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打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598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万向打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万向打标机。
【背景技术】
[0002]激光打标机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进行某一个部分进行照射,使表层材料汽化或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从而留下永久性标记。激光打标机具有打标精度高、加工速度快,成本低廉、自动化水平高、不产生机械挤压或机械应力损坏被加工物品等诸多优点,使得激光打标机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0003]然而,现有的激光打标机的打标位置只能打正下方或侧方位的位置,打标的位置较为常规,而且不能调整。对于一些特殊位置如伸进腔体里面的倒立打标却没法完成,所以现有的激光打标机很难满足全方位的打标需求。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标位置在三维空间上可调的万向打标机。
[0005]一种万向打标机,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上的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升降调节装置上的升降座、连接升降座上的伸缩臂及装设于伸缩臂末端的激光发生器,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调节该升降座的高度,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一第一垂直齿轮、一第二垂直齿轮、一螺杆及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垂直齿轮装设于螺杆底端,第二垂直齿轮与第一垂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一垂直齿轮带动第二垂直齿轮及螺杆同步转动;所述升降座朝向螺杆的侧面中部设有一螺母及二滑块;所述定位件对升降座进行限位,螺杆带动升降座在竖起方向上下移动;所述伸缩臂包括若干臂节、一万向节及一安装架,所述升降座、若干臂节、万向节及安装架之间依次连接,臂节与臂节枢接,相邻的两臂节之间可相互水平转动以使伸缩臂进行伸缩调节;所述万向节用于连接臂节与安装架,所述激光发生器装设于安装架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呈竖直设置,螺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向下贯穿的调节孔,调节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穿过螺母与调节孔螺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二滑块分别设于螺母的两侧,所述滑块朝向螺杆的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件卡设于限位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垂直齿轮呈竖直摆放,所述第二垂直齿轮呈横向摆放。
[0009]进一步地,所述臂节与升降座之间采用枢接的方式配合,臂节可绕升降座水平转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还包括一上固定座、一下固定座、一上转轴、一下转轴、一皮带,所述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分别上下固设于主壳的外侧面,上固定座和下座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转轴通过轴承横向枢接于上固定座上,上转轴可相对于上固定座转动,所述下转轴通过轴承横向枢接于下固定座上,且该下转轴与第一垂直齿轮固接,下转轴可相对于下固定座转动,所述皮带套设于上转轴及下转轴上,所述上转轴通过皮带间接带动下转轴转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的外表面均设有螺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摇把,所述摇把与上转轴的外侧端固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一主壳及一副壳,所述主壳的高度大于副壳高度,所述副壳固设于主壳的外侧面上,所述副壳盖设于上固定座及下固定座外。
[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万向打标机通过设有升降调节装置和伸缩臂,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调节激光发生器的高度,所述伸缩臂可自由伸缩及调节打标方向,从而实现激光发生器的位置在三维空间上可调,以根据不同的打标位置进行调整,灵活性好,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万向打标机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万向打标机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万向打标机去除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所示的万向打标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打标机,用于激光打标。该万向打标机包括底盘10、装设于底盘10上的支架20、装设于支架20上升降调节装置30、装设于升降调节装置30上的升降座40、装设于升降座40上的伸缩臂50、及装设于伸缩臂50末端的激光发生器60。所述升降调节装置30调节升降座40的高度,所述伸缩臂50可自由伸缩,从而实现激光发生器60的位置在三维空间上可调。
[0021]所述支架20包括一主壳21及一副壳22,所述主壳21的高度大于副壳22高度,所述副壳22和升降座40分别设于主壳21相对两侧,所述主壳21朝向升降座40的侧面设有二纵向延伸的开槽23。
[0022]所述升降调节装置30包括一上固定座31、一下固定座32、一上转轴33、一下转轴34、一摇把39、一皮带(图未不)、一第一垂直齿轮35、一第二垂直齿轮36、一螺杆37及二定位件38。所述上固定座31、下固定座32分别上下固设于主壳21的外侧面,上固定座31和下座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副壳22盖设于上固定座31及下固定座32外,所述上转轴33通过轴承横向枢接于上固定座31上,上转轴33可相对于上固定座31转动,上转轴33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摇把39与上转轴33的外侧端固接;所述下转轴34通过轴承横向枢接于下固定座32上,下转轴34可相对于下固定座32转动,下转轴34两端分别伸出于下固定座32外,下转轴34的表面同样设有螺纹。所述皮带套设于上转轴33及下转轴34上,转动摇把39时,摇把39带动上转轴33转动,上转轴33通过皮带间接带动下转轴34转动。
[0023]所述第一垂直齿轮35、第二垂直齿轮36的轮廓部分均设有链齿,所述第一垂直齿轮35装设于下转轴34的内侧端,第一垂直齿轮35呈竖直摆放。所述螺杆37呈竖直设置,螺杆37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螺杆37上端通过轴承枢接于主壳21上,所述第二垂直齿轮36装设于螺杆37底端,第二垂直齿轮36呈横向摆放,第二垂直齿轮36的链齿与第一垂直齿轮35的链齿相互啮合,第一垂直齿轮35带动第二垂直齿轮36同步转动。所述定位件38竖向装设于主壳21的内侧面,且二定位件38分别设于螺杆37两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