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6899发布日期:2019-06-19 02:3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仪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适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教学作业中,用于实现精准、稳定的液体注射目的。



背景技术:

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物理现象是指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质(如高度,速度、温度、电磁性质)等的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物理变化另一种说法,换句话说,物理现象是指可直接感知的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而不同于物理本质,物理本质是对同类物理现象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化学现象中常伴随发光、 放热、变色、 沉淀的产生以及气体的放出的现象,所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还是化学变化后有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在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教学作业中,需要通过做试验来进行直观的演示,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实验步骤中往往会出现需要添加其它试剂,这就需要用到注射结构来实现。但是现有的注射结构,其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注射时常常出现注射量不能精准控制的现象,这就导致试验的结构有偏差、影响试验观察效果,若重新做试验也耗时和成本(试剂等原料的使用),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相配合使用的中空连接套、锥形螺旋连接套、集液套、压圈、螺旋连接杆、压杆、调节螺母、辅助螺旋连接杆、内螺旋连接套、手持压块、密封盖、辅助手持凹槽、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结构,其注射添加试剂时能实现精准和稳定的注射作业,保证试验数据和结果的精准性,便于学生进行学习,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包括中空连接套,及设置在中空连接套一端的锥形螺旋连接套,及与锥形螺旋连接套连接集液套,及设置在集液套内的压圈,及与压圈连接的螺旋连接杆,及设置在螺旋连接杆一端的压杆,及设置在螺旋连接杆上用于固定螺旋连接杆与压杆的调节螺母,及设置在压杆一端的辅助螺旋连接杆,及与辅助螺旋连接杆连接的内螺旋连接套,及设置在内螺旋连接套一端的手持压块,及与集液套一端连接密封盖,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密封盖两侧的辅助手持凹槽;所述中空连接套、锥形螺旋连接套、压杆、固定螺旋连接杆、调节螺母、辅助螺旋连接杆均为铜结构,集液套、连接密封盖、辅助手持凹槽均为钢化玻璃结构,压圈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塑料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锥形螺旋连接套上的内螺旋橡胶密封垫,及设置在集液套的中空限位圈。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集液套内壁的若干个限位凹槽,及设置在压圈上且与若干个限位凹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限位凸起,其中,若干个限位凹槽均为钢化玻璃结构,若干个限位凸起均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塑料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中空连接套、锥形螺旋连接套、集液套、压圈、螺旋连接杆、压杆、调节螺母、辅助螺旋连接杆、内螺旋连接套、手持压块、密封盖、辅助手持凹槽、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结构,其注射添加试剂时能实现精准和稳定的注射作业,保证试验数据和结果的精准性,便于学生进行试验学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限位凹槽、限位凸起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中空连接套、2-锥形螺旋连接套、3-内螺旋橡胶密封垫、4-集液套、5-中空限位圈、6-密封盖、7-辅助手持凹槽、8-压圈、9-压杆、10-螺旋连接杆、11-调节螺母、12-支撑限位卡板、13-内螺旋连接套、14-限位凹槽、15-限位凸起、16-手持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包括中空连接套1,及设置在中空连接套1一端的锥形螺旋连接套2,及与锥形螺旋连接套2连接集液套4,及设置在集液套4内的压圈8,及与压圈8连接的螺旋连接杆10,及设置在螺旋连接杆10一端的压杆9,及设置在螺旋连接杆10上用于固定螺旋连接杆10与压杆9的调节螺母11,及设置在压杆9一端的辅助螺旋连接杆12,及与辅助螺旋连接杆12连接的内螺旋连接套13,及设置在内螺旋连接套13一端的手持压块16,及与集液套4(集液套上设置有刻度标尺)一端连接密封盖6,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密封盖6两侧的辅助手持凹槽7;所述中空连接套1、锥形螺旋连接套2、压杆9、固定螺旋连接杆10、调节螺母11、辅助螺旋连接杆12均为铜结构,集液套4、连接密封盖6、辅助手持凹槽7均为钢化玻璃结构,压圈8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塑料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锥形螺旋连接套2上的内螺旋橡胶密封垫3,及设置在集液套4的中空限位圈5;及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集液套4内壁的若干个限位凹槽14,及设置在压圈8上且与若干个限位凹槽14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限位凸起15,其中,若干个限位凹槽14均为钢化玻璃结构,若干个限位凸起15均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塑料结构。

本结构的应用于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教学试验的注射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中空连接套1、锥形螺旋连接套2、集液套4、压圈8、螺旋连接杆10、压杆9、调节螺母11、辅助螺旋连接杆12、内螺旋连接套13、手持压块16、密封盖6、辅助手持凹槽7、限位凹槽14和限位凸起15结构,其注射添加试剂时能实现精准和稳定的注射作业,保证试验数据和结果的精准性,便于学生进行试验学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