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6667发布日期:2019-02-19 19: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教学板。



背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用到教学板,现有的教学板绘制表格极为不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板,以改善绘制表格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学板,包括:

外框:

板体,所述板体固定于所述外框内,所述外框包围于所述板体的四周;

竖向布置的第一滑尺,所述第一滑尺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外框,所述第一滑尺能够相对所述外框横向滑动;

横向布置的第二滑尺,所述第二滑尺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外框,所述第二滑尺能够相对所述外框竖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

所述第一边框上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边框上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尺的一端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尺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壁上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壁上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凸出部;

所述第一滑尺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凸出部卡可滑动的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出部可滑动的卡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包括相对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

所述第三边框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三滑槽,所述第四边框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二滑尺的一端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尺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壁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壁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四凸出部;

所述第二滑尺上设有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三凸出部卡可滑动的卡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所述第四凸出部可滑动的卡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教学板还包括支撑架、活动体和锁紧件;

所述外框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外框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竖向移动;

所述活动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活动体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竖向移动;

所述支撑架放置于所述活动体上,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体与所述支撑架锁紧。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分别位于所述外框横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体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体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槽;

所述外框上设有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滑动部能够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滑动部能够从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入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内;

当所述第一滑动部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外框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限制槽,当所述第一滑动部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且所述外框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时,所述外框能够卡入不同的限制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尺上设有第一刻度层,所述第二滑尺上设有第二刻度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学板,具有第一滑尺和横向布置的第二滑尺,第一滑尺和第二滑尺均与外框滑动连接,第一滑尺能够相对外框横向移动,第二滑尺能够相对外框竖向移动。第一滑尺移动到一个位置便可在板体上绘制出一条竖线,第二滑尺移动到一个位置便可在板体上绘制出一条横线,将第一滑尺和第二滑尺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便可在板体上绘制出多条竖线和多条横线,从而方便的绘制出表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教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II-II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III-III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教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V向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VI向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外框处于倾斜状态时的教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教学板;10-外框;11-第一边框;111-第一滑槽;112- 第一凸出部;12-第二边框;121-第二滑槽;122-第二凸出部;13-第三边框;131-第三滑槽;132-第三凸出部;14-第四边框;141-第四滑槽;142-第四凸出部;15-第一滑动部;16-第二滑动部;20-板体;30- 第一滑尺;31-第一刻度层;32-第一限位槽;33-第二限位槽;40-第二滑尺;41-第二刻度层;42-第三限位槽;43-第四限位槽;50-支撑架;51-第一支撑体;511-第一导向槽;512-第一卡槽;52-第二支撑体;521-第二导向槽;522-第二卡槽;53-连接体;60-活动体;61-第一穿设孔;62-第二穿设孔;63-限制槽;70-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学板100,包括外框10、板体 20、第一滑尺30和第二滑尺40,板体20固定于外框10内,第一滑尺30和第二滑尺40均与外框10滑动连接。

其中,外框10为矩形结构,外框10包括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第三边框13和第四边框14,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相对设置,第三边框13与第四边框14相对设置,第一边框11、第三边框13、第二边框12和第四边框14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横向布置,第三边框13和第四边框14竖向布置,第一边框11位于第二边框12上方。

如图2所示,第一边框11面向第二边框12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沿第一边框11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一滑槽 111横向布置。第一滑槽111具有相对的两个槽壁,其中一个槽壁上设有第一凸出部112,第一凸出部112为条状,第一凸出部112也沿第一边框11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一凸出部112横向布置。

第二边框12面向第一边框1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滑槽121,第二滑槽121沿第二边框12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二滑槽121横向布置。第二滑槽121具有相对的两个槽壁,其中一个槽壁上设有第二凸出部 122,第二凸出部122为条状,第二凸出部122也沿第二边框12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二凸出部122横向布置。

如图3所示,第三边框13面向第四边框14的端面上设有第三滑槽131,第三滑槽131沿第三边框13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三滑槽 131竖向布置。第三滑槽131具有相对的两个槽壁,其中一个槽壁上设有第三凸出部132,第三凸出部132为条状,第三凸出部132也沿第三边框13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三凸出部132竖向布置。

第四边框14面向第三边框13的端面上设有第四滑槽141,第四滑槽141沿第四边框14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四滑槽141竖向布置。第四滑槽141具有相对的两个槽壁,其中一个槽壁上设有第四凸出部 142,第四凸出部142为条状,第四凸出部142也沿第四边框14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四凸出部142竖向布置。

板体20为矩形板,板体20固定于外框10内,外框10包围于板体20的四周,即外框10的第四边框14对应分布于板体20的四个边部处。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尺30为长条形,第一滑尺30上设有第一刻度层31,第一刻度层31即为设于第一滑尺30表面上的刻度。第一滑尺30的厚度与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21的宽度一致。如图2 所示,第一滑尺30上设有相互平行第一限位槽32和第二限位槽33,第一限位槽32和第二限位槽33分别靠近于第一滑尺3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限位槽32的两端分别贯通于第一滑尺30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限位槽32的宽度与第一凸出部112的厚度一致;第二限位槽33的两端分别贯通于第一滑尺30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二限位槽33的宽度与第二凸出部122的厚度一致。第一滑尺30竖向布置于边框,第一滑尺3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滑动的设于第一滑槽111内,第一滑尺3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滑动的设于第二滑槽121内,从而限制第一滑尺30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滑动;第一边框11上的第一凸出部112可滑动的卡于第一滑尺30上的第一限位槽32内,第二边框 12上的第二凸出部122可滑动的卡于第一滑尺30上的第二限位槽33 内,从而限制第一滑尺3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滑动,使得第一滑尺30 只能在其宽度方向上滑动,即第一滑尺30只能相对边框横向滑动。当然,第一凸出部112和第二凸出部12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32和第二限位槽33配合后,除了具有限位作用以外,还可对第一滑尺30 的横向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尺40为长条形,第二滑尺40上设有第二刻度层41,第二刻度层41即为设于第二滑尺40表面上的刻度。第二滑尺40的厚度与第三滑槽131和第四滑槽141的宽度一致。如图3 所示,第二滑尺40上设有相互平行第三限位槽42和第四限位槽43,第三限位槽42和第四限位槽43分别靠近于第二滑尺4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三限位槽42的两端分别贯通于第二滑尺40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三限位槽42的宽度与第三凸出部132的厚度一致;第四限位槽43的两端分别贯通于第二滑尺40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第四限位槽43的宽度与第四凸出部142的厚度一致。第二滑尺40横向布置于边框,第二滑尺4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滑动的设于第三滑槽131内,第二滑尺4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滑动的设于第四滑槽141内,从而限制第二滑尺40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滑动;第三边框13上的第三凸出部132可滑动的卡于第二滑尺40上的第三限位槽42内,第四边框 14上的第四凸出部142可滑动的卡于第二滑尺40上的第四限位槽43 内,从而限制第二滑尺4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滑动,使得第二滑尺40 只能在其宽度方向上滑动,即第二滑尺40只能相对边框竖向滑动。当然,第三凸出部132和第四凸出部142分别与第三限位槽42和第四限位槽43配合后,除了具有限位作用以外,还可对第一滑尺30 的横向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一滑尺30和第二滑尺40与外框10滑动连接后,第二滑尺40 的厚度方向上的一端面与板体20接触,第二滑尺40厚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一滑尺30接触,即第一滑尺30在横向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尺30始终与第二滑尺40接触,第二滑尺40在竖向滑动的过程中,第二滑尺40同时与板体20和第一滑尺30接触。

使用时,以第一滑尺30为基准可在板体20上绘制出竖线,第一滑尺30横向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便可在板体20上绘制出多个竖线;以第二滑尺40为基准可在板体20上绘制出横线,第二花痴竖向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便可在板体20上绘制出多个横线,从而在板体20上方便的绘制出表格。此外,由于第一滑尺30上设有第一刻度层31,第二滑尺40上设有第二刻度层41,在绘制表格过程中,可确认相邻的两个竖线以及相邻的两个横线的间距。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学板100,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其还包括支撑架50、活动体60和锁紧件70。

其中,支撑架50包括第一支撑体51、第二支撑体52和连接体 53,第一支撑体51和第二支撑体52均为倒T结构,连接体53为杆件。第一支撑体51与第二支撑体52相对设置,连接体5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体51连接固定,连接体53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52连接固定。

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体51上设有竖向布置第一导向槽511,第一导向槽511具有相对的两个槽壁,其中一个槽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卡槽512,第一卡槽512向上倾斜布置。

如图6所示,第二支撑体52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槽521,第二导向槽521具有相对的两个槽壁,其中一个槽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卡槽522,第二卡槽522向上倾斜布置。第二卡槽522与第一卡槽512一一对应,第二卡槽522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512位于同一高度上且平行。

如图7所示,活动体60为板状结构,活动体60上设有第一穿设孔61和第二穿设孔62,第一穿设孔61和第二穿设孔62均贯通活动体60的上下表面,第一穿设孔61和第二穿设孔62分别靠近于活动体60长度方向的两端。此外,活动体60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限制槽63,限制槽63沿活动体60的长度方向布置。

本实施例中,外框10上设有第一滑动部15和第二滑动部16,第一滑动部15和第二滑动部16均为圆柱形,第一滑动部15与第二滑动部16等径,第一滑动部15设于第三边框13远离第四边框14 的一侧,第二滑动部16设于第四边框14远离第三边框13的一侧,第一滑动部15与第二滑动部16同轴设置。第一导向槽511和第一卡槽512的宽度均与第一滑动部15的直径一致;第二导向槽521和第二卡槽522的宽度均与第二滑动部16的直径一致。

本实施例中,锁紧件70为螺钉。

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体51和第二支撑体52分别穿设于连接体 53上的第一穿设孔61和第二穿设孔62内,从而实现连接体53与支撑架50的滑动连接,连接体53可相对支撑架50竖向移动。锁紧件 70螺接于连接体5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锁紧件70挤顶于第二支撑体52,从而将活动体60与支撑架50锁紧。拧松锁紧件70后,支撑架50可竖向移动,从而对支撑架50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第一支撑体51和第二支撑体52分别位于外框10横向上的两侧,第一滑动部 15可滑动的设于第一导向槽511内,第二滑动部16可滑动设于第二导向槽521内,使得外框10能够相对支撑架50竖线移动。外框10 放置于活动体60上,且外框10的第二边框12卡于一个限制槽63 内。

当外框10处于竖直方向上时,拧松锁紧件70调整活动体6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过程中,第一滑动部15和第二滑动部16将分别在第一导向槽511和第二导向槽521内滑动,从而调整框体的高度。

如图8所示,在实际调整过程中,也可先拧松锁紧件70,并将连接体53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将第一滑动部15从第一导向槽511滑入第一卡槽512内,同时将第二滑动不从第二导向槽521滑入与第一卡槽512相对对应的一个第二卡槽522内,此时,可使外框10相对支撑架50转动,使外框10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此时,再将连接体53向上移动,并使外框10卡入连接体53的限制槽63内,再将锁紧件70拧紧,从而将外框10保持在倾斜状态下。当然,外框10相对支撑架50转动后可对应卡入不同的限制槽63内,从而调整外框10 的倾斜角度。

在绘制表格时,可先将外框10调节为向上倾斜状态,以便于绘制表格。在相应的表格内调填写完相应的内容后,可将外框10调节为竖直位置,并调节外框10的高度,以便于学生观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