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619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长度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画直线及量度距离的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计量长度仪器常用于一般日常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而各种测量仪器具有不同的测量功能,例如一支直尺可用于画直线或量度距离,为一支仅具有单一功能的用具,但是如果要用来画角度时,该直尺就不适用,此时就需要使用相对应的用具,例如一个量角器,方可达到画角度的目的。因此,如何设计出可用于画直线、量度距离,及画角度等多种功能的测量仪器,即成为相关厂商以及研发人员所共同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测量功能的测量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包含至少一支量尺,该量尺包括一个长向延伸的尺本体,该尺本体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位于一长侧的侧面,该量尺还包括数个相间隔地排列形成于该尺本体的该顶面且连通该侧面的角槽,每一个角槽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角槽中邻近该侧面的夹角各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量尺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尺本体的该顶面且邻近另一长侧的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每一个角槽皆具有一个顶点部,及彼此夹角为90°且由该顶点部直线连接至该侧面的一个第一槽边部与一个第二槽边部,所述角槽的所述顶点部都是位于一条与该侧面平行的基线上,而且所述角槽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槽边部与该基线间的夹角皆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量尺还包括数个形成于该尺本体的该顶面且分别邻近于所述角槽的第一角度标记。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所述第一角度标记分别邻近于所述角槽的该第一槽边部,该量尺还包括数个形成于该尺本体的该顶面的第二角度标记,且所述第二角度标记分别邻近于所述角槽的该第二槽边部。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包含一支该量尺。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包含两支该量尺,所述量尺的所述角槽中与相对应的侧面邻近的夹角角度都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所述量尺的其中的一支的所述角槽中邻近相对应的侧面的夹角角度依序为10°、20°、30°、40°、50°、60°、70°、80°,所述量尺的其中的另一支的所述角槽中邻近相对应的侧面的夹角角度依序为5°、15°、25°、35°、45°、55°、65°、75°、85°。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每一支量尺的该尺本体呈长方形板体,还具有一个与该顶面相间隔的底面,每一支量尺还包括两个分别形成于该尺本体远离该侧面的一长侧的两端部的角隅,每一个角隅具有一个形成于该底面的嵌槽,该角隅的厚度等于对应的角槽的深度,所述量尺区分为一支第一量尺与一支第二量尺,该第二量尺的所述角隅的其中的一个可分离地搭靠嵌置于该第一量尺的所述角槽的其中的一个上。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量尺的该刻度线的标度单位为厘米。

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量尺的所述角槽的设置,能搭配另一支量尺或直角物品画出角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实施例的一支第一量尺的一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支第二量尺的一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量尺与该第二量尺搭配使用的一第一使用状态;及

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量尺与该第二量尺搭配使用的一第二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实施例,包含两支量尺1、2,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量尺1、2区分为一支第一量尺1与一支第二量尺2,由于该第一量尺1与该第二量尺2的构造大致相同,所以以下主要是以该第一量尺1为例来说明构造。

该第一量尺1包括一个长向延伸而呈长方形板体的尺本体11,该尺本体11具有一个顶面111、一个与该顶面111相间隔的底面112,及分别位于两长侧的一个第一侧面113与一个第二侧面114。

该第一量尺1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尺本体11的该顶面111且邻近该第一侧面113的刻度线12、数个相间隔地排列形成于该尺本体11的该顶面111且连通该第二侧面114的角槽13、形成于该尺本体11的该顶面111且分别邻近于所述角槽13的数个第一角度标记14与数个第二角度标记15,及两个分别形成于该尺本体11且邻近该第一侧面113的两端部的角隅16。

本实施例的该刻度线12的标度单位为厘米,但不以此为限。每一个角槽13皆为直角,而且每一个角槽13皆具有一个顶点部131,及彼此夹角为90°且由该顶点部131直线连接至该第二侧面114的一个第一槽边部132与一个第二槽边部133。所述角槽13的所述顶点部131都是位于一条与该第二侧面114平行的基线17上,而且所述角槽13的所述第一槽边部132与该基线17间的夹角皆不相同,也就是所述角槽13与该第二侧面114间的夹角皆不相同。所述第一角度标记14分别邻近于所述角槽13的该第一槽边部132,且所述第二角度标记15分别邻近于所述角槽13的该第二槽边部133。每一个角隅16具有一个形成于该底面112的嵌槽161,使得该角隅16的厚度等于各自的角槽13的深度。

该第一量尺1的所述角槽13的所述第一槽边部132与该基线17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角度标记14对应,依序为10°、20°、30°、40°、50°、60°、70°、80°,且所述第二槽边部133与该基线17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二角度标记15对应,依序为100°、110°、120°、130°、140°、150°、160°、170°。而该第二量尺2与该第一量尺1的差别仅在于,所述角槽23与相对应的第二侧面214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说该第二量尺2的所述角槽23的所述第一槽边部232与该基线27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角度标记24对应,依序为5°、15°、25°、35°、45°、55°、65°、75°、85°,且所述第二槽边部233与该基线27的角度分别与所述第二角度标记25对应,依序为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须说明的是,该第一量尺1与该第二量尺2的所述角度变化也可以互换或改变,当然也可以增减所述角槽13、23的数量,所以不受限于本实施例。

使用时,该第一量尺1与该第二量尺2可以彼此分离,而能各自成为一支用于画直线及量度距离的直尺。参阅图4,而当想要画角度时,须将该第二量尺2与该第一量尺1搭配组合使用,可依下列步骤绘制:(1)先取该第一量尺1与该第二量尺2的其中的一支摆放在一张纸上,并沿着该第一侧面113或该第二侧面114在该纸上绘制一条预定长度的线段31。(2)挑选出具有欲画角度的该第一角度标记14的量尺,例如想要画一个40°角时,取出标记有40°的该第一角度标记14的该第一量尺1,并将该第一量尺1的该第二侧面114对齐方才所绘制的该线段31。(3)再将该第二量尺2的其中一个该角隅26,搭靠在该第一量尺1标记有40°的该角槽13上,并使该第二量尺2的该第一侧面213对齐该第一量尺1的该第一槽边部132。(4)最后沿着该第二量尺2的该第一侧面213在该纸上绘制一条预定长度的线段32,上述所绘制的该两条线段31、32所夹的角度θ1就是40°,所以如此即能画出想要角度。

参阅图5,而当想要画一个130°角时,同样可依照上述步骤绘制,其差别在于,在步骤(3)中是以该第二量尺2的另一个该角隅26搭靠在该第一量尺1标记有130°的该角槽13上,并使该第二量尺2的该第一侧面213对齐该第一量尺1的该第二槽边部133。如此所画出的角度θ2即为13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量尺1、2的数目不限于两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也可以是一支,例如使用时可以仅采用其中一支量尺,并搭配另一支一般直尺或直角物品来画出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设计,主要是在该第一量尺1及该第二量尺2上设有所述角槽13,所以除了可以分离以各自作为直尺以外,该第一量尺1及该第二量尺2还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以画出所需要的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可用于画直线、量度距离,及画角度,能具有多种使用功能,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