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14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正文字用修正带的结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伸缩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修正带是利用白色PE带将错误文字覆盖,再重新书写更新文字,达到修正书写错误的一种常见文具。参看图1,传统的修正带主要是由主体11套置白色PE带,借助粘贴器12的滚动将白色PE带覆盖于书写错误处。这种修正带在不使用时,白色PE带仍然裸露在外,极易造成白色PE带的污损或受潮,使得后续使用相当麻烦不便。另外,这种修正带的粘贴器12是固定于主体11的前端,在使用时需将修正带与纸张仔细对正,才能避免修正带与纸张的角度偏差,如果稍有偏差则白色PE带与纸张产生缝隙,造成粘贴不当后,只能将白色PE带撕开重新粘贴,使得使用上甚为麻烦不便。参看图2,作为改进,一种较为进步的按压式修正带,其后盖21 —端设置按键22, 后盖21内部固设固定件23,按键22另一端依次将后件M与前件25套入固定件23内部, 前件25前端推动设于前盖沈内部的修正带装置27,修正带装置27前端设有粘贴器28,借由按压按键22,便能将修正带凸伸出前盖沈或收纳于前盖沈内部。然而,这种按压式修正带的结构甚为复杂,不仅在组装时费时费力,而且在使用时,卡挡片四容易偏移从而造成按压不顺畅,极易使粘贴器观卡于前盖26,迫使使用者拆除前盖沈进行卡挡片四的调整,甚为麻烦不便。因而,现有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修正带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使其不仅可以将修正带伸出使用、缩回收纳,而且具有使用顺畅便捷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 包括上盖、底盒、本体和按压装置,本体的顶端设有凸柱,按压装置外套于凸柱,上盖及底盒将本体及按压装置组装套入;本体下部的压制体设有夹固片,夹固片和压制体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滑移的凹槽和凸条,夹固片的中央形成有凹环并凸伸有环柱;压制体底端设有与头部间隙装配结合的挠性结合柱。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控制杆和管筒,控制杆的中段凸伸控制齿,控制杆的上部为截面呈跑道型的导向柱;管筒的中段凸伸水滴状凸点,管筒的顶端设有齿槽,且于齿槽处形成有与控制杆的控制齿相互配合的具有不同斜度的长齿及短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借由按压上盖的压制钮带动按压装置延伸并推动本体,使本体凸伸出底盒,从而可以进行修正带的正常使用,当再次按压压制钮时,按压装置则将本体拉回收纳于底盒内部,实现将修正带伸出使用、缩回收纳的目的,避免修正带裸露于外而造成毁坏或受潮;夹固片中央的凹环和环柱可使弹簧稳固套入环柱而不会偏移松脱,使得夹固片凹槽沿着压制体凸条的滑移更为稳定顺畅;压制体底端设有与头部间隙装配结合的挠性结合柱,可供头部套入同时留有空隙,从而可以产生细微摆动,使得头部可以做局部的角度调整,使用更加便捷。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能实现将修正带伸出使用、缩回收纳的功能,从而避免修正带裸露在外而造成污损或受潮, 又具有滑移顺畅、使用便捷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图1是传统修正带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改进型按压式修正带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固片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头部的结合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1)主体,(12) (28)粘贴器,(21)后盖,(22)按键,(23)固定件,(24)后件,(25)前件,(26)前盖,(27)修正带装置,(29)卡挡片,(31)上盖,(32)底盒,(33)本体,(34)按压装置,(35)头部,(311)压制钮,(331)凸柱,(332)压制体,(333) 夹固片,(341)控制杆,(342)管筒,(351)通孔,(3321)凸条,(3322)结合柱,(3323)弹簧,(3324)卡制块,(3331)凹槽,(3332)凹环,(3333)环柱,(3334)凹弧,(3411)控制齿, (3412)导向柱,(3421)凸点,(3422)齿槽,(3423)长齿,(3424)短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包括上盖31、底盒32、本体33 和按压装置34,本体33的顶端设有凸柱331,按压装置34外套于凸柱331,上盖31及底盒 32将本体33及按压装置34组装套入;本体33下部的压制体332设有夹固片333,夹固片 333和压制体332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滑移的凹槽3331和凸条3321,夹固片333的中央形成有凹环3332并凸伸有环柱3333 ;压制体332底端设有与头部35间隙装配结合的挠性结合柱 3322。参看图4,所述按压装置34,包括控制杆341和管筒342,控制杆341的中段凸伸控制齿3411,控制杆341的上部为截面呈跑道型的导向柱3412 ;管筒342的中段凸伸水滴状凸点3421,管筒342的顶端设有齿槽3422,且于齿槽3422处形成有与控制杆341的控制齿 3411相互配合的具有不同斜度的长齿3423及短齿3似4。参看图5,关于夹固片333的应用。本体33下部的压制体332为中空状并于内侧设有两凸条3321,夹固片333置入于压制体332的底部,夹固片333配合压制体332的凸条 3321对应处具有凹弧3334,以便于套置入压制体332,且于凹弧3334中央形成有凹槽3331 而能与压制体332的凸条3321对应配合,该凹槽3331能顺着凸条3321稳定滑移,而不会产生任意偏移,使用时相当顺畅,并于夹固片333中央形成有凹环3332,而该凹环3332凸伸有环柱3333,可供将弹簧3323稳固套入环柱3333,使弹簧3323不会因过度伸缩而从环柱3333松脱。参看图6,关于本体33与头部35的角度调整。位于压制体332的底端延伸有一具有挠性的结合柱3322,该结合柱3322底端两侧凸伸有卡制块33M,而头部35配合结合柱 3322的顶部开有一通孔351,组装时,将通孔351套入结合柱3322,此时,结合柱3322的前端卡制块33M受其挠性略微内缩,而能使头部35套入结合柱3322,并受卡制块33M卡挡于结合柱3322,且结合柱3322与头部35间刻意留有空隙,使头部35可产生细微摆动,供头部35做局部角度调整,使用上较为灵活,方便使用者调整修正带与纸张贴合的角度,同时避免用力过度造成头部35断裂。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包括上盖、底盒、本体和按压装置,本体的顶端设有凸柱,按压装置外套于凸柱,上盖及底盒将本体及按压装置组装套入;其特征是本体下部的压制体设有夹固片,夹固片和压制体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滑移的凹槽和凸条,夹固片的中央形成有凹环并凸伸有环柱;压制体底端设有与头部间隙装配结合的挠性结合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控制杆和管筒,控制杆的中段凸伸控制齿,控制杆的上部为截面呈跑道型的导向柱;管筒的中段凸伸水滴状凸点,管筒的顶端设有齿槽,且于齿槽处形成有与控制杆的控制齿相互配合的具有不同斜度的长齿及短齿。
专利摘要一种修正带的按压收纳装置,包括上盖、底盒、本体和按压装置,本体的顶端设有凸柱,按压装置外套于凸柱,上盖及底盒将本体及按压装置组装套入;本体下部的压制体设有夹固片,夹固片和压制体分别设有相互配合滑移的凹槽和凸条,夹固片的中央形成有凹环并凸伸有环柱;压制体底端设有与头部间隙装配结合的挠性结合柱。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能实现将修正带伸出使用、缩回收纳的功能,从而避免修正带裸露在外而造成污损或受潮,又具有滑移顺畅、使用便捷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文档编号B43L19/00GK201979959SQ2011200701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杜宇斌 申请人:东莞三协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