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本联机烫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7607发布日期:2021-11-10 02:3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多联本联机烫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烫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联本联机烫金装置。


背景技术:

2.烫金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箔烫印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过程。其工艺主要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电化铝烫印的图文呈现出强烈的金属光泽,色彩鲜艳夺目、永不褪色。尤其是金银电化铝,以其富丽堂皇、精致高雅的装潢点缀了印刷品表面,增强了印品的艺术性,起到了突出主题的宣传效果。
3.现在市场上办公本的生产联动线,烫金联机工艺还比较少。目前在对办公本进行烫金时,由于办公本的长度大多比较长,现有的烫金设备通常无法使办公本的烫金一次成型,可能需要多次烫金才能够完成,现有烫金设备大多是一体化的,只针对同一型号的一类产品,其灵活性很低,难以根据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调整,也难以实现多台联机对产品一次成型,所以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联本联机烫金装置,通过在横杆上装设烫金机构,使烫金机构能够和设备主体相分离,实现了烫金机构的模块化,进而使本装置更为灵活,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办公本来调节烫金机构的数量,使多个烫金机构能够同时对办公本进行烫金,达到了办公本烫金的一次成型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多联本联机烫金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相反两侧均固定配合有支撑杆,位于工作台相反侧的两对应支撑杆的一端固定配合有横杆,横杆一侧固定配合有烫金机构;
7.烫金机构包括顶板,顶板一侧固定配合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配合有底板,底板上侧固定配合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配合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弹性配合有加热板,加热板一侧装设有烫头,底板下侧固定配合有承重杆,承重杆一侧固定配合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周侧转动配合有烫金纸上卷,承重杆的一侧固定配合有挡料杆,承重杆另一端固定配合有垫块,垫块一侧固定配合有第二圆杆,第二圆杆周侧转动配合有烫金纸废卷,承重杆下侧固定配合有进料机构。
8.可选的,横杆一侧开设有槽口,顶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两通孔,通孔内侧滑动配合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一端螺纹配合有挡板,第一螺栓位于槽口内侧,挡板一侧设有与槽口相适配的凸起,凸起一侧开设有丝口,挡板通过丝口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栓的一端。
9.可选的,进料机构包括侧板,侧板一侧固定配合有两辅助杆,辅助杆一端固定配合有辅助板,侧板与辅助板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一滚筒,侧板的一侧与辅助板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配合有滑块,两滑块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二滚筒,滑块一侧固定配合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配合在滑槽内侧,侧板的另一侧固定配合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
固定配合在第一滚筒的一端,电机输出端的周侧固定配合有第一齿轮,烫金纸废卷的一端固定配合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10.可选的,第一圆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第一圆杆周侧滑动配合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烫金纸上卷与第一螺母之间。
11.可选的,第二圆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圆杆周侧滑动配合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位于烫金纸废卷与第二螺母之间。
12.可选的,连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螺栓,加热板一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二螺栓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螺栓的一端滑动配合在第二凹槽内,第二螺栓周侧套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位于连接板与加热板之间。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横杆上装设烫金机构,使烫金机构能够和设备主体相分离,实现了烫金机构的模块化,进而使本装置更为灵活,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办公本来调节烫金机构的数量,使多个烫金机构能够同时对办公本进行烫金,达到了办公本烫金的一次成型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烫金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4.工作台1,支撑杆2,横杆3,槽口301,烫金机构4,顶板401,连接杆402,底板403,下压气缸404,连接板404,加热板406,烫头407,承重杆408,第一圆杆409,烫金纸上卷4010,挡料杆4011,第二圆杆4012,烫金纸废卷4013,挡板4014,侧板4015,辅助杆4016,辅助板4017,第一滚筒4018,滑槽4019,滑块4020,第二滚筒4021,第一弹簧4022,第一螺母4023,第二弹簧4024,第二螺母4025,第三弹簧4026,第二螺栓4027,第四弹簧4028。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6.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
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7.请参阅图1

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多联本联机烫金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一相反两侧均固定配合有支撑杆2,位于工作台相反侧的两对应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配合有横杆3,横杆3一侧固定配合有烫金机构4;
28.烫金机构4包括顶板401,顶板401一侧固定配合有多个连接杆402,连接杆402一端固定配合有底板403,底板403上侧固定配合有下压气缸404,下压气缸404的输出端固定配合有连接板404,连接板404一侧弹性配合有加热板406,加热板406一侧装设有烫头407,底板403下侧固定配合有承重杆408,承重杆408一侧固定配合有第一圆杆409,第一圆杆409周侧转动配合有烫金纸上卷4010,承重杆408的一侧固定配合有挡料杆4011,承重杆408另一端固定配合有垫块,垫块一侧固定配合有第二圆杆4012,第二圆杆4012周侧转动配合有烫金纸废卷4013,承重杆408下侧固定配合有进料机构。
29.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缠绕在烫金纸上卷4010的烫金纸的一端扯出,使烫金纸从挡料杆4011的下侧绕过挡料杆4011,接着使烫金纸的一端穿过第一滚筒4018与第二滚筒4021之间,然后使烫金纸的一端缠绕在烫金纸废卷4013周侧,此时将根据办公本长度来选择在横杆3上装设几台烫金机构4,本设计采用办公本长度方向与烫金机构4排列方向平行的布局方式,当办公本通过流水线移动到烫头407下面时,烫金纸位于办公本上侧并且与办公本保持定的距离,下压气缸404将推动加热板406向下移动并对办公本进行烫金。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30.通过在横杆3上装设烫金机构4,使烫金机构4能够和设备主体相分离,实现了烫金机构4的模块化,进而使本装置更为灵活,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办公本来调节烫金机构4的数量,使多个烫金机构4能够同时对办公本进行烫金,达到了办公本烫金的一次成型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31.本实施例的横杆4一侧开设有槽口301,顶板401的两端均开设有两通孔,通孔内侧滑动配合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一端螺纹配合有挡板4014,第一螺栓位于槽口内侧,挡板4014一侧设有与槽口401相适配的凸起,凸起一侧开设有丝口,挡板4014通过丝口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栓的一端。
32.本实施例的,进料机构包括侧板4015,侧板4015一侧固定配合有两辅助杆4016,辅助杆4016一端固定配合有辅助板4017,侧板4015与辅助板4017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一滚筒4018,侧板4015的一侧与辅助板4017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4019,滑槽4019内滑动配合有滑块4020,两滑块4020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二滚筒4021,滑块4020一侧固定配合有第一弹簧4022,第一弹簧4022的一端固定配合在滑槽4019内侧,侧板4015的另一侧固定配合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配合在第一滚筒4018的一端,电机输出端的周侧固定配合有第一齿轮,烫金纸废卷4013的一端固定配合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33.本实施例的第一圆杆409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4023,第一圆杆409周侧滑动配合有第二弹簧4024,第二弹簧4024位于烫金纸上卷4010与第一螺母4023之间。
34.本实施例的第二圆杆4012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4025,第二圆杆4012周侧滑动配合有第三弹簧4026,第三弹簧4026位于烫金纸废卷4013与第二螺母4025之间。
35.本实施例的连接板40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螺栓4027,加热板406一侧开设
有多个与第二螺栓4027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螺栓4027的一端滑动配合在第二凹槽内,第二螺栓4027周侧套接有第四弹簧4028,第四弹簧4028位于连接板404与加热板406之间。第四弹簧5028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烫头507压坏办公本。
36.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