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294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笔。



背景技术:

我们常用的钢笔,通常加墨时需要将笔头插入墨水瓶,然后通过挤压橡皮贮墨囊的方式把墨水吸入到橡皮贮墨囊内;另一种活塞式钢笔加墨时也需要将笔头插入墨水瓶通过抽动活塞把墨水吸入到贮墨管内;这样吸墨时很容易弄脏笔头,同时还要多次操作才能把墨水吸满,所以使用时很麻烦,因此现在人们普遍使用一次性墨水笔。而一次性墨水笔墨水用完之后就丢掉了,这样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换、方便加墨的钢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笔,包括笔杆、笔芯、笔尖与笔盖,所述笔杆包括杆头、中体与后体,所述笔尖插设在杆头内,所述笔芯包括墨水芯与储墨芯,所述笔尖与所述墨水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中体内对应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中体对应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径与所述墨水芯的外径相适配设置,所述墨水芯相对笔尖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隔板对应第二内腔一侧设置有柱状凸块,所述柱状凸块内设置有导通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导墨通道,所述柱状凸块插设在所述储墨芯内,并且所述导墨通道与所述储墨芯相导通。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当墨水用完时,可方便的对储墨芯进行更换,并且也可方便的对储墨芯进行加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头设置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沿杆头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弹性凸筋与杆头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弹性凸筋的内侧与所述笔尖相抵设置。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书写时,笔尖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增强书写手感的同时,能够像毛笔的笔尖一样书写字体的笔锋更加美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杆头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钢笔,包括笔杆、笔芯、笔尖1与笔盖2,所述笔杆包括杆头3、中体4与后体5,所述笔尖1插设在杆头3内,所述笔芯包括墨水芯6与储墨芯7,所述笔尖1与所述墨水芯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体4内设置有隔板401,所述中体4内对应隔板401一侧设置有第一内腔402,所述中体4对应隔板40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内腔403,所述第一内腔402的内径与所述墨水芯6的外径相适配设置,所述墨水芯6相对笔尖1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内腔402内,所述隔板401对应第二内腔403一侧设置有柱状凸块404,所述柱状凸块404内设置有导通第一内腔402与第二内腔403的导墨通道405,所述柱状凸块404插设在所述储墨芯7内,并且所述导墨通道405与所述储墨芯7相导通。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当墨水用完时,可方便的对储墨芯7进行更换,并且也可方便的对储墨芯7进行加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头3设置有内凸台301,所述内凸台301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弹性凸筋302,所述弹性凸筋302沿杆头3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弹性凸筋302与杆头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303,所述弹性凸筋302的内侧与所述笔尖1相抵设置。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书写时,笔尖1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增强书写手感的同时,能够像毛笔的笔尖1一样书写字体的笔锋更加美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