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例如设置有由上部电极、电子加速层、下部电极构成的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作为像素的电子发射元件配置为矩阵状的矩阵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8-248921号公报中有记载。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248921号公报中,使用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作为电子发射元件,在行方向(画面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行电极(扫描线)与列方向(画面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列电极(数据线)的交点部,配置有矩阵状的多个电子发射元件,构成显示面板。而且,对上述扫描线施加扫描信号(扫描脉冲),在行单位选择电子发射元件(在此意义上,称扫描信号为“选择信号”),同时,供给基于选择的一行电子发射元件中的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由此使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电子,并使发射的电子撞击与电子发射元件相对配置的荧光体而发光。对全部的扫描线逐条地进行该扫描线的选择动作和基于与其同步的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的供给,形成一帧(或半帧)的图像。作为驱动信号的供给方法,已知有例如采取从显示面板的画面上部的扫描线到画面下部的扫描线,对每一条扫描线供给驱动信号的方法。作为电子发射元件,除了上述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以外,还有各种不同的类型,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为其中的一种。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1-095716号公报的第0003段中所述,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有例如对由上部电极-绝缘层-下部电极构成的三层结构薄膜的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从上部电极的表面向真空中发射电子的元件。该电子发射元件也可以是由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以及它们之间的电子加速层构成的电子发射元件。这里,日本专利特开平11-095716号公报中记载的绝缘层相当于上述电子加速层。
此外,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中还有,在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中使用金属的MIM(金属-绝缘体-金属)型电子发射元件;至少一个电极中使用半导体的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型电子发射元件;使用绝缘体与半导体的叠层膜取代绝缘层的元件,即全部是上部电极-绝缘层-半导体层-下部电极的四层结构的电子发射元件。
这些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其绝缘层或取代绝缘层的层中具有易于积蓄电荷的特征。
因此,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11-095716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方法,在使用作为像素的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配置为矩阵状的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与对扫描线施加发射电子方向(极性)上的电压的扫描信号(扫描脉冲)极性不同的逆极性的信号(以下称为“逆极性信号”),例如在垂直非显示期间(也称为垂直回归线期间、垂直消隐期间,以下简单记为“非显示期间”时意味着垂直非显示期间)施加,由此防止陷波(trap)电子向杂质能级、缺陷能级的积蓄,降低电子发射元件的恶化,以实现长寿命的方法。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11-095716号公报公开的技术,是为了防止电荷在绝缘层(或取代绝缘层的层中)的积蓄,而在显示装置的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相反方向的偏压电压的技术,但是未考虑由扫描线的电阻而使电子发射元件的相反方向偏压电压因各个元件而不同。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显示画面长寿命化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扫描线的至少左右任一端连接,对该多条扫描线施加扫描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多条数据线;与该多条数据线连接,对该多条数据线施加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在上述多条扫描线与上述多条数据线的交叉部,根据上述扫描电压与上述驱动电压的电位差而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控制模块,其中上述控制模块根据上述电子发射元件,控制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极性与施加在上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相反的电压向上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参照以下附图,能更清楚地明白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特征、目标和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说明布线电阻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使电子发射元件长寿命化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使电子发射元件长寿命化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
图6是说明使电子发射元件长寿命化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使电子发射元件长寿命化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使电子发射元件长寿命化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使电子发射元件长寿命化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其中,在各图中,具有共同功能的构成要素都赋予同样的符号,为了避免繁杂,对于说明过的要素,后面将不再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了由于扫描线的电阻使得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的电子发射元件的逆方向偏压电压因各个元件而不同,并控制施加在各电子发射元件的逆方向偏压电压的装置。因此,首先,参照图2说明扫描线的电阻的影响。首先,如图2(a)所示,考虑具有三行扫描线、三行数据线的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对于该显示装置,在垂直非显示期间施加逆极性的脉冲时,由于能够防止陷波电子的积蓄,所以能够延长显示装置的寿命,但是如图2(b)所示,会产生画面中央部比两端暗的问题。这是由于为了通过扫描线施加逆极性的脉冲,由扫描线的电阻产生了与施加在画面端部的电子发射元件相反方向的脉冲相比,施加在画面中央部的电子发射元件的相反方向的脉冲低下。就是说,由于在画面端部的电子发射元件与画面中央部的电子发射元件中,为了寿命恢复而施加的电压不同,所以结果是经过长时间后产生了电子发射元件的恶化不同。对于电子发射元件的寿命,也会产生画面中央部与画面端部不同的问题。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生成补偿扫描线的电阻成分、延长寿命的数据的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与具有逆极性信号生成功能的定时控制机构7。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由以下部件构成多个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面板1、驱动显示面板1的扫描驱动器(扫描线驱动电路)2、3和数据驱动器(数据线驱动电路)4、5、生成施加在显示面板1上的高电压的加速电压的高压生成电路、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使从视频输入端子10输入的图像信号能够由显示面板1显示的视频信号处理电路9、用于生成补偿扫描线的电阻成分并延长寿命数据的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以及基于输入图像信号并对扫描驱动器2、3和数据驱动器4、5进行控制的定时控制机构7(控制电路)。
首先,对显示面板1、作为其驱动电路的扫描驱动器2、3和数据线驱动器4、5、高压发生电路6进行说明。
显示面板1是无源矩阵方式的图像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的背面基板(未图示)与前面基板(未图示)。在背面基板的行方向(画面水平方向的X方向)上配置有在列方向(画面垂直方向的Y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数据线32、33,在列方向(Y方向)上配置有在行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扫描线31。而且,在数据线与扫描线的各交点部矩阵状地配置有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以下在不产生异义的情况下将“薄膜型”省略)1a。在前面基板上配置有与各电子发射元件相对的荧光体(未图示)。
显示面板1的扫描线31上连接有扫描驱动器2和3。扫描驱动器2和3配置在显示面板1的左右的理由是,为了降低由扫描线产生的电阻而造成电压下降所引起的亮度倾斜,成为对于同一扫描线31从左右供给同一扫描信号的系统。这样,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使用由扫描驱动器2和3构成的两个扫描驱动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由左右任一个扫描驱动器驱动扫描线31的简化结构。扫描驱动器2和3,是用于以行单位(1行或2行)选择多个电子发射元件1a的选择信号,通过施加在顺次邻接的扫描线上,连续进行行的选择动作(扫描)。该扫描驱动器2和3的扫描动作是基于来自定时控制机构7的定时信号、即扫描控制信号Sscan而实行。
在图1中,显示面板1分割为显示面板的画面上侧区域和画面下侧区域,进行显示驱动。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显示面板1的画面不分割为上下两个区域而进行显示驱动的结构。在画面上侧区域的数据线32上连接有数据线驱动器4,画面下侧区域的数据线33上连接有数据线驱动器5。
数据线驱动器4、5对于选择的行的多个电子发射元件,分别基于来自定时控制机构7的图像数据,将驱动信号供给到数据线32或33。而且,数据线驱动器4和5基于来自定时控制机构7的定时信号,将显示面板1的1行的数据、即来自定时控制机构的1行的图像数据保持在一个水平期间。而且,向对于一个水平周期后的下一行的数据重写。其中,在画面上侧区域的显示期间从数据线驱动器4供给驱动信号,在画面下侧区域的显示期间从数据线驱动器5供给驱动信号。
高压发生电路6通过显示面板1的阳极线34向前面基板供给高压。在前面基板上对于各电子发射元件配置有荧光体。
以下,进行本实施例的动作说明。
上述扫描驱动器2和3输出的选择信号(扫描信号)施加在扫描线31上。这样,在选择的1行上的多个电子发射元件1a中,发射与该选择信号(扫描信号)和来自数据线驱动器4(5)的数据线32(33)驱动信号的电位差相对应的量的电子。由于扫描线31在选择时施加的选择信号的电压电平为定值,与电子发射元件的配置位置无关,所以从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的电子量因驱动信号的电压电平而变化。就是说,由驱动信号的基准的图像信号的电压电平决定。另一方面,在显示面板1的阳极线34中,由于施加了来自高压发生电路6的加速电压(例如7kV),所以从电子发射元件1a发射的电子在该加速电压的作用下向前面基板一侧加速,与显示面板1的前面基板上配置的荧光体撞击。荧光体由该加速电子的撞击而激励、发光。由此显示选择的1条水平线的图像。进而,扫描驱动器2和3选择下一条扫描线,进行同样的动作。这样,通过选择一个画面中全部的扫描线,能够在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上形成一帧的图像。
接着,对视频信号处理电路9、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定时控制机构7的动作进行说明。
输入到视频输入端子10的图像信号,首先输入到视频信号处理电路9。视频信号处理电路9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信号的像素数、同步信号的频率等进行格式转换,使其能够在电子发射元件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面板1上显示。
由视频信号处理电路9转换的图像信号输入到定时控制机构7。定时控制机构7基于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生成扫描控制信号Sscan。该扫描控制信号Sscan是用于进行控制的定时信号,使得扫描驱动器2、3能够逐条地选择显示面板1的扫描线并进行扫描,输出到扫描驱动器2、3。这样扫描驱动器2、3就能够与该定时信号同步,并进行输入的图像信号的数据的分类,将该分类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线驱动器4和5。由该动作,能够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同步,将图像数据在显示面板1上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分割为图像上侧区域与图像下侧区域两部分,为此所必要的,用于上下分离图像并显示的像素数据的分类,由定时控制机构7进行。
而且,为了防止构成薄膜型电子发射元件的绝缘层(或取代绝缘层的层)中的电荷的积累,定时控制机构7具有生成对于电子发射元件施加相反方向的偏压电压的逆极性信号的极性信号生成功能。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时控制机构7生成在显示期间对显示面板1的各扫描线施加的规定电压值的信号(扫描控制信号Sscan),和在垂直非显示期间施加在全部扫描线上的规定电压值信号(逆极性信号),扫描驱动器2、3在显示期间切换来自定时控制机构7的扫描控制信号Sscan,顺次施加在各扫描线上,在垂直非显示期间,对所有扫描线施加逆极性信号。当然,也可以由扫描驱动器2、3使来自定时控制机构7的信号成为规定电压值。
接着,对基于本发明的定时控制机构7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为了使扫描驱动器2、3能够逐行(line)地进行电子发射元件的选择扫描,定时控制机构7生成具有发射电子的极性的规定电压值的扫描控制信号Sscan。扫描驱动器2、3切换扫描控制信号Sscan,作为选择信号(扫描信号)顺次施加在各扫描线上,进行行(line)的选择。而且,定时控制机构7在垂直非显示期间进行逆极性信号的生成,使电子发射元件的驱动电压为通常动作的相反方向。扫描驱动器2、3接受到该逆极性信号的输入时,对于所有扫描线同时施加逆极性信号。这样,由于对电子发射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压是通常的相反方向,所以电子发射元件内积蓄的电子发射。所以,电子发射元件不会持续地积蓄电子,能够延长电子发射元件的寿命。
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是对于由扫描线的电阻而使各电子发射元件端的逆极性信号降低的问题,生成用于修正施加在各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的数据线电压的电路。如图1所示,在由扫描驱动器2、3在显示面板1的两侧驱动的情况下,由于画面中央部的电子发射元件距离扫描驱动器远,所以从扫描驱动器2、3的输出端至其电子发射元件端的布线电阻增大。所以,由于由扫描线使电压下降增大,所以其电子发射元件端的扫描电压,对于画面端的电子发射元件端施加的扫描电压降低。然而,由于电子发射元件的发射电流是依存于其电子发射元件端的扫描电压与数据线电压的电压差,所以必须增大对与画面中央部对应的数据线电压的补偿值。相反,在扫描驱动器2、3距离近的情况下,由于由扫描线使电压下降少,所以对于数据线电压的补偿值减少,由此,能够进行适当的补偿。通过这样,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1通过对应于与电子发射元件的扫描驱动器的距离而改变补偿值,由此能够进行适当的补偿。
如本实施例,在由扫描驱动器2、3驱动的情况下,画面中央部的电压下降最大,但在由扫描驱动器2或3中的任一个进行单方驱动的情况下,与扫描驱动器供给扫描线信号的画面端部相反一侧的画面端部的电压下降最大。在这种情况下,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1生成与各个数据线的画面水平位置对应的补偿值。
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生成与这些数据线对应的补偿数据,在垂直回归线期间门电路81所示的期间,将该补偿数据输出到定时控制机构7。定时控制机构7将该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输出的值,在垂直回归线期间发送到数据线驱动器4、5。这样,数据线驱动器4、5在垂直回归线期间输出对应于显示位置的补偿数据。另一方面,扫描驱动器2、3在该期间输出逆极性信号。这样,由于能够将扫描驱动器2、3输出的逆极性信号与数据线驱动器4、5输出的补偿数据的电压差施加在各个电子发射元件上,所以各个电子发射元件能够不受布线电阻的影响,被施加规定的逆极性电压。所以,各电子发射元件能够得到改善,使画面整体具有同样的寿命。
参照图4对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的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图4描述了在三行扫描线上,由三列数据列的电子发射元件构成的显示装置。s1、s2、s3是分别表示各扫描线信号s1、s2、s3的驱动波形图,d1、d2、d3是分别表示各数据信号d1、d2、d3的波形图,v_p11、v_p12、v_p13是表示施加在各电子发射元件p11、p12、p13的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在图4中,显示图像输入全白显示的图像信号。
在图4中,为了表示扫描线信号s1、s2、s3选择各自扫描线的期间,将各个信号设定为vs电平,为了射出电子发射元件的绝缘层内积累的电荷,将非显示期间的垂直回归线期间的逆极性信号在VT的期间输出。
然而,对于显示画面左端的电子发射元件p11、p21、p31,由于配置在距扫描驱动器2输出的很近处,所以逆极性信号几乎不受扫描线电阻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必要补偿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压下降。所以,对于电子发射元件p11、p21、p31,逆电压信号的期间的补偿可以为0。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示于d1。在d1的非显示期间,如上所述,逆极性信号的补偿值为0。同样地,对于显示画面右端的电子发射元件p13、p23、p33,也是由于配置在距扫描驱动器3输出的很近处,所以逆极性信号几乎不受扫描线电阻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几乎没有必要补偿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压下降,所以对于p13、p23、p33,逆极性信号的期间的补偿也可以为0。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示于d3。在d3的非显示期间,如上所述,逆极性信号的补偿值为0。
与此相对,对于位于显示画面中央的电子发射元件p12、p22、p32,离开扫描驱动器2、3配置,逆极性信号受到扫描线电阻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补偿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压下降,对于p12、p22、p32,进行逆电压信号的期间的补偿。关于补偿值,根据扫描线的电阻值决定即可。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示于d2。在d2的非显示期间,如上所述,设定逆极性信号的补偿值,其值为vc。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施加在各个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p11、p12、p13的情况示于图4。如果对逆极性信号进行补偿,则逆极性信号对于p12的电压,由于扫描线电阻而发生电压下降,成为VA-vc,但由于数据信号d2进行了vc的补偿,所以成为(VA-vc)+vc=VA,与其它扫描线同样的逆极性信号能够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上。因此,电子发射元件的寿命恢复特性在画面整体上均匀,即使经过长时间,也不会发生一部分发暗的画面恶化,同样能够延长显示面板的寿命。
图3中表示上述非显示期间的概念。图3是表示本发明中显示/非显示期间/逆极性信号期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在图像的垂直非显示期间TVOFF且在1H显示期间的期间进行显示,在水平非显示期间和垂直非显示期间等期间,显示的停止这样的动作。在上述说明中,其中在垂直非显示期间,设定逆极性信号。
当然,也可以是对应于逆极性信号的脉冲振幅VA,垂直非显示期间TVEOFF,逆极性信号期间TER设定为最佳值。例如,具有预先设定对应于逆极性信号的脉冲振幅的、垂直非显示期间TVEOFF、逆极性信号期间TER的表,由未图示的输入模块或菜单画面,指定逆极性信号的脉冲振幅值,由此能够设定最佳的垂直非显示期间TVEOFF、逆极性信号期间TER的值。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对于各个电子发射元件,供给的逆极性信号的脉冲振幅的电压大体相等,所以能够解决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电子发射元件的恶化等非一样性的问题。而且,由于不论电子发射元件的排列位置如何,电场发射元件的绝缘层内积累的电子都能够充分地发射,所以对于显示画面同样能够实现电子发射型元件的长寿命化。
接着,参照图5对补偿逆极性信号值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框结构图,大部分都与图1相同,对具有与图1共同功能的功能结构,都赋予同样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5中,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定时控制机构7向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输出的信号,是水平回归线期间门电路82。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作为逆极性信号发送到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期间,不是垂直回归线期间,而是使用水平回归线期间。
在图5中,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促进水平回归线期间门电路82生成各个数据列的补偿数据,将该生成的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的输出发送到定时控制机构7。定时控制机构7在非显示期间的水平回归线期间中,将逆极性信号输出到扫描驱动器2、3,同时,由补偿数据生成电路8输出补偿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驱动器4、5。关于该动作的定时示于图6的动作波形图。
在图6中,s1是驱动扫描线s1的信号的波形图。s1在水平的显示期间选择成为vs电平的扫描线。而且,在水平的非显示期间,输出电平为vA的逆极性信号。
图6与实施例1同样,描述的是在三行扫描线上,由三列数据列的电子发射元件构成的显示装置。s1是第一行扫描线信号的驱动波形图,d1、d2、d3是表示数据信号的波形图,p11、p12、p13是表示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在图6中,输入图像信号是输入成为全白显示的信号。
在图6中,扫描线信号s1在选择显示期间中的扫描线期间,输出vs电平,在非显示期间的水平回归线期间,输出逆极性信号。此时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平是VA,宽度是VT。
另一方面,对数据信号进行说明,对于显示画面左端的电子发射元件p11、p21、p31,由于配置在距扫描驱动器2输出的很近处,所以逆极性信号几乎不受扫描线电阻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电子发射元件p11、p21、p31,几乎没有必要补偿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压下降,所以,对电子发射元件p11、p21、p31的逆极性信号的期间的补偿可以很小。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示于d1。在d1的非显示期间,逆极性信号的补偿值为vr1。同样地,对于显示画面右端的电子发射元件p13、p23、p33,也是由于配置在距扫描驱动器3输出的很近处,所以逆极性信号几乎不受扫描线电阻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也是几乎没有必要补偿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压下降,所以对于p13、p23、p33的逆电压信号的期间的补偿也可以很小。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示于d3。在d3的非显示期间,逆极性信号的补偿值为vr3。
与此相对,位于显示画面中央的电子发射元件p12、p22、p32离开扫描驱动器2、3而配置,逆极性信号受到扫描线电阻的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由扫描线电阻引起的逆极性信号的电压下降进行大的补偿,对于p12、p22、p32,进行逆电压信号的期间的补偿。关于补偿值,根据扫描线的电阻值而决定即可。这种情况下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示于d2。在d2的非显示期间,如上所述,设定逆极性信号的补偿值,其值为vr2。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施加在各个电子发射元件p11、p12、p13上的电压的情况示于图4的V_p11、V_p12、V_p13。如果对逆极性信号进行补偿,则逆极性信号对于p12的电压,由于扫描线电阻而发生电压下降,但由于由数据信号vr2进行补偿,所以成为vr12,与其它扫描线同样,电压的逆极性信号能够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上。因此,电子发射元件的寿命恢复特性在画面整体上均匀,即使经过长时间,也不会发生一部分发暗的画面恶化,同样能够延长显示面板的寿命。
接着,参照图7对补偿逆极性信号值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框结构图与图5相同,其说明予以省略。
在图7中,s1是驱动扫描线s1的信号的波形图。s1在水平的显示期间选择成为vs电平的扫描线。而且,在水平的非显示期间输出电平0。
在图7中,与第一实施例同样,描述的是在三行扫描线上,由三列数据列的电子发射元件构成的显示装置。s1是第一行扫描线信号的驱动波形图,d1、d2、d3是表示数据信号的波形图。p11、p12、p13是表示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在图6中,作为输入图像信号,输入成为全白显示的信号。
在图7中,扫描线信号s1在显示期间中的选择扫描线的期间,输出vs电平,不输出逆极性信号。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考虑第二实施例中逆极性信号的电平VA为0的情况。仅是没有逆极性信号的量改变各数据信号的补偿值即可。对于信号的动作,由于与图6相同,所以其说明予以省略。根据图7的结构,由于没有必要插入逆极性信号,所以能够使电路简单。关于本实施例的效果,能够得到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大体相等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8对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框结构图与第二、第三实施例相同,其说明予以省略。
在图8中,s1是驱动扫描线s1的信号的波形图,s1在水平的显示期间选择成为vs电平的扫描线。而且,在水平的非显示期间输出电平0。
图8与实施例1同样,记述的是在三行扫描线上,由三列数据列的电子发射元件构成的显示装置。s1是第一行扫描线信号的驱动波形图,d1、d2、d3是表示数据信号的波形图。p11、p12、p13是表示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在图8中,作为输入图像信号,输入成为全白显示的信号。
在图8中,扫描线信号s1在显示期间中的选择扫描线的期间,输出vs电平,不输出逆极性信号。该实施例,是在第三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各数据信号的补偿效果,通过使扫描信号与逆极性信号连续,而增加在非显示期间内向电子发射元件的逆极性施加期间的实施例。对于各信号的动作,由于与图7相同,所以其说明予以省略。根据图8的结构,由于没有必要插入逆极性信号,所以能够使电路简单,同时由于能够使施加逆极性信号的期间延长,所以改善寿命的效果也大。
接着,参照图9对进而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框结构图,与第二、第三实施例相同,省略其说明。
在图9中,s1是驱动扫描线s1的信号的波形图,s1在水平的显示期间选择成为vs电平的扫描线。而且,在水平的非显示期间,输出电平为vA的逆极性信号。
图9与实施例1同样,记述的是在三行扫描线上,由三列数据列的电子发射元件构成的显示装置。s1是第一行扫描线信号的驱动波形图,d1、d2、d3是表示数据信号的波形图。p11、p12、p13是表示施加在电子发射元件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在图9中,作为输入图像信号,输入成为全白显示的信号。
在图9中,扫描线信号s1在显示期间中的选择扫描线的期间,输出vs电平,在非显示期间输出逆极性信号。该实施例,是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大的逆极性电压,减小各数据信号的补偿值,由此使数据信号的驱动电路简化的实施例。对于各信号的动作,由于与图7相同,所以其说明予以省略。根据图9的结构,也能够提高寿命。
以上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当然可以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变更和修改。以上的说明和描述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这些变更和修改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扫描线的至少左右任一端连接,对该多条扫描线施加扫描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多条数据线;与该多条数据线连接,对该多条数据线施加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的交叉部,根据所述扫描电压与所述驱动电压的电位差而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子发射元件,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极性与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相反的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与所述多条扫描线的两端连接,所述电子发射元件包含第一电子发射元件和与所述第一电子发射元件相比配置在扫描线的中央侧的第二电子发射元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与所述第一电子发射元件相比,第二电子发射元件的大的逆极性的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与所述多条扫描线的左右任一端连接,所述电子发射元件包含第一电子发射元件和配置在所述第一电子发射元件与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之间的第二电子发射元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与所述第二电子发射元件相比,第一电子发射元件的大的逆极性的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极性与在所述图像信号的非显示期间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相反的电压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期间是所述图像信号的水平回归线期间或垂直回归线期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于所述扫描线的布线电阻值而生成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逆电极的电压值的生成电路,基于由所述生成电路生成的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极性与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相反的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与所述图像信号的显示期间连续地将逆极性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射元件配置成矩阵状。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扫描线的至少左右任一端连接,对该多条扫描线依次施加扫描电压的扫描驱动器;多条数据线;与该多条数据线连接,对该多条数据线施加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的数据驱动器;分别连接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的交叉部,根据所述扫描电压与所述驱动电压的电位差而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根据从所述扫描驱动器到所述电子发射元件的距离控制所述扫描驱动器和/或数据驱动器的控制模块,使得极性与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相反的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现由扫描线的电阻值而使电子发射元件的寿命恢复的同样化。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构成为,设置有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扫描线的至少左右任一端连接,对该多条扫描线施加扫描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多条数据线;与该多条数据线连接,对该多条数据线施加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的交叉部,根据所述扫描电压与所述驱动电压的电位差而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元件;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子发射元件,控制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极性与施加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相反的电压向所述电子发射元件上施加。
文档编号G09G3/20GK1956034SQ200610139370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栗田俊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