接收部件无法接收到该信号,则打印设备会识别出墨盒2已安装到安装部1上。反之,当第一信号发出部件发出的信号能够被第一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时,此时表示,安装部1上并没有安装墨盒2。

安装部1上还设置有第二信号发出部件和第二信号接收部件,墨盒2包括设置在墨水存储部212内的可偏转部件26,可参见图10-11,可偏转部件26能够根据墨水量的多少变化自身所在的位置,当墨盒2安装到安装部1上时,可偏转部件26位于第二信号发出部件和第二信号接收部件之间,由此可以通过第二信号发出部件发出的信号能否被第二信号接收部件接收来判断墨水量的多少,确定墨盒2内墨水量是否处于即将消耗完的状态,以便更换新的墨盒2。

在图12-13所示的实施中,墨盒2还包括操作部27和墨盒锁定部28,当墨盒2正常工作时,墨盒2通过墨盒锁定部28与安装部1的卡定部12卡合,以防止墨盒2从安装部1中脱离。

操作部27是在将墨盒2从安装部1中取出时供操作者操作用的部分,操作部27上具有操作面,当拆卸墨盒2时,向操作面施加作用力F即可以将墨盒2从安装部1中取出。

在图12-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24和第二检测部25设置在墨盒2的上部,出墨口211a设置在墨盒2的左部,墨盒锁定部28设置在墨盒2的右部。通常情况,墨盒2还包括芯片29,芯片29用于与安装部1之间进行电通信,芯片29可以设置在墨盒2的左上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