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洒漏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732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防洒漏墨水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具体涉及一种防洒漏墨水瓶。



背景技术:

在学写字中,用钢笔写字对于学者的美观笔迹的形成至关重要。故在小学生中,90%以上均使用吸墨钢笔,钢笔在没墨后,需要将墨水瓶打开,以使钢笔吸墨水。但是使用吸墨钢笔存在以下缺点:1)在吸墨水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打翻墨水瓶的现象,从而导致墨水浪费,弄脏课桌或地板等;2)在吸墨水前还需要将墨水瓶的瓶盖打开后才行,导致吸墨步骤复杂。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93785U的墨水瓶,包括瓶体和设置在所述瓶体开口处的倒置漏斗,所述倒置漏斗包括柔性橡胶漏斗嘴,所述漏斗嘴外设置紧固装置,所述漏斗嘴内设置瓶塞。虽然该墨水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墨水泄漏情况的发生,但是该墨水瓶存在的缺点为:1)使用过紧固装置使漏斗嘴收缩舒张,使用瓶塞在未使用时封闭漏斗嘴,紧固装置及瓶塞的生产成本高;2)在吸墨前,还需要旋开瓶塞,并使用紧固装置将漏斗嘴舒张;在吸墨完后,还需要插入瓶塞,并使用紧固装置将漏斗嘴收缩,操作步骤繁杂,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洒漏墨水瓶,不仅避免了瓶盖打开后出现墨水洒漏现象,而且还降低了墨水瓶的生产成本、方便了吸墨操作和减少了吸墨操作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洒漏墨水瓶,包括瓶体及连接在瓶体的瓶颈处的瓶盖,瓶盖由连接部位及吸墨部位构成,其中吸墨部位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隔离体,环形隔离体的封闭端设置有能使笔尖通过的吸墨开口,环形隔离体的开口端的外壁与连接部位连接在一起,瓶盖通过连接部位与瓶体的瓶颈连接,环形隔离体的封闭端位于瓶体内,当钢笔的笔尖由开口插入封闭端时,吸墨开口能供笔尖穿过,进行吸墨;当钢笔脱离封闭端,吸墨开口能自动封闭。

为了与钢笔笔头形状相匹配,吸墨部位的开口端至封闭端为逐渐变小的锥形。

为了实现了连接部位与瓶体颈部的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位包括安装片,安装片连接有用于实现与瓶体颈部的连接的盖本体。

为了实现吸墨部位与盖本体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同时避免因吸墨部位与盖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插入钢笔时下压力过大而导致吸墨部位与盖本体脱离,优选的是,

盖本体的顶面固定设有下安装件,下安装件为水平设置的环状结构,且下安装件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根下锁定柱;

吸墨部位的边缘连接安装片,安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孔能供下锁定柱穿过;

在安装片上方设置有上安装件,上安装件由下压块及件本体组成,下压块为环状结构且其所在平面与上安装环所在平面平行,下压块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若干根上锁定柱,上锁定柱能插入下锁定柱内,件本体为筒状结构,件本体与下压块下表面垂直连接,且下锁定柱位于件本体内;

其中,上安装件与下安装件扣合后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卡扣结构,优选的是,卡扣结构包括:

若干个卡扣座,所有卡扣座均匀立于在下安装件的边缘上,且件本体能插入所有卡扣座中间;

卡柱,卡柱活动设置于卡扣座上,在件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位孔,卡柱的一端为能伸入固位孔内的活动端;

固位块,其设置于卡柱的另一端上;

弹簧,其套置于卡柱上,且弹簧一端与卡扣座固定,弹簧另一端与固位块固定;以及

插销,卡柱上设置有插孔,当插销插入插孔内后能使卡柱的活动端缩入至卡扣座内。

为了防止墨水从安装片、上安装件及下安装件之间缝隙流出,优选的是,在下压块的内外边缘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压紧环,以在上安装件及下安装件扣合后能将安装片压紧于压紧环与下安装件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吸墨部位,利用橡胶的排挤舒张,实现了吸墨开口在受到钢笔笔尖挤压时能供其穿过;利用橡胶不受外力的回缩,实现了吸墨开口在钢笔脱离后自动封闭。从而避免了瓶盖打开后出现墨水洒漏现象;

2)本申请使得结构简单化,避免了使用过紧固装置使漏斗嘴收缩舒张及使用瓶塞在未使用时封闭漏斗嘴,进而降低了墨水瓶的生产成本、方便了吸墨操作和减少了吸墨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防洒漏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防洒漏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防洒漏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瓶盖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洒漏墨水瓶,包括瓶体1’及连接在瓶体的瓶颈处的瓶盖2’,瓶盖2’由连接部位21’及吸墨部位22’构成,其中吸墨部位22’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隔离体,环形隔离体的封闭端设置有能使笔尖通过的吸墨开口221’,环形隔离体的开口端的外壁与连接部位21’连接在一起,瓶盖2’通过连接部位21’与瓶体1’的瓶颈连接,环形隔离体的封闭端222’位于瓶体内,当钢笔的笔尖由开口插入封闭端222’时,吸墨开口221’能供笔尖穿过,进行吸墨;当钢笔脱离封闭端222’,吸墨开口221’能自动封闭。当需要吸墨水时,直接将钢笔插入吸墨部位22’中,钢笔笔尖伸入至封闭端222’的吸墨开口221’处,由于受到钢笔笔尖的挤压,吸墨部位22’舒张,使钢笔笔尖能穿过,且吸墨部位22’的弹性将钢笔夹紧,防止吸墨时墨水外溢,且吸完墨水后吸墨部位22’能刮去笔尖外部墨水,进一步节省墨水的使用;当吸完墨水拔出钢笔后,由于吸墨部位22’采用材质的弹性,如硅胶,该材质如奶瓶奶嘴的材质,吸墨开口221’边缘处橡胶回弹,自动封闭吸墨开口221’,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吸墨后因没盖盖子而导致洒漏现象发生。吸墨开口221’可以是封闭端设置的孔,也可以是在封闭端开设的几条相交的缝。

为了与钢笔笔头形状相匹配,吸墨部位22’的开口端至封闭端222’的孔径为逐渐变小的锥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了实现了连接部位21”与瓶体1”颈部的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位21”包括安装片212”,安装片212”连接有用于实现与瓶体1”颈部的连接的盖本体2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为了实现吸墨部位的可更换,盖本体的结构不同;进一步解决因吸墨部位的可更换导致可分离式的盖本体连接不稳固的问题,故而设置了卡扣结构。

如图3及图4所示,为了实现吸墨部位与盖本体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同时避免因吸墨部位22与盖本体2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插入钢笔时下压力过大而导致吸墨部位22与盖本体21脱离,优选的是:

盖本体21的顶面固定设有下安装件211,下安装件211为水平设置的环状结构,且下安装件211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根下锁定柱212;

吸墨部位22的边缘连接安装片222,安装片222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223,安装孔223能供下锁定柱212穿过;

在安装片222上方设置有上安装件213,上安装件213由下压块214及件本体215组成,下压块214为环状结构且其所在平面与上安装环所在平面平行,下压块214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若干根上锁定柱(图中未示),上锁定柱能插入下锁定柱212内,件本体215为筒状结构,件本体215与下压块214下表面垂直连接,且下锁定柱212位于件本体215内;

其中,上安装件213与下安装件211扣合后通过卡扣结构3连接。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卡扣结构3,优选的是,卡扣结构3包括:

若干个卡扣座31,所有卡扣座31均匀立于在下安装件211的边缘上,且件本体215能插入所有卡扣座31中间;

卡柱32,卡柱32活动设置于卡扣座31上,在件本体215的外壁上设置有固位孔216,卡柱32的一端为能伸入固位孔216内的活动端;

固位块33,其设置于卡柱32的另一端上;

弹簧34,其套置于卡柱32上,且弹簧34一端与卡扣座31固定,弹簧34另一端与固位块33固定;以及

插销(图中未示),卡柱32上设置有插孔321,当插销插入插孔321内后能使卡柱32的活动端缩入至卡扣座31内。由于吸墨部位22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损坏现象,因此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洒漏现象需更换吸墨部位22。当更换吸墨部位22时,首先,拉动卡柱32,使得卡柱32缩入卡扣座31内,使卡柱32与件本体215脱离,弹簧34被压缩;然后,将插销插入插孔321内后,限制在弹簧34的回复力作用下卡柱32伸入至件本体215上的固位孔216内;再后,往上抬动上安装件213,这时就可以将吸墨部位22移出;再后,将新吸墨部位22的安装片222上的安装孔223对准下锁定柱212,安装好新吸墨部位22;再后,扣合上安装件213在下安装件211上,且将吸墨部位22的安装片222压紧,使得吸墨部位22的安装片222一直保持压紧状态,并拔出所有插销,使得各个卡柱32伸入各自对应的固位孔216内,实现上安装件213与下安装件211的扣合,进而实现新吸墨部位22的安装。

为了防止墨水从安装片222、上安装件213及下安装件211之间缝隙流出,优选的是,在下压块214的内外边缘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压紧环(图中未示),以在上安装件213及下安装件211扣合后能将安装片222压紧于压紧环与下安装件211之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