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3684发布日期:2018-06-30 11:3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干胶标签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签由于其在粘贴时,不用刷胶,不用浆糊,不必蘸水,基本无污染,节省贴标时间,应用在各种场合方便,快捷。不干胶标签也被称为自粘标签、及时贴、即时贴等,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表面材料,背面涂有粘合剂形成背胶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应用时只需从底纸上剥离,即可利用背胶层贴到各种基材的表面,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使用贴标机在生产线上对产品进行自动贴标。

目前对不干胶标签的制作的各个工序是分开进行的,导致在生产时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生产车间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在不干胶标签在经过多次工序运作中,容易变形磨损,影响不干胶标签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制作不干胶标签的各个工序分开进行,导致工人参与多,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易磨损胶标签品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该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将各个工序一体化进行,工人参与少,占地面积小,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且易有利于保证不干胶标签的品质。

一种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装置、印刷机、芯片植入装置、模切装置、修剪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印刷机用于对从所述放料装置输送过来的不干胶标签带进行印刷,所述芯片植入装置用于对经过印刷后的不干胶标签进行芯片植入;所述模切装置用于对从所述芯片植入装置输送过来的不干胶标签带 进行模切成型,所述修剪装置用于对从所述模切装置模切成型后的不干胶标签进行尺寸调节修剪及分条,所述收料装置用于对从所述修剪装置上输送过来的不干胶标签收卷。

上述的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通过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装置、印刷机、上油装置、芯片植入装置、模切装置、修剪装置和收料装置,实现了对不干胶标签印刷、涂油、芯片植入、模切及修剪分条自动化一体操作,该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减小、人工参与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对不干胶标签的磨损,有利于保证不干胶标签的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油装置,所述上油装置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印刷机和芯片植入装置之间,所述上油装置用于对从所述印刷机上输送过来的不干胶标签带表面涂上一层光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废料回收装置;所述废料回收装置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模切装置一侧的下游,所述废料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模切装置模切出来的废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放料装置和所述印刷机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追边装置,所述第一追边装置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印刷机一侧的上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追边装置,所述第二追边装置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芯片植入装置一侧的下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植入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框架及安装在所述框架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贴标机,所述贴标机上设置有贴标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检测电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安装有分离辊、贴标辊组、绕回辊组、复合辊组及传输辊组;所述分离辊位于框架靠近所述印刷机的一侧;所述贴标辊组位于所述框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贴标辊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辊,所述定位辊分别与所述贴标头相对应;所述绕回辊组位于所述框架远离 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复合辊组位于所述分离辊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复合辊组包括二相切的压辊;所述传输辊组与所述绕回辊组平行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机为卫星式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包括中心印刷大轮和围绕所述中心印刷大轮分布的若干印刷色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的去掉贴标机、缓冲装置、第一追边装置及第二追边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不干胶标签带100,面纸101,底纸102;

机架10,固定板11;

放料装置20;收料装置30;

印刷机40,中心印刷大轮41,印刷色组42;

芯片植入装置50,框架51,贴标机52,分离辊53,贴标辊组54,绕回辊组55,复合辊组56,传输辊组57,检测电眼58;

模切装置60,缓冲装置70,第一追边装置80,第二追边装置90,上油装置110,修剪装置12,废料回收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 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用于对不干胶标签带100进行印刷、芯片植入等工序处理。该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架10、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并沿不干胶标签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装置20、印刷机40、芯片植入装置50、模切装置60、修剪装置12、及收料装置30;不干胶标签带100从放料装置20引出至印刷机40上进行印刷,印刷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输送至芯片植入装置50进行芯片植入,芯片植入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输送至模切装置60上进行模切成型,模切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输送至修剪装置12上进行尺寸调节修剪及分条,不干胶标签带100经过修剪装置12后缠绕至收料装置30上。该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缓冲装置70、第一追边装置80、第二追边装置90、上油装置110和废料回收装置13。

放料装置20、收料装置30、印刷机40、芯片植入装置50、模切装置60、缓冲装置70、第一追边装置80、第二追边装置90、上油装置110、修剪装置12及废料回收装置13均与一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

机架10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用于安装放料装置20、收料装置30、模切装置60、缓冲装置70、第一追边装置80、第二追边装置90、修剪装置12和废料回收装置13。修剪装置12

放料装置20和收料装置30并列间隔设置在固定板11废料回收装置13的一端,放料装置20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卷装不干胶标签带100,收料装置30用于回收加工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

印刷机40固定在机架10远离固定板10的一端,即印刷机40固定在机架10远离放料装置20及收料装置30的一端。该印刷机40为卫星式印刷机,印刷 机40包括中心印刷大轮41和围绕中心印刷大轮41分布的若干印刷色组42;在本实施例中,该印刷色组42的数量为四个,即该印刷机40为四色印刷机40,其中两个印刷色组42设置在中心印刷大轮41外缘壁的左侧,另外两个印刷色组42设置在中心印刷大轮41外缘壁的右侧,左右两侧设置的两个印刷色组42对称设置。印刷时,不干胶标签带100紧贴在中心印刷大轮41外缘,各印刷色组42对不干胶标签带100进行印刷。

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2,芯片植入装置50沿不干胶标签带100的运动方向位于印刷机40一侧的下游,芯片植入装置50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框架51及安装在框架51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贴标机52。框架51上安装有分离辊53、贴标辊组54、绕回辊组55、复合辊组56及传输辊组57。分离辊53位于框架51靠近印刷机40的一侧,分离辊53供经过印刷机40印刷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的面纸101和底纸102进行分离,分离后的面纸101输送至复合辊组56上,分离后的底纸102输送至贴标辊组54上;贴标辊组54位于框架51靠近机架10的一侧,贴标辊组54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辊,定位辊的数量等于贴标机52的数量,当在分离辊53处分离的底纸102输送至定位辊上时,贴标机52将芯片粘贴至底纸102面向面纸101的一侧。绕回辊组55位于框架51远离机架10的一侧,绕回辊组55用于将贴了芯片后的底纸102输送至复合辊组56上。复合辊组56位于分离辊53远离机架10的一侧,复合辊组56用于将分离的面纸101和底纸102重合;该复合辊组56包括二相切的压辊,面纸101和底纸102在二压辊之间穿过,通过二压辊之间紧压将面纸101和底纸102重合在一起。传输辊组57位于框架51远离机架10的一侧,即传输辊组57与绕回辊组55平行间隔设置;传输辊组57用于将在复合辊组56上重合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输送至下一个工序。框架51靠近机架10的一侧还安装有检测电眼58,检测电眼58用于检测底纸102的位置,便于贴标机52将芯片准确地粘贴至底纸102对应的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贴标机52的数量为三,贴标机52上设置有贴标头,各贴标机52上的贴标头分别与定位辊相对应,贴标头用于将芯片贴在底纸102朝向面纸101的一侧。

模切装置60沿不干胶标签带100的运动方向位于芯片植入装置50一侧的 下游。模切装置60用于对植入芯片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进行模切,将不干胶标签带100上的面纸102模切成需要的尺寸大小,模切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进入到修剪装置12进行尺寸调节修剪及分条,模切后的废料缠绕至废料回收装置13上。

缓冲装置70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放料装置20一侧的下游,即位于芯片植入装置50远离印刷机40的一侧。该缓冲装置70用于缓冲不干胶标签带100前后的张紧力。第一追边装置80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缓冲装置70与印刷机40之间,第一追边装置80用于调节不干胶标签带100在导辊上的位置,防止不干胶标签带100在导辊的输送下发生偏移现象,保证不干胶标签带100准确地紧贴在印刷机40上的中心印刷大轮41上,有利于提高印刷精度。第二追边装置90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芯片植入装置50和模切装置60之间,第二追边装置90用于调节不干胶标签带100经过芯片植入工序后在导辊上的位置,防止不干胶标签带100在导辊的输送下发生偏移现象,保证不干胶标签带100在模切装置60的位置定位准确,有利于提高不干胶标签带100模切精度。

上油装置110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印刷机40与芯片植入装置50之间,上油装置110用于对经过印刷工序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表面涂上一层光油,有利于提高干胶标签带100光泽度,同时有利于保护面纸101的印刷图案的完好性,即提高不干胶标签100的质量。

修剪装置12位于固定板11的中部,具体地,修剪装置12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位于位于模切装置60一侧的下游,修剪装置12用于对模切后的不干胶标签带100进行尺寸调节剪修及分条。

废料回收装置13位于固定板11的一端,具体地,废料回收装置13沿不干胶标签带100的运动方向位于模切装置60一侧的下游,且废料回收装置13与修剪装置12分别位于模切装置60的两侧,废料回收装置13用于回收不干胶标签带100经过所述模切装置60模切出来的废料。

本实用新型的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通过沿不干胶标签带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装置、印刷机、上油装置、芯片植入装置、模切装置、修剪装 置和收料装置,实现了对不干胶标签印刷、涂油、芯片植入、模切及修剪分条自动化一体操作,该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减小、人工参与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对不干胶标签的磨损,有利于保证不干胶标签的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