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4455发布日期:2018-07-27 22:1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幼儿园,根据年龄,将儿童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托班),错误地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课程,用教小学生的方法将小学内容提前教给幼儿。小小班的教育主要参照小班幼儿的课程,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来进行托班课程设置,托班教养“小班化现象”较明显。幼儿园里的课程名目繁多,超出了幼儿的负荷。

早期幼儿教学所使用的教学工具多数为的黑板及粉笔,再辅助以纸、笔、图片、标本、挂画等以视觉为主的教学媒体。近些年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配备了投影、白板、收录音机、电视、录像机等以听觉视觉为主的教学媒体。这些教学媒体,功能单一,相互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所展现的仅仅是二维的所要教授的内容,晦涩难懂的文字及生硬的概念,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不适应。幼儿仅能单方面的接受信息,对其所看到、听到的事物的感觉,往往是由教师的口授产生的,与学习的内容无法进行互动。

幼儿教室用的课桌椅大部分是成人座椅的缩小版,分体建造,仅承担着幼儿的坐、写(阅读、绘画)、手工(小试验)等基本功能。幼儿座椅不符合幼儿人体工学要求,不能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坐姿,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娱乐、休息等各种生活需要。

传统桌椅的缺陷,引起了研究人员和桌椅生产厂家的重视,考虑了人体工学要求的各种新型儿童桌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桌椅与儿童成长不适应的问题,受到儿童家长及学校的欢迎。这些桌椅的功能虽然比传统桌椅有所增加,但大多是原有功能的细化,没有质的变化。

幼儿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需求和发展特点。教师用教小学生的方法将小学内容提前教给幼儿,引发的是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厌恶。对此现象,有专家曾告诫说:“幼儿未到学龄,若被强迫长时间进行读、写训练,很容易使脊柱、视力出现问题,且过早强制灌输,如果学不好,会产生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对幼儿从身体到心理的危害是极大的,急需改变目前的教育方法。

近些年出现的可视化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可利用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觉表征手段和视觉认知辅助工具,为幼儿提供新颖的、鲜艳的、多变的、具体形象,有利于幼儿调动多感官投入到学习中,丰富幼儿的信息量,促进婴儿抽象思维发展,开拓幼儿的视野。

综上所述,现有的儿童桌椅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儿童的生理、心里、行为需求。现有的幼儿教育方法,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律和特点不相适应,与社会的期望相差较大。急需实用新型出一种适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多功能、智能化的组合式教育设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用于幼儿园或家庭的幼儿的教育和培养。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其组成包括座椅12,所述的座椅12的底端设置运动平台1,所述的运动平台1,所述的运动平台1的正表面设置操作屏2,所述的座椅12的扶手上表面放置多功能桌板4,所述的座椅12的扶手内侧开有送风口3,所述的多功能桌板4的正上方悬空设置显示屏5,所述的显示屏5的顶端设置伸缩连杆9的一端,所述的伸缩连杆9的另一端连接座椅12的背板顶端,

所述的座椅12的椅背上设置摄像头8,所述的摄像头8的下方设置智能坐垫6,所述的智能坐垫6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音响7,

所述的座椅12的背面设置控制箱11,

所述的座椅12的底面前端设置安全卡扣10。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控制箱11内装入嵌入式主机,所述的嵌入式主机通过天线发送/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向喇叭LB传送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向摄像头传送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通过数据线向触控式液晶显示屏传送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座椅控制系统。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嵌入式主机包括芯片U0,所述的芯片U0的1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5号引脚,所述的芯片U0的2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4号引脚与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与接口S0的1号引脚,所述的芯片U0的3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7号引脚,所述的芯片U0的4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6号引脚,

所述的芯片U0的5号引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电容C00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电容C00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0的10号引脚、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与芯片U0的13号引脚,所述的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芯片U0的12号引脚、芯片U0的15号引脚、芯片U0的16号引脚与芯片U0的17号引脚,

所述的芯片U0的11号引脚连接芯片U0的14号引脚、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所述的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

所述的芯片U0的18号引脚连接电容C13的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19号引脚连接电容C12的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20号引脚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21号引脚连接电容C10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

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1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2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3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4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运放器U04-1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17的一端与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运放器U04-2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16的一端与湿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运放器U04-3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15的一端与升降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运放器U04-4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电容C14的一端与角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0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21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正极后接地,

所述的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后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芯片U0的26号引脚连接晶振xt2的一端与电容C09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27号引脚连接晶振xt2的另一端与电容C08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09的另一端与电容C0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28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29-36号引脚依次对应连接液晶显示器13-6号引脚,

所述的芯片U0的37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38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39-43号引脚依次对应连接液晶显示器1-5号引脚,所述的液晶显示器14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15号引脚连接液晶显示器16号引脚、液晶显示器18号引脚与接地端,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17号引脚连接电阻R05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48号引脚连接电阻R08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8的另一端与LED1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的芯片U0的49号引脚连接电阻R0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7的另一端与LED2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的芯片U0的50号引脚连接电阻R0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6的另一端与LED3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的LED1二极管的负极,LED2二极管的负极与LED2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44号引脚连接时钟模块的6号端与电阻R02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45号引脚连接时钟模块的5号端与电阻R03的一端,

所述的电阻R0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03的另一端、电阻R04的一端、电阻R05的另一端、时钟模块的8号端、电容C02的一端与工作电压3.3V,所述的电容C0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时钟模块的型号为FF3130,

所述的时钟模块的7号端连接电阻R04的另一端与芯片U0的57号引脚,

所述的时钟模块的4号端连接晶振XT1的一端,所述的时钟模块的2号端连接晶振XT1的另一端,

所述的时钟模块的1号端连接时钟模块的3号端、电容C01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01的另一端连接随机存储器的7号端、随机存储器的8号端与工作电压+3.3V,所述的随机存储器的型号为FM25CL64。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芯片U0的51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2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3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2号端与电阻R0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1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54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1号端,所述的随机存储器的4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55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6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9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60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3号端,所述的WIFI芯片U1的6号端连接工作电压5V,所述的WIFI芯片U1的7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61号引脚连接芯片U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62号引脚连接芯片U2的11号端,所述的芯片U2的13号端与14号端连接嵌入式主机,所述的芯片U2的15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2的16号端连接工作电压+3.3V、电容C04的一端与电容C03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0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0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的1号端与3号端之间连接电容C05,所述的芯片U2的4号端与5号端之间连接电容C06,所述的芯片U2的7号端连接电容C07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63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64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65号引脚连接电阻R23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3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2的一端与二极管D14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2控制开关接前后移动电机,

所述的芯片U0的66号引脚连接电阻R24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4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3的一端与二极管D15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3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3控制开关接左右移动电机,

所述的芯片U0的67号引脚连接电阻R25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5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4的一端与二极管D16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4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4控制开关接风机,

所述的芯片U0的68号引脚连接电阻R26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6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5的一端与二极管D17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5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5控制开关接加热,

所述的芯片U0的69号引脚连接电阻R27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7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6的一端与二极管D18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8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6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6控制开关接上下移动电机。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芯片U0的73号引脚连接WS2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4号引脚连接WS2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5号引脚连接WS2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6号引脚连接WS2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7号引脚连接WS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8号引脚连接WS2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9号引脚连接WS2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0号引脚连接WS2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1号引脚连接WS1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2号引脚连接WS1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3号引脚连接WS1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4号引脚连接WS1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5号引脚连接WS1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6号引脚连接WS1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7号引脚连接WS1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8号引脚连接WS1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9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90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91号引脚连接WS0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2号引脚连接WS0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3号引脚连接WS0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4号引脚连接WS0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5号引脚连接WS0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6号引脚连接WS0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7号引脚连接WS0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8号引脚连接WS0的9号端,

所述的WS0的1号端连接WS0的2号端、WS0的3号端、WS0的4号端、WS0的5号端、WS0的6号端、WS0的7号端、WS0的8号端、WS1的1号端、WS1的2号端、WS1的3号端、WS1的4号端、WS1的5号端、WS1的6号端、WS1的7号端、WS1的8号端、WS2的1号端、WS2的2号端、WS2的3号端、WS2的4号端、WS2的5号端、WS0的6号端、WS0的7号端、WS2的8号端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100号引脚连接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芯片U3的2号端,所述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3的3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3的4号端连接电容C23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二极管D12的正极与二极管D13的正极,所述的芯片U3的型号为XTR115;

所述的芯片U3的5号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所述的芯片U3的5号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芯片U3的5号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c、电容C23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二极管D9的负极与二极管D10的负极,所述的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0的正极与震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与震动电机的另一端。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工作电压3.3V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与电阻R0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ⅠU10的VOUT端,所述的稳压器芯片ⅠU10的Vin端连接电容C0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负极,所述的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12V电压的火线端,所述的12V电压的零线端连接电容C0的另一端、稳压器芯片ⅠU10的接地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稳压器芯片ⅠU10的型号为LM1085。

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工作电压5V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ⅡU20的VOUT端,所述的稳压器芯片ⅡU20的Vin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二极管D20的负极,所述的二极管D20的正极连接12V电压的火线端,所述的12V电压的零线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器芯片ⅡU20的接地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稳压器芯片ⅡU20的型号为AM1117。

有益效果:

集人体工学设计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多维动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幼儿教育方法等于一体,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律和特点相适应,是一种满足幼儿学习行为需求的、适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多功能、智能化的组合式教育设备。

座椅解决现有的儿童教育设施功能单一,融入了教育性、游戏性、益智性、可调性、舒适性、实用性等各种因素,克服了现有的幼儿教育设施功能单一的缺陷,既具有幼儿看护、幼儿休息、方便幼儿饮食的功能,还可以作为辅助幼儿教育的设备。

该座椅可记录幼儿的活动内容,积累幼儿成长记录资料。座椅随着幼儿学习内容的情景动作,将幼儿置身于学习内容的情景之中,为幼儿提供图、文、声并茂,视感、听感、动感并存的多重感受刺激,满足幼儿兴趣的需要,使幼儿真正走进情节,如同身临其境,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促进幼儿感官生理发育的成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与习惯,让幼儿拥有敏锐的视听觉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实现学习的内容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升学习效果,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幼儿教育提供一种实用、新颖、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教学设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流程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桌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附图5的左上部电路示意图。

附图8是附图5的左下部电路示意图。

附图9是附图5的右部电路示意图。

附图10是附图5的下部电路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压器电路原理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管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其特征是:其组成包括座椅12,所述的座椅12的底端设置运动平台1,所述的运动平台1,所述的运动平台1的正表面设置操作屏2,所述的座椅12的扶手上表面放置多功能桌板4,所述的座椅12的扶手内侧开有送风口3,所述的多功能桌板4的正上方悬空设置显示屏5,所述的显示屏5的顶端设置伸缩连杆9的一端,所述的伸缩连杆9的另一端连接座椅12的背板顶端,

所述的座椅12的椅背上设置摄像头8,所述的摄像头8的下方设置智能坐垫6,所述的智能坐垫6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音响7,

所述的座椅12的背面设置控制箱11,

所述的座椅12的底面前端设置安全卡扣10。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控制箱11内装入嵌入式主机,所述的嵌入式主机通过天线发送/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向喇叭LB传送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向摄像头传送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通过数据线向触控式液晶显示屏传送信号,所述的嵌入式主机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座椅控制系统。

实施例3

实施例2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嵌入式主机包括芯片U0,所述的芯片U0的1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5号引脚,所述的芯片U0的2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4号引脚与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与接口S0的1号引脚,所述的芯片U0的3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7号引脚,所述的芯片U0的4号引脚连接接口S0的6号引脚,

所述的芯片U0的5号引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电容C00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电容C00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0的10号引脚、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与芯片U0的13号引脚,所述的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芯片U0的12号引脚、芯片U0的15号引脚、芯片U0的16号引脚与芯片U0的17号引脚,

所述的芯片U0的11号引脚连接芯片U0的14号引脚、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所述的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

所述的芯片U0的18号引脚连接电容C13的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19号引脚连接电容C12的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20号引脚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21号引脚连接电容C10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

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1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2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3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04-4的输出端与负输入端,

所述的运放器U04-1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17的一端与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运放器U04-2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16的一端与湿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运放器U04-3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15的一端与升降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运放器U04-4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电容C14的一端与角度传感器,所述的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0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21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正极后接地,

所述的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后连接工作电压3.3V。

实施例4

实施例2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芯片U0的26号引脚连接晶振xt2的一端与电容C09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27号引脚连接晶振xt2的另一端与电容C08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09的另一端与电容C0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28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29-36号引脚依次对应连接液晶显示器13-6号引脚,

所述的芯片U0的37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38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39-43号引脚依次对应连接液晶显示器1-5号引脚,所述的液晶显示器14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15号引脚连接液晶显示器16号引脚、液晶显示器18号引脚与接地端,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17号引脚连接电阻R05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48号引脚连接电阻R08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8的另一端与LED1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的芯片U0的49号引脚连接电阻R0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7的另一端与LED2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的芯片U0的50号引脚连接电阻R0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6的另一端与LED3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的LED1二极管的负极,LED2二极管的负极与LED2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44号引脚连接时钟模块的6号端与电阻R02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0的45号引脚连接时钟模块的5号端与电阻R03的一端,

所述的电阻R0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03的另一端、电阻R04的一端、电阻R05的另一端、时钟模块的8号端、电容C02的一端与工作电压3.3V,所述的电容C0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时钟模块的型号为FF3130,

所述的时钟模块的7号端连接电阻R04的另一端与芯片U0的57号引脚,

所述的时钟模块的4号端连接晶振XT1的一端,所述的时钟模块的2号端连接晶振XT1的另一端,

所述的时钟模块的1号端连接时钟模块的3号端、电容C01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01的另一端连接随机存储器的7号端、随机存储器的8号端与工作电压+3.3V,所述的随机存储器的型号为FM25CL64。

实施例5

实施例2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芯片U0的51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2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3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2号端与电阻R0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1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54号引脚连接随机存储器的1号端,所述的随机存储器的4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55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6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59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60号引脚连接WIFI芯片U1的3号端,所述的WIFI芯片U1的6号端连接工作电压5V,所述的WIFI芯片U1的7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61号引脚连接芯片U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62号引脚连接芯片U2的11号端,所述的芯片U2的13号端与14号端连接嵌入式主机,所述的芯片U2的15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2的16号端连接工作电压+3.3V、电容C04的一端与电容C03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0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0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的1号端与3号端之间连接电容C05,所述的芯片U2的4号端与5号端之间连接电容C06,所述的芯片U2的7号端连接电容C07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63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64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65号引脚连接电阻R23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3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2的一端与二极管D14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2控制开关接前后移动电机,

所述的芯片U0的66号引脚连接电阻R24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4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3的一端与二极管D15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3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3控制开关接左右移动电机,

所述的芯片U0的67号引脚连接电阻R25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5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4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4的一端与二极管D16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6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4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4控制开关接风机,

所述的芯片U0的68号引脚连接电阻R26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6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5的一端与二极管D17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5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5控制开关接加热,

所述的芯片U0的69号引脚连接电阻R27A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7A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5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6的一端与二极管D18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8的负极连接继电器K6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5V,所述的继电器K6控制开关接上下移动电机。

实施例6

实施例2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芯片U0的73号引脚连接WS2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4号引脚连接WS2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5号引脚连接WS2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6号引脚连接WS2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7号引脚连接WS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8号引脚连接WS2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79号引脚连接WS2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0号引脚连接WS2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1号引脚连接WS1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2号引脚连接WS1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3号引脚连接WS1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4号引脚连接WS1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5号引脚连接WS1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6号引脚连接WS1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7号引脚连接WS1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8号引脚连接WS1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89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90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3.3V,

所述的芯片U0的91号引脚连接WS0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2号引脚连接WS0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3号引脚连接WS0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4号引脚连接WS0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5号引脚连接WS0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6号引脚连接WS0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7号引脚连接WS0的10号端,

所述的芯片U0的98号引脚连接WS0的9号端,

所述的WS0的1号端连接WS0的2号端、WS0的3号端、WS0的4号端、WS0的5号端、WS0的6号端、WS0的7号端、WS0的8号端、WS1的1号端、WS1的2号端、WS1的3号端、WS1的4号端、WS1的5号端、WS1的6号端、WS1的7号端、WS1的8号端、WS2的1号端、WS2的2号端、WS2的3号端、WS2的4号端、WS2的5号端、WS0的6号端、WS0的7号端、WS2的8号端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0的100号引脚连接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芯片U3的2号端,所述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3的3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3的4号端连接电容C23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二极管D12的正极与二极管D13的正极,所述的芯片U3的型号为XTR115;

所述的芯片U3的5号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所述的芯片U3的5号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芯片U3的5号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c、电容C23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二极管D9的负极与二极管D10的负极,所述的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0的正极与震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与震动电机的另一端。

实施例7

实施例2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工作电压3.3V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与电阻R0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0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ⅠU10的VOUT端,所述的稳压器芯片ⅠU10的Vin端连接电容C0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负极,所述的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12V电压的火线端,所述的12V电压的零线端连接电容C0的另一端、稳压器芯片ⅠU10的接地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稳压器芯片ⅠU10的型号为LM1085。

实施例8

实施例2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所述的工作电压5V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器芯片ⅡU20的VOUT端,所述的稳压器芯片ⅡU20的Vin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二极管D20的负极,所述的二极管D20的正极连接12V电压的火线端,所述的12V电压的零线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稳压器芯片ⅡU20的接地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稳压器芯片ⅡU20的型号为AM1117。

实施例9

实施例1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如图3所示,所述的运动平台(1)上支撑板(13)与下支撑板(14)之间设置六个电动缸(15),每个所述的电动缸(15)分别受一个电动机控制,每个所述的电动机受PLC芯片控制。

运动平台是配合原理图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电机使用的。运动平台是由液压系统驱动,有三自由度和六自由度两种。三自由度可实现,可做升降、

俯仰、摆动三种运动方式。六自由度可做升降、俯仰、摆动、前后、左右和转向共六种运动方式。根据控制系统命令,做三自由度或六自由度运动。

实施例10

实施例1所述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四维幼儿教育椅,如图6所示,所述的多功能桌板(4)翻转到需要一侧时,将其上的条形孔(16)放入锁定装置上。然后将销钉插入销钉孔(17)内,即实现翻转多功能桌板(4)的固定;

锁定装置的金属杆(19)固定在座椅(12)扶手内,高度调整通过可调螺母(18)实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