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198发布日期:2019-05-24 21:28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体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常的飞机飞行或训练中,除了飞行员以外,普通人不可能有机会坐在飞机的驾驶舱里,体验和感受飞机的飞行过程和姿态,普通航空、航天爱好者都迫切希望感受飞行过程;特别是在全域军旅文化体验营中,为实现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何使感受飞行的人员能够有较真实的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除了上述体验目的以外,在培养青少年航空、航天兴趣方面也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各种大型场馆以及专业机构都还没有大型飞行过程体验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过程逼真,体验效果好的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包括轨道支撑装置、轨道支撑装置上设置的环形轨道以及用于飞行体验的飞机,环形轨道的底部下方安装有能够沿环形轨道行走的并且具有前后行走轮的行走小车,飞机吊装在行走小车的下方,行走小车的前行走轮下方连接有用于吊装在飞机前段顶部的前钢索,行走小车的后行走轮下方连接有用于吊装在飞机左右机翼上的两根后钢索,飞机能够在两根后钢索的吊装支撑下进行左右横滚和平飞动作。

所述环形轨道由H形钢构制成,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一根横梁、连接在横梁前端的前支撑件和连接在横梁后端的后支撑件,所述前支撑件上安装有位于环形轨道左右两侧的两对前支撑滚轮作为前行走轮,所述后支撑件上安装有位于环形轨道左右两侧的两对后支撑滚轮作为后行走轮,两对前支撑滚轮和两对后支撑滚轮均安置在H形钢构中腹板的左右两侧。

所述前支撑件的上端面设置有位于H形钢构中底板下方的前辅助滚轮,后支撑件的上端面设置有位于H形钢构中底板下方的后辅助滚轮,前支撑滚轮、支撑滚轮、前辅助滚轮以及后辅助滚轮共同形成行走小车的行走机构。

所述轨道支撑装置包括立柱以及立柱顶端设置的支撑横梁,所述环形轨道安装在支撑横梁的底部。

所述环形轨道从截面上看是由多段不同弯曲程度的曲线封闭而成。

所述前支撑件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钢索收放的前收放机构,所述后支撑件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钢索收放的后收放机构。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其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环境逼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通过该装置给普通人提供一个在飞机座舱内亲身体验飞机各种飞行姿态的机会,让广大的航空爱好者体验、感受飞行乐趣;特别是青少年朋友通过这类飞行体验,可以培养航空、航天兴趣,从而让更多的普通航空、航天爱好者能够接触到飞行过程的亲身体验,体验效果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模拟飞行体验装置,包括轨道支撑装置1、轨道支撑装置1上设置的环形轨道2以及用于飞行体验的飞机3,轨道支撑装置1包括立柱14以及立柱顶端设置的支撑横梁15,所述环形轨道2安装在支撑横梁15的底部,环形轨道2的底部下方安装有能够沿环形轨道行走的行走小车4,环形轨道2由H形钢构制成,行走小车4包括一根横梁7、连接在横梁前端的前支撑件8和连接在横梁后端的后支撑件9,前支撑件8上安装有位于环形轨道左右两侧的两对前支撑滚轮10作为前行走轮,后支撑件9上安装有位于环形轨道左右两侧的两对后支撑滚轮11作为后行走轮,两对前支撑滚轮10和两对后支撑滚轮11均安置在H形钢构中腹板的左右两侧,飞机3吊装在行走小车4的下方,行走小车4的前行走轮下方连接有用于吊装在飞机前段顶部的前钢索5,行走小车4的后行走轮下方连接有用于吊装在飞机左右机翼上的两根后钢索6,飞机3能够在两根后钢索的吊装支撑下进行左右横滚和平飞动作。

进一步地,所说的前支撑件8的上端面设置有位于H形钢构中底板下方的前辅助滚轮12,后支撑件9的上端面设置有位于H形钢构中底板下方的后辅助滚轮13,前支撑滚轮10、支撑滚轮11、前辅助滚轮12以及后辅助滚轮13共同形成行走小车的行走机构,所说的环形轨道2从截面上看是由多段不同弯曲程度的曲线封闭而成,由此可以使体验者获得更佳的体验效果,前支撑件8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钢索收放的前收放机构16,后支撑件9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钢索收放的后收放机构17,前钢索5通过前收放机构16吊装在飞机前段顶部,两根后钢索6通过后收放机构17吊装在飞机左右机翼上,另外,环形轨道还可以设计成上升、下降、左右转弯的封闭式轨道,作为飞机做平飞、升降、左右滚动动作的载体,进一步提高体验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