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678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片多拼印刷网版。
【背景技术】
[0002]丝印网版是丝网印刷设备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丝印网版是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的方法制成。丝印网版安装于印刷机,将油墨置于丝印网版中,因油墨有流动性及印刷时刮刀会使油墨扩散,通常网版上只能放置一种油墨,通过刮刀的刮墨,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操作简单,印刷方便。但是若要实现多产品的同时印刷或者再同一产品的多图案印刷,传统方法则需要更换油墨再次印刷,增加了印刷工序,降低了印刷效率,无法满足批量印刷的目的。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满足批量印刷的单片多拼印刷网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其通过多拼印刷方式提高了批量印刷的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包括定位模具和设于所述定位模具内的丝印网版,所述丝印网版包括丝网边框和设于所述丝网边框内的丝网,所述丝网上设有丝网封闭区域和若干平行排列的丝网穿透区域,所述丝网穿透区域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和第四直边,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三直边上设有若干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直边和所述第四直边上设有若干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边、第二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向所述丝网穿透区域内倾斜。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有益效果为:
[0008]通过将若干印刷图案,即丝网穿透区域,集成在同一个丝网上,将原有只适合单拼印刷方式更改为多拼印刷方式,成倍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无需改动现有生产设备;另外,丝网包括不同厚度的感光胶层和涤纶丝网,有效加强了感光胶与涤纶丝网的附着力,提升网版的使用寿命;其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减少新设备与车间扩建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现有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了批量印刷。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丝网穿透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丝网的断面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片多拼印刷网版的第一凹陷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定位模具,2、丝网边框,3、丝网穿透区域,301、第一直边,302、第二直边,303、第三直边,304、第四直边,305、第一凹陷部,306、第二凹陷部,3051、第一斜边,3052、第二边,3053、第二斜边,4、丝网封闭区域,401、第一感光胶层,402、
涤纶丝网,403、第二感光胶层,404、第三感光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001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包括定位模具I和设于定位模具I内的丝印网版,丝印网版包括丝网边框2和设于丝网边框2内的丝网,丝网上设有丝网封闭区域4和若干平行排列的丝网穿透区域3,丝网穿透区域3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直边301、第二直边302、第三直边303和第四直边304,第一直边301和第三直边303上设有若干第一凹陷部305,第二直边302和第四直边304上设有若干第二凹陷部306,第一凹陷部305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凹陷部306的长度尺寸;第一凹陷部30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边3051、第二边3052和第二斜边3053,第一斜边3051和第二斜边3053向丝网穿透区域3内倾斜。
[0016]丝网边框2为方形铝框,是由四条边框首位连接拼合而成,一般选用LY12、LF2等硬质合金铝方管型材,尺寸选用宽20mm,厚20mm,四角用氩弧焊接或铆接加工,金属框架精度高,尺寸稳定。第一直边301、第二直边302、第三直边303和第四直边304相互连接形成矩形结构,第一直边301和第三直边303上的第一凹陷部305有两个,两个第一凹陷部305分位于第一直边301或第三直边303的左右两端。第二直边302和第四直边304上的第二凹陷部306有两个,两个第二凹陷部306分位于第二直边302和第四直边304的上下两端。第一斜边3051、第二边3052和第二斜边3053相互连接形成等腰梯形结构,第二凹陷部306也为等腰梯形结构。具体的,丝网穿透区域3有四个,四者呈矩形排列;相邻丝网穿透区域3之间的距离为5-10mm,四个丝网穿透区域3的面积不超过丝网总面积的70%。丝网包括第一感光胶层401、涤纶丝网402、第二感光胶层403和第三感光胶层404,第一感光胶层401的厚度为10-40 μ m,第二感光胶层403的厚度大于等于1/3涤纶丝网402的厚度,第三感光胶层404的厚度与第二感光胶层403的厚度之和小于等于涤纶丝网402厚度的1/2。涤纶丝网402耐热性较好,尺寸稳定,图形不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变动,为了保证网印图形精度最好选用单丝涤纶丝网。同时应选用丝网目数较高,丝径较细,网眼较小的丝网,丝网的颜色以黄色或棕黄色为好,以防产生晕影。
[0017]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包括定位模具和设于所述定位模具内的丝印网版,所述丝印网版包括丝网边框和设于所述丝网边框内的丝网,所述丝网上设有丝网封闭区域和若干平行排列的丝网穿透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穿透区域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和第四直边,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三直边上设有若干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直边和所述第四直边上设有若干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边、第二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向所述丝网穿透区域内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所述第二直边、所述第三直边和所述第四直边相互连接形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三直边上的所述第一凹陷部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凹陷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直边或所述第三直边的左右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边和所述第四直边上的所述第二凹陷部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凹陷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直边和所述第四直边的上下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二斜边相互连接形成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凹陷部也为等腰梯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穿透区域有四个,四者呈矩形排列;相邻所述丝网穿透区域之间的距离为5-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包括第一感光胶层、涤纶丝网、第二感光胶层和第三感光胶层,所述第一感光胶层的厚度为10-40 μπι,所述第二感光胶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涤纶丝网厚度的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片多拼印刷网版,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定位模具和设于所述定位模具内的丝印网版,所述丝印网版包括丝网边框和设于所述丝网边框内的丝网,所述丝网上设有丝网封闭区域和若干平行排列的丝网穿透区域,所述丝网穿透区域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和第四直边,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第三直边上设有若干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直边和所述第四直边上设有若干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边、第二边和第二斜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减少新设备与车间扩建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现有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了批量印刷。
【IPC分类】B41F15-36
【公开号】CN204506101
【申请号】CN201520013177
【发明人】曹兵, 唐坤
【申请人】米克斯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