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发光单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118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发光单元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发光单元板。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一般由多个单元板构成,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现有的单元板是由数个纵横排列的发光点组成一个发光单元板,例如公告号为CN20221074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非等间距发光点排列的LED显示屏,每个发光单元板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发光点。这种发光点基本都是使用三合一表贴,即一个发光点就是一个LED,这颗表贴LED内部封装了三个LED灯芯,发光单元板上的LED排列密度有限,发光单元板的分辨率很难得到有效提高。而且,现有的显示模块多采用SMD封装,即在光源贴片上封胶,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包裹其外部的胶层透出,显示效果不好且后期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辨率高、发光均匀且便于维护的共享发光单元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共享发光单元板,包括:发光板,发光板由电路板和排列在电路板上的若干个发光点组构成,发光点组由红光组、绿光组及蓝光组构成,红光组包含至少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至少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至少一个蓝光点光源。其中,绿光组、红光组及蓝光组的亮度比为6:3:1。

位于同一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发光点组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一发光点。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点。

优选的,发光板采用正装COB封装、倒装COB封装或SMD封装。

优选的,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范围为20cm~0.1cm。发光板在户外使用时,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范围为20cm~4cm;发光板在室内使用时,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范围为5cm~0.1cm。

在第一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两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两个红光点光源、一个绿光点光源及一个蓝光点光源呈矩形分布,两个红光点光源位于对角位置、绿光点光源及蓝光点光源位于对角位置。发光点组呈矩阵排列在电路板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及绿光点光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相邻两个发光点组采用两等边三角形排列一个正置、一个反置的方式均匀排列。

在第三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及绿光点光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发光点组呈矩阵排列在电路板上。

在第四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及绿光点光源呈直线排列。发光点组呈矩阵排列在电路板上。

优选的,共享发光单元板还包括:覆盖在发光板正面的面罩、安装在发光板背面的后体。

优选的,面罩由上罩板和固定在上罩板底部的下罩板构成,下罩板上分布有用于容纳各点光源的通光孔,上罩板上分布有位于各点光源正上方的导光柱。

优选的,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2cm时,相邻两导光柱之间设有遮光条。

优选的,导光柱的底端伸入通光孔内,遮光条设于相邻两导光柱的顶端之间,遮光条的高度低于导光柱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发光点组采用红蓝绿三种独立点光源构成,发光点组内所有点光源颜色混合形成发光实点,发光点组在电路板上排列后相邻的点光源通过共享的方式形成发光虚点,发光点密度高,提高单元板的分辨率;

2、发光板采用COB封装,封装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视角度大、容易调整角度、且可直接应用到灯具上;

3、发光板的顶面设有面罩,通过面罩提高发光板的发光亮度、发光均匀性,且便于后期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的剖面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点光源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点光源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的点光源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实施例的点光源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共享发光单元板,包括:发光板1,发光板1由电路板21和排列在电路板21上的若干个发光点组构成,发光板1采用正装COB封装或反装COB封装或SMD封装。

COB封装即板上芯片封装,是裸芯片贴装技术之一,与传统SMD封装相比,COB具备封装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视角度大、容易调整角度、可直接应用到灯具上等优点,并且COB封装比SMD表贴封装省电50%,散热性及可靠性都比较好,可以通过大电流冲击。

正装COB封装就是将裸芯片用导电或非导电胶粘附在互连基板上,裸芯片从上至下材料为P电极、发光层、N电极,P电极和N电极通过引线键合实现其电连接。倒装COB封装就是将裸芯片倒置,发光层激发出的光直接从电极的另一面发出,芯片上设置有与P电极、N电极连接的引脚,通过引脚焊接在基板上,倒装COB尺寸可以做到更小,光学更容易匹配,散热功能、芯片寿命及抗静电能力好。

如图5至8所示,发光点组由红光组、绿光组及蓝光组构成,红光组包含至少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至少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至少一个蓝光点光源,绿光组、红光组及蓝光组的亮度比为6:3:1。位于同一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一发光点。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点。同组或不同组的发光电组通过点光源共享的方式,提高单元板的发光点密度及分辨率。

其中,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范围为20cm~0.1cm。发光板在户外使用时,人眼距离发光板较远,对发光板的分辨率要求较低,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范围为20cm~4cm;发光板在室内使用时,人眼距离发光板距离很近,对发光板的分辨率要求较高,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范围为5cm~0.1cm。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两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两个红光点光源、一个绿光点光源及一个蓝光点光源呈矩形分布,两个红光点光源位于对角位置、绿光点光源及蓝光点光源位于对角位置,发光点组呈矩阵排列在电路板上。同一发光点组中的四个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发光点组的中心形成第一发光点5。同组发光点组中的每三个红蓝绿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这三个点光源之间形成第一发光虚点5’。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点6。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两个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四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虚点6’。第一发光点5由同组发光点组内的所有点光源颜色混合构成,该第一发光点5为发光实点,第一发光虚点5’、第二发光点6、第二发光虚点6’均由共享点光源颜色混合构成,该第一发光虚点5’、第二发光点6及第二发光虚点6’为发光虚点。

如图6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及绿光点光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相邻两个发光点组采用两等边三角形排列一个正置、一个反置的方式均匀排列。同组发光点组中的三个红蓝绿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发光点组的中心形成第一发光点5,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点6。第一发光点5为发光实点,第二发光点6为发光虚点。

如图7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及绿光点光源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发光点组呈矩阵排列在电路板上。同组发光点组中的三个红蓝绿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发光点组的中心形成第一发光点5,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点6。第一发光点5为发光实点,第二发光点6为发光虚点。

如图8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红光组包含一个红光点光源,绿光组包含一个绿光点光源,蓝光组包含一个蓝光点光源,同一组发光点组内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及绿光点光源呈直线排列,发光点组呈矩阵排列在电路板上。同组发光点组中的三个红蓝绿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发光点组的中心形成第一发光点5,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点5的位置与绿光点光源重合,图8中将其画在绿光点光源旁边,位于不同的发光点组内且彼此相邻的红光点光源、蓝光点光源和绿光点光源之间颜色混合,在不同组三个点光源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二发光点6,由于本实施例中该相邻发光点组之间的两个第二发光点6重合,图8中仅画出了一个第二发光点6。第一发光点为发光实点,第二发光点为发光虚点。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效果优于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实点和发光虚点排列更均匀紧密。

较优的,如图4所示,共享发光单元板还包括面罩2及后体3,面罩2覆盖在发光板1的正面,后体3安装在发光板1的背面,面罩2由上罩板21和固定在上罩板21底部的下罩板22构成,下罩板22上分布有用于容纳各点光源的通光孔,上罩板21上分布有若干个导光柱23,导光柱23与点光源12数量相同、且位置上下一一对应,导光柱23位于点光源12的正上方。导光柱23的底端伸入通光孔内,导光柱23的尺寸与通光孔相匹配,将通光孔的顶面完全封闭,点光源12的光线仅能从导光柱23中射出,导光亮度更好。

相邻两个发光点组的第一发光点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2cm时,面罩上的导光柱之间设有遮光结构,相邻两导光柱23的顶端之间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遮光条4,防止导光柱23之间的光线混淆,显示效果更好。遮光条4的高度低于导光柱23的顶面,安装槽在上罩板21的顶面相互贯通,使上罩板21的顶面形成凹凸不平状,面罩2的导光均匀性更好。面罩可采用PC或亚克力等材料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