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_2

文档序号:962568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7]在打印机主体部2的前表面2a的上侧部分,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3,在另一侧形成排纸口 4。在排纸口 4的下侧设置有开闭盖5A。若打开开闭盖5A,则打印机内部的介质输送路10(参照图2)被开放。另外,在操作面板3的下侧设置有开闭墨盒安装部(省略图示)的开闭盖5B。在墨盒安装部安装有对黑色墨水Bk、蓝绿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四种颜色的墨水进行贮存的四个墨盒(省略图示)。
[0028]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主体部2的内部,在打印机后方Y2侧的下部形成有卷纸收纳部6。另外,在打印机前方Yl侧的上部配置有喷墨头7,在打印机前方Yl侧的下部配置有压纸单元8。从填充于卷纸收纳部6的卷纸9拉出的长条的记录纸P,沿着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输送路10被输送,并经由喷墨头7的打印位置而从排纸口 4被排出。
[0029]喷墨头7为行式,具备:打印头单元7Bk、打印头单元7C、打印头单元7M、打印头单元7Y这四个打印头单元。这四个打印头为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细长的形状,并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以一定间隔排列。在打印头单元7Bk设置有排出黑色墨水Bk的墨水喷嘴,在打印头单元7C设置有排出蓝绿色墨水C的墨水喷嘴。另外,在打印头单元7M设置有排出品红色墨水M的墨水喷嘴,在打印头单元7Y设置有排出黄色墨水Y的墨水喷嘴。
[0030]喷墨头7搭载于滑架11。滑架11由与打印机宽度方向X平行地延伸的一对滑架导轴14以能够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的状态支承。滑架11借助配置于其打印机前方Yl侧的滑架移动机构15,而在图1中虚线表示的压纸对置位置11A、与图1中双点划线表示的待机位置IlB之间移动。在滑架11处于压纸对置位置IlA时,如图2所示,搭载于滑架11的喷墨头7与压纸单元8对置。另一方面,在滑架11处于待机位置IlB时,喷墨头7与配置于其下侧的维护单元20对置。
[0031]废墨回收单元
[0032]图3是示意地表示回收废墨的废墨回收系统的说明图。维护单元20(废墨回收单元)具备:箱型的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管22Bk、22C、22M、22Y、抽吸栗23A、23B以及废墨回收容器24。在打印机I中,为了预防或者消除设置于喷墨头7的墨水喷嘴因墨水增稠而堵塞,而进行使喷墨头7向待机位置IlB移动并朝向打印头盖部21排出墨水的喷射、以及利用打印头盖部21覆盖喷墨头7的墨水喷嘴面并对墨水进行抽吸的墨水抽吸动作。通过喷射所排出的墨水配置于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内的墨水吸收材料(省略图示)保持。若进行墨水抽吸动作,则保持于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内的墨水经由管22Bk/22C/22M/22Y而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另外,若进行墨水抽吸动作,则由于在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内形成有负压,因此墨水喷嘴内的墨水被抽吸,从而能够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
[0033]在使喷墨头7移动至待机位置IlB时,打印头盖部21Bk(第一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Bk(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另外,打印头盖部21C(第三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C (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同样地,打印头盖部2IY (第二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Y(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打印头盖部21M(第四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M(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维护单元20具备使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沿打印机上下方向Z移动的升降机构(省略图示)。在抽吸墨水时以及喷墨头7进入待机状态时,维护单元20使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上升并覆盖各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
[0034]维护单元20利用两个抽吸栗23A、23B并划分为两个系统对黑色墨水Bk、蓝绿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四钟颜色的墨水进行抽吸。S卩,管22A(第一合流管)的一端连接于废墨回收容器24,另一端分支为管22Bk (第一管)和管22Y(第二管)。管22Bk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Bk,管22Y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Y。而且在管22A的抽吸流路的中途设置有抽吸栗23A (第一抽吸栗)。
[0035]同样地,管22B (第二合流管)的一端连接于废墨回收容器24,另一端分支为管22C(第三管)和管22M(第四管)。管22C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C,管22M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M。而且在管22B设置有抽吸栗23B (第二抽吸栗)。
[0036]由维护单元20进行的废墨的回收处理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作为第一步骤,进行使喷墨头7向待机位置IlB移动,并形成利用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覆盖打印头单元7Bk、7Y、7C、7M的墨水喷嘴面的状态的动作。
[0037]接着,作为弟—.步骤,驱动抽吸栗23A。由此打印头盖部21Bk内以及打印头盖部21Y内经由管22Bk、22Y被一并抽吸。其结果,黑色墨水Bk以及黄色墨水Y经由管22Bk、22Y在管22A合流而混合。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的混合墨水(第一混合墨水)从后述的墨水导入口 30A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或者,在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仅一方被抽吸至管22A的情况下,该墨水从墨水导入口 30A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
[0038]在第二步骤中,也可以与抽吸栗23A —同驱动抽吸栗23B。若驱动抽吸栗23B,则打印头盖部21C内以及打印头盖部21M内经由管22C、22M被一并抽吸。其结果,蓝绿色墨水C以及品红色墨水M经由管22C、22M在管22B合流而混合。而且,蓝绿色墨水C与品红色墨水M的混合墨水(第二混合墨水)从后述的墨水导入口 30B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或者,在蓝绿色墨水C与品红色墨水M仅一方被抽吸至管22B时,该墨水从墨水导入口 30B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
[0039]另外,在第二步骤中,也可以仅驱动抽吸栗23B。抽吸栗23B与抽吸栗23A能够独立地被驱动。因此能够仅对两个系统的抽吸流路中的一方进行抽吸。
[0040]另外,在驱动抽吸栗23A、23B双方的情况下,接着第二步骤进行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使从管22A、22B导入到废墨回收容器24内的两种废墨(例如,第一混合墨水、第二混合墨水)在到达容器的底部之前合流进而混合。如后所述,在两种混合墨水在设置于废墨回收容器24内的流路33流下时进行第三步骤。
[0041]废墨回收容器
[0042]图4是废墨回收容器24的说明图,图4(a)是外观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A-A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B-B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废墨回收容器24具备:箱型的容器主体25、密封容器主体25的上端开口的挠性薄膜26、以及吸收废墨的多孔质的墨水吸收材料27。容器主体25具备:构成容器底部的长方形的底板部25a、从底板部25a中的一方的短边以及另一方的短边分别立起的前板部25b以及背板部25c、以及从底板部25a中的一方的长边以及另一方的长边分别立起的侧板部25d、25e。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用附图标记XA表不侧板部25d、25e对置的方向(容器宽度方向),用附图标记YA表不前板部25b与背板部25c对置的方向(容器前后方向)。容器宽度方向XA与容器前后方向YA是相互正交的方向。
[0043]在容器主体25的内部形成有由底板部25a、前板部25b、背板部25c、侧板部25d、25e包围的废墨贮存空间R。在侧板部25d形成有向废墨贮存空间R内突出的多个纵肋28。多个纵肋28沿容器前后方向YA以一定间隔配置。另外,在侧板部25e的与侧板部25d侧的纵肋28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纵肋28。在废墨贮存空间R层积有墨水吸收材料27。
[0044]图5是废墨回收容器24的容器主体25的说明图,图5 (a)是立体图,图5 (b)是其局部放大图(图5(a)的区域C的放大图)。如图4、图5所示,在前板部25b的朝向容器外侧的面,开口有两个管安装口 29A、29B。另一方面,在前板部25b的朝向容器内侧的面,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前板部25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隆起的隆起部31。在隆起部31形成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A贯通其上端部分的两个贯通孔32A、32B。在贯通孔32A、32B的一端设置有上述的管安装口 29A、29B。另外,贯通孔32A、32B的另一端在容器主体25的内部开口,而成为墨水导入口 30A、30B。在管安装口 29A能够连接供管22Y与管22Bk合流的管22A的端部。另外,在管安装口 29B能够连接供管22M与管22C合流的管22B的端部。被抽吸的废墨经由管22A、22B被导入贯通孔32A、32B。然后,经由贯通孔32A、32B而从墨水导入口30A、30B被导入废墨贮存空间R。
[0045]隆起部31的表面构成容器主体25的内壁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隆起部31的表面中与背板部25c对置的面称为内壁面32。墨水导入口 30A、30B在内壁面32的上部开口。墨水导入口 30A、30B配置于距底板部25a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另外,墨水导入口 30A、30B配置为在容器宽度方向XA上分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