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96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



背景技术: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由于心理学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以及抽象性,使得心理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大量的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教学,而这些实际案例如果只是从书本上看,通常信息不够全年,没有视频或影响资料直观,全面,更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人物神情,从而更好的判断与学习,而心理学展示板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包括展示板、支架、液压升降杆和底座,展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架,支架是U型结构,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万向轮,支架的凹槽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开关按钮和USB接口,展示板的正面设有展示面板,展示面板的边缘设有边框,边框上嵌入环形LED灯,展示面板内设磁板,展示面板上设有若干展示磁卡片,展示板的背面设有存储腔,存储腔的上下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存储腔内设活动展示板,活动展示板的上下端面设有与滑槽相配合滑轨,活动展示板靠近存储腔内壁的一端上设有显示屏,展示板的顶端设有音箱,音箱和显示屏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座的底端设有3~4个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展示磁卡片与磁板均是永磁体材料制作,且两者的磁性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槽是燕尾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通过展示磁卡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教学方式灵活,学生能简单直观的进行教学内容学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的活动展示板未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的活动展示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的A-A剖视图。

图中:1-展示板,2-支架,3-液压升降杆,4-底座,5-展示面板,6-边框,7-LED灯,8-磁板,9-展示磁卡片,10-音箱,11-活动展示板,12-显示屏,13-控制器,14-开关按钮,15-USB接口,16-万向轮,17-存储腔,18-滑槽,19-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心理学教学用展示板,包括展示板1、支架2、液压升降杆3和底座4,所述展示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架2,所述支架2是U型结构,支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3,所述液压升降杆3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底座4的底端设有若干万向轮16,所述支架2的凹槽内设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上设有开关按钮14和USB接口15,所述展示板1的正面设有展示面板5,所述展示面板5的边缘设有边框6,所述边框6上嵌入环形LED灯7,所述展示面板5内设磁板8,展示面板5上设有若干展示磁卡片9,所述展示磁卡片9与磁板8均是永磁体材料制作,且两者的磁性相反;所述展示板1的背面设有存储腔17,所述存储腔17的上下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18,所述滑槽18是燕尾槽,所述存储腔17内设活动展示板11,所述活动展示板11的上下端面设有与滑槽18相配合滑轨19,活动展示板11在存储腔17内可沿着滑槽19自由滑动,活动展示板11靠近存储腔17内壁的一端上设有显示屏12,所述展示板1的顶端设有音箱10,所述音箱10和显示屏12均与控制器13连接。

教师在上课前,可根据需要现在展示磁卡片9上写下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只需要把相应的展示磁卡片9吸附在展示面板5上即可,当需要播放视频资料的时候,只需抽出活动展示板1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和控制器13连接,打开开关按钮14,即可在显示屏12上观看视屏资料,每次使用后,都需包把活动展示板11推回存储腔17,防止显示屏被损坏,音箱10能扩大声音,使得教室内每个学生都能听到讲课内容,通过液压升降杆3可以直接调整展示板1的高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