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2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等离子显示装置相关发明,更具体地说是可以抑制被显示的图像的残留影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相关发明。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Apparatus)包括由形成在前面基板与后面基板之间的障壁组成一个单位串的等离子显示板。各串内充入了氖(Ne),氦(He)或,含有氖及氦的混合气体(Ne+He)和少量氙(Xe)的惰性气体。通过高频电压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Ultravioletrays),使形成在障壁之间的荧光体发光,从而显现图像。因这种等离子显示板可具有轻薄结构,因此作为第二代显示装置备受注目。
图1为显示通常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结构的图片。
如图1所示,在等离子显示板中,在作为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前面玻璃101上,排列了多个由成对形成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而形成的维持电极对的前面基板100及;在形成背面的后面玻璃111上与上述多个维持电极对交叉排列寻址电极113的后面基板110以一定距离平行结合。
前面基板100包括为在一个放电串中相互放电、维持串的发光而设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即由透明ITO物质形成的透明电极a和由金属材质形成的总线电极b组成的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成对包含在其中。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由限制放电电流、对电极对之间起绝缘作用的一个以上的上端电介质层104覆盖,在上端电介质层104上面形成了为易化放电条件蒸镀氧化镁(MgO)的保护层105。
后面基板110中,保持平行排列了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即,放电串的条形障壁(或井形)112。而且,与障壁112平行配置了通过实行寻址放电产生真空紫外线的一个以上的寻址电极113。后面基板的上侧面涂有在寻址放电时释放显示图像的可见光的R,G,B荧光体114。寻址电极113和荧光体114之间形成了保护寻址电极113的下端电介质层115。
这种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以矩阵(Matrix)结构形成多个放电串,附着了包括向放电串提供一定的脉冲的驱动线路的驱动部(图中未显示)。
图2为显示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的方法的图片。
如图2所示,等离子显示装置将一个帧期间分为多个放电次数不相同的子字段,在对应输入的影像信号的色调值的子字段期间,使等离子显示板发光,从而显示图像。
每个子字段范围引起平均放电的复位期间,选择放电串的寻址期间及根据放电次数体现色调的维持期间。例如,若以256色调显示图像,则相当于1/60秒的帧期间(16.67ms)将分为8个子字段。
而且,8个子字段各自分为复位期间,寻址期间及维持期间。其中,维持期间在各子字段增加为2n(n=0,1,2,3,4,5,6,7)比率。如此,在各子字段维持期间将变的不同,因此可以体现图像的色调(Gray level)。
而且,如图5所示,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由荧光体,氧化镁(MgO)保护层,及放电气体等影响显示放电的因素,在被显示的图像上产生残留影像。
图3为介绍传统的被显示的图像中发生的残留影像的图片。
参考图3,首先,如(a),在等离子显示板显示面的一定领域引起显示放电,从而显示图像。接着,如(b),停止引起显示放电的一定领域的放电或显示其他模型的图像,则一定领域将在随后的图像显示为残留影像。这是因为,为了显示之前图像(a),影响显示放电的各因素未充分初始化而被固定,影响图像(b)。
这种残留影像,在持续同一停止图像或图像变化微笑时更为严重。即,当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相同或类似时,随之相同或类似地持续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状态,从而加重固定状态。
而且,当为显示放电施加的维持波形数增加时,将加重残留影像的产生。即,传统技术中,为实现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高亮度,上升维持波形的电压,从而诱发强放电。但是,维持波形的电压上升将在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或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引起放电,由此向荧光体侧施加离子冲击。如此,随着维持波形数的增加,将加速荧光体的热化,产生更加重残留影像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旨在提供通过改善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抑制被显示的图像的残留影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为提供通过改善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放电效率的离子显示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可以适应性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1)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成对形成的等离子显示板;(2)查出显示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影像信号的画面通道比的画面通道查出部;及(3)根据上述画面通道比,调节分别施加到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维持波形之间重叠的期间的维持波形控制部。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画面通道查出部是按每帧运算上述画面通道比后传输到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从上述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通过至少控制任一个时间来调节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通过控制接续上述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的维持时间来调节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在所述的画面通道比越大,越增加上述重叠期间。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在上述画面通道比越小,越减少上述重叠期间。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至少预设一个以上的门槛值,将上述画面通道比与上述门槛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门槛值是64%。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在本发明的上述门槛值以上时重叠。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为10ns以上200ns以下为特点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叠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至少有一个时间是300ns以上1000ns以下。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小于本发明的门槛值时,上述维持波形非重叠。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非重叠的维持波形之间的间隔是10ns以上200ns以下。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非重叠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至少有一个时间是200ns以上700ns以下。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在一个帧期间的多个子字段中的一定子字段期间,重叠上述维持波形。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重叠维持波形的子字段期间中,施加一定个数以上的维持波形。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控制部是至少以一个以上的线单位调节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前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波形是副极性波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改善等离子显示装置,具有可以抑制被显示的图像的残留影像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的通过改善等离子显示装置,具有可以提高放电效率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根据外部输入的信号,具有可以适应性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效果。


图1为显示通常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图片。
图2为显示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的方法的图片。
图3为介绍传统的被显示的图像中发生的残留影像的图片。
图4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片。
图5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波形的图片。
图6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的图片。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维持波形引起的维持光的图片。
图8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例的重叠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图9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图10为介绍本发明的另一实例的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图11为介绍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图12为介绍本发明的另一实例的驱动波形的图片。
图13为介绍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驱动波形的图片。
图片中主要部分符号说明400;等离子显示板410;画面通道查出部420;数据驱动部 430;扫描驱动部440;维持驱动部 450;维持波形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附加的图片为参考,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例。
图4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片。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400,画面通道查出部410,数据驱动部420,扫描驱动部430,维持驱动部440及维持波形控制部450。
等离子显示板400是由前面基板(图中来显示)和后面基板(图中未显示)结合而形成的。前面基板中多个电极,例如第1电极和第2电极成对形成多个。本发明的一实例中,将本发明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按其功能,形成为扫描电极(Y1至Yn)和维持电极Z,这一点将在以下分别叙述。后面基板形成了多个寻址电极(X1至Xm),与各扫描电极(Y1至Yn)和维持电极Z的电极对交叉。
画面通道查出部410是,在每帧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在等离子显示板400时,查出显示到画面的比例,即画面通道比。即,画面通道比是根据字一个帧期间,在等离子显示板的显示画面的所有串中被启动串的比例查出。利用这种画面通道比,可以大概掌握消耗电力,位移电流及维持波形个数或其增减情况。如此,在画面通道查出部410中查出的画面通道比信息成为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主要要素。本发明的一实例中,通过将画面通道查出部410查出的画面通道比的信息传输至维持波形控制部450,根据画面通道比调节维持波形。
数据驱动部420将数据施加到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400的各寻址电极(X1至Xm)上。其中,数据是在将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处理为适于等离子显示装置的信号的影像信号处理部(图中未显示)进行处理的影像信号数据。数据驱动部420将具有寻址电压Va的寻址脉冲分别提供给各寻址电极(X1至Xm)。
扫描驱动部430是在复位期间的创建期间内,将形成上斜波(Ramp-up)的创建脉冲提供给各扫描电极(Y1至Yn),而且在复位期间的记忆期间内,将形成下斜波(Ramp-down)的记忆脉冲提供给各扫描电极(Y1至Yn)。而且,扫描驱动部430在寻址期间内,将扫描电压-Vy的扫描脉冲(Sp)依次提供给各扫描电极(Yl至Yn),在维持区间内,根据维持波形控制部450的控制,将维持脉冲提供给各扫描电极(Y1至Yn)。
维持驱动部440是在记忆期间或寻址期间中的一个以上的期间内,将偏压Vz提供到共同连接的维持电极Z,在维持期间中,在维持波形控制部450控制下与扫描驱动部430交替,将维持脉冲提供给维持电极Z。
维持波形控制部450在维持期间内,控制扫描驱动部430及维持驱动部440的工作。尤其是,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维持波形控制部450是从画面通道查出部410接收对画面通道比的信息输入,从而控制扫描驱动部430及维持驱动部440,分别与扫描电极(Y1至Yn)和维持电极Z交替,调节施加的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即,随着画面通道比增加,增加的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从而可以改善残留影像的问题。而且,随着画面通道比减少,减少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从而改善放电效率。维持波形控制部450通过从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至少控制任一个时间,调节重叠期间,通过控制接续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的维持时间,调节重叠期间。
将通过之后的图5至图13,具体介绍这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操作特性。
图5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波形的图片。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分为初始化所有串的复位期间,选择准备放电的串的寻址期间,维持被选择的串的放电的维持期间及消除进行放电的串内壁电荷的消除期间,从而别驱动。
复位期间中,在创建期间,对所有扫描电极将同时施加形成上斜(Ramp-up)的创建波形。通过创建波形,在前画面的各放电串内引起弱的暗放电(DarkDischarge)。通过创建放电,在寻址电极和维持电极上积累正极性壁电荷,在扫描电极则积累副极性壁电荷。
在记忆期间,创建波形被施加后施加从比创建放电的最高电压电平更低电压电平下降到一定的副极性电压电平的形成下斜(Ramp-down)的记忆波形。通过在各串内引起微弱的消除放电,充分消除在扫描电极过量形成的壁电荷。在各放电串内,将均匀残留可以通过记忆放电稳定产生寻址放电程度的壁电荷。
在寻址期间,向各扫描电极依次提供形成副极性波形的扫描波形的同时,与扫描波形同步,在寻址电极施加形成正极性波形的寻址波形。若扫描波形和寻址波形的电位差和,在复位期间生成的壁电压相加,则在施加寻址波形的放电串内将发生寻址放电。在通过寻址放电被选者的各串内,将形成当施加维持波形时可以引起维持放电程度的壁电荷。为在记忆期间和寻址期间内,通过减少与扫描电极的电位差防止与扫描电极发生误放电,维持电极上施加具有正极性偏压Vzb的波形。
在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交替施加形成正极性波形的维持波形Sus。通过寻址放电被选的串,在每次随着串内壁电压和维持波形相加,维持波形被施加时,将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此时,本发明的一实例中,具有根据每帧运算的画面通道比决定的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将交替施加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而且,决定了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根据其需要可以在一个帧内多个子字段中选择施加,以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线单位施加。
完成维持放电后,在消除期间,向维持电极提供脉冲宽小,电压电平低的消除波形,从而消除残留在前画面的各串内的壁电荷。
图6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的图片。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实例中,调节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是通过由感应器L和电容C组成,通过L-C共振向等离子显示装置提供,回收能量的能量提供及回收部调节。即通过能量供应操作调节上升时间,通过能量回收操作调节下降时间。进行能量供应操作时,可以根据由L-C共振上升维持波形的电压的时间中的施加维持电压Vs的时点,调节上升时间。而且,可以根据进行能量回收操作时,在由L-C共振下降维持波形的电压的时间之前的切断维持电压Vs的时点,调节下降时间。如此,本发明的一实例中通过调节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调节重叠期间。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接续上升时间的维持时间,即维持电压Vs的施加时间来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其中,以图6为例介绍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与最高亮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与能量效率的相关关系如下。
首先,ta至td所示为(a)至(d)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a)是在从能量供应及回收部供应维持波形的上升电压的时间中的超过上升电压达到最高的时点,供应维持电压(Vs)的情况,(b)为在通过L-C共振,上升电压达到最高的时点,供应维持电压Vs的情况,(c)在上升电压达到最高之前,强制供应维持电压Vs的情况,(d)为在上升电压达到最高之前比(c)更早供应维持电压Vs的情况。
分析上升时间和维持放电引起的最高亮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则(a)是在上升电压达到最高之后,供应维持电压Vs,根据上升电压引起弱放电。因此,最高亮度最低。(b)是在通过L-C共振,上升电压达到最高的引起放电,因此最高亮度比(a)高。(c)是根据在达到最高上升电压之前急剧供应的维持电压Vs,引起强放电。因此,最高亮度比(b)高。(d)比(c)更急剧供应维持电压Vs,因此可以获得最高的最高亮度。
分析上升时间和维持波形的能量效率的相关关系,则(a)是供应通过充分的L-C共振所引起的上升电压,因此能量效率最高。(b)的L-C共振所引起的时间比(a)短,因此能量效率比(a)低。(c)是在达到最高上升电压之间施加维持电压Vs,因此能量效率低。(d)的L-C共振所引起的时间最短,因此能量效率最低。如此,本发明的一实例的最高亮度及能量效率随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变化。
而且,将通过之后的图7,分析如(a)随上升时间的增加改善的残留影像特性。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维持波形引起的维持光的图片。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维持波形,随上升时间的增加,发生两次维持放电。如上述通过图6的介绍,在(a)的情况,随着L-C共振产生的上升波形增加一定时间以上,上升电压达到最高点后,再次下降。之后,当施加维持电压时,在上述最高点产生弱放电的第1放电后,随着维持电压的施加将发生强放电的第2放电。这种接续第1放电的第2放电,将降低在维持期间内持续施加的维持波形对荧光体的离子冲击和壁电荷的附着状态。即,通过连续快速发生两次放电,可以切断等离子显示板的残留影像的因素持续固定状态。由此,可以改善残留影像问题。而且,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改善残留影像的特性,但如图6谈到的那样,降低了最高亮度,从而降低放电效率。因此,本发明的一实例中如图8所示,通过重叠维持波形,改善放电效率。
图8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例的重叠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实例中,使交替施加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维持波形互相重叠。通过重叠维持波形的同时,增加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增加能量供应效率及能量回收效率,从而改善消耗电力的效率。而且,随着上升时间的增加,改善残留影像特性。
而且,缩短了互相重叠的维持波形之间的实际放电期间,因此改善了放电效率。图8中,t1为施加到扫描电极Y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若是未重叠的维持波形,则t1整体从基底电压上升至引起维持放电为止的实际放电期间。若是本发明的一实例的重叠的维持波形,则在维持电极Z之前施加的维持波形的下降时间,将参与到接续维持电极Z施加到扫描电极Y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由此实际放电期间成为t2。通过比t1缩短的t2,改善放电效率。而且,通过在重叠维持波形的同时缩短维持波形之间的间隔,缩短发生的维持放电之间的休止期间,从而增加亮度。由此,虽然降低了最高亮度,但是整体亮度将相同或类似。而且,通过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维持放电,可以更有效解除等离子显示板的固定状态。
其中,等离子显示装置是随启动在全体画面上的像素的个数,改变其残留影像特性及亮度特性,分析改善其的本发明的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相关实例如图9。
图9为介绍本发明的一实例的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实例中是重叠维持波形,但使重叠期间通过画面通道比调节。其中,画面通道比是指一个帧内,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到等离子显示板的画面,即指在所有像素个数中被启动的像素个数占的比例。
本发明的一实例中,画面通道比越大,越增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若从影像信号查出的画面通道比大,则在显示上述影像信号的期间内,在所有像素中启动的像素个数将增加,增加所有维持波形的个数及消耗电力。如此,存在因增加的维持波形,持续引起等离子显示板的残留影像的要素的固定状态的倾向。因此,本发明的一实例中,如图9所示,画面通道比越大,以(c)为基准,以(b),且以(a)增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改善如图8中谈到的残留影像特性,消耗电力及放电效率。在画面通道查出部中,将以每帧运算的画面通道比信息传输至维持波形控制部,维持波形控制部则增加从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施加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或通过控制接续上升时间的维持时间,增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而且,本发明的一实例中,画面通道比越小,越减少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若从影像信号查出的画面通道比小,则显示上述影像信号的期间内,在所有像素中启动的像素个数将减少,减少所有维持波形的个数及消耗电力。如此,存在因减少的维持波形,降低引起等离子显示板的残留影像的要素的固定状态的倾向。同时,随着画面通道比的降低,局部显示在等离子显示板的显示面。因此,反而通过缩短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来缩短重叠期间增加最高亮度。随着局部显示面的最高亮度的增加,可以强调显示到显示到上述显示面的客体。此时,能量供应及能量回收效率是通过维持波形个数调节。
即,本发明的一实例中如图9所示,画面通道比越小,以(c)为基准,以(b),且以(a)减少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从而提高最高亮度。在画面通道查出部中,将以每帧运算的画面通道比信息传输至维持波形控制部,维持波形控制部则减少从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施加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或通过控制接续上升时间的维持时间,减少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如此,本发明的一实例中,通过根据画面通道比适当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可以提高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效率。
图10为介绍本发明的另一实例的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在维持期间中副极性的维持波形交替施加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副极性维持驱动方法是,具有在前面基板的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上施加副极性维持电压-Vs,在后面基板的寻址电极则施加接地电压的波形。
其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面放电之前,在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引起对置放电。通过对置放电产生的电荷成为接续面放电的种子(seed)。即,通过对置放电,阳(+)电荷移动到前面基板方向,与氧化镁(MgO)保护层冲突,由此释放2次电子。2次电子执行面放电的种子(seed)作用,引起更顺畅的面放电。而且,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根据副极性维持波形,阴(-)电荷,即电子移动到后面基板的寻址电极方向。因此,可以抑制引起残留影像的因素之一的对荧光体的离子冲击,由此可以更有效改善重叠维持波形即残留影像特性。
如此,在维持期间,通过寻址放电选择的串是,随着串内壁电压和维持波形相加,每次维持波形被施加时,将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
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是重叠维持波形,但使重叠期间通过画面通道比调节。例如,画面通道比越大,以(c)为基准,以(b),且以(a)增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画面通道比越小,以(c)为基准,以(b),且以(a)减少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即,本发明的一实例中,画面通道比越大,越增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从而改善如图8中谈到的残留影像特性,消耗电力及放电效率。而且,本发明的一实例中,画面通道比越小,越减少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从而提高最高亮度。随画面通道比变化的重叠期间的理由,已通过图9进行介绍,因此将省略。
重叠期间的调节是,在副极性维持波形,也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调节供应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中的任一个电极的维持波形的下降时间或上升时间任一个时间,或控制接续下降时间的维持时间。其中,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在成为分别供应至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时间的维持波形的下降时间,发生维持放电。因此,对控制维持放电光来说,调节发生维持放电的下降时间是有效的。
如此,更具体分析根据画面通道比调节的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如图11。
图11为介绍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的图片。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又一实例中,是根据画面通道比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但预设一定的门槛值,将画面通道比与门槛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即,仅在通道比在一定门槛值以上才重叠维持波形。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减少画面通道比时,反而在叠维持波形降低最高亮度,会降低强调局部显示图像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又一实例中,是缩短施加维持波形时的上升时间,但最好画面通道比小于64%时,施加非重叠维持波形。
图11的的(a)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画面通道比在64%以上时的维持波形。其中,t1定义为施加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此时,t1最好为了使施加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的维持波形互相重叠,从而发生两次连续的维持放电,调节为300ns以上1000ns以下。
而且,t2定义为施加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的维持波形的互相重叠的期间,即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t2可以从维持波形的上升时点到结束下降的时点的成为全体维持波形的30%的时点为止。最好将t2调节为10ns以上200ns以下,由此可以最佳化残留影像特性,消耗电力及放电效率。
图11的的(a)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画面通道比小于64%时的维持波形。其中,t3定义为施加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此时,t3最好为了使施加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的维持波形不互相重叠,从而产生强烈的维持放电,调节为200ns以上700ns以下。
而且,t4定义为施加到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中任一个电极的维持波形从结束下降的时点到施加到另一个电极的维持波形上升时点为止,即定义为维持波形之间的间隔。最好将t4调节为10ns以上200ns以下,由此可以最佳化放电效率。
关于画面通道比和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的相关关系产生的效果,已作充分介绍,因此将省略。
图12为介绍本发明的另一实例的驱动波形的图片。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例的驱动波形是在每帧内的多个子字段中的一定的子字段期间,使用重叠的维持波形。即,在根据画面通道比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程度的同时,显示高色调值的维持波形多的子字段是,通过增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抑制残留影像。而且,在根据画面通道比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程度的同时,显示低色调值的维持波形少的子字段是,通过减少或非重叠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增加最高亮度。
例如,如图12,在每帧内使用14个子字段时,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性重叠或非重叠施加到子字段的维持波形。第1子字段至第3子字段为止是非重叠,第4子字段至第14子字段为止则施加根据画面通道比调节重叠期间的维持波形。由此,可以更精密地改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
图13为介绍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驱动波形的图片。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驱动波形是以至少一个以上的线单位调节维持波形。即,将通过画面通道比进行的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的调节,以至少一个以上的线单位区分执行。本发明的又一实例的画面通道查出部是判断以一个线或其以上的线单位启动的像素的多少,维持波形控制部是,由此调节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由此,可以进行更细密,更有信赖感的驱动。
如上所述,可以得知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可以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行内人士,不对本发明的其技术思想或必要特点进行变更,以其他具体形式实施。
因此,应得知以上记载的实例是从所有方面例示的,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通过上述的具体介绍,更是通过下述的基板支架体现,应解释为从申请范围的定义及范围及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更形式都包括在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1)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成对形成的等离子显示板;(2)查出显示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影像信号的画面通道比的画面通道查出部;及(3)根据上述画面通道比,调节分别施加到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维持波形之间重叠的期间的维持波形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画面通道查出部是按每帧运算上述画面通道比后传输到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从上述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通过至少控制任一个时间来调节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通过控制接续上述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的维持时间来调节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在所述的画面通道比越大,越增加上述重叠期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在上述画面通道比越小,越减少上述重叠期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至少预设一个以上的门槛值,将上述画面通道比与上述门槛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门槛值是64%。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在本发明的上述门槛值以上时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为10ns以上200ns以下为特点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叠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至少有一个时间是300ns以上1000ns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小于上述门槛值时,所述的维持波形非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重叠的维持波形之间的间隔是10ns以上200ns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重叠的维持波形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中,至少有一个时间是200ns以上700ns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在一个帧期间的多个子字段中的一定子字段期间,重叠上述维持波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重叠维持波形的子字段期间中,施加一定个数以上的维持波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控制部是至少以一个以上的线单位调节上述维持波形的重叠期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波形是副极性波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等离子显示装置相关发明,更具体地说是可以抑制被显示的图像的残留影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相关发明。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以包括由第1电极和第2电极成对形成的等离子显示板;查出显示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影像信号的画面通道比的画面通道查出部;及根据上述画面通道比,调节分别施加到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维持波形之间重叠的期间的维持波形控制部为特点。
文档编号G09G3/28GK1975817SQ200610139438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
发明者金阳宪, 崔珉硕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