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光学反射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593发布日期:2019-05-21 21:0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光学反射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教学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光学反射演示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在讲授光学课程时,尤其是对初次接触学习光的反射等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学生感到抽象,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更没有东西来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是否正确,如果能够对光学反射规律的进行演示那么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发散思维,然而目前缺少这种能够随堂携带光的反射演示装置。

中国专利CN106228877A公开了一种光的反射教学演示装置,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而且无法验证反射光和入射光在同一平面上、光路是可逆的,还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光学反射演示仪,达到了对光的反射所有特性的演示,同时还达到了对光路的可逆性进行了演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光学反射演示仪,包括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竖直面板,在竖直面板的前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嵌装有沿水平设置的反射镜、安装有开口向下设置的半圆形遮光罩、开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半圆形滑道,所述半圆形遮光罩的开口端紧贴反射镜设置,半圆形滑道与半圆形遮光罩同心设置,在半圆形遮光罩上均匀设有多个透光条形孔,在透光条形孔旁沿前方向设有第一刻度线,在反射镜上半圆形遮光罩圆心处设有沿前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在竖直面板上饶半圆形遮光罩圆心设有周向弧度刻度线,在半圆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光源机构;

所述光源机构包括与半圆形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块,在滑块上设有向前方向伸出的导向管,在导向管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滑道,在导向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在滑动柱上固定有伸出条形滑道的支撑臂,在支撑臂上安装有激光源,激光源发出的激光线指向半圆形遮光罩圆心处;在滑动柱的前端与导向管前内壁之间设有压簧,在滑块的后端设有与导向管相连通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装配有用于推动滑动柱前后移动的螺栓。

优选的,在半圆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光源机构。

优选的,所述两个光源机构发出的激光线颜色不同。

优选的,在支撑臂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安装激光源的支座,所述支座与支撑臂之间存有预紧力以便支座的转动和定位。

优选的,在反射镜上半圆形遮光罩圆心处设有垂直与反射镜的法线标示线。

优选的,在底板底部安装有高度可调节式支脚。

优选的,在底板上安装有气泡式水准仪。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光源机构与半圆形滑道的设置实现了快速、直观地反射光路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特性;同时还演示了反射光和入射光位于同一平面的特性;

进一步,通过两个发出不同颜色激光线的光源机构的的设置,实现了对光路是可逆的特性直观地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通过在支撑臂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安装激光源的支座,实现了对激光源发出的激光线的方向进行微调,保证了入射角的准确性,提高了演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半圆形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上固定有竖直面板2,在竖直面板2的前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嵌装有沿水平设置的反射镜3、安装有开口向下设置的半圆形遮光罩8、开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半圆形滑道4,所述半圆形遮光罩8的开口端紧贴反射镜3设置,半圆形滑道4与半圆形遮光罩8同心设置,在半圆形遮光罩8上均匀设有多个透光条形孔19,在透光条形孔19旁沿前方向设有第一刻度线18,在反射镜3上半圆形遮光罩8圆心处设有沿前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20,在竖直面板2上饶半圆形遮光罩8圆心设有周向弧度刻度线7,在半圆形滑道4内滑动连接有光源机构5;

所述光源机构5包括与半圆形滑道4滑动连接的滑块13,在滑块13上设有向前方向伸出的导向管14,在导向管14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滑道(图中未示出),在导向管14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5,在滑动柱15上固定有伸出条形滑道的支撑臂17,在支撑臂17上安装有激光源6,激光源6发出的激光线指向半圆形遮光罩8圆心处;在滑动柱15的前端与导向管14前内壁之间设有压簧16,在滑块13的后端设有与导向管14相连通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装配有用于推动滑动柱15前后移动的螺栓12。

为了对光路可逆特性的演示,在半圆形滑道4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光源机构5,9且两个光源机构5,9的激光线颜色不同。

为了便于对激光源发出的激光线的方向进行微调,在支撑臂17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安装激光源6的支座,所述支座与支撑臂17之间存有预紧力以便支座的转动和定位。

为了便于更加快速、准确地读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读数,在反射镜3上半圆形遮光罩8圆心处设有垂直与反射镜3的法线标示线11。

为了对底板1水平度的调整,在底板1底部安装有高度可调节式支脚,同时在底板1上还可以安装有气泡式水准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底座1放平,让竖直面板2前表面面向学生,打开第一个激光源6发出激光线,滑动块13调整角度,让激光线通过透光条形孔19照射在半圆形遮光罩8圆心处,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标示线11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或者同时使用两个光源机构5来对比多组数据,进一步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标示线11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

然后旋转螺栓12来改变第一个激光源6发出激光线在前后方向的位置,根据入射激光线在透光条形孔19上的第一刻度线18读数、在反射镜3上的第二刻度线20读数、反射激光线在透光条形孔19上的第一刻度线18读数即可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性质,确定分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特性。

还可以滑动第二个光源机构9,让第二个激光源10发出的激光线与第一个光源机构5的反射光线重合,此时可以观察到两种颜色的激光线光路完全重合,从而很直观地演示了光路可逆的特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