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笔专用储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0749阅读:3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笔专用储墨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文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毛笔专用储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书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练习书法时,需要准备好笔、墨、纸、砚,做很多准备工作,并且每次练习完后,需要把毛笔、砚台清洗晾干,稍微不小心就会弄脏周围环境,这给书法练习者带来很多不方便。此外,在外出时携带不方便,墨汁容易泄露,从而影响了毛笔的普及。就此,近期出现了一些针对毛笔的改进方法,比如将毛笔杆进行改造,在其中设计成能够储存墨汁的结构(参考专利cn201092174y、cn201549315u、cn201020268719.0等),这种结构设计的思路是参照钢笔、自来水笔的结构,试图在笔杆上安装储墨盒,从而提高毛笔的实用性,但是,这种设计仍然存在问题,就是改变了毛笔头与杆的结构,毛笔长时间不使用会发霉,耐用性下降。现有的毛笔改进设计始终存在着,毛笔用完后清洗麻烦、毛笔储存容易发霉、过度干燥后笔杆容易变形和开裂等问题,这影响了毛笔使用的便捷性。目前,并没有发现现有的设计或结构有关于毛笔墨盒的改进,本发明人发现,通过改进墨汁储存盒,能够将毛笔使用中的多个工序进行简化,省去了砚台,省去了调墨过程,省去了清洗和润笔等步骤,这大大节省了时间,也方便了毛笔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经过多次实验和研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笔专用储墨盒,盒内垂直设置一个三段式管,该管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段管、过渡段和第二段管,第一段管为倒立的截头圆锥管,第二段管为倒立的圆锥形管,上端开口,下端深入储墨盒底部,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由一圆筒过渡段进行连接,圆筒过渡段通过径向向内缩口设计将第一段管的下部与第二段管的上部连接,第一段管下端深入圆筒过渡段内一部分,第一段管的下部可以挤压毛笔,防止毛笔在第二段管蘸过多的墨汁,同时还起到理顺理直笔锋的作用,方便直接书写;在过渡段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小孔,用于透气和墨汁回收,在第二段管的下部设置多个小孔,保持储墨盒内腔的压力平衡,用于将墨汁引入管内。

在第二段管的下部设置的多个小孔将储墨盒的内腔与三段式管连通起来,在使用储墨盒时由第一段管开口注入墨汁,墨汁由第一段管流入第二段管,并通过小孔进入储墨盒内腔中。设置在过渡段的小孔则保证了储墨盒内腔中压力的平衡,起到了促进气体流通的作用,如果不设置过渡段小孔,很难将墨汁注入储墨盒的内腔,因为腔内的气体很难排出;同样的原理,当使用墨盒时,毛笔蘸取在第二段管内的墨汁后,如果没有过渡段小孔,储墨盒内腔的墨汁难以再流入第二段管内。

进一步,所述的储墨盒整体为立方形或圆柱形或椭圆形盒体,本发明的储墨盒还具备防溢出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控制储墨盒尺寸以及三段式管的尺寸来实现的,把储墨盒底面的短边或直径或短轴的长度定义为d1,第一段管的上端开口直径定义为d2,第二段管圆锥底面直径定义为d3;把第一段管4减去深入过渡段部分的高度定义为h3,第二段管的高度定义为h2,圆筒过渡段的高度定义为h4,三者关系为h4<<h2<h3。经过计算可以得到d1、d2、d3的基本关系为:d1>d3>d2;h3>h2。当然,通常来说,d1至少是d3的两倍甚至更大,这种情况下储墨盒才能储存更多的墨汁,使用时间更长;d3>d2、h3>h2的设计是考虑到当储墨盒处于平放状态时,过渡段的小孔接近或处于整个三段式管的最低点,总的墨汁液面高度低于三段式管的最低点,墨汁不会出现外漏现象;同时保证自第二段管的墨汁顺利回收到储墨盒内腔中,防止顺着三段式管流到储墨盒外部。

本发明的储墨盒倒立放置时,墨汁液面低于过渡段的小孔,墨汁不会出现外漏。这是由于前面所说的h3>h2的设计,同时第一段管深入第二段管内一定尺寸,也是防止储墨盒倒置时墨汁从过渡段小孔溢出。

本发明储墨盒到底能储存墨汁的量,在所述的储墨盒外表面对应过渡段下沿设置标记线,作为从开口添加墨汁量的参考液面上限,当注入一定量的墨汁后,将储墨盒倒置观察墨汁液面接近所述的标记线时,停止往储墨盒中注墨汁。

本发明的储墨盒材质采用不易摔碎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不易摔碎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质制作。

本发明的储墨盒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将毛笔伸入三段式管内蘸取墨汁,进行书写,同时也可将毛笔置于三段式管内长时间放置,由于储墨盒内独特设计,一方面毛笔上的墨汁不会干涸,保持湿润,随时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储墨盒内腔的连通设计防止毛笔发霉。

另外,本发明的储墨盒还可以在上端设置一个能够牢固密封的中空盒,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毛笔收纳盒,方便存放和携带,同时能够长时间的保藏毛笔,并随时可以使用,避免了每次使用前准备砚台、润笔等过程,也避免了每次用完毛笔后的清洗、晾干过程,节省了人力,使书法练习更加的方面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储墨盒结构示意图,其中,1代表储墨盒内腔;2代表中空盒;3代表三段式管;4代表第一段管;5代表第二段管;6代表墨汁;7代表过渡段。

附图2为储墨盒俯视图。

附图3为三段式管结构图;其中,8为过渡段小孔;9为第二段管下端小孔。

附图4为储墨盒倒置示意图。

附图5为储墨盒平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一种毛笔专用储墨盒,盒内垂直设置一个三段式管3,该管包括第一段管4、过渡段7和第二段管5,第一段管4为倒立的截头圆锥管,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上宽下窄的设计形成了类似喇叭口的形状,方便毛笔在蘸取墨汁时顺利伸入墨盒,第二段管5为倒立的圆锥形管,上端开口,下端深入储墨盒底部,第二段管5上端开口由一圆筒过渡段并径向向内缩口与第一段管4在径向上连接,第一段管4下端深入圆筒过渡段内一部分,第一段管4的下端可以挤压毛笔,防止毛笔在第二段管5蘸过多的墨汁,同时还起到理顺理直笔锋的作用,方便直接书写;在过渡段7的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小孔,用于透气和墨汁回收,在第二段管5的下部设置多个小孔,用于将墨汁引入管内,所述的储墨盒整体为立方形(如附图2所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椭圆形、圆形等形状。

第二段管下端小孔9将储墨盒的内腔与三段式管3连通起来,在使用储墨盒时由第一段管4开口注入墨汁,墨汁由第一段管4流入第二段管5,并通过第二段管下端小孔9进入储墨盒内腔中,而设置在圆筒过渡段的小孔8则保证了储墨盒内腔中压力的平衡,起到了促进气体流通的作用,如果不设置过渡段小孔8,很难将墨汁注入储墨盒的内腔,因为腔内的气体很难排出;同样的原理,当使用墨盒时,毛笔蘸取在第二段管5内的墨汁后,如果没有过渡段小孔8,储墨盒内腔的墨汁难以再流入第二段管5内。

进一步,本发明的储墨盒还具备防溢出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控制储墨盒尺寸以及三段式管3的尺寸来实现的,把储墨盒底面的短边的长度定义为d1,第一段管4的上端开口直径定义为d2,第二段管5圆锥底面直径定义为d3,经过计算得到d1>d3>d2;把第一段管4减去深入过渡段部分的高度定义为h3,第二段管5的高度定义为h2,圆筒过渡段的高度定义为h4,三者关系为h4<<h2<h3。当然,通常来说,d1至少是d3的两倍甚至更大,这种情况下储墨盒才能储存更多的墨汁,使用时间更长;d3>d2、h3>h2的设计是考虑到,当储墨盒处于平放状态时,过渡段的小孔8接近或处于整个三段式管3的最低点,总的墨汁液面高度低于三段式管3的最低点,墨汁不会出现外漏现象;同时保证自第二段管5的墨汁顺利回收到储墨盒内腔中,防止顺着三段式管流到储墨盒外部。

本发明的储墨盒倒立放置时,墨汁液面低于过渡段的小孔8,墨汁不会出现外漏。这是由于前面所说的h3>h2的设计,同时第一段管4深入第二段管内一定尺寸,也是防止储墨盒倒置时墨汁从过渡段小孔8溢出。

本发明储墨盒能储存墨汁的量,在所述的储墨盒外表面对应的圆筒过渡段下沿设置标记线,作为从开口添加墨汁量的参考液面上限,当注入一定量的墨汁后,将储墨盒倒置观察墨汁液面接近所述的标记线时,停止往储墨盒中注墨汁。本发明的储墨盒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制作而成。本发明的储墨盒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将毛笔伸入三段式管3内蘸取墨汁,进行书写,同时也可将毛笔置于三段式管3内长时间放置,由于储墨盒内独特设计,一方面毛笔上的墨汁不会干涸,保持湿润,随时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储墨盒内腔的连通设计防止毛笔发霉。本发明的储墨盒还可以在上端设置一个与储墨盒匹配的中空盒2,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毛笔收纳盒,方便存放和携带,同时能够长时间的保藏毛笔,并随时可以使用,避免了每次使用前准备砚台、润笔等过程,也避免了每次用完毛笔后的清洗、晾干过程,节省了人力,使书法练习更加的方面快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