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38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印刷基板等电路基板涂敷膏状焊料等糊剂的网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常见的网版印刷装置(以下,简称为印刷机),在印刷台上所设置的电路基板与遮片互相重叠的状态下,通过刮板使供给至遮片的膏状焊料、导电糊剂等糊剂在遮片上进行移动(滚动扩展),由此经遮片上所形成的开口(遮片开口)将糊剂印刷(涂敷)到基板上。
上述印刷机,在刮板与遮片抵接的状态下,可调整刮板使其相对于遮片表面具有适于印刷的规定角度(迎角),并且使刮板在保持该迎角的状态下在遮片上进行移动,以此将糊剂转印到基板上,以进行准确的印刷。
接着,在印刷规定张数的基板之后,遮片上会附着有糊剂,由此可能会影响印刷状态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印刷机上所设置的清扫装置(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193362号)可除去附着在遮片上的糊剂。然后,在遮片的清扫结束之后,重新设定为上述迎角的刮板在遮片上进行移动,以此进行印刷。
但是,在上述遮片的清扫刚刚结束之后而进行印刷的基板,存在糊剂的转印量减少的问题。即,遮片的清扫执行之后,附着于遮片开口部的糊剂被除去,所以与清扫前转印到基板上的糊剂的转印量相比,清扫后转印到基板上的糊剂的转印量会减少,由此导致印刷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降低印刷速度(刮板的移动速度)、增加印刷次数(刮板的往复移动次数)等,使清扫后的糊剂的转印量增加。但采用上述方法,会使印刷一张基板的生产节拍时间(tact time)增加,从而使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生产效率下降,即可增加清扫刚结束后的糊剂的转印量,从而将转印至基板的糊剂的转印量保持在一定量的印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在基板与遮片重叠的状态下,使刮板与遮片的表面抵接,并进行往复移动,由此将遮片上的糊剂转印到基板上,其包括,以能够调整上述刮板相对于上述遮片表面的迎角的状态保持上述刮板,并使刮板相对于上述遮片能够进行相对的往复移动的刮板组件;将上述迎角设定至规定角度,以此控制印刷操作的控制装置;用于除去印刷后的遮片上所附着的糊剂的清扫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清扫装置清扫完遮片之后,将上述迎角设定至糊剂的转印量大于通常印刷角度的转印量的初始印刷角度。
采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可在遮片的清扫结束之后,将刮板的迎角设定至糊剂的转印量大于通常印刷状态下所设定的通常印刷角度的转印量的初始印刷角度,因此,针对刚结束清扫的基板,可以转印多于通常印刷时的糊剂。因此,即使在通过清扫操作除去遮片开口部上附着的糊剂使糊剂的转印量降低的清扫刚结束后,也能够转印足够的糊剂,以使清扫前转印到基板上的糊剂的转印量与清扫刚结束后转印到基板上的糊剂的转印量保持一定。因此,通过改变刮板的迎角增加了转印量,所以在生产效率不会下降的状态下即可得到稳定的印刷结果。
另外,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迎角设定至上述初始印刷角度之后,当印刷到规定张数的基板时,可以将上述迎角设定为通常印刷角度。
采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在清扫刚结束后,使刮板设定至初始印刷角度,并在此状态下对糊剂的转印量会减少的规定张数的基板进行印刷,由此相对于上述规定张数的基板能够增加糊剂的转印量。因此,能够将清扫前后的糊剂的转印量保持在一定量。
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迎角设定为上述初始印刷角度之后,针对各张基板,将迎角从上述初始印刷角度逐步设定至上述通常印刷角度。
采用上述网版印刷装置,通过逐步设定刮板的迎角,在清扫刚结束后,可针对各个基板逐步调整糊剂转印量的增加量。因此,针对各个基板可转印适量的糊剂,从而可有效地稳定印刷状态。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清扫器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刮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上述刮板组件的侧视图。
图7是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整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印刷操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网版印刷装置的清扫操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概略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网版印刷装置,图1是该网版印刷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该网版印刷装置的主视图。
如图1、图2所示,网版印刷装置(以下,简称印刷装置)的基座1上,设置有印刷台3,并且该印刷台3的两侧设置有将印刷基板W(以下,简称为基板W)搬入印刷台3的上游侧传送带2A以及搬出印刷台3的下游侧传送带2C,由此构成基板搬送线。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上述传送带2A、2C所构成的搬送基板W的搬送方向(搬送线的方向)设定为X轴方向,在水平面上与上述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定为Y轴方向,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定为Z轴方向。
印刷台3,可保持基板W,并相对于后述遮片25将该基板W定位在该遮片25的下侧,主要包括后述的主传送带2B、升降台18及夹紧机构4。
该印刷台3,被4轴组件10所支撑,并通过该4轴组件10的运作,而沿着X轴、Y轴、Z轴及R轴(围绕Z轴的转动)进行移动。
具体而言,基座1上设置有在水平面内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轨道11,同时Y轴工作台12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该轨道11上。而且,设置在基座1上的滚珠丝杠(省略图示)与Y轴工作台12连接,Y轴工作台12通过该滚珠丝杠的驱动而相对于基座1沿着Y轴方向移动。
在Y轴工作台12上,沿着X轴方向设置有轨道13,同时X轴工作台14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该轨道13上。而且,设置在Y轴工作台12上的滚珠丝杆(省略图示)与X轴工作台14连接,X轴工作台14通过该滚珠丝杠的驱动而相对于Y轴工作台12沿着X轴方向移动。
在X轴工作台14上,设置有围绕铅垂线(Z轴方向)转动自如的R轴工作台16,该R轴工作台16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驱动可相对于X轴工作台14进行围绕Z轴的转动。
在R轴工作台16上,安装有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滑动自如的滑动支柱17,同时在该滑动支柱17的上部安装有升降台18。并且,在升降台18与R轴工作台16之间,设置有滚珠丝杠19,升降台18通过该滚珠丝杠19驱动而被滑动支柱17引导,由此相对于R轴工作台16沿着Z轴方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如此,4轴组件10,通过分别驱动上述各个工作台12、14、16、18,使印刷台3沿着X轴、Y轴、Z轴以及R轴(围绕Z轴的转动)进行移动。
在升降台18上,沿着X轴方向设置有一对主传送带2B,同时还设置有夹紧机构4、定位机构5以及载置台20等。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台18、主传送带2B等构成上述用于保持基板W的印刷台3。
主传送带2B,随着升降台18的升降而一起移动,当升降台18位于规定位置时,相对于上游侧传送带2A及下游侧传送带2C沿着X轴方向呈排列设置。并且,在升降台18位于规定位置时,可通过上游侧传送带2A将基板W搬入印刷台3(主传送带2B),并可通过主传送带2B将基板W从印刷台3搬至下游侧传送带2C。
夹紧机构4,用于在作业中固定保持基板W,具有在Y轴方向上能够接近/分开的一对夹片4a,通过这对夹片4a,可沿着Y轴方向从两侧夹住基板W,以此固定基板W。该夹紧机构4,以气缸为驱动源,通过该气缸的运作使夹紧机构4在夹片4a互相接近的夹紧状态和夹片4a互相分开的夹紧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定位机构5,未在图中详细表示,其在上述夹紧机构4夹紧基板W之前,限制基板W的弯曲等,并在此状态下对基板W进行定位。
载置台20,通过从下方抬升位于主传送带2B上的基板W,以此支撑基板W。该载置台20,通过滑动支柱21升降自如地支撑在升降台18上,同时通过该载置台20和升降台18之间所设置的滚珠丝杠(省略图示)的驱动,相对于升降台18沿着Z轴方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在印刷台3等的上方,设置有遮片保持组件6、刮板组件7、摄像组件8以及清扫器9等。
遮片保持组件6,用于保持遮片25。如图3及图4所示,该遮片保持组件6,具有分别固定在支撑于基座1上的一对高架状支架30上的遮片支撑台26,以及设置在遮片支撑台26上的遮片夹具27,通过遮片夹具27夹住遮片25的边框使遮片25在上述印刷台3的上方保持水平扩展状态。
摄像组件8,用于拍摄基板W及遮片25,设置在遮片保持组件6的下侧。
摄像组件8,包括,具有遮片识别照相机41a及基板识别照相机41b的照相机头部40;使该照相机头部40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上述照相机头部40沿着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平面移动对遮片25及基板W进行拍摄。
具体而言,在上述支架30的下侧,设置有分别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轨道35,并且在这些轨道35上移动自如地安装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横梁36,同时,支撑在支架30上且通过电动机37予以转动驱动的滚珠丝杠38与该横梁36的未图示的螺母部分螺合。并且,在横梁36上,设置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轨道39,在这些轨道39上移动自如地安装有照相机头部40,同时搭载在横梁36上且通过电动机予以驱动的未图示的滚珠丝杠,与照相机头部40的未图示的螺母部分螺合。即,伴随上述各个滚珠丝杠的转动,横梁36相对于上述支架30沿着Y轴方向移动,照相机头部40相对于横梁36沿着X轴方向移动。
遮片识别照相机41a及基板识别照相机41b,均由具有照明的CCD照相机构成。其中,遮片识别照相机41a,朝向上方设置,以此拍摄设置在遮片25的下表面的基准标记(Fiducial mark),同时在必要时拍摄遮片上的污垢等。另一方面,基板识别照相机41b,朝向下方设置,以此拍摄设置在基板W上的基准标记等各种标记。上述照相机41a、41b,以上下对称的位置关系设置在照相机头部40上,以使两者的光轴位于同一轴线上,由此能够上下同时拍摄在X-Y坐标平面内位于相同位置的不同对象物。
清扫器9,从下方对遮片25进行清扫,其与摄像组件8一起安装在上述横梁36上。
清扫器9,具有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予以升降驱动的清扫器头部44。在清扫时,该清扫器头部44,进入上升位置,并伴随上述横梁36的移动而贴着遮片25进行滑动,由此进行清扫操作。另外,虽未详细图示,清扫器头部44,保持有卷绕有擦拭纸的滚筒(roll),通过从该滚筒中抽出的擦拭纸,吸取擦拭遮片的下表面以及开口部的残留糊剂等。
刮板组件7,滚动扩展供给到上述遮片25上的糊状焊锡膏、导电糊剂等糊剂。
刮板组件7,沿着X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可能地予以支撑,并通过伺服电动机的驱动而进行移动。具体而言,在遮片25的上方,设置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一对固定轨道31(参照图3),横梁32架设在该对固定轨道31上,该横梁32与通过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滚珠丝杠(省略图示)连接。由此,该横梁32可以沿着Y轴方向移动。
另外,上述刮板组件7安装在横梁32上所设置的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固定轨道22(参照图2)上,同时与通过伺服电动机23驱动的滚珠丝杠24连接。由此,刮板组件7与横梁32一起沿着Y轴方向移动,同时刮板组件7相对于横梁32可沿着Z轴方向移动。
图5~图6表示刮板组件7的具体结构。
如图5、图6所示,刮板组件7,包括用于保持刮板86的组件部7b和用于连接该组件部7b的头部7a。该头部7a,具有铝等制成的支架30,该支架30包括移动可能地安装在上述固定轨道22上的底座30a(如图1及图2所示)和大致水平地固定在该底座30a上的水平部30b。
在该支架30的水平部30b的下侧,经滑动支柱72沿着Z轴方向移位可能地连接有支撑板71,在该支撑板71和水平部70b之间设置有测压元件(load cell)等构成的压力传感器74。另外,副支架76,相对于上述支撑板71,围绕平行于Y轴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予以支撑。具体而言,在支撑板71的下侧(下表面)设置有一对垂下部71a,横穿该对垂下部71a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第1支撑轴75,经轴承等转动自如地予以支撑,副支架76安装在该第1支撑轴75上。由此,副支架76围绕平行于Y轴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予以支撑。
在上述副支架76上,转动可能地支撑有组件组装部件78,并且搭载有用于驱动该组件组装部件78的驱动机构。
组件组装部件78,是沿着X轴方向呈细长状的长方形板状部件,通过突设在其长度方向的途中部位的一对连接部78a,转动可能地支撑在副支架76上。具体而言,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第2支撑轴77,经轴承等围绕其轴线转动可能地支撑在上述副支架76上,在该第2支撑轴77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组件组装部件78的连接部78a,由此组件组装部件78相对于副支架76转动自如地予以支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可能地支撑在第1支撑轴75上的部分,即副支架76、组件组装部件78、后述刮板86、齿轮箱80以及伺服电动机82等相当于组件部7b。
如图5所示,在副支架76上安装有与其构成一体的后述齿轮箱80,并且第2支撑轴77的一端(图5中的左侧端部),贯穿该齿轮箱80并向外部突出。由此,组件组装部件78的各连接部78a,在副支架76以及齿轮箱80的两侧,固定在第2支撑轴77上。
第2支撑轴77的插入齿轮箱80的部分固定有传动齿轮(未图示),该传动齿轮与支撑在齿轮箱80内的惰轮(idle gear)(未图示)相啮合。另外,在齿轮箱80的侧面固定有作为驱动源的伺服电动机82,该伺服电动机82的输出轴(驱动轴)插入上述齿轮箱80内,并且该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上述惰轮啮合的驱动齿轮。即,由伺服电动机82、上述各个齿轮以及第2支撑轴77等构成上述驱动机构。当伺服电动机82运作时,其转动驱动力经各个齿轮等传递到第2支撑轴77,以此组件组装部件78围绕第2支撑轴77转动驱动。
在上述组件组装部件78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刮板86。具体而言,在组件组装部件78上安装有刮板保持架87,刮板86保持在该刮板保持架87上。另外,刮板保持架87上所设置的一对螺杆轴插入上述组件组装部件78上所形成的导向槽78b中,并且在刮板保持架87与组件组装部件78互相重叠的状态下,使螺母部件88与上述各个螺杆轴螺合,由此将刮板保持架87相对于组件组装部件78予以固定。
上述刮板86,由硬质聚氨酯或者不锈钢制成,在X轴方向上呈细长状的板状部件。如图5所示,该刮板86,以与在X轴方向上呈细长状的刮板保持架87相互重叠的状态,固定在上述刮板保持架87上。
在刮板保持架8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侧漏板89。进行印刷作业时,通过该防侧漏板89,可防止糊剂向刮板86的两侧(X轴方向的外侧)流动(泄漏)。
如此,上述刮板86,通过组件组装部件78围绕第2支撑轴77的转动驱动,而保持在相对于遮片25呈规定角度倾斜的姿势。具体而言,是保持在相对于头部7a的前进方向呈前倾的姿势,例如,如图6所示,当头部7a向右侧进行移动时,如图6的实线所示,刮板86保持在向右侧前倾的姿势。即,刮板86相对于遮片25设定成规定的迎角。在此,迎角是指遮片25与刮板86所形成的角度,通过调整该迎角可以改变从遮片25的开口部按压出的糊剂的转印量。另外,通过控制组件组装部件78围绕第2支撑轴77的转动驱动能够对迎角进行设定,从而在印刷时可通过设定迎角而使糊剂向基板W的转印量处于最适当的状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迎角,如后所述,可设定为通常印刷时的通常印刷角度θ以及在清扫器9进行清扫后予以设定的初始印刷角度θn。
图7是概略地表示上述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该印刷装置,设置有统一控制上述各个组件的驱动的控制装置50。该控制装置50,包括,控制部主体51、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58、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59、控制电路61、图像处理电路62、照明控制电路63。
上述控制部主体51,包括,进行逻辑运算的CPU、预先存储控制上述CPU的各种程序等的ROM、装置操作中暂存各种数据的RAM、各种程序以及OS、存储生产程序等各种数据的HDD以及I/O控制器(IOC)等。作为功能结构,包括,主控制部51a、迎角设定部51b、存储部52c。
上述主控制部51a,根据预先存储的程序,经控制电路61统一控制各种组件的电动机等,以此进行一连串的印刷操作,同时在该印刷操作中进行各种必要的演算。具体而言,控制部主体51,连接有上述输入装置58及显示装置59,同时还连接有用于控制各种电动机等的控制电路61、上述照相机41a、41b的图像处理电路62以及照明控制电路63等,主控制部51a,经上述输入装置58、显示装置59、控制电路61、图像处理电路62以及照明控制电路63,控制各个组件的运作。
另外,在图7中,作为伺服电动机,为了方便,只对驱动第2支撑轴77的伺服电动机82进行了图示。但是这里还包括驱动其他各种组件的电动机,例如,驱动清扫器9的电动机,驱动照相机头部40使其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未图示的电动机,摄像组件8的电动机37,4轴组件10的X轴、Y轴、Z轴以及R轴的各个驱动装置,上游侧传送带2A、下游侧传送带2C、主传送带2B、刮板86的升降装置等各种致动器。上述各种致动器,若采用电动机驱动则包含各种电动机,若以气缸为驱动源时则包含气动回路(pneumatic circuit)途中所设置的电动转换阀。
上述迎角设定部51b,根据印刷状况适当地设定迎角,以使来自遮片25的糊剂的转印量保持一定,并且驱动控制第2支撑轴77,以使刮板86相对于遮片25构成规定的迎角。即,在后述的控制部主体51的存储部51c,存储有与迎角相关的数据,并从该存储部51c读取迎角的相关数据,从而将刮板86相对于遮片25的角度设定在规定的迎角。
具体而言,在存储部51,存储有通常印刷时的迎角数据,即通常印刷角度θ的数据,以及通过清扫器9对遮片25进行清扫之后,印刷规定张数的基板W时针对各个基板的迎角数据,即初始印刷角度θn(n=1,2,3,……)的数据。因此,迎角设定部51b,当进行通常印刷时,从存储部51c中读取通常印刷角度θ的数据,将刮板86的迎角设定为通常印刷角度θ,进行清扫操作之后,从存储部51c中读取清扫后的第N张基板W所对应的初始印刷角度θn的数据,并将刮板86的迎角设定为初始印刷角度θn。
在此,对遮片25进行清扫之后,遮片25的开口部上所附着的糊剂被除去,因此,如果以通常印刷角度θ进行印刷,则糊剂向基板W的转印量将会少于清扫前的转印量。因此,为了使糊剂向基板W的转印量保持一定,需要使清扫后的迎角小于通常印刷时的迎角,从而使糊剂的转印量增加。即,将初始印刷角度θn设定为小于通常印刷角度θ的值。接着,针对进行清扫之后的第1张基板W,将迎角设定为小于通常印刷角度θ的初始印刷角度θ1,针对进行清扫之后的第2张基板W,考虑到遮片25上的糊剂的附着状态,将迎角设定为小于通常印刷角度θ而大于初始印刷角度θ1的初始印刷角度θ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印刷角度θ1,θ2…θn的值,按此顺序逐步增大。即,初始印刷角度θn的值,逐步地接近通常印刷角度θ。
如上所述,上述存储部51c,用于存储该印刷装置的印刷作业中所必需的各种数据,如与迎角相关的数据,与基板W的生产张数相关的数据,与清扫之后印刷基板W的张数相关的数据,生产程序,与各组件的驱动条件相关的信息,遮片25的相关信息,基板的相关信息等。
下面,结合图8~图10的流程图,就上述控制装置50对基板W的印刷操作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8是按照时间序列表示对一连串印刷操作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该印刷装置,在开始生产时,首先读入适当的生产程序,并对用于存储基板W的生产张数的计数值P进行复位(P=0)(步骤S1、S2)。
接着,将从上游侧传送带2A搬送来的基板W载置到主传送带2B上,以此完成基板W的搬入操作(步骤S3),并通过夹紧机构4固定基板W。具体而言,使载置台20上升,以此抬升被搬入主传送带2B的基板W,通过定位机构5对基板W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夹紧机构4夹住基板W(步骤S4)。
接着,由基板识别照相机41b以及遮片识别照相机41a,拍摄基板W上的基准标记和遮片25上的基准标记,从而经图像处理电路62对标记进行识别(步骤S5、S6),调整基板W和遮片25位置(步骤S7)。即,使4轴组件10运作,使基板W与印刷台3一同上升,从而使基板W从下侧与遮片25重叠(步骤S4)。此时,可根据步骤S5、S6中的基准标记的识别结果,求出基板W与遮片25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根据该位置关系,驱动控制4轴组件10等,以此使基板W相对于遮片25予以定位。
下面,对步骤S8的印刷操作进行说明。图9是步骤8的子程序的流程图。该处理中,对遮片25进行清扫之后,以初始印刷角度θn(n=1,2,3…X)进行印刷直至第X张基板,即对初始印刷运作设定值为X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判断上述基板W是否被清扫器9清扫(步骤S21)。具体而言,可通过清扫结束标记E进行判断,如果没有标记E(E=0),则判断为通常印刷,在步骤S21进入NO的方向,刮板86的迎角被设定为通常印刷角度θ。即,迎角设定部51b,从存储部51c读取通常印刷角度θ的数据,转动驱动第2支撑轴77,将刮板86的迎角设定为通常印刷角度θ。
另外,如果出现清扫结束标记E(E=1),则判断为清扫结束后的印刷,在步骤S21进入YES的方向,从而判断清扫结束后的基板W的张数是否为初始印刷运作设定值X以下。具体而言,对存储清扫结束后所印刷的基板W的张数的计数值C和初始印刷运作设定值X进行比较(步骤S22)。在此,假如计数值C为初始运作设定值X以下,即,清扫结束后,相对于遮片25予以定位的基板W为第C张(C≤X)基板W时,步骤22进入YES的方向,迎角将设定为初始印刷角度θc(步骤S23)。然后,计数值C变成C+1,对清扫结束后所印刷的基板W的张数进行计数(步骤S24)。另外,在步骤S22,如果计数值C大于初始印刷运作设定值X,即,清扫结束后,相对于遮片25予以定位的基板W为第C张(C>X)基板W时,步骤S22进入NO的方向,取消清扫结束标记E(E=0),并将刮板86的迎角设定为通常印刷角度θ(步骤S27、S28)。
接着,刮板86的迎角θ、θn设定之后,通过驱动控制伺服电动机23,使刮板86与遮片25抵接并进行印刷。即,控制刮板86与遮片25的压力(印刷压力),同时使刮板86沿着遮片25的表面滑动,以此进行印刷(步骤S25、S26),接着结束一连串的印刷操作。
如上所述,结束图8中的步骤S8的印刷操作之后,运作4轴组件10使基板W与印刷台3一同下降,进行从遮片25分开基板W的离版操作(步骤S9),解除夹紧机构4从而解除对基板W的固定(步骤S10)。接着,印刷完毕的基板从主传送带2B搬送到下游侧传送带2C,从而进行基板W的搬出操作(步骤S11)。
接着,在步骤S12,进行定期性清扫操作。在此,图10是清扫操作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在图10中的步骤S31,判断是否对遮片25进行清扫。具体而言,根据是否已生产了规定张数的基板W等条件进行判断,如果达到了对遮片25进行清扫的条件,则在步骤S31进入YES的方向,开始清扫操作(步骤S32)。具体而言,通过驱动控制横梁36,使清扫器9与该横梁36一同沿着Y轴方向往复移动,同时使清扫器头部44从下侧接触遮片25并予以滑动,从而进行清扫操作。接着,表示清扫结束后的基板W的张数的计数值C变成C=1,同时出现清扫结束标记E(E=1)(步骤S33),从而结束清扫操作。另外,如果没有达到进行清扫的条件,则步骤S31进入NO的方向,从而不进行清扫就结束清扫操作。
如上所述,步骤S12的清扫操作处理结束之后,将存储基板W的生产张数的计数值P设定为P+1(步骤S13),将生产张数P与预定生产张数进行比较(步骤S14)。如果没有到达预定生产张数,则步骤S14进入YES的方向,从上述步骤S3开始重复上述处理,如果达到了预定生产张数,则结束生产。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可在遮片25的清扫之后,将刮板86的迎角设定至糊剂的转印量大于通常印刷状态下所设定的通常印刷角度的转印量的初始印刷角度,因此,针对刚刚结束清扫的基板W,可以转印多于通常印刷时的糊剂。因此,即使在通过清扫操作除去遮片25开口部上附着的糊剂使糊剂的转印量降低的清扫刚结束后,也能够转印足够的糊剂,以使清扫前转印到基板W上的糊剂的转印量与清扫刚刚结束后转印到基板W上的糊剂的转印量保持一定。因此,无需降低生产效率,即可得到稳定的印刷结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就针对清扫刚刚结束后的各个基板W,逐步增加初始印刷角度θn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也可以将上述初始印刷角度θn设定为角度α(α为α<θ的固定值)而进行印刷,直至清扫结束后的第N张基板W。此时,由于采用转印量大于通常印刷角度θ的转印量的初始印刷角度α,因此也能够避免因清扫结束后的转印量减少而导致印刷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以初始印刷角度θn进行印刷,直至清扫结束后的第X张基板W(初始印刷运作设定值X)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初始印刷运作设定值X,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以只对清扫结束后的第1张基板W,以初始印刷角度θ1进行印刷,从第2张基板W开始以通常印刷角度θ进行印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初始印刷角度θn使用预先输入到存储部51c的初始印刷角度θn的数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针对每张基板W也可以使用由操作员输入的初始印刷角度θn的输入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与遮片重叠的状态下,使刮板与遮片的表面抵接,并进行往复移动,由此将遮片上的糊剂转印到基板上,该网版印刷装置,包括,刮板组件,以能够调整上述刮板相对于上述遮片表面的迎角的状态保持上述刮板,并使该刮板相对于上述遮片能够进行相对的往复移动;控制装置,将上述迎角设定至规定角度,以此控制印刷操作;清扫装置,用于除去印刷后的遮片上所附着的糊剂;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清扫装置清扫完遮片之后,将上述迎角设定至糊剂的转印量大于通常印刷角度的转印量的初始印刷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迎角设定至上述初始印刷角度之后,当印刷到规定张数的基板时,将上述迎角设定至通常印刷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迎角设定为上述初始印刷角度之后,针对各张基板,将迎角从上述初始印刷角度逐步设定至上述通常印刷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网版印刷装置,通过使刮板在遮片表面往复移动,从而将遮片上的糊剂转印到基板上,以此进行印刷,该网版印刷装置包括,以能够调整上述刮板相对于上述遮片表面的迎角的状态保持上述刮板,并使该刮板相对于遮片能够进行相对的往复移动的刮板组件;将上述迎角设定至规定角度,以此控制印刷操作的控制装置;用于除去印刷后的遮片上所附着的糊剂的清扫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清扫装置清扫完遮片之后,将迎角设定至糊剂的转印量大于通常印刷角度的转印量的初始印刷角度。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会使生产效率下降,即可增加清扫刚结束后的糊剂的转印量,从而将转印至基板的糊剂的转印量保持在一定量的印刷装置。
文档编号B41F15/12GK101032880SQ20071008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0日
发明者相羽昌孝, 楠木寿幸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