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499发布日期:2019-05-11 00:4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训器材领域,特别涉及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4.0、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市场的兴起,驱动与控制领域市场潜力将会逐渐释放,电机控制器市场规模也将逐渐提升,电机的重要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各类电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高校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类不同电机驱动控制的方法,所采用的运动控制实践平台往往都是多个单一的实验模型。这样导致实验装置台套数非常多,占用较多的实验室的空间。

因此,发明一种将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一体化,形成一种“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开展实践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可减少实验装置对空间的占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包括带式输送机、固定板、法兰、联轴器和电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机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电机通过法兰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带式输送机的转轴连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转轴、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通孔供联轴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柱,所述法兰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对应设置,所述法兰通过导向柱同轴设置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靠近自由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螺纹段,锁紧件螺接在螺纹段上;所述锁紧件朝向法兰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压紧在所述法兰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包括三相异步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且所述三相异步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替换性的与联轴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电机与输送机的连接方式以快拆快装的方式进行连接,将原有的不可拆卸优化为可拆卸式安装,且方便不同电机之间的快速更换,以在实训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各电机对输送机驱动的变化和影响;解决了运动控制系统中电机驱动类型单一的问题,实现了一套实训装置多样化的功能体现,提高了实训装置的使用效率和减少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柱与锁紧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多电机自由匹配型运动实训教学装置,包括带式输送机1、固定板8、法兰4、联轴器3和电机5,所述带式输送机1的机架7上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电机5通过法兰4固定设置在固定板8上,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与带式输送机1的转轴6连接设置。通过法兰将电机固定在机架上,通过联轴器3对转轴6和电机输出轴进行连接,其安装方式简单而且可靠性较高,将电机与输送机的连接方式以快拆快装的方式进行连接,将原有的不可拆卸优化为可拆卸式安装,且方便不同电机之间的快速更换,所述电机5包括三相异步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且所述三相异步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替换性的与联轴器3连接,也即在实训中,各电机分别通过联轴器2与转轴6连接,可根据电机的不同选择大小适合的法兰及联轴器,以在实训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各电机对输送机驱动的变化和影响;解决了运动控制系统中电机驱动类型单一的问题,实现了一套实训装置多样化的功能体现,提高了实训装置的使用效率和减少空间的占用。

所述固定板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与转轴6、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通孔9供联轴器3穿过。通孔9与联轴器保持间隙,所述固定板8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柱2,若干导向柱分布设置在通孔四周,所述法兰4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10,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对应设置,所述法兰4通过导向柱2同轴设置在固定板8上。在快速拆卸及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进行定位,保证每次更换电机安装后,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6保持同轴,减少其径向误差。

如附图4所示,所述导向柱2靠近自由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螺纹段13,法兰与导向柱的光轴弯曲对应设置,以保证法兰的被导向性更好,锁紧件15螺接在螺纹段13上;所述锁紧件15为螺母,所述锁紧件15朝向法兰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凸起的凸台14,所述凸台14压紧在所述法兰4上,所述凸台14为弧状截面的凸台结构,通过凸台14使法兰4与固定板的安装连接更紧密、稳定,减少电机工作的震动影响,而且一侧凸起的凸台可使锁紧件使用于不同厚度的法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