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笔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879阅读:2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笔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笔套。



背景技术:

粉笔是教学过程中广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于书写在黑板上。粉笔用短后难以稳定的握在手中,书写起来很不方便,虽然粉笔是经济实用的教学工具,然而大量的粉笔头被丢弃无疑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粉笔画直线、曲线等基本形状,随手的画的直线或曲线并不规范,往往还需要借助专门的教学工具进行绘制,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控制的粉笔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笔套,其特征是:包括套体、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套体一端;所述的套体呈管状,套体的一侧有纵向的一字型开口,套体内壁两侧有若干纵向呈鳞式排列的棘状凸起,凸起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套体内设置有顶片,顶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套体内壁的凸起向下滑移,顶片一侧设置有按压柄,按压柄通过一字型开口穿出套体;所述的连接头内固定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环;套体一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套接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体与滚轮之间呈角度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得短粉笔得到延长,方便掌握并继续使用,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调整粉笔露出套体的长短,同时还能够借助滚轮的作用画出漂亮的直线和弧线,不用再借助其他的教学工具,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体截面示意图。

1-套体、2-连接头、3-滚轮、4-凸起、5-顶片、6-固定座、7-按压柄、8-转轴、9-一字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粉笔套,包括套体1、连接头2,所述的连接头2通过螺纹连接在套体1一端;所述的套体1呈管状,套体1的一侧有纵向的一字型开口9,套体1内壁两侧有若干纵向呈鳞式排列的棘状凸起4,凸起4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套体1内设置有顶片5,顶片5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套体内壁的凸起4向下滑移,顶片5一侧设置有按压柄7,按压柄7通过一字型开口9穿出套体1;套体1一端设置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上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一端套接有滚轮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头2内固定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体1与滚轮3之间呈角度的安装。

当粉笔过短时,将粉笔从连接头2一端穿入,经连接头2内的圆环后从另一端穿出,将带有粉笔的连接头2与套体1通过螺纹固定,粉笔的另一端抵在顶片5处,随着不断的书写,粉笔逐渐变短,按压按压柄7,由于套体1内壁的棘状凸起4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按压柄7带动顶片5沿套体1内壁的凸起4向下滑移,可以方便的改变顶片5的位置,使露出套体1的粉笔有足够的长度进行书写,由于顶片5无法沿棘状凸起4逆向即向上运动,书写过程中粉笔不会因书写压力缩进套体1内,连接头2内的卡环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与粉笔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保证了在书写停顿时粉笔不会在套体1内滑落出来。一支粉笔头用完后,将连接头2拆下,从连接头2所在的一端取出顶片5,并从另一端重新将顶片5装入套体1内,然后装入另一支粉笔头,调整顶片5与粉笔头的位置,使得粉笔头的一端抵在顶片5处即可继续使用。在绘制直线或者曲线时,不用借助其他工具,倾斜套体1,使粉笔头与滚轮3同时与黑板平面接触,可根据两点的方向直接进行绘制,在滚轮3的作用下,能够保证绘制的直线的平直和曲线的弧度,简单而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