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由套筒保护的橡皮的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85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由套筒保护的橡皮的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具有由套筒保护的橡皮的书写工具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包括在具有笔尖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纵向延伸的 笔杆,此外还包括橡皮退出装置,其包括-橡皮,其能够采用最大退出构形和回收构形,在回收构形时橡皮至少部分地被保 护;-橡皮保护套筒,其具有大体上为圆柱形的内表面,并相对于笔杆在第一位置和 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橡皮处于回收构形,在该第二位置橡皮处于最大退出构 形;-固定橡皮的橡皮保持件;-使得橡皮保持件和套筒之间在纵向上产生相对平移运动的装置。这种类型的书写工具的第一分类涉及橡皮保持件能够平移,且可防止相对于笔杆 旋转的装置。除了选择性的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以外,保护套筒能相对于笔杆旋转运 动而同时防止平移运动。用于阻止橡皮保持件相对于笔杆旋转的装置,通常包括至少一个 第一纵向引导构件,比如在保持件上设置的沟槽或肋片,其直接与设置在一个用于阻止相 对于笔杆旋转的构件上的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相互作用。使得橡皮保持件和套筒之间发 生相对平移运动的装置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构件,例如设置在保持件上的螺旋槽或 凸耳,其与和套筒相连接的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相互作用。公开的美国专利US5683191中描述了一种在该第一分类中的书写工具的例子,其 涉及一种自动铅芯笔,使用者按压保护套筒以使得套筒随着铅芯容纳管平移从而致动铅芯 的进给。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橡皮保持件的前方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管状凸出,该凸出围绕 接触具有互补形状横截面的铅芯容纳管的后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橡皮保持件的平移移动因 此被引导,同时阻止其相对于铅芯容纳管的旋转。保护套筒环绕橡皮保持件的整个长度,保 护套筒包括能够抵着笔杆的内壁滑动的管状突出。然而,这个装置具有一些缺点,尤其由于 在铅芯容纳管和笔杆之间径向地设置两个管状元件,便形成了一个有限的居中直径空间, 对铅芯容纳的容量不利。而且,笔杆内的管状元件之间需要有径向间隙,这样管状元件之间 可以相互抵靠滑动,并且这些不同的间隙有害于橡皮保持件与笔杆保持轴向对齐。第二分类涉及的装置中,橡皮保持件被防止相对于笔杆的平移,除非选择性地用 于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而保护套筒至少可相对于笔杆平移运动。对于自动铅笔类型 的装置,橡皮保持件通常固定地与铅芯容纳管的后端连接,铅芯容纳管可以在笔杆中平移 运动,仅用来进给铅芯。因此,当保护套筒在橡皮的回收构形和最大退出构形之间移动时, 橡皮保持件在笔杆中保持不动。已登记的日本实用新型专利JP2558803Y2描述了第二分类中的书写工具的例子, 其涉及一种自动铅笔,使用者按压保护套筒以使套筒随着铅芯容纳管平移从而致动该自动 铅笔的铅芯进给。该套筒具有环绕着笔杆后端的前段。橡皮保持件通过一个中间管固定地 连接在容纳管的后部,该中间管包括与设置在套筒上的锁定工具相互作用以将套筒固定在 橡皮的回收或最大退出构形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构形内的突出物。然而这个装置具有一些缺 点,尤其由于锁定设备相对较难制造且在擦拭时使用者不小心解除锁定会发生危险。此外,该装置不包括用于锁定铅芯进给的系统,这样的后果是当通过笔杆握住书写工具时,橡皮 的使用会导致橡皮保持件向着笔杆的进给运动的危险,并因此引发不需要的铅芯的进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橡皮退出装置提供一种替代的解决方式, 特别是对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分类的橡皮退出装置的生产进行简化。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书写工具,例如大致上如前述所定义的,其进一步包括 下列特征-保护套筒至少在旋转时发生相对于笔杆的运动;-橡皮保持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其与和笔杆相连接的第一互补纵 向弓丨导构件直接相互作用,用以防止保持件和笔杆之间的任何旋转运动,还具有至少一个 第二引导构件,其与和套筒相连接的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相互作用,这样套筒的旋转驱动保 持件和套筒之间在纵向方向上发生相对平移运动;-套筒,其具有围绕着笔杆后端的前段和并不围绕着笔杆的后段,该后段具有包括 了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的内引导表面;以及-橡皮保持件,其能够直接抵靠笔杆的内壁滑动,且具有包括了第二引导构件的外 引导表面。这些布置的结果是,能够得到一种相对简单的橡皮退出装置,其对应于这种类型 的特殊限制的书写工具。特别地,橡皮保持件能够直接抵着笔杆内壁滑动的这种能力是非 常有利的,以使得橡皮保持件更为稳固地与笔杆保持轴向对齐,并限制了由于橡皮在使用 时的横向上的力而导致的保持件的未能对齐。此外,保护套筒具有围绕笔杆后端的前段这 一事实不仅能够优化橡皮的直径还能够将套筒与笔杆在轴向上保持更稳固的对齐。这些布 置有利于橡皮退出装置在横向上的刚性,因此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确保了使用者感觉 不到该工具的机构中的任何空隙,特别是当为了使用橡皮而至少部分地通过笔杆而握住书 写工具时。根据优选的实施例,该笔杆包括止动件,该止动件能够与套筒的前端边缘相互作 用以防止至少在橡皮的最大退出构形时套筒向着笔杆发生轴向移动。这些布置的结果是, 如果为了使用橡皮而通过至少部分笔杆而握住书写工具时,施加到橡皮上的压力可相对较 强,而不具有导致橡皮保持件协同套筒向着笔杆产生滑动平移的危险。这对于通过按压保 护套筒以使笔芯的容纳管发生平移来致使书写笔芯进给的书写工具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在 橡皮的最大退出构形时书写笔芯的进给被锁定。根据本发明的书写工具的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使用以下的一个或其它布置-橡皮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与套筒的内引导表面相紧邻,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 导构件径向向外突出且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向着橡皮保持件的后方发 生轴向偏移;-所述第二互补引导构件为形成在套筒的所述内引导表面上的沟槽;-橡皮保持件具有纵向延伸的前凸出,其外表面至少大体上形成为圆柱形;-构成所述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的沟槽在套筒的内引导表面上形成螺旋路径,且橡 皮保持件具有两个侧面相对的与所述沟槽相嵌合的第二引导构件。涉及先前定义的第一分类的其它优选实施例中,保护套筒通常被阻止相对于笔杆 发生平移,而橡皮保持件是能够平移运动且被阻止相对于笔杆旋转,特别地可使用以下一个或其它的规定-套筒连接到笔杆上,这样套筒能够相对于笔杆旋转而不具有平移的可能性,这种 布置特别地适于书写笔芯的进给由侧面地布置在笔杆上的按压元件来致动的书写工具;-该笔杆包括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壁的后部,该外壁被套筒的前段所围绕,且 其包括至少两个布置在外围圆上的突出物,所述前段具有包括环形槽的内壁,环形槽与所 述突出物相嵌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由在保持件的前凸出的外表面上纵向延伸的平 面形成,笔杆的后部具有内壁,构成了所述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的至少一个平面形成在 该内壁上;-能够与套筒的前端边缘相互作用的所述止动件通过向笔杆外部突出的环状构件 形成在笔杆后部所述突出物的前方,套筒的前端边缘能够与所述环状构件相接合;-书写工具包括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该笔杆包括被所述进给机构的致动按钮横 向地穿过的基本上为管状的第一构件,此外,还包括具有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的基本上 为管状的第二构件,并以固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构件上。在关于前述定义的第二分类的其它优选实施例中,保护套筒至少可相对于笔杆发 生平移运动,橡皮保持件通常被防止相对于笔杆平移移动,特别地可使用以下的一个或其 它的规定-书写工具包括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橡皮保持件牢固地连接到布置在笔杆内的 所述进给机构的容纳管上,并能随所述保持件平移滑动以致动所述进给机构,该笔杆与所 述保持件同轴;-橡皮保持件的前凸出与所述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都基本上为圆柱形,所述外引 导表面的外径大于所述前凸出的外径且基本上等于笔杆的内壁的直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由向外凸出的突出物在所述橡皮保持件的所述 外引导表面上形成,并且所述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由纵向凹槽在笔杆上形成,所述凹槽 开在笔杆的后端且使得所述突出物能够滑动平移而不能够旋转;-笔杆具有大体上为圆柱形的外壁并包括一个后凸出,其外径小于笔杆的外径,这 样笔杆的外表面形成构成所述止动件的环形肩部,套筒的前部具有基本上等于所述后凸出 的外径的内径,该止动件能够与套筒的前端边缘相互作用;-套筒由两个分别具有相同直径的内引导表面的前段和后段组装形成,每个内引 导表面紧邻于橡皮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并具有至少一个构成了凸轮通道的棱,套筒的两 个构件的各凸轮通道的形状使得,一旦两个构件组装在一起,就形成由纵向相对的两个凸 轮通道限定的沟槽,每个沟槽构成了所述第二互补引导构件;-套筒的后段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具有适当直径的前开孔,并且套筒的前部具有 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凸轮通道的后凸出,所述后凸出具有界定圆柱的外表面,该圆柱的直径 基本上等于套筒后段的前开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后凸出摩擦配合地安装到套筒的后段 内;-套筒的后部包括两个基本上为螺旋形的凸轮通道,它们相对于纵向轴线相互对 称,每个凸轮通道在第-角度定位元件和第二角度定位元件之间有角度地延伸,两个元件 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并由凸出在套筒的所述后部的内引导表面的前方形成,套筒的前部包括两个基本上螺旋形的凸轮通道,它们相对于纵向轴线相互对称,在两个凸轮通道之间布置 有两个直径方向上相对的沟槽,用以接纳所述第-和第二角度定位元件;-橡皮保持件与书写笔芯的容纳管被生产成一单一的管状构件。通过对下面非限定性的示意实施例的说明,并参考附图,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 清晰,其中图Ia概略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书写工具的透视图,其中保护套筒被阻止平移 运动,而能相对笔杆发生转动。图Ib概略地示出了图Ia中的书写工具的分解透视图。图2a概略地示出了图Ia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纵向截面图,其处于套筒旋转的第 一位置,此时橡皮处于回收构形。图2b概略地示出了图2a中的书写工具沿平面1_1剖开的横向截面图。图3概略地示出了图Ia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纵向截面图,其处于套筒旋转的第二 位置,此时橡皮处于最大退出构形。图4概略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书写工具的局部分解纵向截面图,其中保护套筒 能相对于笔杆发生平移和旋转。图5概略地示出了图4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6a概略地示出了图4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纵向截面图,其处于套筒的第一位 置,此时橡皮处于回收构形。图6b概略地示出了图6a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透视图。图7a概略地示出了图4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纵向截面图,其处于套筒的第二位 置,此时橡皮处于最大的退出构形。图7b概略地示出了图7a中的书写工具的局部透视图。图8概略地示出了图Ia中的书写工具的笔杆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9概略地示出了图Ia中的书写工具的橡皮保持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10概略地示出了图Ia中的书写工具的保护套筒的部分切除的透视图。图11概略地示出了图4中的书写工具的保护套筒的后段的透视图。图12概略地示出了图4中的书写工具的保护套筒的前段的透视图。在图Ia和Ib中,以透视方式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书写工具,包括保护套筒50,其 被阻止平移而能相对于笔杆旋转运动。根据书写工具领域的一般惯例,所谓“笔杆”是指 包括有用于手握持的部分的书写工具的外部构件,该构件由几个固定组装在一起的元件构 成。套筒50具有大体上为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在其轴向的后段具有一开孔4,用于固 定在保持件30上的橡皮40的穿过。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夹子59与保护套筒50形成一个 单一部件。橡皮保持件30上具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弹性臂36用以固定橡皮40的前端。这 些弹性臂的外表面形成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33的一部分,两个侧面相对的凸耳32从该外 引导表面上凸出。橡皮保持件30具有纵向延伸的前凸出35,其外表面形成大致柱状,两个 纵向延伸的侧面相对的平面31沿着该凸出35形成。该笔杆包括安装在书写工具的前部1的基本为管状的第一元件12,该书写工具包 括了笔尖2和具有铅芯容纳管10的书写笔芯(未示出),该笔杆进一步包括固定地安装在第一元件12上的基本为管状的第二元件20。该笔杆的第一元件12被夹持套筒13所环绕, 并被公知的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的按钮14从侧面穿过。可以理解的是,该笔杆的两个元件 12和20可以替代地生产成一个单一部件。为了简化的目的,第二元件20在此后将被称为 笔杆。如在图8的透视图中进一步所示,该笔杆20包括前部23和后部24,两者都具有基 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壁。几个突出物24A围绕着外围圆设置,并在后部24的外壁上凸出。该 后部24还具有内壁,两个侧面相对的平面21形成在该内壁上。在突出物24A的外围圆的 前方,笔杆20的外部环状突出部分形成止动件22,该止动件相对于前部23界定了后部24。在图2a和3中,示出了套筒50,其包括围绕笔杆的后部24的前段54,该前段能够 直接抵着所述后部的外壁旋转滑动。这个前段54具有包括环形槽54A的内壁,笔杆的突出 物24A与该环形槽相嵌合。套筒50的前端边缘55定位在基本邻接于套筒20的环状部分 22。因而即便在使用者通过笔杆握着书写工具时在橡皮上施加了特别大的压力,套筒仍然 相对于笔杆处在其位置上。如在图10的透视图中进一步所示,套筒还包括具有内引导表面53的后段51,该内 引导表面与橡皮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33相紧邻。大体上为螺旋形的沟槽52形成于内引导 表面53上,沟槽52为橡皮保持件30的凸耳32提供了引导路径。凸耳32与沟槽52之间 的相互作用使得套筒50的旋转能够驱动橡皮保持件30相对于套筒发生移动。橡皮保持件30的前凸出35在其前端开有基本上圆柱形的钻孔37,该钻孔的后端 包括底壁38。在图9的透视图中进一步示出,底壁38上具有中心开孔39,用于能够再次补 充铅芯3。铅芯容纳管10被同轴地布置在笔杆20和橡皮保持件30内,并具有与保持件的 钻孔37相接合的后端。容纳管10的形状能够在橡皮40处于回收构形时,占据钻孔37的 较大部分深度,如图2a中所示。套筒50具有环状肩部56,其径向向内面对用于橡皮40穿过的开孔4的水平面,并 与橡皮的表面齐平。该环状肩部有利于在径向方向上锁定橡皮并构成止动件,在橡皮处于 最大退出构形时,如图3中所示,橡皮保持件30的弹性臂36该与止动件接合,从而防止所 述保持件从套筒中脱离。处于该构形中时,橡皮保持件的前凸出35的端部仍然被笔杆的后 端25所围绕着,这样橡皮保持件仍然被阻止发生旋转。可注意到的是,为了从橡皮位于回收构形时的套筒旋转的第一位置(图2a)移动 到橡皮位于最大退出构形时的套筒旋转的第二位置(图3),套筒执行多次旋转。如图Ib和2b中所示,由保持件的前凸出35的平面31构成的第一纵向引导构件 的形状与由笔杆的后部24的内壁的平面21构成的第一补充纵向引导构件的形状的相互作 用阻止了在橡皮保持件30和笔杆20之间的任何旋转。沿着图2a中平面I-I切开得到的 图3中的构形的切开图,能够得到与图2b相同的示意图。可以注意到的是,橡皮保持件的前凸出35直接抵着笔杆20的内壁滑动,这有利于 将橡皮保持件更稳固地与笔杆轴向对齐并因此可以限制在使用时由于施加到橡皮上的横 向压力而引起的保持件未能对齐。在图4和5中,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书写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的 纵向截面图和透视图。保护套筒150由两个构件组装形成,前段150B和后段150A,并可以 相对于笔杆120发生平移和旋转运动。夹子151与套筒的后段150A形成一单一部件,但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发明来说夹子不是必须存在的。被阻止相对于笔杆120发生旋转的橡皮保持件130,仅能够在笔杆内平移滑动以 致动书写笔芯(未示出)的进给机构。该橡皮保持件具有纵向延伸的前凸出135,其外表面 形成为圆柱形。此外,该橡皮保持件还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引导表面133,其直径D133 大于前凸出135的外径且基本上等于笔杆120的内壁的直径D120。环状肩部134形成于外 引导表面133和前凸出135之间的连接处。在该环状肩部的径向延伸的水平面上,向外突 出的突出物在外引导表面133上形成第一纵向引导构件131。向外突出的凸耳在外引导表 面133上形成两个侧面相对的第二引导构件132,该第二引导构件相对于第一纵向引导构 件131向着保持件130的后方发生偏移。这两个凸耳132围绕着由外引导表面133形成的 圆柱面的直径布置,但也能提供的是凸耳的纵向位置的适当的偏移。橡皮保持件130的前凸出135安装在书写笔芯的铅芯容纳管110内,该管能够在 笔杆120内平移滑动以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该安装的制造使得铅芯容纳管110被固 定随着橡皮保持件130平移。橡皮保持件130的环状肩部134作为容纳管110的后端的止 动件。通过提供一种特别紧密的摩擦配合,这样实际上保持件和该管不能分开。可以理解 的是,整个橡皮保持件可具有沿其整个长度布置的钻孔,使得可以在移除橡皮后往容纳管 内补充铅芯。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橡皮保持件的前凸出不具有内通道并且该安装仅需提供 中等的力,这样使用者可以将容纳管和橡皮保持件分开,从而往所述管中补充铅芯并且能 够没有任何特殊困难地再次将两部分组合起来。同样在另一个未示出的进一步的实施例 中,橡皮保持件和容纳管被制造成一单一管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容纳管的后部构成保持 件的外引导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引导构件是通过该管状构件的模具制成而 成。笔杆120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壁并包括后凸出124,其外径小于笔杆的外径。 该后凸出124具有开在笔杆的后端125上的纵向槽121。该槽121构成第一互补纵向引导 构件,使得形成橡皮保持件130的第一纵向引导构件的突出物131能够平移滑动而不发生 旋转。优选地,突出物131的外半径不会超过笔杆的后凸出124的外半径。保护套筒150的前段150B和后段150A被设计成通过压力互相嵌合,用以避免在 正常使用情况下相互分开的危险。前段150B具有围绕着笔杆后端125的前部154。该前部 154的内径D154基本上等于笔杆后凸出124的外径,这样它能够直接抵着所述后凸出124 的外壁进行平移和旋转。此外,前端边缘155能够与环状肩部122相接合,该环状肩部122 由后凸出124形成于笔杆的外表面上。这样的一个止动位置特别制造在橡皮位于最大退出 构形,如图7a和7b所示,这就阻止了套筒150向着笔杆120发生轴向平移。套筒的前段150B还具有不围绕着笔杆的后凸出158,并具有界定了圆柱的外表面 159,该圆柱的直径D159基本上等于套筒的后段150A的前开口的直径D152。这使得后凸 出158能够通过强有力的摩擦配合安装到后段150A内。后凸出158具有紧邻于橡皮保持 件130的外引导表面133的内引导表面153,内引导表面153的直径D153基本上等于外引 导表面133的直径D133。该内引导表面153具有两个棱,这两个棱构成了两个相对于纵向 轴线相互对称的基本上螺旋形的凸轮通道152B1、152B2,两个棱之间布置有两个直径方向 上相对的沟槽157B1,157B2,如图12透视图所示。
每个沟槽157B1,157B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橡皮保持件130的每个凸耳132的直 径,这样套筒的前段150B可以通过每个凸耳穿过沟槽,围绕嵌合橡皮保持件的后部。橡皮 保持件130的突出物131的外半径小于或等于前部154的内径D154,以使得前段150B能够 环绕嵌合保持件。当突出物131接合前段150B的环状内肩部时,该嵌合终止,该环状内肩 部位于前部154和后凸出158之间的结合处。可理解的是,突出物131的宽度可以大于每 个沟槽157B1,157B2的宽度,因为不需要使突出物131穿过这些沟槽中的一个。套筒的后段150A具有内引导表面153,其直径D153与套筒150的前段150B的后 凸出158的内引导表面的直径相等。该内引导表面153紧邻于橡皮保持件130的外引导表 面133,并且以与前段150B同样的方式,具有两个构成了相对于纵向轴线相互对称的基本 上螺旋形的凸轮通道152A1和152A2的棱。每个凸轮通道152A1和152A2以至少180°的 角度在第一角度定位元件157A1和第二角度定位元件157A2之间延伸,第一角度定位元件 157A1和第二角度定位元件157A2径向相对。在图11的透视图中还可以看到的是,每个角度定位元件157A1和157A2由形成在 所述后段150A的内引导表面153的前方的凸出所构成,并具有肋片形式的末端,其宽度基 本上等于沟槽157B1和157B2的宽度。这样,一旦套筒的前段150B围绕嵌合橡皮保持件, 由于每个角度定位元件157A1,157A2能够嵌入到相应的沟槽157B1,157B2中,所以套筒的 后段150A被引导平移而与前段150B靠在一起。此外,后段的角度定位元件嵌合在前段相 对应的沟槽内,使得能够牢固地防止前部和后部之间发生任何的相对旋转。套筒的两个部分各自的凸轮通道的形状使得可生产出相对于纵向轴线相互对称 的两个基本上螺旋形的沟槽152,一旦套筒的两个部分组装起来,每个沟槽则由两个纵向相 对的凸轮通道所限定。构成橡皮保持件130的第二引导构件的每个凸耳132与构成第二互 补引导构件的沟槽152相嵌合。这样,套筒150的旋转驱动套筒相对于橡皮保持件发生平 移运动。一方面通过套筒的前部154绕着笔杆的后凸出124滑动,另一方面通过套筒的内 引导表面153绕着橡皮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133的滑动,来引导套筒平移。要注意到的是, 笔杆的后端125仍然被套筒的前部154所围绕。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老说,将保护套筒分成两部分来生产是不必要的。在本领域已 知的技术中,保护套筒事实上可以为一单一部件,并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构成了所述第二互 补引导构件的沟槽的内壁,与橡皮保持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沟槽相嵌合的, 比如凸耳,可以通过所述内壁和/或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塑性变形来获得。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未示出),每个第二引导构件可以是橡皮保 持件的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在径向上的延伸。比如,可对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图4和5)进 行变更以得到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特别地提供于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133和套筒的 内引导表面153之间径向插入的笔杆120的后凸出124,加长所述后凸出124并增加所述内 引导表面的直径D153。也可以提供两个直径方向上相对的纵向引导沟槽121,移除突出物 131并径向向外延伸每个凸耳132,这样凸耳能够在沟槽121内发生平移以穿过沟槽121,同 时与套筒的沟槽152相接合。布置在沟槽121内的凸耳132的部分可以采用与移除的突出 物131相同的外形,并可以构成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同时凸耳132的圆柱形部分凸出穿过沟 槽121以与构成了第二引导构件的沟槽152相嵌合。可以理解的是,这个实施例可以与前 面提到过的实施例相接合,包括将橡皮保持件与容纳管生产成一体式管状部件。
关于图4和5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以及如图6a和6b中所示,套筒150可以移动到 橡皮140处于回收构形的第一位置。在套筒的前端边缘155和笔杆的环状肩部122之间具 有第一纵向空间,在橡皮保持件130的突出物131和笔杆的纵向沟槽121的前端之间具有 第二纵向空间,突出物131能够在笔杆内滑动以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套筒的后段150A具有相对较小的径向厚度的环状肩部156,其向内对准用于橡皮 140穿过的开孔的水平面,并与橡皮表面平齐。橡皮保持件130在其后部具有一个管状凸出 136,其径向厚度基本上等于环状肩部156的厚度并能够对橡皮140的部分保持夹持。在图 7a中所示的橡皮最大退出构形中,在管状凸出136和环状肩部156之间具有第三纵向空间, 其大于或等于第一纵向空间,以使得不阻碍套筒的前端边缘155与笔杆的环状肩部122想 接合。如图6a和6b中所示,从套筒150的第一位置开始,压力以笔杆120的方向施加到 橡皮140或者套筒150上,使得橡皮保持件130发生平移滑动,并因此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 机构。该平移的行程通过套筒的前端边缘155与笔杆的环状肩部122的接合来限定,或者 通过突出物131与笔杆的沟槽121的前端的接合来限定。可以注意到的是,橡皮保持件130直接抵着笔杆的后凸出124的内壁进行滑动,这 有利于使得橡皮保持件更为紧固地与笔杆保持轴向对齐,并因此限制了由于使用时对橡皮 施加了横向压力而造成保持件的未对齐。如图7a和7b中所示,套筒150可以移动到橡皮140处于最大退出构形时的第二 位置。从第一位置开始通过套筒150绕着其纵向轴线以图6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得到 第二位置。如图7b中所示,套筒150和夹子相对笔杆120旋转超过90°的角度,用虚线L 表示的笔杆的位置仍与沟槽121对齐而没有改变。在套筒150的第二位置,套筒150的前 端边缘155与笔杆的环状肩部122相邻接,这样防止了套筒向着笔杆发生任何额外的轴向 移动,并因此防止了橡皮保持件130的平移滑动。橡皮140的最大退出构形因此对应于套筒的位置,以达到对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 的锁定,其优点特别在于当使用者使用橡皮而握住整个书写工具或者至少部分地握住笔杆 120时,不会具有引起笔芯不需要的进给的危险。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套筒可 能相比于涉及图Ia和Ib中的实施例,相对笔杆适当较短。这样的锁定使得能够为书写笔 芯提供一种具有相对较低刚度的返回弹簧,这样笔芯的进给机构的致动仅需从使用者获得 较少的力量,这同样还能降低返回弹簧的重量和成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书写工具,是一种自动铅笔类型的书写工 具。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提供铅芯的书写笔芯的使用。实际上本发明可 以应用于包含可擦拭墨水的笔芯的书写工具。此外,对于书写笔芯必不可少的是,其包括能 够执行致动的容纳管,从而使得该容纳管可以在笔杆内进行滑动。特别地,在墨水笔芯的例 子中,墨水笔芯可以连接到固定的笔尖上。
权利要求
一种书写工具,包括笔杆(20;120),该笔杆具有内壁并在含有笔尖的前端和后端(25,125)之间纵向延伸,进一步还包括橡皮退出设备,其包括 橡皮(40,140),能够采取最大退出构形和回收构形,回收构形时橡皮至少部分地得到保护; 橡皮保护套筒(50,150),在橡皮处于回收构形时的第一位置和橡皮处于最大退出构形时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笔杆(20,120)至少发生旋转运动;以及 橡皮保持件(30,130),橡皮(40,140)固定在其上,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31,131),该第一纵向引导构件与和笔杆(20,120)相连接的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21,121)直接相互作用,以防止在所述保持件(30,130)与笔杆之间发生任何转动,该橡皮保持件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构件(32,132),其与和套筒(50,150)相连接的第二互补引导构件(52,152)相互作用,这样套筒的旋转驱动所述保持件(30,130)和套筒之间相对平移运动,其特征在于,套筒(50,150)具有围绕着笔杆的后端(25,125)的前段(54,154),以及不围绕笔杆的后段(51;158,150A),该后段具有包含第二互补引导构件(52,152)的内引导表面(53,153),橡皮保持件(30,130)能够直接抵着笔杆的内壁滑动,其具有包括第二引导构件(32,132)的外引导表面(33,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笔杆(20,120)包括能够与套筒(50, 150)的前端边缘(55,155)相互作用的止动件(22,122),用于防止套筒至少在橡皮(40, 140)的最大退出构形时向着笔杆发生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橡皮保持件的外引导表面(33, 133)紧邻于保护套筒的内引导表面(53,15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构件(32,132) 径向向外突出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31,131)向着橡皮保持件(30, 130)的后方发生轴向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补引 导构件(52,152)为形成在套筒的所述内引导表面(53,153)上的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橡皮保持件 (30,130)具有纵向延伸的前凸出(35,135),其外表面至少大约形成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了所述第二互补引导构 件的沟槽(52,152)形成螺旋路径,且橡皮保持件(30,130)具有两个嵌合于所述沟槽的侧 面相对的第二引导构件(32,13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套筒(50)连接 到所述笔杆(20)上,这样套筒能够相对于笔杆(20)旋转而不可能平移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笔杆(20)包括后部(24),其具有由 套筒(50)的前段(54)所包围的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壁,该外壁包括至少两个绕着外围圆 设置的突出物(24A),所述前段(54)具有包括环状槽(54A)的内壁,所述突出物(24A)与该 环状槽相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8和5的结合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 导构件(31)由在保持件(30)的前凸出(35)的外表面上纵向延伸的平面所形成,笔杆(20) 的后部(24)具有内壁,在该内壁上形成构成了所述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21)的至少一个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和8的结合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22)由笔杆(20)的向外凸出的环状构件形成在所述突出物(24A)的前方,套筒(50)的前端边缘(55) 能够与所述环状构件(22)相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包括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 其特征在于,笔杆包括基本为管状的第一构件(12),所述进给机构的致动按钮(14)穿过该 构件,该笔杆还包括基本为管状的第二构件(20),该第二构件包括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21)并被以固定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构件(1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包括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 其特征在于,橡皮保持件(130)牢固的连接到布置在笔杆(120)内的所述笔芯的容纳管 (110),该容纳管能够随着所述保持件(130)平移滑动以致动所述进给机构,笔杆(120)与 所述保持件(130)是同轴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和5的结合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30)的前凸出 (135)以及保持件(130)的外引导表面(133)都基本上是圆柱形的,所述外引导表面(133) 的直径(D133)大于所述前凸出(135)的外径并且基本上等于笔杆(120)的内壁的直径 (D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 (131)由向外凸出的突出物在所述保持件(130)的外引导表面(133)上形成,而所述第一互 补纵向引导构件(121)由纵向凹槽在笔杆(120)上形成,所述凹槽开在笔杆的后端(125), 并使得所述突出物(131)能够平移滑动而不能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6和12至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笔杆(120)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外壁,并包括后凸出(124),后凸出的外径小于笔杆的外 径,这样笔杆的外表面形成构成了所述止动件的环状肩部(122),该止动件能够与套筒的前 端边缘(155)相互作用,套筒(150)的前凸出(154)的内径(D154)基本上等于所述后凸出 (124)的外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和12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套筒 (150)由两个分别具有相同直径(D153)的内引导表面(153)的前段(150B)和后段(150A) 组装而成,每个内引导表面(153)紧邻于橡皮保持件(130)的外引导表面(133),并具有至 少一个构成了凸轮通道(152A1,152A2 ;152B1,152B2)的棱,套筒的两个构件(150A,150B) 的各凸轮通道的形状能够使得,一旦两个构件(150A,150B)组装起来,便形成由两个纵向 相对的凸轮通道所限制的沟槽(152),每个沟槽(152)构成所述第二互补引导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套筒(150)的后段(150A)具有基 本上为圆形的具有适当直径(D152)的前开孔,并且套筒(150)的前段(150B)具有包括了 至少一个所述凸轮通道(152B1,152B2)的后凸出(158),所述后凸出(158)具有界定了圆柱 的外表面(159),圆柱的直径(D159)基本上等于所述套筒(150)的后段(150A)的所述前开 孔的直径(D152),从而使得所述后凸出(158)可以通过摩擦配合装入到套筒(150)的后段 (150A)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套筒(150)的后段(150A)包 括两个相对于纵向轴线相互对称的大体上为螺旋形的凸轮通道(152A1,152A2),每个凸轮通道(152A1,152A2)在第一角度定位元件(157A1)和第二角度定位元件(157A2)之间有角 度地延伸,该两元件径向上相对并由在所述后段(150A)的内引导表面(153)的前方的凸出 所形成,并且其中,套筒(150)的前段(150B)包括两个相对于纵向轴线相互对称的基本上 为螺旋形的凸轮通道(152B1,152B2),在该两个凸轮通道之间布置了两个径向上相对的沟 槽(157B1,157B2),用于接纳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定位元件(157A1,157A2)。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橡皮保持件 (130)与书写笔芯的容纳管(110)生产成单一管状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其包括笔杆和橡皮退出装置(40),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可相对于笔杆至少进行旋转运动的橡皮保护套筒(50),这样橡皮可以采取最大退出构形和回收构形;橡皮保持件(3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该第一纵向引导构件直接与和笔杆相连接的第一互补引导构件相互作用,以防止在保持件和笔杆之间的任何旋转运动,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构件(32),其与和套筒相连接的第二互补引导构件(52)相互作用。该套筒具有围绕着笔杆后端的前段(54)和具有包括第二互补引导构件(52)的内引导构件(53)的后段,橡皮保持件能够直接抵着笔杆的内壁进行滑动,并具有包括第二引导构件(32)的外引导表面(33)。
文档编号B43K24/06GK101970248SQ200980108836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
发明者弗兰克·罗利翁, 理查德·奥布里恩, 萨缪尔·马林韦尔尼 申请人:毕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