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94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属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涉及流体粘滞的实验有的采用落球法(见图1),令已知材质和直径的小球在液体中自由下落,由于液体存在粘滞,小球的运动从一开始的加速运动逐步变为匀速运动,测得小球匀速运动的速度便可计算出液体的粘滞系数;演示实验中有的采用转筒法(见图2),装置主要由外筒4和内筒5组成,内筒5用悬线吊挂,外筒4由电机驱动可绕中轴转动,内外筒间充满液体或空气,当外筒4转动时,由于内外筒之间的流体存在粘滞,无动力的内筒5将受到扭矩作用,通过内筒悬丝上系的小镜7对光束反射方向的变化可以求出悬丝的扭矩,进而计算出流体的粘滞系数;还有的类似转筒法(见图3),装置主要由靠得很近的两圆盘6和8组成,当电机驱动圆盘8转动时,由于两圆盘之间的空气存在粘滞,无动力的圆盘6将跟随圆盘8也转动起来。这几类方法对课堂演示来说都不太好,第一个的演示显示性不好,后两个易受摩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第三个仅限于定性演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的演示流体粘滞现象的实验仪。
本实验仪由大口径容器、水平细管和开口细管三部分组成,水平细管连接在大口径容器的底部,在水平细管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连接两枝以上的开口细管。当大口径容器盛以一定深度的流体(如水)时,流体将沿水平细管流出。若水平细管内径为3-6mm,且大口径容器的口径与水平细管的内径之比大于40,则流体在水平细管中将保持层流且平均流速近似为常量。各开口细管中的液面高度可反映与各开口细管连接点的水平细管中流体的压强。水平细管中沿流动方向流体压强的逐渐线性降低,直观地演示出流体粘滞的存在。


图1为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实验的示意图。
图2为转筒法测量流体粘滞实验的示意图。
图3为类似转筒法测量空气粘滞实验的示意图。
图4为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图4)说明实施例如下。本仪器主要由大口径容器1、水平细管2、开口细管3等三部分组成。水平细管2由大口径容器1的底部接出并保持水平状态,几枝(两枝或以上)开口细管2沿竖直方向等间距地连接在水平细管上。仪器的具体结构参数如下。大口径容器1的内径Φ280mm,高450mm;水平细管的内径Φ5mm,长480mm;开口细管2的内径Φ5mm,长450mm,间距65mm;若需要长时间的实验,可在接水筒与大口径容器加一水泵将落下的水再抽上去,接水筒和水泵图1中未画出。实验时,先在水平细管出水口处塞一水塞,缓慢地往大口径容器注入水使接近水满,停顿几分钟待水静止,将接水筒放在水平细管出水口的下方,拔掉水塞,观看诸开口细管中液柱高度的分布。本实验仪结构简单,演示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其特征是所说的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由大口径容器、水平细管、开口细管三部分组成,水平细管连接在大口径容器的底部,在水平细管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地连接两枝以上的开口细管。
专利摘要一种流体粘滞直接演示实验仪,属教学实验仪器领域。本演示实验仪由大口径容器1、水平细管2、开口细管3等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水平细管2由大口径容器1的底部接出并保持水平状态,几枝(两枝或以上)开口细管2沿竖直方向等间距地连接在水平细管上。本演示实验仪结构简单,演示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G09B23/12GK2672786SQ20042000036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9日
发明者路峻岭, 李复, 汪荣宝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