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526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模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军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



背景技术:

消防坦克是装载各种消防器材、器具的坦克,是消防队伍用来灭火,抢险救援的主要工具。消防坦克是用于灭火、辅助灭火或消防救援的、装备各类消防器材或灭火剂的主要移动式装备。消防坦克属于改装坦克,它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机械装备业的制造水平;它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一个科技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强弱。我国的消防坦克发展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80多年的不懈努力,国产消防坦克的水平和质量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期间,国产消防坦克行业也经历了从仿制到改装,从合资生产再到独立研发的艰难发展历程,在提高国产消防坦克整体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产消防坦克的设计技术水平、制造工艺流程均有了突破性进展,已形成了系列化、多元化、功能化的产品特点。关于消防坦克的分类,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公认的统一分类方法。通常是根据消防坦克的载水能力、功能用途、乘席的位置和水泵在消防坦克上安装位置进行分类的。若按载水能力可划分为轻型消防坦克、中型消防坦克、重型消防坦克三种。若按功能用途,则可划分为灭火消防坦克、高层消防坦克、救援消防坦克、机场消防坦克及各种专勤消防坦克等几大类。当前,我国消防坦克的生产供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外国消防坦克企业供应商,外国企业在国内的代理商,国内的消防坦克生产企业。但国内的消防坦克生产企业目前大部分是以股份制和私营企业为主。近年来,国产消防坦克技术已日益成熟,设计技术水平、制造工艺流程等均已接近国外技术水平,但与国外消防坦克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消防坦克市场“僧多粥少”,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且消防坦克技术开发能力滞后,消防坦克技术开发能力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新产品的开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其次是企业忽略了人才资源的储备。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足够的财力与强大的开发团队,即使新产品投入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回报周期。这使得不少厂家不得不重视近期效益而忽视技术及工艺进步,重视销售投入而忽视技术改造,重视市场而忽视自主研发,重视建立公共关系而忽视挖掘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潜能。为此走上了引进、仿制国外消防坦克来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的捷径。但一味的模仿,改装出来的消防坦克不但整体效果差,往往还存在性能不佳,安全性差的特点。坦克行业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装备业的制造水平。目前,中国的坦克制造业发展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受相关行业的制约,消防坦克发展也是如此。消防坦克上装部分国产的关键件总体水平还达不到要求,消防坦克上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关键部件仍无法生产还需进口。很多与消防坦克相关的配件从品质到细节都应有待加强。随着中国农村城填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近几年国内消防坦克产品从数量到质量上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国产消防坦克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国产消防坦克产品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在国内消防坦克在产品的结构上并不合理,国外消防坦克轻、中、重型比例为3∶4∶3,而我国目前为2∶5∶3。从以上结论可以得出,轻型消防坦克配置比例偏少的情况与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城市现状布局是不相符的,整个消防坦克产品的结构缺乏平衡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防坦克的技术含量及系统操作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消防坦克的维护保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成本优势等原因造成了消防坦克有人管卖,无人管修的现状,消防坦克属于专业车辆,地方的汽车修理厂根本无法对其关键部件进行维修。消防坦克配件难寻,维修人员难找是当前消防坦克维护保养面临的最大问题。大部分消防坦克企业在每个省或几个省才设立一个办事处,根本无法与使用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对消防坦克进行有效的保养,造成消防坦克保养维护较为困难。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得到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随着社会的进步,国产消防坦克整体设计将会趋于合理、科学,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设计是未来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及石油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灾害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建筑物功能、结构越来越复杂,建筑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大量涌现,灾害性质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火灾扑救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为适应经济飞跃发展的需要,消防坦克已经向大功率、远距离、大流量消防坦克系列化方向发展,以切实提高火灾扑救水平和能力,达到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和满足规模较大的火场供水需求。随着近年来,化工工业、核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消防部队业务职能的不断拓展,在处置各类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遇的复杂环境与特殊情况,增加了消防部队处置应对特殊灾害的能力与装备需求。这种需求促使消防坦克向专用化方向发展,催生了防化洗消防坦克、涡喷消防坦克、冷气溶胶消防坦克等专业化较强的消防坦克。随着扑救特种火灾和处置灾害事故的需要,今后将会不断涌现更新颖的、更具针对性的专用化消防坦克。现在的火灾处置现场已不完全以单独的火灾形式出现,时常伴随着各类化学、地域、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随着消防部队业务职能不断拓宽,如今也已不仅仅只是完成简单的火灾扑救工作,而更多的是完成各类灾害的处置。这就要求消防坦克功能越来越多,以提高消防坦克的利用率来满足复杂情况下的灾害处置。这样就催生了多功能消防坦克,如:城市主战消防坦克、多剂联用消防坦克等多功能消防的发展。这类消防坦克恰好符合“环保、节水、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也是“绿色消防”的需要。因此,应把开发环保、节水、高效、多功能消防坦克放在重点发展地位也是今后消防坦克发展的趋势。

消防坦克是由军用主战坦克改装、专用于城乡消防的特殊坦克,属于特种坦克的一种。具有防火、防暴、防毒、清障等突出的功能特点。消防坦克多用于危险化学品泄露、大规模严重火灾等重大火情,凭借其皮糙肉厚、装载力强、破障能力强的优势,发挥作用。其主炮可以喷射强力水柱,驱散暴乱人群,也可以喷洒染色剂,协助公安机关抓捕暴乱分子,还可以喷洒洗消液,分解、稀释有毒、有害物质。我国辽宁省和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装备有消防坦克。中国的消防坦克由59式主战坦克改装而成,装备有吊车,具有破拆能力强、不怕有毒有害气体、可在易发生爆炸和坍塌的火场使用。通身迷彩色,由特种装甲钢板制成,可有效防止爆炸、撞击、轧压对消防员及车辆本身造成的损害。底盘采用军用主战坦克底盘,采用耐高温的挂胶履带,既避免了高温对履带造成的损坏,又可在城市道路上任意行走而不破坏路面,加之完善的隔热、喷淋降温保护措施,可实现近距离灭火或穿越火场,寻找最佳灭火点。消防坦克顶部装有大口径车载水炮,既可打出水柱也可打出泡沫,车体外侧履带设有自动喷淋降温系统,车舱内壁有隔热层,能有效地阻挡热辐射,车内安装的可燃和有毒气体探测器,可实现声光报警。车首的液压式清障铲,依靠520马力坦克发动机提供的巨大动力,可撞击、推铲、拉拽各种障碍物,确保在各种梨复杂条件下,可接近火场灭火或为其它车辆开辟救援通道。消防坦克选装了2门美国大力公司生产的电控自动炮主炮可喷射水和泡沫液,射程可达65米,用于扑灭各种大型恶性火灾;副炮可开花、直流电动切换,开花炮喷射洗消液,稀释、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直流炮喷射强力水柱,同时还装配了数码显示温度控、24V直流动照明灯、有毒气体探测仪、军用对讲联络系统、空气呼吸器等。

目前,消防领域的工作是个高危险,但同时又是要求高技术的工种。消防人员在消防灭火时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而且常常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如果在某些高危险的环境下,我们能即保证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又能完成消防灭火的任务那该是最好不过的了。比如在核泄漏严重的区域发生大面积的火灾,消防人员要亲自到达该区域执行消防任务,似乎很是危险,那么能不能有一种工具不仅能在高危险的领域实现消防工作的目的,而且在一般消防任务中,也可大大降低消防人员的伤亡率,因此,本发明设计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其在坦克到达火源处的时候能够发射灭火弹进行大范围的快速灭火,并配置了灭火弹供弹舱提供弹药补给,还设置有火场救人消防员舱能快速运输消防员抵达救援区域展开救援和灭火,同时设置伸缩式云梯可输送消防员对高层和高处的火情进行扑救,其灭火坦克可有效抵御火焰、爆炸、撞击、轧压等造成的伤害,并能在高温、强热辐射、易坍塌的危险场所和重大恶性火灾区域完成近中距离灭火扑救任务以及特殊任务的执勤,还能在泥泞、崎岖不平的路上行驶,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极大提高复杂环境中的工作效率,凭借其重装甲的防护性能以及履带良好的越野能力,可以有效避免消防员因化学品爆炸,有毒气体泄漏,建筑物坍塌、大规模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大降低在高危险区域工作的危险性,并提高消防的效率及准确性,为我国迈进智能性消防装备做出重要贡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

本发明的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包括坦克底座、火场救人消防员舱、灭火弹供弹舱、可旋转发射炮台、伸缩式云梯、炮管、驾驶舱、左前主轮轴、左前主轮、左前固接架构件、二号左辅轮、三号左辅轮、四号左辅轮、五号左辅轮、六号左辅轮、七号左辅轮、八号左辅轮、九号左辅轮、十号左辅轮、十一号左辅轮、十二号左辅轮、十三号左辅轮、左后固接架构件、左后主轮、左履带、左后主轮轴、四号左上轮、辅基台、三号左上轮、一号左上轮、主基台、二号左上轮、二号右上轮、一号右上轮、右前主轮、右履带、右前主轮轴、右前固接架构件、一号右辅轮、二号右辅轮、三号右辅轮、四号右辅轮、五号右辅轮、六号右辅轮、七号右辅轮、八号右辅轮、九号右辅轮、十号右辅轮、十一号右辅轮、十二号右辅轮、十三号右辅轮、右后固接架构件、十四号右辅轮、右后主轮轴、右后主轮、四号右上轮、三号右上轮、一号左辅轮、十四号左辅轮,所述坦克底座的左前端外侧设有左前固接架构件,所述左前固接架构件前端设有左前主轮轴和左前主轮,所述左前主轮套接在左前主轮轴上,所述坦克底座左后端外侧设有左后主轮和左后主轮轴,所述左后主轮套接在左后主轮轴上,所述坦克底座左下端外侧从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左辅轮、二号左辅轮、三号左辅轮、四号左辅轮、五号左辅轮、六号左辅轮、七号左辅轮、八号左辅轮、九号左辅轮、十号左辅轮、十一号左辅轮、十二号左辅轮、十三号左辅轮、十四号左辅轮,所述坦克底座左上端设有主基台,所述坦克底座左上端位于主基台下端外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左上轮、二号左上轮、三号左上轮、四号左上轮,所述左履带的内侧套接在一号左上轮、二号左上轮、三号左上轮、四号左上轮、左前主轮、一号左辅轮、二号左辅轮、三号左辅轮、四号左辅轮、五号左辅轮、六号左辅轮、七号左辅轮、八号左辅轮、九号左辅轮、十号左辅轮、十一号左辅轮、十二号左辅轮、十三号左辅轮、十四号左辅轮、左后主轮上,所述主基台上端设有辅基台,所述辅基台内设有驾驶舱、灭火弹供弹舱、火场救人消防员舱,所述灭火弹供弹舱设在驾驶舱右端,所述火场救人消防员舱设在灭火弹供弹舱右端,所述辅基台上端设有可旋转发射炮台,所述可旋转发射炮台左端设有炮管,所述可旋转发射炮台上端设有伸缩式云梯,所述坦克底座的右前端外侧设有右前固接架构件,所述右前固接架构件前端设有右前主轮轴和右前主轮,所述右前主轮套接在右前主轮轴上,所述坦克底座的右后端外侧设有右后主轮轴和右后主轮,所述右后主轮套接在右后主轮轴上,所述坦克底座右上端设有主基台,所述坦克底座右上端位于主基台下端外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右上轮、二号右上轮、三号右上轮、四号右上轮,所述坦克底座的右下端外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右辅轮、二号右辅轮、三号右辅轮、四号右辅轮、五号右辅轮、六号右辅轮、七号右辅轮、八号右辅轮、九号右辅轮、十号右辅轮、十一号右辅轮、十二号右辅轮、十三号右辅轮、十四号右辅轮,所述右履带的内侧套接在右前主轮、一号右辅轮、二号右辅轮、三号右辅轮、四号右辅轮、五号右辅轮、六号右辅轮、七号右辅轮、八号右辅轮、九号右辅轮、十号右辅轮、十一号右辅轮、十二号右辅轮、十三号右辅轮、十四号右辅轮、右后主轮、四号右上轮、三号右上轮、二号右上轮、一号右上轮,所述的火场救人消防员舱能快速运输消防员抵达救援区域展开救援和灭火,所述的灭火弹供弹舱为可旋转发射炮台提供弹药补给,所述的可旋转发射炮台可发射灭火弹进行大范围的快速灭火,所述的伸缩式云梯可输送消防员对高层和高处的火情进行扑救,所述的驾驶舱为坦克驾驶员专用舱,从而驾驶坦克快速到达火灾中心区域进行灭火和救援。

本发明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其有益效果和优特点在于:在坦克到达火源处的时候能够发射灭火弹进行大范围的快速灭火,并配置了灭火弹供弹舱提供弹药补给,还设置有火场救人消防员舱能快速运输消防员抵达救援区域展开救援和灭火,同时设置伸缩式云梯可输送消防员对高层和高处的火情进行扑救,其灭火坦克可有效抵御火焰、爆炸、撞击、轧压等造成的伤害,并能在高温、强热辐射、易坍塌的危险场所和重大恶性火灾区域完成近中距离灭火扑救任务以及特殊任务的执勤,还能在泥泞、崎岖不平的路上行驶,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极大提高复杂环境中的工作效率,凭借其重装甲的防护性能以及履带良好的越野能力,可以有效避免消防员因化学品爆炸,有毒气体泄漏,建筑物坍塌、大规模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大降低在高危险区域工作的危险性,并提高消防的效率及准确性,为我国迈进智能性消防装备做出重要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伸缩式云梯缩回时的坦克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坦克底座1、火场救人消防员舱2、灭火弹供弹舱3、可旋转发射炮台4、伸缩式云梯5、炮管6、驾驶舱7、左前主轮轴8、左前主轮9、左前固接架构件10、二号左辅轮11、三号左辅轮12、四号左辅轮13、五号左辅轮14、六号左辅轮15、七号左辅轮16、八号左辅轮17、九号左辅轮18、十号左辅轮19、十一号左辅轮20、十二号左辅轮21、十三号左辅轮22、左后固接架构件23、左后主轮24、左履带25、左后主轮轴26、四号左上轮27、辅基台28、三号左上轮29、一号左上轮30、主基台31、二号左上轮32、二号右上轮33、一号右上轮34、右前主轮35、右履带36、右前主轮轴37、右前固接架构件38、一号右辅轮39、二号右辅轮40、三号右辅轮41、四号右辅轮42、五号右辅轮43、六号右辅轮44、七号右辅轮45、八号右辅轮46、九号右辅轮47、十号右辅轮48、十一号右辅轮49、十二号右辅轮50、十三号右辅轮51、右后固接架构件52、十四号右辅轮53、右后主轮轴54、右后主轮55、四号右上轮56、三号右上轮57、一号左辅轮58、十四号左辅轮5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附图2所示的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包括坦克底座1、火场救人消防员舱2、灭火弹供弹舱3、可旋转发射炮台4、伸缩式云梯5、炮管6、驾驶舱7、左前主轮轴8、左前主轮9、左前固接架构件10、二号左辅轮11、三号左辅轮12、四号左辅轮13、五号左辅轮14、六号左辅轮15、七号左辅轮16、八号左辅轮17、九号左辅轮18、十号左辅轮19、十一号左辅轮20、十二号左辅轮21、十三号左辅轮22、左后固接架构件23、左后主轮24、左履带25、左后主轮轴26、四号左上轮27、辅基台28、三号左上轮29、一号左上轮30、主基台31、二号左上轮32、二号右上轮33、一号右上轮34、右前主轮35、右履带36、右前主轮轴37、右前固接架构件38、一号右辅轮39、二号右辅轮40、三号右辅轮41、四号右辅轮42、五号右辅轮43、六号右辅轮44、七号右辅轮45、八号右辅轮46、九号右辅轮47、十号右辅轮48、十一号右辅轮49、十二号右辅轮50、十三号右辅轮51、右后固接架构件52、十四号右辅轮53、右后主轮轴54、右后主轮55、四号右上轮56、三号右上轮57、一号左辅轮58、十四号左辅轮59,所述坦克底座1的左前端外侧设有左前固接架构件10,所述左前固接架构件10前端设有左前主轮轴8和左前主轮9,所述左前主轮9套接在左前主轮轴8上,所述坦克底座1左后端外侧设有左后主轮24和左后主轮轴26,所述左后主轮24套接在左后主轮轴26上,所述坦克底座1左下端外侧从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左辅轮58、二号左辅轮11、三号左辅轮12、四号左辅轮13、五号左辅轮14、六号左辅轮15、七号左辅轮16、八号左辅轮17、九号左辅轮18、十号左辅轮19、十一号左辅轮20、十二号左辅轮21、十三号左辅轮22、十四号左辅轮59,所述坦克底座1左上端设有主基台31,所述坦克底座1左上端位于主基台31下端外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左上轮30、二号左上轮32、三号左上轮29、四号左上轮27,所述左履带25的内侧套接在一号左上轮30、二号左上轮32、三号左上轮29、四号左上轮27、左前主轮9、一号左辅轮58、二号左辅轮11、三号左辅轮12、四号左辅轮13、五号左辅轮14、六号左辅轮15、七号左辅轮16、八号左辅轮17、九号左辅轮18、十号左辅轮19、十一号左辅轮20、十二号左辅轮21、十三号左辅轮22、十四号左辅轮59、左后主轮24上,所述主基台31上端设有辅基台28,所述辅基台28内设有驾驶舱7、灭火弹供弹舱3、火场救人消防员舱2,所述灭火弹供弹舱3设在驾驶舱7右端,所述火场救人消防员舱2设在灭火弹供弹舱3右端,所述辅基台28上端设有可旋转发射炮台4,所述可旋转发射炮台4左端设有炮管6,所述可旋转发射炮台4上端设有伸缩式云梯5,所述坦克底座1的右前端外侧设有右前固接架构件38,所述右前固接架构件38前端设有右前主轮轴37和右前主轮35,所述右前主轮35套接在右前主轮轴37上,所述坦克底座1的右后端外侧设有右后主轮轴54和右后主轮55,所述右后主轮55套接在右后主轮轴54上,所述坦克底座1右上端设有主基台31,所述坦克底座1右上端位于主基台31下端外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右上轮34、二号右上轮33、三号右上轮57、四号右上轮56,所述坦克底座1的右下端外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号右辅轮39、二号右辅轮40、三号右辅轮41、四号右辅轮42、五号右辅轮43、六号右辅轮44、七号右辅轮45、八号右辅轮46、九号右辅轮47、十号右辅轮48、十一号右辅轮49、十二号右辅轮50、十三号右辅轮51、十四号右辅轮53,所述右履带36的内侧套接在右前主轮35、一号右辅轮39、二号右辅轮40、三号右辅轮41、四号右辅轮42、五号右辅轮43、六号右辅轮44、七号右辅轮45、八号右辅轮46、九号右辅轮47、十号右辅轮48、十一号右辅轮49、十二号右辅轮50、十三号右辅轮51、十四号右辅轮53、右后主轮55、四号右上轮56、三号右上轮57、二号右上轮33、一号右上轮34,所述火场救人消防员舱2能快速运输消防员抵达救援区域展开救援和灭火,所述灭火弹供弹舱3为可旋转发射炮台4提供弹药补给,所述可旋转发射炮台4可发射灭火弹进行大范围的快速灭火,所述伸缩式云梯5可输送消防员对高层和高处的火情进行扑救,所述驾驶舱7为坦克驾驶员专用舱,从而驾驶坦克快速到达火灾中心区域进行灭火和救援。

上述所述的一种青少年国防专用的可发射灭火弹的坦克为网络游戏虚拟军事装备道具中的创意动漫军模衍生品模型,采用陶瓷、金属、塑料、PVS材料制作,无任何火药、无任何机械及气体击发装置,无任何实际运用发射装置和功能,整套坦克作为模型装置用于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无污染,无公害,非致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