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85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教育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书出版的时候需要配套音视频光盘、教学参考书、阅读辅导材料、练习册、试题讲解等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另外,有些教科书要根据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推送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试题供学生使用,而这传统出版无论是纸质书本出版还是音像出版、网络出版都是没有办法实现同步和个性化相应的,因为这些传统出版是无法实现实时编辑,或者说是无法实现对多媒体资源的针对性的编辑整合。

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分阶段地布置一些课前或者课后的学习任务,例如课前预习、课后温习、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等,如此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自觉性及兴趣问题,会出现预习、温习做不到位,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问题,这都是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无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所造成的,如果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教师与学生间的良性沟通,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现有教学系统中是有习题册分发给学生的,但是习题的批改却需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如能实现习题册的作业布置、批改的自动化完成,无疑能够将教师精力更好地集中于日常教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实现在书或印刷品印刷的时候按照内容结构在每页、每个内容上印上分块标志,对应分块标志实现可实时更新的多媒体资源的下载。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在后台对应地建设好需要学生或读者看的相关视频、音频、动画、图文、试题等各类数字资源的集合并下发给学生,实现个性化教育。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在纸质出版物上印有若干个分块标志,在后台的云服务器中对应每一个所述分块标志具有对应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学生终端拍取所述纸质出版物上的分块标志即从所述云服务器中请求并下载所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对应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措施。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分块标志是对应于所述纸质出版物的内容而设置的,包括学习内容标志和试题标志。

进一步地,所述纸质出版物中关于学习内容的每一页面分别独立设置所述学习内容标志,对应每一所述学习内容标志在所述云服务器中分别设置有该学习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纸质出版物中关于试题的每一页面分别独立设置所述试题标志,对应每一所述试题标志在所述云服务器中分别设置有该试题相关的试题解析,并在学生完成试题并通过学生终端拍照上传后推送相关试题解析。

更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中设有学生作业系统,所述学生在完成试题并拍照上传后,所述学生终端拍摄所述纸质出版物的试题页面并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中的所述学生作业系统,建立对应各个学生的学生个人作业大数据,同时存储在云服务器端与试题页面上的试题标志相对应的试题解析会推送下发至所述学生终端,供学生进行学习讲解及试题订正。

优选地,所述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动画、图文,并且多媒体资源是针对每一学生进行整合编辑的,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媒体资源还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的试题,学生终端在接收到所推送的试题后直接在手机终端完成答题,并反馈答题结果至所述云服务器,供教师读取调用。

优选地,所述跨媒介系统还包括教师终端,对应每一所述分块标志进行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的编辑是通过所述教师终端进行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教师终端中针对各个学生终端分别设置好需要学生观看的多媒体资源,各学生终端拍取所述纸质出版物上的分块标志后即下载与该学生终端相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用于实现针对性的资源下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所描述的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在纸质出版物上设置分块标志,对应各个分块标志可编辑地分配整合不同的多媒体资源,学生终端只需拍摄分块标志即可实现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的下载,实现了资源的同步更新,能够很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节约纸张,更好地实现无纸化教育。

进一步地,本发明是可以在后台对应地建设好需要学生或读者看的相关视频、音频、动画、图文、试题等各类数字资源的集合并下发给学生,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性实现个性化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中的云教育系统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中的云教育系统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其应用于云教育系统,用于云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云教育系统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学生终端、教师终端以及联系所述学生终端和所述教师终端的云服务器。

跨媒介系统是指能够实现纸质出版物与电子终端间的资源沟通,为了实现纸质媒介与电子终端的联系,本实施例在纸质出版物上印有若干个分块标志,在后台的云服务器中对应每一个所述分块标志具有对应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学生终端拍取所述纸质出版物上的分块标志即从所述云服务器中请求并下载所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分块标志是对应于所述纸质出版物的内容而设置的,包括学习内容标志和试题标志。

进一步地,所述纸质出版物中关于学习内容的每一页面分别独立设置所述学习内容标志,对应每一所述学习内容标志在所述云服务器中分别设置有该学习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另外,所述纸质出版物中关于试题的每一页面分别独立设置所述试题标志,对应每一所述试题标志在所述云服务器中分别设置有该试题相关的试题解析,并在学生完成试题并通过学生终端拍照上传后推送相关试题解析。

针对试题的完成与解析,在所述云服务器中设有学生作业系统,所述学生在完成试题并拍照上传后,所述学生终端拍摄所述纸质出版物的试题页面并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中的所述学生作业系统,建立对应各个学生的学生个人作业大数据,同时存储在云服务器端与试题页面上的试题标志相对应的试题解析会推送下发至所述学生终端,供学生进行学习讲解及试题订正。

优选地,所述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动画、图文,并且多媒体资源是针对每一学生进行整合编辑的,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媒体资源还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的试题,实现对于纸质出版物上的试题的补充完善,学生终端在接收到所推送的试题后直接在手机终端完成答题,并反馈答题结果至所述云服务器,供教师读取调用。

针对上述有关视频、音频、动画、图文以及试题的编辑分配,对应每一所述分块标志进行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的编辑是通过所述教师终端进行的。

具体说来,所述教师终端中针对各个学生终端分别设置好需要学生观看的多媒体资源,各学生终端拍取所述纸质出版物上的分块标志后即下载与该学生终端相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用于实现针对性的资源下载。

也就是说,学生拿到书或印刷品学习的时候,想看看这页上的对于各个内容板块的多媒体资源,并跟着多媒体资源学习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学生终端按页拍照,系统自动对拍照采集的页面上的分块标志进行智能分块采集,并将分块标志采集的信息上传到后台,云服务器会根据采集的分块标志信息以及学生终端信息进行对应地资源提取,如果是学习内容,则将个性化的多媒体资源推送给学生,供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如果是试题,则将学生的作答按题存入学生作业系统里,建立学生个人作业大数据,并显示试题解析、推荐不同的解法和提供试题讲解,让学生进行作业订正等,如此,实现更为智能化地学习教育,以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智能分块采集和个性化资源互动的跨媒介系统,在纸质出版物上设置分块标志,对应各个分块标志可编辑地分配整合不同的多媒体资源,学生终端只需拍摄分块标志即可实现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的下载,实现了资源的同步更新,能够很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节约纸张,更好地实现无纸化教育。

进一步地,本发明是可以在后台对应地建设好需要学生或读者看的相关视频、音频、动画、图文、试题等各类数字资源的集合并下发给学生,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性实现个性化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所述学生终端与所述教师终端可直接互联通信,所述学生终端发出通讯请求至所述教师终端,进行实时互联的远程交流。

现有教学系统中是有习题册分发给学生的,但是学生在做习题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辅导,过后辅导又要花时间重新了解题意,大量的作业不能自动归档,学生浪费大量时间抄错题、对大量纸质作业归档整理,另外批改作业和统计作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如能实现习题册的作业布置、批改、和统计的自动化完成,并能对每个学生作业进行归档整理和个性化作业推送,无疑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使教师更好地集中精力于日常教学。

云教育平台,能够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形态,它的应用势必给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行为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以及技能将会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全新的提升。云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极大需求量,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全新技能,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方式上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更能够获得崭新的学习理念,更加纵深地扩展学习本身之外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视野,因此,云教育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目前处于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状态下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是福音。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