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2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更具体讲,是关于根据面板余量(margin)转换下降沿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
背景技术
一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称为PDP)指利用惰性混合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体,从而显示包含文字或图表的图像的装置。
图1是如上所述的一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过程波形图。
如图所示,PDP分为初始化整个画面的初始化期间、选择信元(cell)的定位期间及保持被选信元(cell)的放电状态的维持期间,并进行驱动。
初始化期间(复位期间)中,上升沿期间SU同时向所有扫描电极Y附加上升斜波波形Ramp-up。由于上述上升斜波波形,整个画面的信元(cell)内将发生放电。由于上述上升沿放电,定位电极X与维持电极Z上将积聚正极性壁电荷,扫描电极Y上将积聚负极性壁电荷。
下降沿期间SD提供上升斜波波形后,比上升斜波波形的最高电压低的电压开始下降,直至基极电压GND或负极性特定电压级别的下降斜波波形Ramp-down,在信元(cell)内发生微弱的清除放电,部分清除扫描电极中过多形成的壁电荷。由于上述下降沿放电,在信元(cell)内均匀地残留可以稳定地发生定位放电的数量的壁电荷。
定位期间,负极性扫描脉冲scan依次附加在扫描电极Y上,同时,与扫描脉冲同步地,向定位电极X附加正极性数字脉冲data。上述扫描脉冲及数字脉冲的电位差与初始化期间产生的壁电压相加,从而附加数字脉冲的信元(cell)内将发生定位放电。由定位放电被选的信元(cell)内,形成一定量的壁电荷,使其在附加维持电压时,可以发生放电。在下降沿期间与定位期间,为了防止与扫描电极Y间发生误放电,减少与扫描电极Y间的电位差,并向维持电极Z提供正极性直流电压Zdc。
维持期间,向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交替附加维持脉冲sus。由定位放电被选的信元(cell),由于信元(cell)内的壁电压与维持脉冲相加,附加每个维持脉冲时,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间Z均发生维持放电,即,指示放电。
上述维持放电结束后,在清除期间,向维持电极Z提供脉冲幅度与电压级别低的斜波波形Ramp-ers电压,从而清除整个画面的信元(cell)内残留的壁电荷。
图2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方块结构图,图3是图2的开关工作过程时序图。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PDP驱动装置,包含能量回收回路部40、上升沿提供部42、下降沿提供部44、扫描电压提供部46、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50及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又,包含连接在上升沿提供部42与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间的第7开关Q7及连接在上升沿提供部42与能量回收回路部40间的第6开关Q6。
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以推挽式(push-pull)形态连接,并且包含附加能量回收回路部40、上升沿提供部42、下降沿提供部44、扫描电压提供部46及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5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第14及第15开关Q14、Q15组成。第14及第15开关Q14、Q15间的输出行连接在扫描电极行中的某一行上。
能量回收回路部40包含对从扫描电极行(Y1至Ym)回收的能量进行充电的外部电容C1、连接在外部电容C1与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间的电感L1、并联在电感L1与外部电容C1间的第1开关Q1、第1二极管D1、第2二极管D2及第2开关Q2。
对如上所述的能量回收回路部4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下首先,假设外部电容C1中已经具有Vs/2的充电电压。第1开关Q1开启(turn-on),则充电在外部电容C1中的电压经过第1开关Q1、第1二极管D1、电感L1、第6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及第7开关Q7,提供给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则将接收到的电压提供给面板电容Cp。此时,电感L1与PDP放电信元(cell)的电容(C,未图示))一同组成串联LC共振回路,因此,面板电容Cp的扫描电极行(未图示)上将被提供Vs电压。
然后,第3开关Q3开启(turn-on)。第3开关Q3开启(turn-on),则维持电压Vs经过第6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7开关Q7,提供给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则将接收到的维持电压提供给面板电容Cp。由于维持电压Vs、扫描电极行(Y1至Ym)上的电压级别保持维持电压Vs,因此,放电信元(cell)中将发生维持放电。
放电信元(cell)中发生维持放电后,第2开关Q2开启(turn-on)。第2开关Q2开启(turn-on),则经过面板电容Cp、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第7开关Q7的内部二极管、第6开关Q6、电感L1、第2二极管D2及第2开关Q2、无效电量外均被回收至外部电容C1。即,外部电容C1中将回收PDP中的能量。接着,第4开关Q4开启(turn-on),将面板电容Cp的电压保持在接地电压GND上。
如上所述,能量回收回路部40从PDP回收能量,然后,利用回收的能量,向面板电容Cp提供电压,从而减少上升沿期间与维持期间放电时消耗的过多电量。
扫描电压提供部46包含连接在第2节点n2与写入扫描电压-Vy间的第11开关Q11。第11开关Q11在选择性写入子域(sub-field)(WSF)的定位期间,响应未图示的时序控制器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从而将写入的扫描电压-Vy提供给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
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50包含连接在基准电压源Vsc与第2节点n2间的第3电容C3,连接在基准电压源Vsc与第2节点n2间的第8开关Q8及第9开关Q9。第8开关Q8及第9开关Q9,在选择性写入及清除定位期间,根据时序控制器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将基准电压源Vs c的电压提供给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第3电容C3将附加在第2节点n2上的电压与基准电压源Vsc的电压值相加,提供给第8开关Q8。
下降沿提供部44包含连接在第2节点n2与写入扫描电压-Vy间的第10开关Q10。下降沿提供部44在包含在选择性写入子域(sub-field)(WSF)的复位期间中的下降沿期间,使提供给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的电压缓慢地,以一定倾斜度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其中,写入的扫描电压-Vy被利用为下降沿电压源。)上升沿提供部42包含连接在上升沿电压源(Vsetup)与第1节点n1间的第5开关Q5及第1可变电阻VR1,连接在上升沿电压源Vsetup与能量回收回路部40间的第2电容C2。第2电容C2将提供给能量回收回路部40的维持电压Vs与上升沿电压源Vsetup的电压值相加,提供给第5开关Q5。第5开关Q5在选择性写入子域(sub-field)(WSF)的复位期间,响应未图示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从而将上升沿电压提供给第1节点n1。
下面,对复位期间生成上升沿及下降沿电压的过程,配合图3进行说明如下其中,假设第2电容C2中已经具有上升沿电压源Vsetup的电压。然后,假设以第5开关Q5开启(turn-on)为始点,能量回收回路部40向第1节点n1提供维持电压Vs。
如图3所示,首先,上升沿期间第5开关Q5及第7开关Q7开启(turn-on)。此时,能量回收回路部40提供维持电压Vs。能量回收回路部40提供的维持电压Vs经过第6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7开关Q7及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提供给面板电容Cp。因此,面板电容Cp的扫描电极行的电压急速上升至Vs。
一方面,向第2电容C2的负极性端子提供Vs电压,因此第2电容C2将Vs+Vsetup电压提供给第5开关Q5。第5开关Q5由位于其前端的第1可变电阻VR1调整信道宽度,将第2电容C2提供的电压以一定倾斜度提供给第1节点n1。以一定倾斜度提供给第1节点n1的电压,经过第7开关Q7及驱动器集成回路部52,提供给面板电容Cp。此时,向面板电容Cp的扫描电极行提供上升斜波波形Ramp-up。
向扫描电极行提供上升斜波波形Ramp-up后,第5开关Q5将关闭(turn-off)。第5开关Q5关闭(turn-off),则仅有能量回收回路部40提供的Vs电压附加在第1节点n1上,因此,面板电容Cp电压将急速下降至Vs。
然后,下降沿期间,第7开关Q7关闭(turn-off),同时第10开关Q10开启(turn-on)。第10开关Q10由位于其前端的第2可变电阻VR2调整信道宽度,将第2节点n2的电压以一定倾斜度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或下降沿电压)。此时,向面板电容Cp提供下降斜波波形Ramp-down。
上升沿提供部42及下降沿提供部44反复上述过程,在复位期间,向面板电容Cp提供上升斜波波形Ramp-up及下降斜波波形Ramp-down。
此时,分别附加在第1节点n1及第2节点n2上的电压的电位差较大,因此使用具有高耐压特性的第7开关Q7。其中,第7开关Q7具备与第6开关Q6相反方向的内部二极管,防止附加在第2节点n2上的电压经过第6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及第4开关Q4的内部二极管,提供给地GND。
一方面,下降沿期间向第1节点n1附力Vs电压,向第2节点n2附加写入扫描电压-Vy。其中,若将Vs电压设定为约180V,写入扫描电压-Vy设定为-70V,则第7开关Q7应该具有约250V(考虑到实际驱动电压余量(margin),应为300V)的耐压。
但,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PDP驱动装置,仅以预先设定的一种驱动方式工作,因此,例如初始化期间中,下降沿电压从维持电压Vs下降至下降沿电压-Vy,则面板余量(margin)将处于较佳状态,与此相反,下降沿时回路的发热将成为一种问题。一方面,若利用解决上述问题的其它驱动方式,将下降沿电压从接地电压GND下降至下降沿电压-Vy,则下降沿时回路的发热问题将改善,但面板余量(margin)将变得较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面板余量(margin)转换下降沿方式,从而改善面板余量(margin)及发热问题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包含面板;向上述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器集成回路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维持电压,并回收的能量回收回路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维持驱动及上升沿电压的上升沿提供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下降沿电压的下降沿提供部;选择性地调整下降沿电压的下降沿控制部。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根据上述面板的驱动电压余量(margin),由上述下降沿控制部调整。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控制部,包含根据面板余量(margin),选择性地将下降沿电压切换至接地电压GND或写入扫描电压-Vy的切换开关SW。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下降沿控制部调整的上述下降沿电压是下降沿初始电压。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控制部,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维持电压Vs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控制部,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接地电压GND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在多个子域(sub-field)中的一个以上子域(sub-field)中,与其他子域(sub-field)的下降沿电压不同。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对应于上述子域(sub-field)的加重值(weight)而变更。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在多个帧(Frame)中的一个以上帧(Frame)中,与其他帧(Frame)的下降沿电压不同。
前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对应于上述帧(Frame)的灰阶而变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若要使面板余量(margin)处于较佳状态,则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Vs下降至Vy;而即使面板余量(margin)状态较差也要改善发热时,使下降沿电压从GND下降至-Vy,根据面板余量(margin)转换下降沿方式,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驱动PDP。


图1是一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过程波形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方块结构图。
图3是图2的开关工作过程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方块结构图。
图5及图6是本发明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过程波形图。
图示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0能量回收回路部 110上升沿提供部120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 130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40扫描电压提供部 150下降沿提供部160下降沿控制部Q1-Q15FET开关SW切换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4是本发明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方块结构图,图5及图6是本发明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过程波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包含能量回收回路部100、上升沿提供部110、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120、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扫描电压提供部140、下降沿提供部150及下降沿控制部160。
能量回收回路部100向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维持电压Vs并回收,上升沿提供部110在初始化期间,向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维持驱动及上升沿电压Vsetup。
上述能量回收回路部100回收并存储面板电容Cp充放电时消耗的能量,并且再次利用,从而减少电量的消耗。
上述上升沿提供部110,在上升沿期间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维持驱动及上升斜波波形。因此,上述上升沿提供部110包含形成Vsc电压级别的斜波脉冲,并提供给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的开关Q5。
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120向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扫描基准电压Vsc,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向面板电容Cp提供驱动电压。
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120向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定位驱动时所需的扫描基准电压。为此,上述扫描基准电压提供部120具备将基准电压Vsc提供给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的第8开关Q8及第9开关Q9。
扫描电压提供部140及下降沿提供部150在初始化期间,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下降沿电压。
扫描电压提供部140及下降沿提供部150包含在下降沿期间,使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的电压以一定倾斜度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的第10开关Q10及第11开关Q11。
下降沿控制部160在初始化期间,选择性地调整下降沿电压。为此,上述下降沿控制部160包含根据面板余量(margin),在初始化期间,选择性地将下降沿电压切换至接地电压GND或写入扫描电压-Vy的切换开关SW。
又,上述下降沿控制部160,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维持电压Vs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或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接地电压GND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
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作用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如下首先,上升沿期间,随着能量回收回路部100的第3开关Q3及第7开关Q7开启(turn-on),提供维持电压Vs。能量回收回路部100提供的维持电压Vs经过第6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7开关Q7及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给面板电容Cp。因此,面板电容Cp的扫描电极行电压急速上升至Vs。
一方面,向上升沿提供部110第2电容C2的负极性端子提供Vsetup电压,因此,第2电容C2将Vs+Vsetup电压提供给第5开关Q5。
第5开关Q5由位于其前端的第1可变电阻VR1调整信道宽度,将第2电容C2提供的电压以一定倾斜度提供给第1节点n1。
以一定倾斜度提供给第1节点n1的电压,经过第7开关Q7及驱动器集成回路部130,提供给面板电容Cp。此时,向面板电容Cp的扫描电极行(未图示)提供上升斜波波形Ramp-up。
向扫描电极行提供上升斜波波形Ramp-up后,第5开关Q5将关闭(turn-off)。第5开关Q5关闭(turn-off),则仅有能量回收回路部100提供的Vs电压附加在第1节点n1上,因此,面板电容Cp电压将急速下降至Vs。
然后,下降沿期间,第7开关Q7关闭(turn-off),同时扫描电压提供部140及下降沿提供部150的第10开关Q10开启(turn-on)。第10开关(Q10)由位于其前端的第2可变电阻VR2调整信道宽度,将第2节点n2的电压以一定倾斜度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或下降沿电压)。此时,向面板电容Cp提供下降斜波波形Ramp-down。
上升沿提供部110及下降沿提供部150反复上述过程,在复位期间,向面板电容Cp提供上升斜波波形Ramp-up及下降斜波波形Ramp-down。
此时,现有技术中的PDP仅以预先设定的一种驱动方式工作,因此无法有效地驱动PDP。但,本发明中下降沿控制部160在初始化期间,选择性地调整下降沿电压,从而更有效地对PDP进行驱动。
为此,上述下降沿控制部160,包含根据面板余量(margin),在初始化期间,选择性地将下降沿电压切换至接地电压GND或写入扫描电压-Vy的切换开关SW。
上述下降沿控制部160,若要提高面板余量(margin)的状态,则放下切换开关SW,使其与b端子相连。因此,初始化期间,下降沿电压从维持电压Vs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从而可以提高面板余量(margin)的状态。
又,即使面板余量(margin)较差也要改善发热时,抬起切换开关SW,使其与a端子相连。因此,初始化期间,下降沿电压从接地电压GND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从而可以改善发热。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降沿脉冲的下降沿初始电压的变更可以适用于每一个以上的子域(sub-field)(SF)或每一个以上的帧(Frame)。即,下降沿初始电压的变更可以对应于子域(sub-field)的加重值(Weight)进行,亦可以对应于帧(Frame)的灰阶(Gray Level)进行。例如,要求面板的余量(margin)较佳的灰阶或灰阶的子域(sub-field)或帧(Frame)中,下降沿初始电压应该为维持电压Vs;对下降沿回路的发热特性要求较高的灰阶或灰阶的子域(sub-field)或帧(Frame)中,下降沿初始电压应该为接地电压。
因此,一帧(Frame)中,所有子域(sub-field)可以具有接地电压级别或维持电压Vs级别的下降沿初始电压,相反,亦可以在至少一个子域(sub-field)中,具有与其他子域(sub-field)不同的下降沿初始电压。
又,本发明实施例中说明的面板余量(margin),包含面板的驱动电压余量(margin)。
如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关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包含面板;向上述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器集成回路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维持电压,并回收的能量回收回路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维持驱动及上升沿电压的上升沿提供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下降沿电压的下降沿提供部;选择性地调整下降沿电压的下降沿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根据上述面板的驱动电压余量,由上述下降沿控制部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下降沿控制部调整的上述下降沿电压是下降沿初始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控制部,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维持电压(Vs)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控制部,在初始化期间,使下降沿电压从接地电压(GND)下降至写入扫描电压(-Vy)。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在多个子域中的一个以上子域中,与其他子域的下降沿电压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对应于上述子域的加重值而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在多个帧中的一个以上帧中,与其他帧的下降沿电压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降沿电压,对应于上述帧的灰阶而变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根据面板余量转换下降沿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本发明包含面板;向上述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器集成回路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维持电压并回收的能量回收回路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维持驱动及上升沿电压的上升沿提供部;向上述驱动器集成回路部提供下降沿电压的下降沿提供部;选择性地调整下降沿电压的下降沿控制部。因此,若要使面板余量处于最佳状态,则要在初始化期间将下降沿电压从维持电压下降至扫描电压,若在面板余量状态稍差也要改善发热时,则要将下降沿电压从接地电压下降至扫描电压。根据面板余量转换下降沿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G09F9/313GK101025887SQ20061013943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朴东赫, 李良根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