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型固体胶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75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型固体胶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约型固体胶棒。



背景技术:

固体胶棒可用于粘接各种纸张及纸制品,适合于办公人员、财会人员、文秘人员、教师、学生及相关人员使用。作为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固体胶棒通过旋转螺旋体推动固体胶胶体向上运动,当固体胶胶体露出外壳的上端面时,即可涂抹使用。

在如图1所示的固体胶棒的示意图中,包括盖体11,壳体12,所述盖体11用于密封所述壳体12,所述壳体12包括外壳121以及底部的旋转体122,所述外壳121底部设置有底座123,所述底座123与所述外壳121一体成型,所述底座123上设置有滚动轴承124,所述旋转体122通过所述滚动轴承124与所述外壳121安装于一体,所述旋转体122向上延伸出支撑杆125,所述支撑杆125外部为螺纹,与上悬体124的内圆柱面的内螺纹相配合使用,固体胶胶体126固定于所述上悬体124以及所述外壳121内,所述滚动轴承124用于实现所述旋转体122以及所述支撑杆的转动。使用时,顺时针旋转所述旋转体122,所述支撑杆125亦随着所述旋转体12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上悬体124向上运动,待所述固体胶胶体126露出所述外壳121的上端面,便可以自由使用;当使用完毕后,逆时针旋转所述旋转体122,所述支撑杆125旋转带动所述上悬体5向下运动,从而实现所述固体胶胶体126向下运动,直到所述固体胶胶体126完全进入所述外壳121,盖上所述盖体11。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这种固体胶棒在使用中随着胶体的不断消耗,需不断旋转螺旋体出胶,当一个固体胶棒快要使用结束时,发现固体胶棒中,固体胶胶体与固体胶棒壳体连接部位的凹槽处存在部分胶体无法利用,造成了固体胶胶体浪费。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型固体胶棒,包括:

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

一第二壳体,包括外壳、传动机构、上悬体以及活动环;

所述外壳用于固定所述传动机构以及固体胶胶体;

所述上悬体外套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实现所述上悬体的上下移动,所述上悬体的上下移动用于推动固体胶胶体上下移动;

所述上悬体内嵌有所述活动环,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阻止所述上悬体的向上移动,所述活动环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悬体上下移动。

较佳的,所述上悬体包括第一空心圆柱体以及第二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位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上部,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内嵌有所述活动环。

较佳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以及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外壳配合使用实现所述外壳的密封。

较佳的,所述第一盖体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为空心的圆柱体。

较佳的,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对称设置有纹路,所述纹路的中心线轨迹y为:

公式中,(x,y)为所述纹路的中心线上的点,e为自然常数,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

较佳的,所述活动环为空心的圆柱体,外套于所述传动机构外表面,内嵌于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

较佳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体、滚动轴承以及支撑杆,所述旋转体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杆,所述旋转体通过所述滚动轴承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上悬体以及所述活动环均外套于所述支撑杆外表面,通过旋转所述旋转体实现所述上悬体以及所述活动环的上下移动。

较佳的,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以及所述活动环内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螺纹传动实现所述上悬体以及所述活动环的上下移动。

较佳的,所述活动环内部设置有水凝胶块,所述水凝胶块吸收有防干剂;所述活动环上下移动时,所述水凝胶块内的防干剂缓慢释放。

较佳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滚动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活动环以及所述上悬体的设置,使得内嵌于所述上悬体内部的固体胶胶体也可以继续使用,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了固体胶棒的使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2,所述上悬体的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内表面对称设置有纹路,所述纹路的中心线轨迹满足双曲正弦函数,这使得所述上悬体上下移动时,所述活动环能够稳定的内嵌于所述上悬体内,而当所述上悬体被所述第一挡板所挡,无法向上移动时,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旋转所述旋转体即可实现所述活动环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悬体上下移动,而且又不会从所述上悬体顶端脱离所述上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固体胶棒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节约型固体胶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约型固体胶棒,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为空心的圆柱体,包括第一盖体211以及第二盖体212。所述第一盖体211与所述第二盖体212之间设置有第二挡板214,所述第一盖体211与所述第二挡板214与所述第二壳体22配合使用实现所述第二壳体22的密封。所述第二盖体212位于所述第一盖体211上部,与所述第一盖体21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盖体212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213,所述第一挡板213与所述第二盖体21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壳体22包括外壳221、传动机构、上悬体225以及活动环228。所述外壳221为空心的圆柱体,包括上部空心圆柱体以及下部空心圆柱体,且所述上部空心圆柱体直径小于所述下部空心圆柱体的直径,所述上部空心圆柱体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盖体211的高度相应,所述上部空心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盖体211的直径相对应,使得所述第一盖体211与所述外壳221的所述上部空心圆柱体配合使用,实现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的密封盖合。所述外壳221底部设置有底座223,所述底座223与所述外壳221一体成型。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体222、滚动轴承224、支撑杆226。所述滚动轴承224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223上,所述旋转体222通过所述滚动轴承224与所述外壳221安装于一体。所述旋转体222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杆226,所述支撑杆226高度略高于所述外壳221的高度,所述支撑杆226外表面为螺纹结构。所述上悬体225横截面为对称设置的双“l”形结构,包括第一空心圆柱体以及第二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外套于所述支撑杆226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支撑杆226的外螺纹相配合使用;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位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上部,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空心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空心处直径。固体胶胶体227固定于所述上悬体225以及所述外壳221内,所述滚动轴承224用于实现所述旋转体222以及所述支撑杆226的转动。

使用时,顺时针旋转所述旋转体222,所述支撑杆226亦随着所述旋转体222转动,所述支撑杆226的外螺纹与所述上悬体225的内螺纹相配合带动所述上悬体225向上运动,待所述固体胶胶体227露出所述外壳221的上端面,便可以自由使用;当使用完毕后,逆时针旋转所述旋转体222,所述支撑杆226旋转带动所述上悬体225向下运动,从而实现所述固体胶胶体226向下运动,直到所述固体胶胶体226完全进入所述外壳221,盖上所述第一壳体21。

所述活动环228内嵌于所述上悬体225的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内。所述活动环228为空心的圆柱体,外套于所述支撑杆226的外表面,所述活动环228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支撑杆226的外螺纹相配合使用,所述支撑杆226旋转能够带动所述活动环228上下移动。

当一个固体胶棒快要使用结束时,部分胶体会继续镶嵌在所述上悬体225内部。此时,所述上悬体225上表面与所述外壳221的上端面平齐,倒扣所述第一壳体21,此时继续旋转所述旋转体222,所述上悬体225在所述第一盖体211内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板213的阻碍作用下不能继续向上移动,而所述活动环228在随着所述支撑杆226的旋转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克服所述固体胶胶体227与所述上悬体225的阻力继续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固体胶胶体227露出所述外壳221的上端面,此时将倒扣的所述第一壳体21取下,即可对所述固体胶棒继续使用,直到内嵌在所述上悬体225内的所述固体胶胶体227全部使用完全。

通过所述第一挡板213、所述上悬体225以及所述活动环228的设置,使得所述活动环228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悬体225上下移动,这使得内嵌于所述上悬体225内的所述固体胶胶体227也可以继续使用,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了固体胶棒的使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活动环228内部嵌有水凝胶块,所述水凝胶块吸收有饱和的防干剂,所述固体胶棒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活动环228随着所述支撑杆226旋转向上运动的同时,对其内部的水凝胶块会有挤压作用,使得所述水凝胶块所吸收的防干剂缓慢释放,避免所述固体胶棒在使用后期出现干涸的状态。优选的,防干剂为多元醇水溶液;优选的,多元醇为甘油、乙二醇、二甘醇及其混合物。所述水凝胶块优选为pva基水凝胶。

现有技术中的固体胶棒在使用的后期经常会出现固体胶胶体干涸的状态,导致固体胶棒无法继续使用。本发明在所述活动环228内部嵌有水凝胶块,利用所述水凝胶块实现防干剂的缓慢释放,能够有效避免固体胶棒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固体胶胶体干涸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上悬体225的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的对称设置有纹路,所述纹路的中心线轨迹y为:

公式中,(x,y)为所述纹路的中心线上的点,e为自然常数,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所述纹路可以设置为2个,4个或6个等。所述纹路的中心线轨迹满足双曲正切函数,使得所述纹路在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的底端和顶端为横向纹路,而底端与顶端之间为纵向纹路,所述活动环228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底端横向纹路平齐,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底端横向纹路以及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底端与顶端之间的纵向纹路使得所述活动环228能够较稳定的内嵌于所述上悬体225的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内。除此之外,当一个固体胶棒快要使用结束时,倒扣所述第一壳体21,此时继续旋转所述旋转体222,所述上悬体225在所述第一壳体21内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板213的阻碍作用下不能继续向上移动,而所述活动环228在随着所述支撑杆226的旋转过程克服所述固体胶胶体227与所述上悬体225的阻力继续向上移动,所述活动环228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表面的纵向纹路与所述活动环228的移动方向相一致,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旋转所述旋转体222就可以使得所述活动环228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悬体225向上移动,但是当所述活动环228上移到所述上悬体225的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顶端时,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顶端的横向纹路与所述活动环228的移动方向垂直,能够有效的阻止所述活动环228的上移,避免所述活动环228在上移过程中脱离所述上悬体225。

所述纹路的设置使得所述上悬体225上下移动时,所述活动环228能够稳定的内嵌于所述上悬体225内,而当所述上悬体225被所述第一挡板213所挡,无法向上移动时,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旋转所述旋转体222即可实现所述活动环228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悬体225上下移动,而且又不会从所述上悬体225顶端脱离所述上悬体2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