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储存容器的装置的加工机械以及用于运行储存容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01910发布日期:2020-07-24 16:5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具有带储存容器的装置的加工机械以及用于运行储存容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械、特别是印刷机,其具有带储存容器的装置,以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加工机械(特别是印刷机)的装置中的储存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墨盒通常包括墨斗辊和墨盒底板,墨斗辊和墨盒底板对在运行中以油墨、特别是uv-印刷油墨填充的油墨腔室限定边界。沿着墨盒底板的下边缘成行地布置有多个墨斗滑片,这些墨斗滑片与墨斗辊一起在油墨腔室的墨盒底板上形成缝隙,通过墨斗辊的转动,经由该缝隙从油墨腔室中输出油墨。墨斗滑片与墨斗辊之间的间距确定出从油墨腔室中输出的油墨层的厚度。所述间距对于每个墨斗滑片而言能够单独调节,从而获得具有能够按区域改变的厚度的油墨层。

因为墨斗滑片必须与油墨腔室中的油墨保持直接接触并且彼此能够彼此相对运动,所以存在如下可行方案,油墨挤入侧部件与墨斗滑片之间或两个墨斗滑片之间的缝隙中,并且对墨盒在变换油墨时所需的清洁变得困难或者甚至阻碍了墨斗滑片的移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此时,在装配时给墨斗滑片涂油脂,使得油脂在侧部件与墨斗滑片之间以及在油墨的墨斗滑片之间的缝隙中阻挡路径。由于油脂随着时间转移到油墨中,所以通常需要补入油脂。

由de-gbm6947168或de-os1961033已知一种在用于印刷机的输墨辊上的压实装置,其中,在固定设置的压实框架与墨斗辊之间设置有压实面,压实面具有针对处于过压下的、防止油脂溢出的空气的环形凹部。

由de3241124a1已知一种轮转印刷机的墨盒中的油墨分离楔,其中,与墨盒辊相匹配的、密封的端侧设有狭槽,有孔通入狭槽中,该孔通过软管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由wo2017/121852a1已知一种用于柔版印刷机的刮刀腔室的密封元件,其中,贴合在辊体上的密封面具有流体流出开口,在流体流出开口上在机器运行中,能够以如下方式对流体建立过压,使得流体在压实面与辊体之间形成致密的流体膜。

由de-as1269138已知一种具有可弯曲的油墨刮刀的印刷机所用的墨盒,其中,在油墨刮刀下方安装有沿着油墨刮刀延伸的、能够被气动操作的形体,并且借助能够单独调整的元件,能够分别在局部产生克服气动压力的力。

凭借上述解决方案,不能在滑片、特别是墨斗滑片的区域中或者在滑片与侧壁之间实现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装置的替代的加工机械及一种用于运行加工机械的装置、特别是印刷装置中的储存容器的替代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独立的装置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装置或者通过具有独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中获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带储存容器的装置的替代的加工机械、特别是印刷机,以及提供一种用于使装置、特别是印刷装置中的储存容器运行的替代的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加工机械、特别是单张纸和/或平版印刷机,其具有相应的装置、特别是印刷装置。

加工机械、特别是单张纸和/或平版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装置、特别是印刷或涂漆装置,用于加工基材。优选的是,所述机械具有多个这样的例如结构相同的装置,用以依次加工传送来的基材。在这样的装置中,布置有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包括辊和底板,所述辊和底板共同对用于输送给基材的介质的储存腔室加以界定。通过一个或多个沿底板的边缘布置的滑片与辊一起形成用于介质的流出缝隙,介质通过流出缝隙例如借助分配系统涂覆或能够涂覆到基材上。

在此,在一个或多个滑片或者端侧的区域中设置有用于使储存容器或储存腔室相对于处在储存容器中的介质压实的机构。优选的是,气动的机构可以使一个或多个滑片的在底板下方、特别是在流出缝隙或端侧的压实面之外的区域保持没有介质。特别优选的是,气动的机构保持使侧面的面与滑片之间的自由空间和/或滑片的面之间的自由空间没有介质。在此,通过气动的机构可以产生过压,其中,所述压力是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这种过压以如下方式解除或释放,阻止或防止介质、特别是印刷油墨或uv印刷油墨挤入自由空间、特别是缝隙中。在此,气动的机构特别优选不中断地在界定储存腔室的侧壁之间在所述或所有所设置的滑片上延伸。

优选的是,加工机械、特别是单张纸印刷机或平版轮转印刷机构造有一个或多个印刷装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印刷装置中,分别布置有墨盒。除了墨斗辊之外,墨盒特别是还具有墨盒底板和两个侧部件,墨盒底板和侧部件共同形成向上敞开的油墨腔室。也就是说,在墨盒中仅形成一个唯一的用于使印刷油墨到达墨斗辊的缝隙,也就是特别是未设置有相对的闭合刮刀。在此,优选的是,多个墨斗滑片沿着面向墨斗辊的墨盒底板构造,墨盒底板与墨斗辊共同形成油墨流出缝隙。在此,在所述或优选多个墨斗滑片的区域中和/或在端壁与墨斗辊之间的缝隙的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将墨盒或油墨腔室相对于处在墨盒中的印刷油墨压实的气动的机构。在此,气动的机构可以通过压缩气体管路来形成,例如是相配合的孔。

特别有利的是,通过优选连续地将压缩气体、特别是压缩空气压入墨斗滑片之间的缝隙中,可以产生动态的相对压力,该相对压力克服墨盒中的油墨(特别是uv-印刷油墨)的静液压,并且能够阻止油墨被压入缝隙中。加载压缩气体可以使对墨斗滑片涂油脂变得多余,并且于是明显降低用于维护墨盒的工作耗费。

压缩气体管路可以优选大部分通过从一个侧壁到另一个侧壁延伸穿过墨斗滑片的孔来形成。在此,滑片、特别是墨斗滑片的侧壁优选彼此平行相对置地布置。通过将所述孔从一个墨斗滑片向另一个墨斗滑片相互重叠,形成连贯的管路或压缩气体管路。

当一个或多个墨斗滑片成行地布置在墨盒的端壁之间时,可以使由端壁之一和墨斗滑片的彼此相对置、特别是彼此平行的侧壁加以界定的缝隙通过一个或所述压缩气体管路被加载压缩气体,并且由此保持没有油墨。

压缩气体管路可以包括在墨盒的至少一个端壁中的孔。端壁良好地适合于在那里安置供给连接件,用于输入压缩气体。

这种供给连接件特别是可以通过气动的插接连接器形成。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示例地阐释。在此,附图示意地表示:

图1示出沿垂直于墨斗辊的轴线的第一平面的墨盒的示意剖面i-i;

图2示出沿垂直于墨斗辊的轴线的第二平面的墨盒的示意剖面ii-ii;

图3示出沿由墨斗辊的轴线撑开的平面的墨盒的部分剖面;

图4示出墨盒的操作侧端壁的实施方案;

图5示出墨盒的驱动侧端壁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特别是呈总成结构形式和同轴结构形式的、未进一步示出的、加工单张纸的机器(例如单张纸平版轮转印刷机)的情形下,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印刷装置以及必要时还有一个或多个涂漆装置,在印刷装置还有涂漆装置中布置有相应的储存容器。特别是能够在相应的印刷装置中将储存容器实施为墨盒,墨盒包括墨斗辊01、侧壁以及墨盒底板03,它们共同界定出向上敞开的、用于印刷油墨、特别是uv-印刷油墨的油墨腔室04。另外,也可以将盖件等设置在墨盒的上方。优选的是,机器具有针对施加到由纸张或薄膜等构成的基材、特别是承印材料(例如单张纸或幅材)上的印刷油墨的干燥器。特别是将uv-干燥器或uv-中间干燥器设置在机器中,用以使优选使用的uv-印刷油墨干燥或硬化。

在此,借助墨盒的至少一个、但优选多个沿墨盒底板03的边缘布置的墨斗滑片或者说调墨手柄06,连同墨斗辊01一起形成针对印刷油墨的油墨流出缝隙13,印刷油墨通过油墨流出缝隙例如经由印刷装置中的压墨机(walzenstuhl)被给送至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例如,在中等规格的机器中可以将约35个墨斗滑片06彼此并排地成行布置,使得相应地形成很多能够单独控制的油墨分区。在大规格的机器中,可以使用更多的墨斗滑片06、例如直至49个或更多个的墨斗滑片06。

例如,输墨装置可以在印刷装置中设计为连续输墨装置(filmfarbwerk)或优选设计为摆动式传墨辊输墨装置(heberfarbwerk),其中,墨斗辊01(也称墨盒辊)与摆动式传墨辊相配合,摆动式传墨辊将印刷油墨传递到压墨机的后续的辊上。压墨机的这些辊可以具有已知的串墨和往复运动辊,串墨和往复运动辊将印刷油墨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压墨机还可以包括与印板滚筒保持表面接触的着墨辊,着墨辊将印刷油墨传递到在印板滚筒上绷紧的印板上。另外,输墨装置也可以实施为具有润湿装置的输墨和润湿装置。例如,墨斗辊01可以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用于在印刷作业中驱动墨斗辊。特别是驱动装置可以设计为墨斗单独驱动装置,该墨斗单独驱动装置仅对墨斗辊01加以旋转驱动。在此,单独驱动装置也可以借助速比传动装置来驱动墨斗辊01。

图1例如示出用于印刷机、特别是例如如上介绍的单张纸印刷机的墨盒,其包括:墨斗辊01,所述墨斗辊围绕垂直于图1和图2的平面的轴线02顺时针地被转动驱动;以及朝向墨斗辊01强烈倾斜的墨盒底板03。墨斗辊01和墨盒底板03形成油墨腔室04的纵向侧。油墨腔室04的端侧由端壁05形成,图2的剖切平面ii-ii在端壁05之一中延伸。墨盒的端壁05、墨盒底板03和/或墨斗滑片06可以与印刷油墨、特别是uv-印刷油墨保持直接接触。可替代地,可以将多个或所有元件间接地例如通过墨盒中的薄膜等与油墨保持接触。

沿着墨盒底板03的朝向墨斗辊01的下边缘,成行地布置有至少一个以及特别是多个墨斗滑片06。墨斗滑片06例如分别具有:大致呈方形的头部07,该头部具有倾斜地朝向墨斗辊01会聚的端侧和两个相对于轴线02垂直定向的侧壁08(参见图3);以及沿径向从轴线02向前延伸的杆09。墨斗滑片06的头部07例如容纳在墨盒底板03的下边缘上的沿轴线02的方向延伸的沟槽10中,杆09的直径小于头部07的侧壁08之间的间距,杆09在从沟槽10的底部沿径向从轴线02前伸的孔11中延伸。

每个头部07的端侧与油墨腔室04的油墨保持直接接触。所述端侧的朝向墨斗辊01的边棱优选通过由耐磨材料(例如硬质金属)构成的板条12来形成。油墨流出缝隙13的在板条12与墨斗辊01之间的宽度为几十微米。通过调节板条12距墨斗辊01的壳面的间距(油墨流出缝隙13),则调整出从墨盒流出的印刷油墨在相关的油墨分区中的层厚度。优选的是,一些或所有头部07或墨斗滑片06可以结构相同地实施。

在孔11中,特别是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将从轴线02向前指向的力施加到墨斗滑片06上,并且将墨斗滑片06保持抵靠在调整装置16上。弹簧14可以特别是指围绕杆09延伸的并且在孔11的肩部与插装到杆09上的卡环15之间偏压置入的螺旋弹簧。

每个墨斗滑片06的调整装置16能够独立于其他调整装置16地被操作,以便能够根据分区来控制油墨流出缝隙13的宽度。在这里所示的情况下,调整装置16包括能够偏心地围绕平行于轴线02的轴线17转动的轴头18,所述轴头嵌入杆09的与头部07相对置的端部上的叉形件19中。可替代地,调整装置16可以将调整运动还以其他方式、例如通过连续的表面传递到墨斗滑片06上。特别是调整装置16可以是墨斗滑片06围绕平行于轴线02或墨斗辊01的旋转轴布置的枢转轴移位或枢转。

孔20平行于轴线02或墨斗辊01的旋转轴地延伸穿过头部07。孔20的直径可以大于墨斗滑片06的调整运动自由度,以便确保:在墨斗滑片06能够彼此相对占据的每个位置中,其孔20都重叠。

如在图3中可见地,孔20也与至少一个端壁05中的轴向孔21重叠。轴向孔21与在图2的剖切平面中延伸的孔22连通。在这里,孔22终止于端壁05的背向轴线02的边缘上的气动的插接连接器23处。孔20、21、22共同形成压缩气体管路。插接连接器23设置用于,通过互补的连接器24将压缩空气源(例如压缩机)连接到插接连接器上。可替代地,气动的连接也可以在其他部位上或者利用相应合适的连接件实现。在此,压缩空气源例如可以在墨盒处提供至少接近2巴的压力。

墨斗滑片06的侧壁08以及端壁05的与墨斗滑片06相对置的内侧优选被抛光,以便使头部07之间、以及端壁05与同端壁相接的头部07之间的缝隙25的宽度进而还有油墨腔室04中的油墨挤入缝隙25中的倾向性降至最低。按照这种方式,油墨的挤入通常不能被完全阻止,因为毛细力促进了进入缝隙25的现象。但是,通过对孔20经孔22、21来加载压紧力的方式,而在缝隙25中维持住分别从孔20沿径向向外指向的空气流,这种空气流在缝隙25中产生了克服油墨渗入的过压。进一步地,在缝隙25中流出的空气流特别是可以通过头部07的造型也设定方向或者至少按照区域受到界定。

缝隙25越宽,空气流就越强,使得彼此相对抛光的侧壁08的剩余的波纹性自动地通过增强的空气流加以平衡。因此,对侧壁08的平坦性的要求可以小于具有通过静态的油脂层来密封的缝隙25的墨盒中的情况。

端壁05分别具有作为压实面起作用的、凹形的边棱26,所述边棱与墨斗辊01的壳面相对置。如在墨斗滑片06之间那样,边棱26与壳面之间的缝隙应当尽可能地窄,以便克服油墨挤入缝隙27中的现象。基于优选的设计方案,盲孔(stichbohrung)28在端壁05内部在边棱26与孔22之间延伸,通过该盲孔将加压空气也输送给缝隙27。因为墨斗辊01的转动促进了缝隙27中的空气在转动方向上的传播,所以盲孔28的起始点29可以位于边棱26的上端部上。

在边棱26上可以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槽30,以便促进加压空气沿边棱26分布并且使缝隙27特别是在其下端部的附近、与盲孔28的起始点29相距很远就保持没有油墨。

为了简化端壁05的制造,两个端壁可以设有相同的孔21、22、28。轴向孔21从端壁05的一个主表面延伸至另一主表面,并且在其分别背向墨斗滑片06的端部上设有封闭件31。于是,还可以对墨斗滑片06的孔20从两侧加载压缩空气。这会是有需要的,用以在孔20非常窄或者孔之间的重叠程度非常低而使得在通过仅一个端壁05向孔20中供给时在墨斗滑片06的结构的长度上会出现明显的压力降的情况下,确保对所有缝隙25和/或缝隙27以足够程度供给压缩空气。

而优选的是,从孔20经由缝隙25或缝隙27的空气流出应当小得:使得沿孔20没有明显的压力降,至少是避免:在油墨腔室04的油墨内发生气泡上升,该气泡当其经过油墨流出缝隙13时可能会导致油墨层厚度的波动。例如,布置在两个端壁05之间的缝隙25和/或布置在端壁05与墨斗辊01之间的缝隙27以如下方式设定尺寸,使得经过缝隙25、27的压力降被限制在特别是25%的数值。

图4示出例如如上所述的、呈总成结构和同轴结构形式的加工机械、特别是平版印刷机、优选为单张纸平版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墨盒的端壁05的实施方案。端壁05例如可以布置在机器的操作侧上,并且界定出墨盒的油墨腔室04。端壁05具有孔22,所述孔与对墨斗滑片06的孔20供给的孔21相对应。在这里,孔21仅布置在端壁05的面向墨斗滑片06的侧壁08上,有些情况下并不是连贯实施的。

相对于孔22成角度地、特别是正交地设置有另一个孔、特别是盲孔28,所述孔与另一个孔一起形成端壁05的指向墨斗辊01的压实面(特别是指向墨斗辊01的边棱26)中的槽30所对应的起始点29。在这里,槽30特别是沿着端壁05的凹形的边棱26延伸。起始点29特别是相对于槽30大致居中地布置,使得低压从起始点29起,均匀地沿着槽30构成。槽30例如可以具有特别是均匀的深度和/或接近3mm的宽度。槽30可以在一端上或者优选在两端上实施有例如10mm的曲率半径。形成起始点29的孔可以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水平线成至少近似20°的角度地加工在端壁05中和/或具有至少接近3mm的直径。

端壁05可以具有另一个孔,如这里在剖面a-a中所示那样。所述孔可以相对于对端壁的孔22气动的供给方案额外地或可替代地使用。当所述孔用于气动的供给时,孔22的进入开口优选被封闭。根据剖面b-b所示的盲孔28的进入开口在机器运行中同样被封闭。

图5示出特别是如上所述的墨盒的端壁05的实施方案。端壁05例如可以布置在机器的驱动侧上,并且对墨盒的油墨腔室04加以界定。端壁05具有孔22,所述孔与对墨斗滑片06的孔20供给的孔21相对应。在这里,孔21仅布置在端壁05的面向墨斗滑片06的侧壁08上,有些情况下并不是连贯实施的。

相对于孔22成角度地、特别是正交地设置有另一个孔、特别是盲孔28,所述孔与另一个孔一起形成端壁05的指向墨斗辊01的压实面(特别是指向墨斗辊01的边棱26)中的槽30所对应的起始点29。在这里,槽30特别是沿着端壁05的凹形的边棱26延伸。起始点29特别是相对于槽30大致居中地布置,使得低压从起始点29起,均匀地沿着槽30构成。槽30例如可以具有特别是均匀的深度和/或接近3mm的宽度。槽30可以在一端上或者优选在两端上实施有例如10mm的曲率半径。形成起始点29的孔可以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水平线成至少近似20°的角度地加工在端壁05中和/或具有至少接近3mm的直径。

端壁05可以具有另一个孔,如这里在剖面a-a中所示那样。所述孔可以相对于对端壁的孔22气动的供给方案额外地或可替代地使用。当所述孔用于气动的供给时,孔22的进入开口优选被封闭。根据剖面b-b所示的盲孔28的进入开口在机器运行中同样被封闭。

两个端壁05例如可以分别在墨盒底板03的侧向上相接,并且在此,与墨盒底板03和墨斗辊01一起形成向上敞开的油墨腔室04,介质、特别是印刷油墨(尤其是uv-印刷油墨)保持在油墨腔室中。在此,墨盒优选恰好包括两个端壁05,所述端壁特别是一体地或单件地构造。

通过气动的连接部、例如是插接连接器23,特别是向两个端壁05输送压缩气体、特别是压缩空气。压缩气体、特别是压缩空气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两个能够从插接连接器23上取下的连接器24来输送。在此,可以在两侧加载例如恒定大约为2巴的压力。另外,还可以在需要时调整和/或改变压缩气体、特别是压缩空气的强度和/或作用时长。而特别是压缩气体、特别是压缩空气的强度和/或作用时长能够以如下方式选择,使得在储存容器、特别是墨盒的所有缝隙25、27上产生足够大的空气流,所述空气流相对于介质、特别是印刷油墨起压实作用。

在此,一个或多个滑片、特别是墨斗滑片06也可以在加载压缩气体、特别是压缩空气期间,为了调整流出缝隙13而移动。在多个滑片、特别是墨斗滑片06中,所述滑片能够为了调整相应的流出缝隙13而由独立的调整装置16单独地移位,其中,辊、特别是墨斗辊01在机器运行期间围绕轴线02被转动驱动。

附图标记列表

01墨斗辊

02轴线

03墨盒底板

04油墨腔室

05端壁

06墨斗滑片

07头部

08侧壁

09杆

10沟槽

11孔

12板条

13油墨流出缝隙

14弹簧

15卡环

16调整装置

17轴线

18轴头

19叉形件

20孔

21孔

22孔

23插接连接器

24连接器

25缝隙

26边棱

27缝隙

28盲孔

29起始点

30槽

31封闭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