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3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模型,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周易》的研究和教学,对认识和理解《周易》八卦的科学原理具有重要价值的立体八卦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周易》是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关于宇宙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同时《周易》又是一套自成逻辑的、完备的、可运算的、模拟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信息符号系统,目前可用来提示这种规律的有载于朱熹《周易本义》的“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等图书,众所周知上述图书为各自独立的平面八卦图书,每幅图书中八卦的排列位置各不相同,每一幅图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功用,而且每一种平面八卦图书又都深合易理,简朴古奥,在易学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是,关于这些平面八卦图书的来源以及相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几千年来始终是一个谜,没有定论,难以完整地解释和说明《周易》八卦的科学原理和八卦符号系统的逻辑性。究其原因就在于,在《周易》研究的历史上,人们没有发现八卦之间存在的立体关系和八卦符号系统能够描述空间能量信息分布规律的本质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平面八卦图书难以互相说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来还原《周易》八卦固有的立体排列关系,同时可揭示上述各种平面八卦图书的来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周易》八卦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以及能够模拟和表达空间能量信息分布规律和运动变化规律的立体八卦教学模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立方体,主体的八个顶点分别对应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卦,其中 乾、 离、 艮、 巽四卦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在上层的四个顶点, 兑、 震、 坤、 坎四卦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在下层的四个顶点, 乾与 兑、 离与 震、 艮与 坤、 巽与 坎位置上下相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分为上、下两层,并通过贯穿上、下两层中心的转轴使上层相对于下层可在±45度范围内转动。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两层接触面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凸台和限位凹槽。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透明方体盒体和固定在盒体内的八个小立方体,所述各个小立方体上分别刻有与盒体八个顶点对应的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卦。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通过转轴相互连接的透明上盒体和下盒体以及分别固定在上盒体和下盒体内的八个小立方体,所述转轴位于主体的一侧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呈立方体的主体作为模型载体,将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卦分别对应于主体的八个顶点上,从而直观地说明了《周易》八卦所具有的空间立体结构,从该立体模型可方便地揭示出现有的“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等各种平面八卦图书以及这些图书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周易》八卦理论具有模拟和表达宇宙空间能量信息分布规律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功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拆分图;图3是“伏羲八卦次序图”中八卦的排列关系;图4是“伏羲八卦方位图”中八卦的排列关系;图5是“文王八卦次序图”中八卦的排列关系;图6是“文王八卦方位图”中八卦的排列关系;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立方体,主体1的八个顶点分别对应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卦,其中 乾、 离、 艮、 巽四卦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在上层的四个顶点, 兑、 震、 坤、 坎四卦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在下层的四个顶点, 乾与 兑、 离与 震、 艮与 坤、 巽与 坎位置上下相叠,其中主体1分为上、下两层11、12,并通过贯穿上、下两层11、12中心的转轴2使上层11相对于下层12可在±45度范围内转动,上、下两层11、12接触面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凸台111和限位凹槽121。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呈立方体结构的主体1八个顶点的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个卦,并在立方体的四条体对角线上两两相对,形成“八卦相错”之势,完全符合《易经·说卦传》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的描述。从而直观地说明了《周易》八卦具有的空间立体结构。
从此模型中可揭示出“伏羲八卦次序图”的来源从模型中乾卦所在顶点的位置出发,按照“上下交替,依次相连”的规则,即可得到伏羲八卦的排列次序, 参照附图3。
从此模型中可揭示出“伏羲八卦方位图”的来源将模型的上层11相对于下层12绕转轴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再对模型自上而下进行投影,得到左边“ 乾、 兑、 离、 震”逆时针排列的平面图,参见附图4;再将模型的上层11相对于下层12绕转轴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再对模型自上而下进行投影,得到右边“ 巽、 坎、 艮、 坤”顺时针排列的平面图,合并左边和右边的平面投影图形,并按照“乾南、坤北、离东、坎西”的方式确定地理方位,在平面上就得到了“伏羲八卦方位图”。由此可见,“伏羲八卦方位图”是立体八卦的平面投影图。由于立体八卦模型中八卦的具体位置是固定的,所以上层11与下层12间的相对转动也是有限的,并通过在上、下两层11、12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的相互扣合的限位凸台111和限位凹槽121来限制其转动角度保证在±45度范围内。
从此模型中还可揭示出“文王八卦次序图”的来源《周易·说卦传》第九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历史上,据此文字绘制了“文王八卦次序图”(参见附图5)。邵雍说“此文王八卦,乃人用之位,后天之学也。”而在立体八卦模型中,每个卦占据立方体的一个顶点,每个顶点只和另外三个顶点直接相连(沿立方体的边),也就是说每个卦只和另外三个卦直接相对应与 乾卦直接相对的三个卦是 兑、 离、 巽,皆一阴二阳,阳多阴少,是谓阴卦;与 坤卦直接相对的三个卦是 震、 坎、 艮,皆一阳二阴,阳少阴多,是谓阳卦,按照如上的对应关系,绘制成平面图形,就形成“文王八卦次序图”。而载于朱熹《周易本义》的“文王八卦次序图”, 乾与 震、 坎、 艮三卦上下相对, 坤与 兑、 离、 巽三卦上下相对,错置了父母与六子之间的阴阳对应关系。参见图5。
从此模型中还可揭示出“文王八卦方位图”的来源在模型中,从乾卦所在的位置出发,按照“上下交替,首尾相接”的规则,沿着立方体表面的对角线依次连续循行(顺时针方向),得到一条首尾相接的循行路径(该路径长度是立方体上最大的表面遍历长度,是六条表面对角线长度和一条体对角线长度之和,其值为6+),八卦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这条首尾相接的循行次序,就是“文王八卦方位图”的排列次序。将该循行路径从上到下投影在二维平面上,再配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的地理方位,就是“文王八卦方位图”,由此说明“文王八卦方位图”是对立体八卦模型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和表达,参见附图6。
从该立体八卦模型中可看出,八个卦将立方体分割成了八个位置相邻但具有不同属性的空间,从而揭示了宇宙空间的新特性和八卦的本质功用。立体八卦代表的是八种不同的空间能量信息状态,描述的是宇宙空间能量信息的分布规律,这个事实说明,宇宙空间具有能量,空间是由能量结构组成的。
本发明中主体1的具体结构还可有多种,例如附图7所示,包括透明盒体13和固定在盒体13内的八个小立方体,而在各个小立方体上分别刻有与盒体13八个顶点对应的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个卦。或者如附图8所示,主体1包括通过转轴3相互连接的透明上盒体14和下盒体15以及分别固定在上盒体14和下盒体15内的八个小立方体,而转轴3位于主体1的一侧边角。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立方体,主体(1)的八个顶点分别对应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个卦,其中 乾、 离、 艮、 巽四个卦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在上层的四个顶点, 兑、 震、 坤、 坎四卦按逆时针顺序排列在下层的四个顶点, 乾与 兑、 离与 震、 艮与 坤、 巽与 坎位置上下相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分为上、下两层(11、12),并通过贯穿上、下两层(11、12)中心的转轴(2)使上层(11)相对于下层(12)可在±45度范围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层(11、12)接触面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凸台(111)和限位凹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透明方体盒体(13)和固定在盒体(13)内的八个小立方体,所述各个小立方体上分别刻有与盒体(13)八个顶点对应的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八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通过转轴(3)相互连接的透明上盒体(14)和下盒体(15)以及依次固定在上盒体(14)和下盒体(15)内的八个小立方体,所述转轴(3)位于主体(1)的一侧边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八卦教学模型,包括主体,主体为立方体,主体的八个顶点分别对应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由于本发明采用呈立方体的主体作为模型载体,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分别对应于主体的八个顶点上,从而直观地说明了《周易》八卦所具有的空间立体结构,从该立体模型可方便地揭示出现有的“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等各种平面八卦图书的来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周易》八卦理论具有模拟和表达宇宙空间能量信息分布规律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本质功能。
文档编号G09B19/00GK1932926SQ200610139459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9日
发明者马焰林 申请人:马焰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