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金融会计专业的教学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55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金融会计专业的教学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治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金融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专业会计。它有助于信息的使用者在经营治理和其它经济活动中作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在金融会计专业教学时,通常需要分析一些数据,而传统的黑板没有标准的数据网格,只能老师简单手绘,这样不仅增加老师的教学难度,延长教学时间,而且不够直观,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且有些数据还需要借助一些数据图来进行直观的分析,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强度;每次讲课内容十分丰富,老师需要单独的划线分成各个不同内容教学区域,以防止混乱,这对老师的教学十分不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降低大幅老师教学强度的辅助教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金融会计专业的教学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金融会计专业的教学展示装置,包括框体、支腿和支板,框体的底端左右对称的设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板,两个支腿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储物箱,储物箱上左右对称设有抽屉,框体上嵌设有书写板和图框板,图框板设在书写板的左侧,图框板上设有半成品饼状图,书写板上设有数据网格线,框体上在书写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轨,滑轨是T型结构,两个滑轨上均设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横杆,一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第一滑块与滑轨直接是滑动连接,框体上在书写板的上下端对称设有滑槽,滑槽是T型槽结构,两个滑槽上均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滑槽之间是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块之间固定来接竖杆,一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固定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抽屉上设有把手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半成品饼状图上设有刻度线,且最小刻度为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竖杆与横杆是空间垂直的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竖杆与横杆之间的距离为2mm~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直接通水水性记号笔在半成品饼状图上直接划线,并标记上数字,即可快速绘成一个饼状图,简单方便,直观反映数据关系,便于学生直观学习;书写板上可以记录多组数据,且不乱,记录方便;横杆与竖杆共同把书写板分成两个或四个区域,便于老师分开记录,不会给学生以混乱的感觉,便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金融会计专业的教学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书写板,3-图框板,4-数据网格线,5-半成品饼状图,6-滑轨,7-第一滑块,8-第一固定螺钉,9-横杆,10-滑槽,11-第二滑块,12-竖杆,13-第二固定螺钉,14-储物箱,15-抽屉,16-把手凹槽,17-支腿,18-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应用于金融会计专业的教学展示装置,包括框体1、支腿17和支板18,所述框体1的底端左右对称的设有支腿17,所述支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板18,两个支腿17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储物箱14,所述储物箱14上左右对称设有抽屉15,所述抽屉15上设有把手凹槽16,所述框体1上嵌设有书写板2和图框板3,所述图框板3设在书写板2的左侧,图框板3上设有半成品饼状图5,所述半成品饼状图5上设有刻度线,且最小刻度为10°;通水水性记号笔在半成品饼状图5上直接划线,并标记上数字,即可完成整个饼状图;所述书写板2上设有数据网格线4,所述框体1上在书写板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是T型结构,两个滑轨6上均设有第一滑块7,两个第一滑块7之间固定连接横杆9,一第一滑块7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8,所述第一滑块7与滑轨6直接是滑动连接,所述框体1上在书写板2的上下端对称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是T型槽结构,两个滑槽10上均设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与滑槽10之间是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块11之间固定来接竖杆12,所述竖杆12与横杆9是空间垂直的关系,竖杆12与横杆9之间的距离为2mm~5mm,一所述第二滑块11上设有第二固定螺钉13。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通水水性记号笔在半成品饼状图5上直接划线,并标记上数字,即可快速绘成一个饼状图,简单方便,直观反映数据关系,便于学生直观学习;书写板2上可以记录多组数据,且不乱,记录方便;横杆9与竖杆12共同把书写板2分成两个或四个区域,便于老师分开记录,不会给学生以混乱的感觉,便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