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墨水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07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文具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墨水指套。



背景技术: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发明于19世纪初。笔头由金属制成,书写起来圆滑而有弹性,相当流畅。在笔套口处或笔尖表面,均有明显的商标牌号、型号。还分为蘸水式钢笔和自来水式钢笔。

钢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写时轻重有别,可说是西方书法的书写工具。大部分钢笔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药水的小瓶或是吸管来填充墨水。关于蓄水钢笔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追溯到10世纪,这种最早的蓄水钢笔一直使用到18世纪。发展进程很缓慢,不过,直到第19世纪初期,在生产过程中发明了一种稳定加速流的钢笔。

钢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但是人们在用钢笔写字时,由于墨水充足容易漏出来,常常使人们手上极易沾上墨水,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墨水指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墨水指套,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设于中层的内部,外层设于中层的外部,在外层上设有若干个针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层采用伸缩性的软陶橡皮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层采用吸湿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层的吸湿性材料为吸水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层采用伸缩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层的伸缩性材料上开有若干针孔状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方便实用,通过将本发明的指套套在手指上,在钢笔内部的墨水漏出来时能够通过指套将漏出的墨水吸收,同时,内层能够起到与手指隔绝的作用,能够避免墨水与手指接触,避免手指被墨水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墨水指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2-中层、3-外层、4-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防墨水指套,包括内层1、中层2和外层3,所述内层1设于中层2的内部,外层3设于中层2的外部,在外层3上设有若干个针孔4。

所述内层1采用伸缩性的软陶橡皮制成。

所述中层2采用吸湿性材料制成。

所述中层1的吸湿性材料为吸水纸。

所述外层3采用伸缩性材料制成。

所述外层3的伸缩性材料上开有若干针孔状通孔。

本发明是由三层材料组成,紧贴手指处为伸缩性的软陶橡皮,中间层为吸湿性强的材料,外面层为许多针孔状伸缩性软材料,当墨水漏出来的时候,通过外层的针孔吸进里面的材料,材料的伸缩可根据手指大小进行适度伸缩,能够多次使用,不影响写字,墨水不沾手指。

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方便实用,通过将本发明的指套套在手指上,在钢笔内部的墨水漏出来时能够通过指套将漏出的墨水吸收,同时,内层能够起到与手指隔绝的作用,能够避免墨水与手指接触,避免手指被墨水污染。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墨水指套,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设于中层的内部,外层设于中层的外部,在外层上设有若干个针孔。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方便实用,通过将本发明的指套套在手指上,在钢笔内部的墨水漏出来时能够通过指套将漏出的墨水吸收,同时,内层能够起到与手指隔绝的作用,能够避免墨水与手指接触,避免手指被墨水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安文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文婧
技术研发日:2017.02.05
技术公布日:2017.0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